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石化。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采用智能、绿色技术设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快发展乙烯及下游加工产业,改造提升磷、盐、煤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精细化工、高端化肥,促进产业链延伸。到2020年,石化产业规模达到9000亿元。
(1)主攻方向。
石油化工。加快炼油技术改造,实施石化油品升级及适应性改造工程,扩大炼油规模,提升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等二次加工能力,提高成品油等级。优化乙烯、芳烃产品结构,延伸乙烯产品产业链。打造环氧乙烷、碳五、碳九、芳烃、丙烯、橡胶等下游产业。发展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及其改性复合化工新材料产品。积极建设聚乙烯、聚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醋酸乙烯、乙丙橡胶、EVA树脂、苯乙烯、乙二醇醚、乙醇胺、聚乙烯醇、聚苯乙烯、EO/EG等系列产品项目。采用组合工艺技术,加大炼油副产物回收利用,大力发展有机化工原料,实现炼油与化工的互供和优化,降低吨油能耗和物耗。
磷、盐、煤化工。大力发展黄磷循环经济,改造提升黄磷提纯及磷酸精制技术,发展黄磷下游高端产品,重点发展食品级、饲料级和特种磷酸盐,积极发展磷酸酯、亚磷酸酯、膦酸酯等磷系阻燃剂,亚磷酸酯类、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等磷类抗氧剂,磷系水处理剂,含磷药物和药物中间体等有机磷化学品。积极推广湿法磷酸精制工艺,重点发展半导体级、面板级、准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饲料级、工业级等各类高纯化、超微细、具有特种功能和专用性的磷酸及磷精细化学品。优化氯碱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聚合度、高抗冲、掺混、共聚特种PVC和乙烯法PVC。发展有机氟、有机硅、聚碳酸酯、MDI、TDI、氯化法钛白粉、氯化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及其他高技术、高附加值有机氯产品。促进汞防治技术、国产化离子膜和阴极电解等先进技术应用推广及产业化。改造提升煤化工产业,鼓励煤化工企业以合成氨、氢气、尿素为原料发展甲醇、乙醇、二甲醚、己内酰胺等有机化工产品,因地制宜开发甲醇制芳香烃、煤制乙二醇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现代煤化工项目,鼓励产品就地加工转化。
精细化工。加大技术创新,拓展精细化工领域,重点开发高性能、专用性强、绿色环保的精细化工产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药、涂料和染料等传统精细化工产品。加快发展电子化学品、水处理剂、食品添加剂、胶粘剂、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推进面向全产业的节能降耗和绿色生产技术,实现物料循环利用和清洁化生产。
化肥。积极开发中(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生物有机化肥、按配方施肥要求的掺混肥、专用肥料等高端化肥品种。培育发展钾肥产业,适度发展硝基肥料、熔融磷钾肥料等多元肥料品种,推动化肥产品结构优化。加大对磷矿伴生资源氟、硅、碘、镁、稀土、锶、钒、钛、铀等有用元素高效回收利用,建成一批硫铁矿铁资源回收、中低品位磷矿制酸、磷石膏综合利用、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采用型煤、富氧气化、醇烃化、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合成工艺,对合成氨、尿素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尿素生产技术水平。应用氮肥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固废处理技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大硫酸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
(2)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石化产业园区化发展。沿长江、汉江建设生态型、科技型化工园区,推进非园区化工项目及企业搬迁入园。二是壮大龙头企业规模。走大型化、集约化、一体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发展精细化工,化解落后产能,推动从生产初级化工原料向规模化高端产品转变。四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生产。
(3)空间布局。
依托武汉化工园、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荆门磷化工产业集群、荆门化工产业园、荆州煤化工产业基地、潜江化工产业集群、应城化工产业集群、武穴医药化工产业集群、阳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加快石油化工、磷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化肥等领域发展。
4建材。
着力改造水泥、玻璃等优势传统行业,加快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石材、陶瓷等资源性行业提档升级,依托无机非金属矿资源培育研发高端新材料产品,发展绿色建材工业。到2020年,建材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1)主攻方向。
水泥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依托湖北省水泥行业龙头企业,坚持结构调整、等量减量淘汰的原则,以二代技术为引领,推动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大创新力度,重点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开发特种水泥,进一步做强水泥工业。推动水泥行业兼并重组,重点支持水泥骨干企业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实现资本、资源、市场向优势骨干企业有效集中,提高全省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和综合实力。积极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预制水泥建筑部品部件,加快推进全省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步伐。
平板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依托骨干企业,积极推进原片玻璃产业向建筑节能、汽车工业、电子信息等产业延伸。重点发展Low-E玻璃、导电玻璃、微晶玻璃、超白玻璃、高档汽车玻璃以及多功能复合玻璃材料和制品。全面普及浮法玻璃生产线余热发电技术,提升湖北玻璃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陶瓷。充分依托陶瓷工业园的区位和集聚优势,积极推广陶瓷工业原材料制备大型自动化连续技术、陶瓷砖减薄技术、低品位资源利用技术、窑炉及喷塔余热利用技术。完善产品结构,丰富抛光砖、仿古砖、全抛釉、瓷片、外墙砖等产品类别。
