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尖毛草的倒生长模式
华为在市场上攻城略地,需要有薇甘菊的精神,它是华为精神与基因特质的象征,但是,不仅如此。在华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也有着尖毛草一样,强大的“倒生长”能力。
尖毛草也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植物,它是非洲大地上生长最高的毛草之一,素有“草地之王”的美称。尖毛草早期是贴着地面的,生长缓期缓慢,甚至难以察觉。但事实上,它从未停止过生长,只不过这种生长没有体现在地面之上,而是体现在其根部。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在无声无息之中,将根部的长度发展到了28米之多,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当蓄积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之后,尖毛草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一下子就长成了草地之王。
这与朱元璋的咏菊诗所表达的意思相近,尖毛草是典型的“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当别的野草在疯狂生长的时候,尖毛草却紧贴地面不动,悄悄将自己的根系无限延伸。而一旦机会来临,则当仁不让,开始发力。
所以,弯道超越,难免有机会主义的嫌疑。真正的超越,不是在等待竞争对手的喘息或者是行业的“季节”更迭,也不是依靠对手的疏漏,或者是用阴暗的伎俩,将竞争对手引入泥潭来实现的超越。而是制造领域建立在实力提升的基础之上的超越。
所以,华为的成长模式,与尖毛草生长的模式是一模一样的:聚焦、坚韧、沉静、内敛。在成长初期,稳打基础、积蓄力量、抵制诱惑,聚焦业务发展,以“倒生长”的方式为“正生长”积蓄力量。华为首先关注于企业内部管理,致力于提升组织能力,优化组织,搭建平台,梳理流程,构建队伍,构筑文化。当公司对机会与环境做出准确判断时,能够把握机会,顺势而为。这时,企业终于从倒生长模式开始向正生成转化,开始释放能量,实现反周期成长。这就是任正非所说的,“横向扩张、纵向发力。”
所以我们说,企业的成长要靠“余粮”,但同时不要忘记实现经营与管理的均衡发展。华为管理也是生产力,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实现二者的均衡。这是华为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始终放在首位的追求。
4.保持狼基因,培育野狼团
“野狼团”是电视连续剧《亮剑》中李云龙独立团的绰号。狼性与人性一样,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华为从未说过自己的文化是狼性文化,如果一定要将企业文化形容为“狼文化”,那么他采用的一定是狼性当中正能量的一面。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说,企业的发展要像一匹狼:有敏锐的嗅觉,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以及群体奋斗意识等三大特征。
如果把市场当成“猎物”,你会发现,猎物并非遍地都是。市场机会少之又少,没有灵敏的嗅觉,没有强烈的进攻精神,那么市场必定不会属于你。华为就是如此,一旦发现机会,不开会、不讨论、不纠结,就是本着强烈的进攻精神,本能地往上扑。同时,这个进攻,绝不是独狼作战,而是狼群的战术进攻,共同奋斗。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艰苦奋斗。这就是狼性在企业实践中的体现。那么,我们都知道,狼性是一种状态,让大家都在状态,都具有狼性,非常有必要。
辩证地看,市场机会又多如牛毛,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它。那么,华为怎样保证一种狼性文化的状态呢?如何拥有一支狼性文化的队伍,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2014年,任总再度接受外媒采访的时候,他不说不喝咖啡了,他说,华为之所以成为行业领袖,就是因为傻。
的确如此。任正非最欣赏的两个人,一个人是国外的阿甘,一个是国内的许三多。华为的成功没有秘密可言,就是典型的阿甘式成功。而阿甘精神的核心就是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所以,“华为给员工的好处就是‘苦’,没有其它。而在这份‘苦’之后,是个人的成就感、是收入的改善、是越来越坚定的,跟着公司前进的信心……这是在华为不断吃苦却人人都愿意留下来的原因。”
在我们这个社会,聪明的人太多,但往往“精致而利己”。而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利己的聪明人,而需要更多的“阿甘”,要有几分傻气,甘愿投入、甘愿付出、不计回报。华为就是一个新时代的阿甘,华为的成功,就是一群傻傻的人,傻傻地坚守,傻傻地投入,傻傻地付出,傻傻地成功。
而甘做阿甘,是因为这批人有着广阔的视野、坚强的意志、胸怀他人的品格,除此之外,还要等得及。要知道,华为人与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的独生子女,同样是知识员工,同样是是80后。作为华为人,他们在做什么呢?
