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就像所有人看到的那样,技术变革成就了风电低风速市场,且由于高塔筒智能控制技术的出现,低风速市场再现蓝海。可以说,技术变革照亮了低风速市场广阔的投资前景。
回想2009年、2010年,“三北”地区限电严重,业内不无忧虑中国风电的发展前景。但事实是,在过去的5年间中国风电非但没有停滞不前,反而高速发展,以一骑绝尘的姿态连年在全球领跑,其背后的动因在于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的里程碑事件发生在安徽来安——2011年1月5日,采用远景87/1.5MW大风轮智能风机的龙源来安低风速风电场并网发电,开启了中国风电快速发展的低风速模式。
当下中国风电又处在一个迷茫的时期,一方面是风电电价持续下行,每下降2分钱的电价,资本金收益率就会随之降低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是低风速资源开发已从6米/秒下探到5米/秒,风电项目盈利越发艰难。这两个层面的压力压缩了中国风电发展的空间,更糟糕的是人们依旧看不到改善“三北”地区限电状况的希望。那么,风电人如何破解目前的困局呢?远景认为唯有技术变革能给中国风电带来新的希望。
也正因为这样,远景愿意和业界分享技术变革的实践和心得。据比尔•盖茨的统计,在过去的工业化发展中,人类投入在新能源上的基础研究还不到其他传统行业的1%。这说明新能源行业在基础技术、基础科学研究上还处于早期阶段,其他行业的成熟技术和经验都还没有被风电行业所认识和采用。如果比尔•盖茨了解2015年、2016年中国风电发展的情景兴许会乐观许多——这两年中国风电开发在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快速渗透的同时,风电成本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让人看到摩尔定律的迹象。这表明中国风电在基础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这也使远景更坚定地认为可再生能源的本质是技术。这也是为什么远景致力于用技术变革破解中国风电发展困境的原因。
叶片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叶片技术是风电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把风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核心部件。随着低风速资源的开拓,目前叶片的长度已接近A380客机的翼展。问题是,我们能否真实地认识到物理世界中气流和叶片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如果不能还原风能在流场中的气流形态,叶片真实的利用价值就失去了前景。专业人士知道,目前叶片气动性能分析还是基于格朗特在1935年为研究旋翼直升机应用所提出的叶素动量理论,简单说就是把风轮平面简化成一个能量盘,其简化过程是二维的。可是,很多科技文献和大量的验证结果已表明,在叶尖速比较低时格朗特理论模型尚能符合风洞实验结果,但叶尖速比较高时它却不能真实地体现风轮在流场中的气流形态。
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上,航空工业采用全三维的非定常流程还原一个流场绕过叶轮的真实环境。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认知的叶片可利用效率其极限究竟在哪里?为回答好这个问题,远景在科罗拉多成立空气动力学与气象研究中心,叶片基础理论研究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通过叶片创新设计降低风电度电成本。
这一点,可以从历史印迹中得到启迪。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机首飞,打破了“任何比空气重的机器都不可能飞起来”的论断。但那时莱特兄弟飞机的机翼是多么粗陋,而今天的波音787已采用三维一体化的机翼流线设计,而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风机叶片设计仍旧停留在二维的方法上,远景开创性地采用三维设计方法,对叶片的8个剖面做了详尽分析,大幅降低了叶片的疲劳载荷,提升了年发电量。
激光雷达降载及电量提升技术。激光雷达系统不仅可以带来测风的便捷性,同样可以降低风机的疲劳载荷,并能提升发电量。就像十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汽车可以是无人驾驶,现在激光雷达技术也能为每台风机带来发电量提升和机械载荷的降低,尤其对复杂地形风电场来说这一技术的应用更具价值。
目前,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况中湍流越来越大,越是复杂地形低风速风电场其风况带来的风险越难控制,极小概率的事件可能让整座风电场付出沉重的成本代价。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闭环反馈算法很难让风机预知未来的风况,即便是远景的智能风机在没有配备激光雷达的情况下,也只能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对风机进行建模,但这要建立在闭环反馈的基础上。
试想,如果风机的控制系统能够加入风速的前馈数据,便会对风机预知未来的风况产生划时代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远景用软件定义激光雷达控制技术并引入到风电领域的价值所在。须要强调的一点是,前馈技术是基于传感技术的突破,当机器可以战胜李世石的时候,风变幻的规律也可以被机器的算法来学习,这给风电带来的价值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洞察到了这一点,远景开发了“基于机舱雷达的智能控制”技术和精确的激光雷达仿真模型,并将其结合到风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以使控制系统的仿真更加接近真实环境,以此降低风机转速波动和疲劳载荷以及减少偏航误差,提高风机的发电性能以及风场的整场发电收益。
数字化风机平台技术。在平台技术方面,远景已经进行5年的实践,它保障了定制化产品的交付。众所周知,风轮旋转带来效益的时候,其实也在不断承受着疲劳的弯矩,风机不得不为收益付出成本代价。
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一台风机在平坦地形可以运行20年,而在复杂地形则运行不到20年。这一非常直观的现实表明,整机供应商必须有丰富的系列产品,才能应对并满足市场定制化、多样化的风机产品需求。