新型墙体材料及石材。大力推广应用砂加气高性能自保温精确砌块、烧结性页岩自保温砌块和多孔页岩砖,引导开发高档装饰砖和透水砖。支持墙材企业以建筑垃圾、磷石膏等废弃资源,开发新型墙材产品。石材行业重点推广大板超薄板技术、复合板技术等领先的石材加工工艺,以及石材行业专用的复合金刚石锯片、石材护理产品。
无机非金属材料。以石墨、云母、磷石膏等资源为依托,围绕节能环保、多功能复合等领域,加大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研发投入,扩大核级石墨、阻燃保温石墨制品、电工电子云母制品、石膏晶须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制品的生产,抢占市场份额。为国防军工、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等领域提供优质非金属材料产品。
(2)发展路径。
一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大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推广,将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水泥生产紧密衔接;积极推进磷石膏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利用,大力发展建材产业循环经济。二是加快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建材工业与建筑业融合发展,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发展。三是推进产业兼并重组。积极应用经济、环保、法律等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推进行业兼并重组,规范行业秩序。四是引导企业“走出去”。依托省内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优势,积极在境外投资建设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3)空间布局。
依托当阳建筑陶瓷产业集群、麻城石材产业集群、夷陵—当阳石墨产业园、通城云母产业集群、嘉鱼管材产业集群、鄂州工程塑胶管材产业集群、黄冈华夏窑炉产业集群、荆门东宝区森工产业集群、建始建材产业集群、咸宁现代森工产业集群、潜江华中家具产业集群等载体,重点发展陶瓷、石材、森工家具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产业。依托华新、葛洲坝、亚东等水泥龙头企业,加快全省水泥、预拌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产业的归聚和均衡布局。依托三峡新材、长利玻璃、荆州亿钧等原片玻璃骨干企业,壮大当阳、洪湖、荆州等玻璃产业基地。
5纺织。
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从推进高端产品制造、关键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塑造等方面入手,构建高端产品主导、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到2020年,纺织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1)主攻方向。
服装。建立以汉派服装为核心,黄石、鄂州、仙桃、潜江、天门等地为重点的鄂东服装走廊,组建以名牌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团,大力培育服装名师、服装名品、服装名企和服装名城,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水平,形成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纺织工业基地。扶持服装中小企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多功能职业装,促进自有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开发设计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快速适应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发展信息化制造业,推进服装企业走入国际市场。
产业用纺织。大力发展和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及技术,加快非织造、织造、编织成型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功能后整理技术等产业用纺织品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手术衣、隔离服、床单、口罩、手套等医用纺织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和应用。发展高档无纺布,推广纺粘、熔喷、水刺及其复合非织造工艺技术,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发展高性能、多功能产业用纺织品应用技术。发展耐高温袋式除尘滤料、新型建筑用膜结构材料、汽车产业用布、交通工具用纺织品、防弹防划面料、防火阻燃面料等安全防护用纺织品。
家用纺织。充分利用省内优质纱线和竹纤维、汉麻等资源,发展毛巾浴巾、餐巾、床单被罩、沙发布、桌布和窗帘布等产品。扩大特宽幅印染生产,提高后整理水平,扩大家纺产品配套缝制加工能力,形成多条中高档床品、巾被产品链。采用先进织造、染整、提花、绣花设备,提高家纺行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开发生产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文化底蕴的高品质配套家纺产品,打造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文化于一体,具有自主品牌的拳头产品。
印染及纺纱织布。以现代电子、自动化及生物技术为手段,发展无水或少水印染工艺技术,支持现有印染企业淘汰落后生产线,扩大特宽幅印染生产,提高后整理水平,重点推广数码印花、气流染色、催化氧化清洁制浆工艺、化纤浆粕黑液治理、着色纤维生产及应用、针织物平幅水洗等低污染低排放技术。进一步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纺织行业,改造棉纺、提高麻纺、发展新型高科技化纤,重点开发和生产多纤维混纺交织面料、高支高密度纯棉织物、高档缝纫线、高档布料和装饰用布等中高档纺织品。
(2)发展路径。