在巴格达,当办公楼刚刚建好,还没搬进去的时候,遭遇了炸弹袭击。有三位华为员工亲历了这次袭击,但当他们满身是泥、满脸是土、汗流浃背地从销烟中撤出来的时候,他们发回来的照片,仍然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经常有人问我,华为我们学得会吗?学得会与学不会,应该另当别论。不论是否学习华为,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管理人力资源,如何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如何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尤其是怎样管理企业的知识型员工。
华为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他们并没有超高的颜值,也没有更光鲜的衣着,但他们又聪明、又年轻、又勤奋。华为能做的,就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开发他们的潜力,实现他们的价值,让平凡的人也能得到机会,然后,靠这样的年轻人来实现超越,这就是华为成功的动力源泉。所以,中国企业要竖立信心,我们最好的资源,就是这样的人,就是千千万万个邻家子弟。但是在他们身上,一定都有着狼一样的精神。
城墙是否被攻破,不是取决于城墙的厚度,而是取决于守城将士的信心;
城墙是否被攻破,不是取决于攻城的武器,而取决于攻城将士的血性;
我们企业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血性与狼性。
所以华为提出口号:一切为了作战,一切为了服务业务,一切为了胜利。
任正非说,这三个一切,在华为要管十年。
5.头狼不老,基因不变
如今,华为和一些成功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可怕的基因变异问题,是大灰狼最终会变成喜羊羊的问题。
再好的公司,即便是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喜人的时候,即便在行业的春天里,如果大家都不干活,都在抱怨,都在挖公司墙角,整个组织散发出负的能量,那么坐吃山空,企业靠什么生存?所以,企业文化的核心,应该是怎样保持狼性不变,避免公司坚守的精神力量被稀释、被污染,遭到遗忘和背叛,是华为持续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得到每个人的信仰,得到179000员工的信仰?如何让大量的新人继续认同华为文化,这是核心问题。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基础,首先是头狼不老。
任正非本人也是一个奋斗者。他今年73岁,已经到了古稀之年。而且混身是病,糠尿病、高血压、颈椎问题、抑郁症缠身,还患有癌症。在这样一个身体状态下,一个古稀的老人,一年却有200多天在市场上奔波。
任正非还有一个观点是讲究“嗅觉”。在他看来,要坚决提拔那些眼睛盯着客户,屁股盯着老板的干部,而反过来就要坚决淘汰。这是公司的导向问题。
此外,他生活简朴,行事低调。他出行通常坐经济舱,也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成为焦点。
也正因为如此,我经常奉劝企业家们,要学会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企业家不能够一味地指责下属。要扪心自问,我是否为干部和员工做出了榜样?任正非在70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我看看他的面容,他的精神状态,像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吗?有多少老人七十岁了还能像他那样跳得那么高?毛泽东说:革命人永远年轻。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乐而后乐,这是企业家精神。而促使任正非始终保持活力的,正是他的信念与企业家精神。
如今,在华为,任正非已经成功地把知识分子变成了战士,把每一位员工变成了和他一样的战士。这与共产党把千万群众变成战士是一样的,是楷模的作用,是榜样的力量。
三、朴素价值观下的指导思想
1.一面是苦难,一面是辉煌
华为2014李小文院士的广告。大家都知道,2014年的时候,“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思维”在中国大地盛行,而任正非用李小文先生的照片为华为的价值观代言,他想说明的是,华为不需要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思维,而需要像李小文院士这样的精神,简单、专注、执着。他说,“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被机会主义思潮所左右。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但是豆腐还是豆腐,汽车还是汽车,它不能改变商业的本质。所以,华为有没有互联网精神,或者有没有互联网思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华为活下去的是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2015年,芭蕾舞者的双脚成为了华为新的宣传图片,也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流传。它非常直观地解读了华为在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有多少艰苦卓绝的付出。
在任总的心中,芭蕾脚是这样的:“我们除了比别人少喝咖啡,多干活,其实不比别人有什么长处。就是因为我们起步太晚,成长的年限太短,积累的东西太少,我们得比别人多吃点苦。所以,我们有一只芭蕾脚,一只很烂的脚,我觉得就是华为的人,痛并快乐着。华为就是那么一只烂脚,它解释了我们如何走向世界……”
没有这种血淋淋的付出,不可能成就企业的辉煌。而很多企业或者很多人,却往往只盯住辉煌的一面,不愿意投入,不愿意付出代价。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们总是崇尚伟大,但当他们看到伟大的真正面目时,却望而却步了。
而这双脚,就是伟大的真面目。一面是苦难,一面是辉煌。
2.任正非如是说:华为的“五要”