作为低风速领域的技术变革引领者,远景早已意识到在中国南方复杂的山地条件下,不可能再采用一个机型打天下的模式。当需要在短期之内交付大量多样化的风机产品时,如何在体系上保证及时迅速的交付,便是平台技术产生的背景。
平台技术早已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应用,例如沃尔沃的SPA平台可以衍生出家族的全系列产品。如同沃尔沃的SPA平台一样,远景数字化风机平台也能够真正实现对产品化、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的支撑,可以为复杂山地风电场提供非常丰富的产品序列。
全钢高塔筒智能控制技术。目前我国低风速资源开发已从6米/秒下探到5米/秒,如何让低风速风电项目盈利成为风电技术变革中的关键问题。远景通过整理全国数千座测风塔数据发现有些低风速区域的风剪切系数超过0.2,甚至达到了0.5,这是可以产生价值创造的发现。以风剪切系数0.3为例,与90米传统塔筒高度相比,120米高塔筒技术能够提升300小时以上的发电收益。
目前,我国高塔筒技术路线主要有全钢柔性塔筒和砼钢混合塔筒两种,全钢柔性塔筒以造价低廉、结构传统、供应链成熟、运输便利、吊装高效而著称,其优异的性能得益于智能风机高超的智能控制技术,而砼钢混合塔筒设计相对简单,对控制策略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其复杂的施工工艺和价格不菲的预制件成本压力会延缓这一技术路线的成熟期,施工队伍的可靠性以及成功的实践经验仍是当前行业的短板。可以和业内分享的是,远景在国内已有批量的“120米全钢柔性塔筒技术”实际项目应用,这意味着120米高度以上低风速风电场投资蓝海已经形成。
技术变革的探索和演进表明技术可以推进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但风电要高比例进入电网系统还须解决其间歇性、分布式和波动性这三大问题。为此,远景致力于布局能源互联网,发布EnOS能源互联网操作系统,以此协调能源系统的各个元素,实现美好能源世界的愿景,但这一切取决于行业技术进步,远景愿与为能源转型付出努力的人们一起推进技术一路向前,生生不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濮阳豫能多能互补(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范县400MW风电项目(一期200MW)主机及附属设备采购(二次)公开招标结果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该项目,将为其提供32台陆上卓越平台机组,搭配160米混塔,这也是电气风电与豫能的首度合作。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深入实施,河南省正牢牢把握新时代新能源
4月16日,2024年中东世界未来能源峰会暨展览会(WFES2024)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盛大开幕。运达股份带着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佳实践成果和经验,与来自全球上百个国家400多家参展商、上万名可再生能源领域专业人士齐聚阿布扎比,围绕着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智能利用与存储技术、清洁运输、绿色
4月11日,安徽省皖能能源交易有限公司年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箱变)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远景能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13.1805亿元,折合单价约2197元/kW。根据招标公告,项目装机规模600MW,招标范围:要求单机容量大于等于5000kW,叶轮直径200m及以上、切入风速3m/s或以下、
4月9日,重庆市低风速风电科技创新产业联盟启动会在渝顺利召开。会议结合重庆市能源现状,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发展为目标,力求通过成立重庆市低风速风电科技创新产业联盟,集中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优势资源和科技力量,加快重庆市低风速风电资源开发,着力提高本地配
3月28日,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荣县人民政府项目交流座谈会顺利举行。会上,运达股份荣县低风速发电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推进计划。海螺环保负责人介绍公司投资意向。与会各方就项目推进与合作进行交流座谈举行荣县低风速发电项目签约仪式。运达股份荣县低风速发电
近日,金风科技GWH204-6.X机型首台样机在甘肃瓜州柳园成功吊装,刷新全球陆上低风速区域已吊装机组最大叶轮直径纪录。GWH204-6.X机型是金风科技响应市场趋势,为中低风速区域量身打造的新一代智慧风机产品,叶轮直径204米,叶轮扫风面积32047㎡,发电能力升级的同时,单机容量最高可拓展至7.XMW,进一
永州自古雅称潇湘,是湖南四大古郡之一。这座经历了两千多年岁月洗礼的古城,如今紧跟新能源建设发展步伐,成为湖南省重点开发的新能源建设城市。华能回龙圩风电场,位于永州市江永县。风电场总容量50MW,共安装了20台三一重能SE14125风电机组。风电场凭借优秀的发电表现,夺得华能湖南“省状元”。Par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由中国海装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165米级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在山东乐陵风电项目顺利并网!该格构式塔架解决了我国陆上低风速区风资源开发中的“卡脖子”问题,促进了我国陆上风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标志着中国海装已掌握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撑结构的核心技术,并已具备批