一是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多元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作用,促进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高端纺织原材料、高端装备等上下游高端领域延伸。二是加快实施电商换市。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提高纺织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通过电商促销售、电商强外贸,实现湖北纺织行业的改造提升。三是继续实施品牌战略。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鼓励和引导企业借鉴知名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宣传力度,全面实施纺织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企业争创中国乃至世界名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双碳”背景下,煤电承担着新的历史责任,但未有相应的收益机制作保障。煤电产业该如何生存?(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这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煤电装机,新华社甚至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江苏凤城—梅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跨江架线阶段,架线进度已经过半。江苏凤城—梅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江苏省内新增的第五条500千伏过江通道,是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是“北电南送”战略的重点工程,预计将于7月全线贯通。工程建成后,最大输送容量达66
近日,山东印发《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电力发
2021年抢装、2022年平价,紧迫的降本压力是我国海上风电正在经历的“阵痛”。但顽强如中国企业,这些经历最大的价值在于,使得身处其中的企业在压力中窥见机遇、在契机中寻求到突破。
近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布《践行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就“30·60”战略目标背景下,中国能建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路径。继中国电建“十四五”期间30GW的风、光新增装机目标之后,中国能建也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5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即意味着中国能建每年将保持4GW的新能源新增装机。
6月18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在京发布践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中国能建将立足企业发展,通过具体行动和举措践行服务“30·60”战略目标。
8大试点无一按期完成!电力现货市场在“十三五”期间交出的这张答卷显然无法令人满意。相比于快速推进的输配电价改革、有序落地的交易机构,久久难入正轨的现货市场,已经成为新一轮电改的明显短板。在电改的圈子里,“无现货不市场”是公认的金句,足见现货市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作为电改“还原电力
9月25日,江苏凤城至梅里500千伏线路长江大跨越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江苏举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泽洪出席动员会并讲话。凤城至梅里500千伏长江大跨越工程是江苏境内第六条穿越长江的高等级电力通道。工程起自泰州凤城500千伏变电站,止于无锡梅里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及改造500千伏线
摘要:随着环保要求的严格与固定式燃气轮机装机容量的提高,其NOx排放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此外,目前国标《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颗粒物、SO2的排放限制设定依据不准确,缺少指导意义。首先对NOx、SO2、颗粒物等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标准现状、排放现状、监测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根
7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里程碑进展,沿着这一绿色电力大通道,青海之光跨越千里点亮了河南之灯。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河南省委常委、秘书长穆为民,河南省副省长、郑
7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青海-河南工程”)启动送电,每年可向河南省输送清洁电量400亿千瓦时,将大幅提升青海清洁能源外送能力,有效缓解河南迎峰度夏供电紧张压力。据了解,青海-河南工程是世界上首个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工程对
6月24日,浙江缙云县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对供区内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开展全面巡检,应对降雨天气。当日,巡检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10余处。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国网浙江电力电网防汛防台风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7个方面落实22条具体措施,推进输电、配电、变电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氢能产业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任务:一是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
“供电公司的同志们辛苦了,看到你们一直在这里值守,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孩子们考试也很安心!”6月9日下午6时30分,在玉田县第二中学高考考点,随着最后一科高考考试的结束,考生们陆续离开考场,玉田公司驻守保电的工作人员齐春山、赵旺圆满完成高考保电任务,为广大考生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近日,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新能源项目——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首台金风科技GWH221-11.1MW陆上风电机组吊装完成。金风科技将为该项目一标段提供90台该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领导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原则性批准新增八个氢燃料试验项目。其中,由国际新能源产业联盟有限公司、永达货运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的氢燃料电池货车跨境运输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计划投入10辆搭载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跨境运输货车。该系统具有高效能、低
