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两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2016-11-24 08:4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一带一路电力行业发改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覆盖能力

1.加速国家卫星系统建设。立足我国现有在轨卫星资源,加快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工程实施,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卫星研制发射及应用,启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工程建设,构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基础架构,提升我国自主卫星系统服务保障能力。

2.加强与国际相关卫星系统合作。通过空间资源合作、融合发展、数据交换、联合观测等方式,建立“一带一路”宽带通信卫星网络、导航卫星增强系统、气象卫星及高分辨率卫星联合观测系统协同机制。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合作组织及政府间、企业间联合建设若干虚拟星座,构建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联合研制移动、宽带及多功能复合的通信卫星、数据采集卫星星座等新型卫星系统,形成目标一致、标准统一的卫星服务系统。

3.积极推动商业卫星系统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对“一带一路”空间数据和服务的采购力度,不断探索政府引导下的市场运行新机制。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航天发展新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和国际商业投资建设商业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完善空间信息走廊。鼓励商业化公司为各国政府和大众提供市场化服务。

4.完善空间信息地面应用服务设施。面向“一带一路”空间信息开放服务和集成应用需求,进一步完善国家统筹建设的数据中心和应用服务平台,建立“一带一路”空间信息任务需求、地面接收、应用服务的联动机制,定期发布空间信息服务指南。鼓励利用国家公共应用平台服务沿线国家相关应用并共建必要服务设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若干分布式卫星应用中心和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空间信息走廊的运行服务能力。

5.构建空间信息共享服务网络。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合作运营北斗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通信卫星电信港、遥感卫星接收站网、分发服务网络和区域云数据中心,构建多级在线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和协同工作平台,提供在线影像地图与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具备面向社会公众、企业的空间信息服务扩展能力。

(二)支撑我国企业“走出去”

1.助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走出去”。聚焦铁路、水利水电、港口、信息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领域,支持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开展空间信息应用,针对工程设计、建设监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位置信息采集、时间基准和卫星宽带信息传输等空间信息服务。为公路、铁路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企业及时提供卫星遥感影像和实时采集导航信息服务,支持车辆调度和安全运行,提高交通通行效率。为水利水电勘察选址、建设监管和运行管理提供卫星遥感信息支持。在国内沿海港口开展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加强与沿线港口建设运营企业合作,提升港口和航运的信息获取、精准定位和通信传输能力。

2.促进资源类企业及重大装备“走出去”。支持油气和矿产资源相关企业项目建设,为资源勘探、开采、运输和监管等全过程提供空间信息支持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监测服务。支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植入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技术和数据服务,为重大装备售后服务企业提供远程监测、远程诊断、产品维护等空间信息服务手段。

3.支持现代服务业“走出去”。为金融保险企业“走出去”提供安全可控的通信保障和统一的时空基准服务。发挥卫星通信覆盖、精确定位和大范围观测优势,支持传统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开拓服务领域。鼓励重大工程承包企业与空间信息服务企业强强联合,同步建设、运营重大工程和空间信息服务设施,促进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三)提供公共服务产品

1.搭建应急服务平台。依托空间信息走廊,建立跨国合作的空间信息应急响应机制和服务网络,与沿线国家共同建设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分析判读、紧急救援、指挥调度等星地一体化设施,为区域自然灾害监测以及各种紧急事件处置提供遥感影像采集、应急通信及导航定位服务等空间信息保障,推动空间信息服务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灾难预警、安全合作、反恐处突等公共事务。

2.完善海上空间信息保障。加速中国-东盟卫星应用信息中心建设,依托海洋环境监测卫星、高分辨率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及搜救卫星系统,进一步拓展服务区域,建立覆盖海上丝绸之路的天空海立体化的海上空间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海上维权执法、海上航道安全、海上搜救、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防灾减灾、海岸带环境监测等领域空间信息服务能力。

3.支持跨界河流沿线合作发展。推动澜沧江-湄公河空间信息交流合作中心等项目实施,推广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和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等空间信息服务,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河流、界河资源开发和信息化管理合作,带动沿流域信息互联互通,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合作发展。

4.支持企业开展公共服务领域合作经营。积极支持空间信息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提供应急通信、位置服务、资源调查、环境生态监测、灾情监测与评估及空间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产品,强化公共服务产品生产与规范化,提升沿线国家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发改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