要坚持已有的优势不动摇,并且要继续前进。要积极关注特斯拉,学习特斯拉的优势所在。我们积极看待世界发生的变化,一旦出现攻城的战略性机会点,要千军万马压上去。要敢于在战略机会点上聚集力量,实施饱和攻击,扑上去、撕开他,纵深发展,横向扩张。
要延续性创新,继续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小公司容易有颠覆性创新,但作为大公司,不要轻言颠覆。
还要持续走向开放,只有开放才能获得战略机会点。占据了战略机会点,谁都会支持你,而反之则意味着无路可走。
要通过自我否定,使用自我批判的工具,勇敢地去拥抱颠覆性创新。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的最重要的行为。在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作用的基础上,也不要怕颠覆性创新砸了我们的“金饭碗”。
要坚守乌龟精神,被寓言赋予了持续奋斗的精神。华为的这种乌龟精神不能变,我也借用这种精神来说明华为人奋斗的理性。我们不需要热血沸腾,因为它不能点燃为基站供电,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要以创造价值为基础。
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研究的是如何活下去,寻找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结果是利润的获得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个闭合的循环。
3.核心价值观:简单、朴素、清新、指向单一,可衡量、被信仰
华为是以理想主义为旗帜,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拿来主义为手段;以文化为纽带,以制度为核心,以利益为基础;是在用资本主义的方式创造价值,用社会主义的方式分配价值,是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任正非曾说:“是什么驱动力使华为走向成功?我认为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所描述的利益驱动力,是它驱动了全体员工的奋斗。这是一场从精神到物质的转移,而物质又巩固了精神力量。”所以,简单、朴素、清新、指向单一、可衡量,且被信仰的价值观是华为的内在驱动力。
关于华为的驱动力模型,我总结了这样三条:
第一条:长期保持公司的开放性,是华为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不固步自封、保持开放,吸取正能量。
第二条:长期保持对公司的自我批判,是华为不断进步的内驱力。自我批判,即严于律已,实现自我约束。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可怕,吸烟的人戒烟了,对这种人要小心,你对自己有多狠?用了微信却又卸载的人,更要小心,他对自己更狠。对别人狠不可怕,对自己狠很可怕,华为就是那种对自己特别“狠”的人。
第三条:长期保持对标学习,保持对先进典范的学习,是华为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4.聚焦主航道,让一线呼唤炮火
华为在其《业务管理纲要》中指出,在业务的运转上,华为永远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即以客户需求导向为产品发展的路标,以流程化的组织建设为企业管理的目标。
以客户为中心,就要有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华为今年做的,就是聚焦主航道,组织拉通,让一线呼唤炮火。把指挥中心建立在听得见炮火的地方,资源向一线倾斜,在上甘岭上培养干部。所以我们看,这依然还是流程的问题,依然是管理的问题。
5.英雄“倍”出,而不是“辈”出
在华为,呼唤的是英雄“倍”出,而不是“辈”出。其中,华为的“铁三角”,就是其组织的发动机。它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以奋斗者为价值主体,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服务。
价值创造。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即力出一孔,将近18万的人力资源凝聚起来,以28年的时间,对准一个点强攻,就没有攻不破的城墙;
价值评价。奋斗是为了什么?奋斗是为了客户。奋斗者不是自封的,他需要甄别,价值评价就是甄别谁是雷锋的过程。
组织要分好钱容易,但是,如何让员工持续奋斗是难点。分钱易,奋斗难,持续奋斗更难。要科学合理地分钱,组织就必须论功行赏,也就是要有组织的价值评价体系。建立在价值评价基础上的发钱是最快乐的事,对干得好的员工,分配向他倾斜,形成正向的激励;对绩效一般的员工,给他一个合适的回报;最后,是对绩效差的,发少量奖金,进行约束。这一套体系所建构出来的,就是一个正能量的绩效环境,使以奋斗者为本得以落地。
价值分配。核心是不要让雷锋吃亏,奋斗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奋斗者为本,让文化与制度培养回报与激励奋斗者。
6.除了胜利,华为无路可走
任正非在一次讲话中说,华为能走多远,能走多久,取决于三点。这三点,是华为公司未来的胜利保障:
第一,要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这个核心集团要听得进批评,不能变得傲慢、堕落;
第二,要有严格有序的制度和规则。这个制度与规则是进取的。什么叫规则,就是确定性的,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用规则约束发展的边界。通过制度与规则来守望华为,比让任正非守望华为更加可靠;
第三,要拥有一个庞大的、勤劳勇敢的奋斗群体,这个群体的特征是善于学习,是一个奋斗的群体。任总认为,这才是华为未来胜利的保障。
而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核心,即在价值创造上:力出一孔;在价值分配上:利出一孔。简单说就是:种好庄稼,分好粮;论好功,行好赏。
这就是华为把员工凝聚起来形成的,强有力的群体,形成的一个野狼团、一支铁军、一个严密而无懈可击的斯巴达方阵。
因此,任正非说:“如此,华为除了胜利,无路可走。”