5月6日零时,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圆满完成2025年“五一”节日期间的电力保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辽宁电力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针对“五一”期间电网运行特点完善事故处置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评估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做好事故预想和处置方案。
4月16-1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党委委员冮宇峰带队赴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能科”)、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电源”),开展电力服务零碳园区建设研究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典型零碳园区和工厂能源电力结构与消费情况、低碳技术创新与管理措施、
近日,第七师胡杨河市BD融合2GW光伏(新疆兴起航新能源有限公司1GW)(一标段)项目公开招标。根据招标文件,该项目位于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将新建装机总容量为1GW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及储能设施等配套工程,总投资30.2亿元。项目计划2025年5月13日开工,2025年9月30日竣工,总工期为140天。此前该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7日,河北云瞰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和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制造长续航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本次双方合作研发制造“低空氢燃料电池长续航无人机”是迎合了国内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方向,并且解决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方面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7月份第1周黑龙江电网发电偏差情况及未来一周影响发电相关情况。根据新能源、水电、火电发电能力及电力平衡预测,2025年7月4日-7月11日(周五至下周五),省内电力供需总体平衡。7月4日-5日、7月7日、7月9日,部分时段阶段性存在电力紧张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7月7日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
日前,中国电建水电十六局新能源建设市场开拓又传喜讯,中标承建华聚平山60MW光伏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华聚平山60MW光伏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建设规模为60MW,直流侧总容量为72.007MWp。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发电8996.43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2.7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6日,国家电投揭阳前詹电厂2×1000兆瓦燃煤发电工程项目EPC总承包项目1号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标志着项目主体施工正式开工。据悉,国家电投揭阳前詹电厂2×1000兆瓦燃煤发电工程项目位于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广东省首个以EPC总承包方式建设的
2025年6月30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为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320MW煤电机组设计使用年限到期之前办理了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使机组顺利实现延寿运行,为电网迎峰度夏做出重要贡献,这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煤电机组延寿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2〕41号)发布以来,河南省首批
7月3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苟伟到大唐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所属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调研。苟伟先后到该院企业展厅、特色实验室等区域,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情况。苟伟指出,科研总院要聚焦主业,精准把握职责定位,切实履行科技创新、安全保障、产业支撑“三大责任”。
上半年,华能西安热工院在燃机燃烧监测与诊断、新型储能耦合煤电机组灵活性提升和技术监督数智化创新等领域取得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共有22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学会等一级学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其中,燃机燃烧监测与诊断技术、新能源电站跨系统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豫能台前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濮阳市台前县后方乡,项目新建2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二次循环水冷却系统,生产主水源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补充和备用水源为引黄调蓄水,生活用水为城市自来水。燃煤经铁路专用线输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华润集团、三峡集团近日发布55项火电项目相关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旁路设备、锅炉、汽轮发电机、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DCS国产化改造、汽水取样系统设备等,整理如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4日,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成功并网。该项目位于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由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3.2亿元,装机规模270兆瓦,共建设33台单机容量6.7兆瓦、6台单机容量7.0兆瓦和1台单机容量6.9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