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空间布局。
按照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集聚化、区域化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一心三带五城九群”布局。
“一心”——武汉品牌服装时尚创意、信息发布、市场交易中心;
“三带”——江汉平原产业带,汉江流域产业带,鄂东走廊产业带;
“五城”——武汉汉派女装名城,黄石商务男装名城,仙桃非织造布名城,沙市针织服装名城,襄阳生物基纤维名城;
“九群”——黄陂服装产业集群,汉川汉正服装产业集群,红安服装产业集群,黄州医用卫材产业集群,枝江医用卫材产业集群,汉川马口制线产业集群,襄州棉纺织产业集群,咸安苎麻纺织产业集群,荆州印染产业集群。
(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1电子信息。
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把湖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万亿元。
(1)主攻方向。
光通信。依托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着力建设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等研发中心,重点发展大尺寸预制棒、特种光纤、光电子芯片、核心器件等光电材料和光器件产品。顺应5G时代光网络快速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光接入系统、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设备、激光通信光源等产品,促进光通信产业链向城域网、接入网设备等产业链下游延伸。
集成电路。以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为核心,以国家实施《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为契机,依托武汉新芯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支持能够提供完整应用解决方案企业发展,培育集成电路设计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动12英寸生产线改造升级、产能扩张、规模发展,兼顾6英寸、8英寸等特色工艺生产线建设,推动芯片制造业做大做强。到2020年形成月产30万片生产规模。围绕光通信、光显示、红外传感、北斗导航等特色优势领域,以整机应用和信息消费需求为牵引,推动整机与芯片联动,开发生产量大面广的特色芯片,重点发展红外气体敏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磁敏感传感器、电子标签和MEMS传感器等物联网传感器。发展PCB印制电路板,支持黄石创建全国第三大PCB生产基地。
智能终端。顺应5G产品更新换代趋势,加大LTE、LTE-Advanced技术研发。依托联想Pad生产基地,积极对接最新处理器方案,大力发展平板电脑产品,着力培育新一代智能终端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以创建湖北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为契机,依托武汉光谷数字家庭研究院等机构,发展网络电视和智能电视等数字家庭终端产品。积极引进可穿戴设备龙头企业,依托硬件产品制造基础,大力发展可穿戴设备产业。
新型显示。以华星光电第6代低温多晶硅(LTPS)显示面板生产线、天马6代AM-OLED及彩色滤光片(CF)生产线等重大项目作为支撑,提升中小尺寸面板的行业竞争力,推动关键配套产业发展。加快技术研发和突破,不断适应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抢占新兴领域。大力发展LED芯片设计制造、外延片生产、封装测试、LED背光源和LED显示屏等。发展TFT-LCD、OLED、LED、激光显示、三维显示、超薄光电玻璃、可折叠面板等重点产品,提升新型显示产业能级,壮大产业规模,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高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
软件。加强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支持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桌面操作系统、高可靠高性能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件的开发应用。面向新型网络应用需求,加快研发新一代搜索引擎、浏览器、智能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云计算平台等核心软件。面向工业企业关键环节,重点扶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制造执行管理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软件研发。在系统安全方面,加强基于自主密码算法的国产安全芯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中间件研发和应用。在网络和边界安全类产品方面,加强对采用内容感知、智能沙箱、异常检测、虚拟化等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支持国产芯片的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等产品的创新与应用。支持计算机集群渲染系统、3D动画制作插件及动作捕捉系统、影视制作特效系统、游戏引擎及可复用动漫游戏数据库、游戏移动平台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各类自主可控的嵌入式系统和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嵌入式软件技术与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可靠、网络互联、柔性集成。
(2)发展路径。
一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依托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新芯国际级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中心、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加快在光纤接入、激光加工装备、集成电路、数字家庭、物联网、云计算、地球空间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二是支持产业创新。支持烽火攻关基地、武汉大学国家软件工程重点试验室等创新基础建设。利用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基金、“核高基”重大专项等重要抓手,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作、技术贸易等形式获得新技术,实现创新及产业化突破。三是增强产业本地配套能力。加强产业链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结合,加快培育一批中小型配套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在本地配套,鼓励本地企业主动为龙头企业配套。四是加快引进和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实施产业整合,促进人才、技术和科研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
(3)空间布局。
依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国家(宜昌)电子材料产业园、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咸宁光谷园、孝感高新技术开发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载体,重点加快光通信、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发展。
2汽车(含新能源汽车) 。
继续做大整车产业,做强整车配套,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完善汽车产业链,力争在汽车金融、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等方面完成产业链延伸。到2020年,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
(1)主攻方向。
传统轿车。依托武汉、襄阳乘用车生产制造集聚地,着眼市场需求,鼓励发展小排量、低油耗、小型化、轻量化轿车,加快发展高性能SUV,适度发展MPV等大型、高档轿车。依托重点企业研究院、科研院所,进一步强化武汉汽车生产制造实力,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竞争力。
专用车/商用车。推动专用车/商用车差异化、高端化发展,拓宽专用车品种。重点发展应急救援、消防、警务等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矿山专用车、桥梁施工车、道路养护车等工程施工车辆,环卫车、电力维护车等市政作业车辆,快递物流和冷链运输等节能环保车辆,机场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用特种车辆。
传统汽车零部件。集中力量实现由机械类零部件生产向电子类零部件研发、生产的转变,着力围绕汽车动力零部件、控制系统零部件、制动系统零部件、转向系统零部件、底盘附件等中高端汽车零部件体系开展研发、生产,壮大零部件企业规模,发展零部件产业集群,提升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加强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的协同生产能力。
