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安徽芜湖市十三五规划:建设华电二期、芜湖电厂六期项目 推进风电、生物质电厂等建设(全文)

2016-11-23 09:5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火电芜湖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  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

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市县一体化交易体系。大力发展各类资源要素市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施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国有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引导工商资本和生产要素根据市场化原则科学配置、有序流动。探索以市场机制推进碳排放交易制度改革,推进用能确权和指标交易,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破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歧视。全面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改进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效率。

第四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建设,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模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优化行政区划和创新行政管理,有序推进无为县、南陵县撤县设市和芜湖县、繁昌县撤县改区。深化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行政管理创新,探索降低成本的行政管理新模式。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权制度、住宅金融制度、城镇规划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五节  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现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管控规制向法治保障转变,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组织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治理网络。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实施基层行政监管执法体制、基层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区协商共治模式创新,加强基层治理法制化、社会服务信息化、社区工作专业化建设,推动政社良性互动。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不断完善为民服务“一站通”和社会治理网格化等便捷高效新模式,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施信用体系评级发布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第十章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连接长三角和中西部的重要门户优势,深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以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第一节  营造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环境

提升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建设水平,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积极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引进高端教育、医疗资源和城市治理经验,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国际化社区、学校、医院,提升外籍人士在芜居家、休闲、创业、社交环境。

第二节  全面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合作,实施高端化开放合作,紧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加强在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科技服务等领域合作,力争在引进高端产业、高级人才、高新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推进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促进内外资企业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打造全产业链、绿色循环的特色园区。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吸引更多外资来芜投资兴业。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借助自贸试验区推动东向开放,变沿江为沿海,形成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交流合作,推进芜马同城化、芜亳合作共建,努力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港口和园区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宽领域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打造皖江示范区升级版

加快推动皖江示范区全面升级,强化产业配套和要素支撑,大力提升江北产业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承载能力,在公共服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主动对接自贸区。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推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并购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大力引进国际创业和股权投资,加大新兴产业引资力度,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鼓励现有外资企业扩展功能,设立区域性研发、物流、销售、财务中心,到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7亿美元。

第四节  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实施“15511”工程,以15个开发区为载体,培育支持50个领军企业,到2020年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以上,经营(销售)收入1000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打造开发区经济“升级版”。支持省级开发区以一区多园、合作共建等形式,打造各自的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配套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按程序申报扩区或调整区位,鼓励综合实力强、产业特色明显、发展质量好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实施国家高新区、经开区、江北产业集中区等创新园区提质工程,着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区域创新的承载能力。

第五节  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

创新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外贸平台发展水平,支持汽车、船舶、家电、机器人等机电产品出口,支持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原材料和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快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拓展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研发、维修、检测、商品展示、国际中转等业务。推动综合保税区扩区,启动“一区三园”规划建设,谋划铁路口岸、空港口岸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口岸商品直销中心和期货保税交割平台建设,积极招引大进大出项目。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建设,健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互”大通关工作机制,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单一窗口”通关模式。充分利用启运港退税政策,积极申报进口原粮、肉类、木材、水果、汽车等指定口岸,提升国际贸易水平。加快推进朱家桥港区、三山港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拓展完善口岸功能,提升口岸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省级家用电器、船舶、农业机械出口基地建设,新建省级家用电器、新型显示、机器人等出口基地,力争“十三五”期间,打造2个国家级出口基地、5个省级出口基地、40个出口示范基地企业,力争出口比重达到90%,培育省级出口品牌20个,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

第六节  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拓展、资源开发和资产并购,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全球布局。支持奇瑞巴西汽车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园区,加快海螺印尼工业园建设,支持海螺积极布局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项目合作。加强境外投资指导服务,引导企业面向欧美国家开展跨国并购,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支持企业开展加工制造、铁路、建筑等行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带动成套设备出口和技术、标准、劳务输出。到2020年,力争对外投资额突破20亿美元。

第十一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实施“植树造绿、森林进城”工程,使芜湖的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第一节  强化生态空间管控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形成由“山林屏护、湿地串接、廊道贯通”的生态安全格局。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两区一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抓手,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和赔偿制度。抓好森林、湿地、湖泊、水系等重要生态系统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矿山修复生态治理。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深入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万公顷,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第二节  推进资源和能源节约

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强化结构、工程、管理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工业节能,推进余热发电、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加强节能减排预警调控制度,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超过年度目标的县区,实施区域能评环评缓批限批。严禁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上大压小”、环保搬迁项目严格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加强水、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加强岸线资源保护和管理,优化岸线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开发利用时序,促进长江岸线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可持续开发。强化岸线资源监管,加大取水口保护力度,及时查处违法占用岸线及非法建设行为,杜绝新增违法占用岸线现象。

第三节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聚焦工业企业、秸秆禁烧、汽车尾气、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及餐饮油烟等十行业实施重点污染治理,深化VOC污染整治,实现PM10与PM2.5、AQI三重指标达标。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与环境整治,建成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实施畜禽养殖的污染整治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成绿洲垃圾焚烧厂扩建和中电环保垃圾焚烧厂一期项目。到2020年,市域主要河流水质优良,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县城、市区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受污染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探索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完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实施面源总量控制试点,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

第四节  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禁核准(备案)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开发利用“城市矿产”,加强对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建成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围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和机床再制造以及再生资源拆解加工、交易,加快芜湖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亿元。以核心资源开发利用、关键补链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沼气、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分布式光伏、地面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生物质电厂、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生物质供热等项目建设,全市新能源利用率达到7%以上,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等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低碳试点,树立典型模式,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形成低碳化生产、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民生建设,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各类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发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让全体市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一节  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合作,强化皖江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培育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打造教育名城。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集团化发展,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推进高中办学多样化。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三残”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城市建设,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提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新方式。深化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积极探索适应高考改革的政策措施。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一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满足群众终身学习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芜湖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