华为一路走来,都是在以过冬的心态活在春天里的。我不禁想到一首歌,它是这样唱的:娇美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富贵的公司曾历尽贫寒。冰封大地的时候,你正孕育着生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作者吴春波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日,国家电投集团与华为在深圳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人工智能、数字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协议签署前,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会面,就企业发展、公司治理、数字化转型与国际业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听取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强、丁薛祥出席座谈会,王沪宁主持。据报道视频画面显示,参加座谈会的民营企业家包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飞鹤乳业董
2月1日,各大车企2025年首份月销榜单出炉。在经历了2024年底冲量,以及春节假期影响后,1月多数新势力交付量环比出现断崖式下滑。但与去年1月相比,小鹏、零跑交付量实现翻倍暴涨。具体来看,自从2022年9月小鹏被理想超越后,时隔2年4个月,小鹏再次超越理想汽车。而凭借一款打天下的小米SU7,1月交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深圳华为坂田基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座谈交流,与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举行工作会谈并共同见证中国华电与华为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华电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敬凯,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地区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8月电池新能源行业投资扩产项目大幅缩减,18个项目合计投资额仅有244.76亿元,甚至不敌高峰时期的单个项目投资额,与前两年相比,锂电产业链企业投资热情正呈现出明显的减退趋势。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储能需求的放量,电池新能源赛道行至关键节点,不管是市占率、技术发展
4月29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深圳华为总部与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举行工作会谈。双方重点围绕能源保障、安全生产、碳减排、新能源开发、科技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装备产业数智化升级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首席专家彭亮、王海,办公室、科技创新部
3月28日,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会见了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来源:石油Link)01加强新的合作本次见面地点位于深圳,会见期间,戴厚良和任正非就完善公司治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还参观了华为计算创新实验室等。双方一致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要顺应时代潮流
3月28日,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深圳会见了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参观了华为计算创新实验室等。双方就完善公司治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道伟,华为公司董事陶景文、曹既斌,双方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又讯3月28
2023年12月26日,华为智能汽车——问界M9上市。随后,华为终端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在朋友圈高调宣布,上市5天累计卖出近3万台。据悉,问界M9搭配了六座头等舱座椅、三联屏、巨幕投影、星环散射体等车内硬核科技。在华为鸿蒙座舱的加持下,三联屏搭配后排的智慧屏系统,可实现多人多屏交
4月26日,“矿鸿工业互联创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揭牌成立。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玉治出席,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鹏致辞。据悉,实验室于2022年底获得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批准建设,由国家能源集团、安标中心
“五一”假期期间,在河北省永清县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内,30条全自动分拣线高速运转。恰逢换季与出行游玩高峰期,消费者频繁网购服装、出行装备等商品,这几日,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的日均操作量高达550万件。“自去年底全自动分拣线投产以来,我们快递的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000万件,产能和
[德国,慕尼黑,2025年5月6日]在IntersolarEurope2025期间,华为数字能源举办“光储融合,智构未来”的智能光伏战略和新品发布会,吸引约300名全球客户和伙伴共襄盛举。此次发布会聚焦全场景构网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布面向大型储能电站、微网、工商业和户用场景的新一代构网型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引