4月13日,远景能源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推介会在南宁举办。近年来,远景立足广西持续深耕,将中低风速区域传统优势发挥到极致,不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且深度布局主机、叶片等新能源全产业链。此次推介会向以广西为代表的中低风速区域介绍了海陆风机产品等一整套零碳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带动广西新能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3年4月4日,中广核贵州都匀、都匀归兰、关岭黔江及六枝特区洒志250MW项目风电机组采购候选人公示,电气风电中标,投标报价51450万元。据了解,该项目为典型的山地低风速项目,将安装50台卓刻平台EW5.0N-202机组,是电气风电在风电平价时代低风速地区的最大中标容量项目。项目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华能低风速风电项目助力河南省汤阴县推进能源革命。资料图片“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x221E;Power6.25MWh2h/4h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
5月8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武隆蒲板风电项目、中核汇能石柱鱼池风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根据批复,武隆蒲板风电项目位于武隆区凤山街道。项目建设总装机规模6.25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同步配套0.9375万千瓦/0.9375万千瓦时储能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总投资为3.33亿元,项目业主为重庆大唐国际武隆水电开
5月8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政府与华能河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就年产50万吨水溶性材料及25万吨聚乙烯醇配套150万千瓦风电项目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据了解,项目采用“绿电+消纳”的“新能源直供”模式,同时配置适量储能装置,满足项目绿电直供需求。项目总投资134.2亿元,一期建设年产50万吨水溶性生物全
5月7日,丹麦开发商rsted表示将终止英国Hornsea4号项目的现有开发建设工作。自2024年9月获得英国第六轮(AR6)差价合约(CfD)以来,总装机容量2.4GW的Hornsea4海上风电项目经历了一系列不利因素,包括供应链成本的持续上升、利率上升,以及按计划时间建设和运营该规模海上风电项目将存在的风险增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云南鸿新新能源厂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通过验收并正式投运。项目依托厂房屋顶闲置空间,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复合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分配,通过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光伏发电、负荷调控与电网的协同优化。云南鸿新新
5月8日,楚雄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楚雄州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公告显示,楚雄州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共15个,规模总计118.36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5个,项目规模合计35.36万千瓦,共分为4个标段开展市场化配置,风电项目参照光伏项目进行市场化配置,开发建设按风电相关政
5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5日-5月9日)。政策篇山东136号文实施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49元/kWh,6月份竞价(征求意见稿)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近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的翼城飞轮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00兆瓦/50.43兆瓦时,包括建设一座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建设的独立混合调频储能电站,其中飞轮储能装机容量50兆瓦/0.43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容量50兆瓦/50兆瓦时,配套建设1
5月8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所属企业参与设计等工作的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50%,输送的直流电从甘肃庆阳换流站起,经过915千米的线路运输,抵达位于山东泰安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洮南东北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开展吉林省洮南市绿能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合资企业优选工作的公告,公告显示,洮南市已获取1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规模指标,经洮南市人民政府2025年第二次常务会议决策,将该项目建设指标分配给洮南东北能源投
“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是国家电投集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经营利润为目标,以降低度电成本为核心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国家电投集团系统上下向成本要效益,向内部挖潜力,推出赛马机制赛成绩晒成果,开展专项劳动竞赛比学赶超全方位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实践证明,“一分钱”蕴含“高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