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进一步扩大中小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规模,围绕整车驱动系统、控制系统进行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增强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技术改进,电池方面建立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研究实验室,深入研究电池单体及模块设计、生产工艺;电机方面继续推动东风集团与上海大郡等电机系统生产企业的密切合作,不断促进产品技术精细化、产品类型多样化、产业能力扩大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同科研机构开展氢燃料电池堆、发动机及关键材料的技术研发。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创新体系,重点培育较大规模、创新能力强和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树立品牌效应。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引导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依托已落户武汉开发区的车联网企业,加大车载多媒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车载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车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车载信息系统的研发力度。引进或研究突破无线充电、车辆智能升级、无人驾驶等技术,鼓励提早布局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2)发展路径。
一是完善汽车产业配套。依托武汉、随州、襄阳、十堰汽车生产基地,做强做大整车企业,扩大零部件企业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区域内配套零部件的自给自足。二是强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重点攻克发动机、动力传动、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积极研发低碳、环保的汽车材料及先进制作工艺,强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三是优化市场结构。重组兼并小微零部件企业,防止同质低质产品扰乱市场。四是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健全新能源汽车推广组织体系,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交、市政等领域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孝感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襄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十堰市商用汽车产业集群、随州市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枣阳市汽车摩擦密封材料产业集群、麻城市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宜昌(猇亭)动力系统集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谷城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荆州市(公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丹江口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加快乘用车、专用车、商用车及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机械及电子类关键零部件、车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等领域发展。
3智能制造装备。
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发挥湖北现有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拓展应用市场,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到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提高到2000亿元。
(1)主攻方向。
激光。加快高功率半导体泵浦源、特种光纤、光纤功率合束器、高功率激光传输系统、高效冷却系统、控制系统等核心器件的研制和自主创新,形成千瓦级以上输出功率的工业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产业。依托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应用系统等,构建较为完善的激光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促进工业高功率激光器在精密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有机融合。
高档数控机床。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抓紧筹建数控工控创新中心,大力发展高速、精密、数控车床及磨床,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机床,数控专用机床,激光精细加工装备,船舶制造装备。开发数控系统、新型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单元、高精度电主轴及其伺服单元、数控回转工作台、大型交换工作台、数控刀架、新型气动液压件等功能部件,提升大型数控机床、大型薄板冷热连轧及涂镀层成套设备、数控系统等核心产品技术水平。
工业机器人。加快机器人智能协同系统、基于工业总线技术的可编程控制系统、智能切换定位装置、闭环伺服位置传感装置的自主创新,重点支持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AGV搬运机器人、智能输送成套装备、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及关键部件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加大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的示范应用。
增材制造(3D打印)。加快3D打印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金属粉末材料的创新与研制,以及3D打印关键部件激光扫描系统及喷印系统的自主创新与研制。积极研发大型工业级3D打印设备、高精密型小型3D打印装备以及桌面型3D打印装备。加快3D技术成果产业化以及应用示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双碳”背景下,煤电承担着新的历史责任,但未有相应的收益机制作保障。煤电产业该如何生存?(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这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煤电装机,新华社甚至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江苏凤城—梅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跨江架线阶段,架线进度已经过半。江苏凤城—梅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江苏省内新增的第五条500千伏过江通道,是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是“北电南送”战略的重点工程,预计将于7月全线贯通。工程建成后,最大输送容量达66
近日,山东印发《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电力发
2021年抢装、2022年平价,紧迫的降本压力是我国海上风电正在经历的“阵痛”。但顽强如中国企业,这些经历最大的价值在于,使得身处其中的企业在压力中窥见机遇、在契机中寻求到突破。
近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布《践行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就“30·60”战略目标背景下,中国能建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路径。继中国电建“十四五”期间30GW的风、光新增装机目标之后,中国能建也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5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即意味着中国能建每年将保持4GW的新能源新增装机。
6月18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在京发布践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中国能建将立足企业发展,通过具体行动和举措践行服务“30·60”战略目标。
8大试点无一按期完成!电力现货市场在“十三五”期间交出的这张答卷显然无法令人满意。相比于快速推进的输配电价改革、有序落地的交易机构,久久难入正轨的现货市场,已经成为新一轮电改的明显短板。在电改的圈子里,“无现货不市场”是公认的金句,足见现货市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作为电改“还原电力
9月25日,江苏凤城至梅里500千伏线路长江大跨越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江苏举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泽洪出席动员会并讲话。凤城至梅里500千伏长江大跨越工程是江苏境内第六条穿越长江的高等级电力通道。工程起自泰州凤城500千伏变电站,止于无锡梅里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及改造500千伏线
摘要:随着环保要求的严格与固定式燃气轮机装机容量的提高,其NOx排放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此外,目前国标《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颗粒物、SO2的排放限制设定依据不准确,缺少指导意义。首先对NOx、SO2、颗粒物等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标准现状、排放现状、监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根
7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里程碑进展,沿着这一绿色电力大通道,青海之光跨越千里点亮了河南之灯。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河南省委常委、秘书长穆为民,河南省副省长、郑
