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江苏省“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推行分布式能源 推广集中供热和热电冷三联供(全文)

2016-10-18 08:3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热电冷三联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在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电力等主要耗能行业开展大规模节能技术改造,加快节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支持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实施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领跑者”制度,深入开展能效达标对标活动,在全省钢铁、化工、纺织印染、建材等行业树立一批能耗水平全国领先的节能标杆企业。组织实施锅炉(窑炉)、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改造。进一步完善工业节能监测、监管体系,广泛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工业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尾气综合利用。深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促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持续改进、节能管理持续优化和能效持续提高。深入推进节水、节地、节材,全面提高工业资源产出率。加强重点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积极引导和推广中小企业使用标准厂房,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和标准厂房集中。积极鼓励零技改用地和厂房加层,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

(三)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

以重点污染物削减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重点,更大力度地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实施《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实施一批清洁生产改造重大项目,从源头减少汞、铅和高毒农药等高风险污染物产生。推动实施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以焦化、煤化工、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窑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努力削减煤炭消费量,力争从2017年开始,非电行业煤炭消费实现负增长。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重点研究开发节能、节水、低碳、无废少废、有毒有害材料替代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等一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定期编制发布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指南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典型案例。

(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形成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强集成能力、满足深层需求为重点,面向客户提供绿色产品设计和解决方案、设备租赁、系统集成总承包,大力推进高浓度有机废水、冶炼废液,工业废水,矿井水、放散气及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和资源化高效利用等技术,加快构建有利于废旧产品回收利用、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逆向物流体系。以废旧家电、稀贵金属清洁资源化、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大宗废弃物资源化为重点,建设一批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打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重点推进工业废弃物、废旧汽车、家电、废钢、废铜、废铅酸电池等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以内燃机、汽车零部件、电机、工程机械及办公设备再制造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再制造企业。以推广产业耦合链接方式为重点,推动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培育一批示范意义强、具有鲜明特色的绿色工业园区。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农业废弃物、林木“三剩物”、次小薪材等资源化利用。大力促进秸秆工业化利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尽快做大秸秆制板、秸秆造纸、秸秆编织、秸秆新型建材和秸秆化工等产业规模,不断提高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比重。

(五)发展工业绿色设计

提高绿色设计理念,增强企业在绿色设计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意识,培养一批具有绿色设计理念、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带头人,将全生命周期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积极采纳国际先进的绿色设计尖端技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打造一批采用绿色设计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制造企业和绿色产品。在设计中推进“低物质化”,采用环境友好材料,缩小产品体积和质量,选用低能耗的生产方式,采用低功耗的设计,降低产品在使用中的能耗需求。通过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设计,延迟产品使用周期,提高产品重复使用率,使产品易于回收和再利用。鼓励采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方法进行生产的工业企业间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展会展示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的最新成果,并制定适用于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的绿色设计地方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引导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废旧产品处理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我省现状,探索研究家电、汽车制造等行业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倒逼企业在产品设计初期本着绿色设计的理念开展工作。推进绿色设计试点示范,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电子电器、汽车等重点行业开展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

(六)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深入研究工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重点突破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技术、标准、产品、产业协同发展。围绕起重设备、工程机械、机床、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等典型产品,突破轻量化设计、节能降噪技术、可拆解与回收技术等核心技术,形成我省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的绿色自主创新设计能力,提升产品能效和资源利用率。面向企业污染物治理、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环境检测等领域,研发出一批环境治理和无害化使能技术与装备,针对电机系统、内燃机、流体机械等开发出一批节能、节油、环保使能产品及技术。开展退役产品回收、拆解、分选、回收利用、再制造、废弃物处理在内的逆向物流设施布局、自动分拣与跟踪技术、废旧物资库存控制等逆向回收物流技术研究,对退役产品破碎、材料分选以及破碎残余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高退役产品回收利用率,实现破碎残余物的无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资源化。研发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与资源化处理技术与装备,形成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工艺验证和生产考核,形成相关技术规范和示范应用,促进绿色制造技术在资源再利用领域的应用。

(七)加快建设绿色工业园区

按照产业结构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的要求,开展绿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实施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标准,严把园区准入门槛,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项目入园。整体规划园区循环化改造,统筹考虑循环化改造的各项任务。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应用,鼓励在建筑、交通设施中安装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推行分布式能源,加快淘汰小锅炉等低效供能设施,推广集中供热和热电冷三联供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园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以及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对园区内运输、供水、供电、照明、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循环化改造,促进各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集成优化。以加快转变园区经济增长方式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为核心,在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中开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产工艺、管理机制的改造建设,探索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各地工业发展阶段和产业特点,以地级市为重点,开展绿色工业园区试点创建工作,树立一批循环经济改造示范园区。研究制定绿色工业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区域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绿色发展路径和模式,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工业绿色发展路子。

相关阅读:

江苏省“十三五”节能规划:推动现役火电机组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全文)

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苏南等地不再新建燃煤发电项目 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热电冷三联供查看更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