2025年4月,内蒙古电力集团售电量27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5%;区内售电量24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7%;外送电量3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51%,9家盟市供电公司售电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售电量与外送电量增速双超10%背后,是各部门和各单位将售电量做为第一指标,紧紧围绕“稳存量、拓增量、挖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五一假期将启,一场全民参与的出行热潮正蓄势待发。辽宁交投多个超充场站均采用华为超充技术,以“极速补能”黑科技带来超充新体验,为自驾旅途注入“满格能量”,告别里程焦虑,享受无忧绿色畅行。辽宁交投超充站华为超充已全面进驻辽宁高速服务区,最快能够实现接近”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效果,
近日,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在杭州召开,华为政企光领域副总裁刘利春发表了“以光促算,AI时代基于fgOTN的电力通信网”主题演讲。他表示,随着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及大模型的普及部署,电网需构建主配一体的通信目标网,为海量数据和大模型间提供确定性入算联接,提升电网调控水平,实现以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公司部分资产,共涉及12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实际总装机容量21.13842MW,转让底价合计10492.18万元。据了解,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其控股公司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详情如
2025年4月25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储能建设分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圆满召开。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副会长尹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主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服务宗旨、发展定位、工作方向和议事规则
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建院10周年暨第三届能源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后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能创十载,智绘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主持。来自国家部委、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
美国发起的调查表明:思科越来越惧怕华为,思科越来越恐惧竞争,思科越来越走向封闭,思科越来越变得傲慢,思科越来越背叛其价值观。您怎么看美国对华为的调查结果?通信行业中所谓的威胁国家安全,您怎么解读?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美国大选、贸易保护、本土巨头思科的因素,您认为最根本原因是?来
[摘要]72岁任正非深夜机场排队等出租的照片被朋友圈刷屏背后,不仅仅是网友对企业家任正非的敬意,更是对华为管理哲学的探究和推崇。任正非在虹桥机场等出租4月17日,朋友圈被任正非在机场的一张照片给刷屏了!事情是这样的。4月16日(星期六),晚上9点40,上海虹桥机场,任正非独自一人,拖着拉杆箱
一向被业界认为的神秘人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首次在国内媒体面前公开亮相。在华为的 “蓝血十杰”颁奖活动上,任正非再次就华为管理体系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任正非自喻为少年,“人人都在往前冲,越冲越年轻。请不要给华为戴成熟的帽子,我们还是少年,挑不起重担。”在任正非眼中,华为这个少年所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是华为自己。“在华为公司的前进中,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能够阻止我们的,就是内部腐败。最大的竞争者就是我们自己。”为了应对互联网浪潮,许多行业及企业都在引
作为通信行业最“神秘”的领导者,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在深圳接受了笔者专访。这是华为公司成立27年以来,任正非首次公开面对国内媒体。也是继接受新西兰、法国、英国媒体采访后,任正非近期第四次与媒体对话。从华为成立至今,任正非一直刻意保持在媒体聚光灯之外,甘做“鸵鸟”。为何选在此时决定要走向前台?任正非想传递哪些信息?华为的未来又将发生哪些变化?任正非因何而变?在专访前,任正非解释称,“(之前)见国外媒体,是国外的商业生态环境需要,而国内商业生态环境没有那么困难,所以没有见你们(国内媒体)。但不见你
作为样板级的民营企业,华为的规模和发展史,在中国,几乎无可匹敌,华为员工的高薪酬体系也一直令人膜拜。包括华为高薪酬体系的背后,核心支撑力量是华为独具特色的“虚拟股”制度,即华为在员工管理上,通过签署所谓的奋斗者协议,向员工发售虚拟受限股,而购买股票的方式是公司内部贷款,员工获得的分红可以用于偿还贷款,以及继续购买配股。从今年开始,曾经尽享华为管理红利的内部员工却开始纷纷表达出对未来的忧虑。记者宿艺曾在其文章《华为员工开始反思虚拟股》中,也提出疑问,华为试图捆绑住员工、号召“共同奋斗”的虚拟股配售制度已经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