7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青海-河南工程”)启动送电,每年可向河南省输送清洁电量400亿千瓦时,将大幅提升青海清洁能源外送能力,有效缓解河南迎峰度夏供电紧张压力。据了解,青海-河南工程是世界上首个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工程对
6月24日,浙江缙云县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对供区内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开展全面巡检,应对降雨天气。当日,巡检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10余处。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国网浙江电力电网防汛防台风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7个方面落实22条具体措施,推进输电、配电、变电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氢能产业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任务:一是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
“供电公司的同志们辛苦了,看到你们一直在这里值守,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孩子们考试也很安心!”6月9日下午6时30分,在玉田县第二中学高考考点,随着最后一科高考考试的结束,考生们陆续离开考场,玉田公司驻守保电的工作人员齐春山、赵旺圆满完成高考保电任务,为广大考生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近日,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新能源项目——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首台金风科技GWH221-11.1MW陆上风电机组吊装完成。金风科技将为该项目一标段提供90台该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领导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原则性批准新增八个氢燃料试验项目。其中,由国际新能源产业联盟有限公司、永达货运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的氢燃料电池货车跨境运输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计划投入10辆搭载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跨境运输货车。该系统具有高效能、低
5月6日零时,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圆满完成2025年“五一”节日期间的电力保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辽宁电力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针对“五一”期间电网运行特点完善事故处置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评估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做好事故预想和处置方案。
4月16-1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党委委员冮宇峰带队赴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能科”)、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电源”),开展电力服务零碳园区建设研究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典型零碳园区和工厂能源电力结构与消费情况、低碳技术创新与管理措施、
近日,第七师胡杨河市BD融合2GW光伏(新疆兴起航新能源有限公司1GW)(一标段)项目公开招标。根据招标文件,该项目位于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将新建装机总容量为1GW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及储能设施等配套工程,总投资30.2亿元。项目计划2025年5月13日开工,2025年9月30日竣工,总工期为140天。此前该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7日,河北云瞰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和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制造长续航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本次双方合作研发制造“低空氢燃料电池长续航无人机”是迎合了国内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方向,并且解决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方面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8日,新集能源发布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将2025年半年度煤炭、电力业务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如下:一、煤炭业务二、电力业务公司电力业务全部在安徽地区,全部为火电。
2025年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9%。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
7月8日,中国能建西南院总承包天津电建承建的福建厦门华夏电力一期机组1×66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福建省煤电清洁高效转型取得新突破。项目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首个煤电等容量替代项目。项目将原规划的1×600兆瓦燃煤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升级为1×660兆瓦二次再
7月1日0时,福建投资集团与国投云顶公司顺利完成湄洲湾电厂一期BOT项目的整体交接。这是继6月成功接收漳州后石电厂BOT项目后,福建投资集团在能源领域取得的又一关键性成果。湄洲湾电厂一期BOT项目于1998年开工建设,是我国首个外商独资的大型火电BOT项目,安装2台39.3万千瓦亚临界燃煤机组,总投资6.5
据国家能源集团7月8日消息,龙源电力广西公司北流500MW/1000MWh共享储能电站取得北流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批复。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目前在广西区域获批的容量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获批将为后期新能源多元化发展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新动能。该储能电站位于广西玉林北流市,规划装机容量500MW/1000M
山东公司石横公司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郑州恒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080.0000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北京北科欧远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080.000000万元科环集团国能水务南京分公司国能锦界2×600MW二期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EPC项目建安工程公开招
山西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11号机组孤岛运行FCB功能改造招标公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苏国信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江苏国信沙洲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沙洲”)新建的两台100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中的第一台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于2025年7月8日正式投产运营。据悉,国信沙洲2×100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是国家级规划能源项目以及江苏省“先
环渤海港口方面,市场价格企稳,贸易商挺价意愿坚挺。尽管短期受高温影响,煤价存在小幅上涨可能;但高库存压力与需求疲软共同作用下,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僵持的状态。综合分析,市场陷入涨跌两难的僵持局面,预计短期内,煤炭价格将以缓慢上涨为主。(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吴梦)从市场供需两端看
近日,青海省投3×660MW火电项目1号锅炉首次点火一次成功,标志着1号机组正式进入蒸汽吹管阶段。项目锅炉点火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可有效降低锅炉启动能耗,显著提升运行经济性,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有力推动机组经济、环保、高效运行。为确保首次点火“零风险”,桥头发电公司周密部署,
夏季高温来袭,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上周五(7月4日)晚间,国家能源局官宣,全国电力负荷再创历史新高,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这一消息公布后,电力板块的强势拉升。7月7日,本周的首个工作日,华银电力、华电辽能等火电企业股价涨停。7月7日,多支电力股涨停01华银电力6天5板煤电价值重估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