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尽管很多人认同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但这一能源互联网前景似乎还远隔千山。8月31日,2016首届中国能源互联网峰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范必作了主旨演讲,他指出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但还没有改变能源,实现能源人对能源互联网的愿景,关键是让能源回归一般商品属性,在演讲的最后,他以一位老者谈论信息产业的文章结尾:许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跨越的潜力,而是缺乏创新的胆识;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没有突破的可能,而是缺乏必胜的信心。客观审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能够发现一种积蓄中的能量,有理由期待一种孕育中的突破。今天推荐老者2008年写就的文章:《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全文较长,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可获取完整文章,以下为节选部分。从节选部分可以看出,政府助推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加大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关键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把“路”铺好之后,路上开什么样的车、车怎么开才更有效率,政府能帮的忙并不多,需要企业根据已有的规则思考创新之道。
18世纪中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大机器工业时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以电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迅速席卷全球,使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从以工业化为主导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转变,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世界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
(本文有删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近20多年来,信息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开放发展的道路,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初步满足人民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国家战略决策引导产业发展
我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注重研究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形势和趋势,把握发展规律,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不失时机地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出台鼓励政策和措施。这对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进作用。1983年,国家决定加快发展电子工业,提出到2000年电子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三番,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4%提高到3%左右。1984年,进一步明确“打基础,上水平,抓质量,求效益,翻三番,超十年”的18字发展方针。适时将消费类电子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到1990年,消费类电子产品产值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集成电路、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等基础类和投资类产品发展。与1980年相比,1990年电子工业总产值增长了近7倍。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将电子工业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思想。相继出台了促进移动通信、软件、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产业政策,启动实施了数字程控交换机国产化、“908”和“909”集成电路等专项工程。在市场需求带动下,微电子产业、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全面发展,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到2000年,代表技术水平和较高附加值的投资类产品的比重接近40%。实践证明,国家的战略决策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2000年,电子工业的规模远远超出了1984年确定的目标,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并且强调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2001~2007年年均增长率近30%;许多信息技术产品产量也位居全球首位。
(二)市场化改革再造微观机制
电子工业是我国较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之一。从建国初期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子工业企业大都置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1986年,电子工业率先进行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实行政企分开,下放中央企业,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有力地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电子工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逐步从部门管理走向行业管理。通过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发展环境,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在竞争中蓬勃发展,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本土大企业和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2007年,我国信息技术百强企业第1名的收入达到1400多亿元,比1987年第1名的收入提高160多倍,前3家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市场体系的逐渐成熟,形成了有效的微观发展机制,主导着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企业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历史上纳入国家计划管理的彩电企业共有57家,没有一家达到合理经济规模。而目前,仅前5家彩电企业的销售收入就达到全国彩电销售总量的70%,我国彩电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全球第1位。通信设备制造、个人计算机、电子终端及其外部设备等企业迅速成长,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扩大。随着微观经济活力增强,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发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区域集聚效应明显,其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和就业人数等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80%,一批新兴产业聚集区正在形成。
(三)开放促进外向型转变
电子工业是我国最早利用外资的行业之一,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子工业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截至2007年底,信息技术产业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600亿美元,列入世界《财富》500强的跨国信息技术企业已全部在华投资。信息技术产业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加快对外开放是弥补国内资本缺口和提升技术能力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产业的对外开放起步于技术引进和“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随着外商在华投资逐年增加和产业配套能力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信息技术产品出口持续高重从1989年的23%提高到2007年的近6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信息技术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主要通信设备制造机器、个人电脑制造企业、电信运营商等跨国经营和资本运作能力显著提升;一批富有活力和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开辟融资渠道、创新商业模式和发展新型业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以来,随着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本文对2025年一季度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装机情况、招投标价格、备案情况、产能布局以及产品创新趋势等进行了梳理。Q1装机容量同比+54.85%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行涉碳类认证。推动重点产品国家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率先在钢铁、电机等行业编制国际通行的碳足迹认证规则,完成20个与国际接轨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564家“双百企业”名单,详情如下:“双百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4.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5.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能源领域作为国民经济命脉,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核心场景之一。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与电网业务融合,标志着电力行业正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的新阶
“电缆接地故障位置已确定。”3月16日,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某小区,哈密供电公司运检专业员工与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维工程师组成的检修团队应用多功能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仪,用30分钟定位了地下电缆接地故障点。经检查,故障原因为道路施工导致电缆破损。检修
3月13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湖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项目名单。其中,涉及光伏项目3个,为株洲三一5GW太阳能电池片量产基地项目;年产3000台光伏用变压器、1GW分布式光伏集成及总部运营项目;新能源及电力用电缆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单位依次为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湖南尊纳能源科技
2月14日,据国网信通官微消息,2月13日,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网信通”)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盾量子”)签署合作协议。2月13日,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西南产业基地签署
1月20日,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支撑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远程智能巡检系统在220千伏亚布力变电站等9座变电站上线运行,全力保障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赛事可靠用电。远程智能巡检系统支撑的220千伏中心变电站、66千伏八区变电站等7座变电站位于亚冬会的哈尔滨赛区,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信管〔2024〕256号),其中提到,通信管理部门与应急、电力、地面和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健全协同保障机制。强化能源保障协同,为重要通信设施、应急通信无人航空器、车辆装备提供优先电力等能源供应。同时,立应急通信
近日,安徽省首例机巢式无人机自适应巡检在广德市成功开展,巡检了广德市内的6回10千伏出线、100多根电杆。传统的无人机巡检方式需要依赖飞手进行现场放飞和回收,增加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攻关团队,联合安徽电力信通公司成功研发无人机自适应巡检机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未来三年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将呈现年均8%的增长态势,据信通院预测,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的总量将达80万亿元。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和战略资源,需要进入市场流通,全面释放自身价值,更好地支撑数字经济发展。一、我国正加快数据开发利用,推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自党的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2025年二季度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健全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组织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企业和园区进行奖励,其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从数据来看,一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4月16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表示,随着中国南极秦岭站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启用、《南极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十二年发展纲要》发布等,中国技术和理念正推动南极考察快速进入绿色能源时代。“如何在南极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科学界的重要议题。”孙宏斌在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大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组织大安市支持招商引资风电项目建设指标竞争性配置的公告。公告显示,本次大安市15万千瓦风电项目为招商引资奖励类项目,分为10万千瓦和5万千瓦两个子项目,视省内电力消纳实际情况以市场化方式安排并网,优选大安市支持招商引资10万千瓦
4月16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文件提出,以整治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内卷式”竞争为抓手,加强产业专利纠纷态势分析,最大程度发挥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及时定分止争的关键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服务。详情如下: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知识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2025年二季度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健全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组织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企业和园区进行奖励,其
4月16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文件提出,以整治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内卷式”竞争为抓手,加强产业专利纠纷态势分析,最大程度发挥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及时定分止争的关键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服务。详情如下: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知识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山东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实现开局稳、开门红。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反映经济活力,彰显发展潜力,折射经济韧性。一季度,山东第一产业用电量37.8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到,降低用能成本。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鼓励发电企业降低年度、月度双边协商电价。研究降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业用电转供电加价幅度,引导园区在转供电
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以下简称《指南》)。为更好理解和落实《指南》,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指南》制定背景数字化能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文件提出,深入推进能源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唐区域统一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争取国家支持京津冀核心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修编,加快首都地区铁路货运环线、铁路客运北环线项目前期方案
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本届展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
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额创下新高,历史性突破6000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据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我国电网总投资将再创新高,预计突破8000亿元。上下滑动查看全部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以及一系列政策加
4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准煤500元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