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用一波三折,先抑后扬来形容,其中的滋味,酸甜苦辣,百味杂陈。
2014年和2015年的高速增长,其实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是典型的“虚火过旺”。看起来风风火火,产销量节节攀升,初步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成绩可喜可贺。但在浮华的背后,掩藏了大量的问题,如产品性能不佳,可靠性差,安全问题频发,产业集中度低,骗补行为花样百出,投机取巧之风盛行等。如果在十三五期间继续这种靠补贴刺激的发展模式,可以想象,不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走向成熟,就会因为问题集中爆发而毁于一旦。
一、 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抑后扬
我们能够看到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不可能看不到,所以从2016年新年伊始,整个产业就开始了一轮矫枉过正的拉网式行动。首先是查骗补,一查就是大半年,直接导致2015年补贴发放的延迟和未来补贴标准的巨大不确定性,使得大多数企业都陷入资金链极其紧张的状态,也使得很多投机型的企业陷入困境并萌生退意。其次是废除原有车型目录,建立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录,要求按照国标进行检测,严控车型准入。再次是建立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把车辆补贴和电池企业白名单挂钩,试图改变动力电池产业小散乱的局面。最后,建立整车运行的监控平台,所有已售车辆的运行数据都要上传到监控中心,改变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同时对车辆闲置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运动式整治,历来是政府的常用手段,从治安、运输、到产业和经济发展,我们总是习惯于等问题积累到足够多的时候,来一场运动,一扫积弊,至于这种手段的弊端,常常被选择性的忽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一个产业往往爆发式增长之后面临断崖式下跌,继而引发系统性的风险,留下一地鸡毛,LED、光伏等产业的殷鉴不远。
好在此时矫枉过正,虽然也会带来阵痛,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一蹶不振。随着政府主管部门在年末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意味着拉网式的清查工作即将过去,产业又将迎来一轮向上的小周期,并有可能在2018开始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从全年看,预计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应该在50万辆左右,与去年相比,约有50%的增幅,虽然较年初预测的70万辆想去甚远,但总体上还算是景气的指数。从细分市场看,乘用车几乎占据了全部的增量市场,说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确定性是比较明确的,也符合政府规划的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7%的目标。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市场(主要是物流车),应该与去年大体持平,这主要是受补贴延迟发放和具体政策的不确定性所致,大多数企业在上半年不敢激进的备料和生产,到了下半年才有所好转。
随着补贴政策的明朗,大多数新能源整车企业,在今年都会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可以预见,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去年的大起大落,而是保持一种较为平稳的增长状态。
但是,新的补贴政策需要时间来消化,产品和技术也需要重新规划,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是产销的淡季,大家会忙着研发新的产品,突破一些技术瓶颈,完成新产品的公告,真正的增长应该发生在下半年,预计全年的增幅可能保持在40%~50%,新一轮的增长高潮发生在2018~2020年。
二、 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初定 领先优势难以撼动
由于2016年12月份的车辆销售数据还没有出来,因此笔者很难准确的统计全年的动力电池出货规模,仅根据50万辆销量的粗略数据测算,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总体规模应该在21GWh左右,相比于2015年,约有35%的增长。
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笔者写过两篇文章,分析了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分别是《并非危言耸听! 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将进入局部过剩时代》和《2016年动力电池产业:你必须了解的风险与机遇》,当时做出预警,动力电池市场将进入结构性过剩时代,即高端三元的产能严重不足,磷酸铁锂和低端三元将会严重过剩。时间过去一年了,市场上高端三元严重缺货,CATL某款方形三元电芯严重供不应求,而市场上还没有其他企业大批量供应同样规格的电芯。另外一方面,商用车市场与2015年基本持平,导致大量新增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无处释放,这将导致从2017年开始,磷酸铁锂电芯严重过剩。此外,受到物流车市场增长乏力的影响,大量做18650圆柱电芯的企业,面临很大的销售压力,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笔者认为,从2016年的动力电池市场行情看,有以下几个趋势需要慎重对待:
1. 竞争格局已经很难打破
笔者在2016年5月份写过一篇文章《动力电池市场激战正酣,谁执牛耳笑傲江湖?》,分析认为比亚迪和CATL将成为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第一梯队,其领先优势将逐步扩大,跟随者无法撼动。现在看来,形势正如笔者预测的那样发展,独角兽型的企业已经形成,跟随者很难超越。
第一梯队:CATL、比亚迪,动力电池产值100~150亿
比亚迪并不对外销售动力电池,所以无法准确统计其动力电池的产值,只能根据其在售车型来推测,应该在100~150亿之间。CATL的动力电池国内主要供给宇通,金龙,北汽,吉利等主流车企,预计全年的销售额应该在120亿以上。从未来的成长性来说,笔者更看好CATL,理由有三点:1)其人才储备之深厚,在国内无其他电池企业可以比肩;2)三元的技术储备超前国内竞争对手,产品领先1~2年;3)客户群广泛,商用车的龙头宇通,乘用车的龙头北汽和吉利,国外的宝马和大众等等,都在它的客户名单上,国内国外遍地开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广东电将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竞得中兴新城九江片区90亩地块标志着电将军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及产业集群基地落户广东佛山南海。此次摘牌的90亩地块,将用于建设电将军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及产业集群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计划打造自动化、数字化的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研发、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关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进展,宁德时代表示,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晋景新能集团与中资环国际开发(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全球电池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三方将构建“采购-拆解-再生-销售”闭环体系,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报告显示,尽管最近的经济逆风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压力,但随着电动汽车价格的日益实惠,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继续打破记录。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700万辆,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份额首次超过20%,与IEA此前的预测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合肥融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征求意见稿公示),目前已编制完成。据相关报道项目位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项目名称: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36.2097亿元,规划新建电池包拆解车间、电芯拆
当千万辆新能源车在城市穿梭,成为千万个“移动充电宝”,“万亿之城”常州也迎来了又一次绽放——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我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包含9个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常州作为江苏唯一一个试点城市在列。01新能源产业的“佛罗里达”在美国佛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于湖南省湖南力合厚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锂电池材料建设产线循环利用改造项目进行环评公示。项目位于湖南省株洲云龙示范区,现有一条年产0.5万吨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中试线、一条年产0.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改建内容为利用现有厂房改造现有的2条年产5000吨锂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显示,支持企业攻关混合动力发动机、氢动力发动机、电推进发动机、高能量密度航空电池、攻关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等关键产品,按项目投入的30%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明确了13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场景与目标任务、重点模型。其中就人工智能+出行的应用场景,明确将开展全省域城市末端无人配送、烟台市全场景无人驾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车
宁德时代手中的磷酸铁锂产能进入爆发阶段。日前,宜昌市2025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据介绍,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6亿元,采用行业领先的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拟建设3条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车间,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
曾被认为是“锂电之光”的大圆柱电池,近年来鲜有规模量产的消息传出,产业化似乎坐上了“冷板凳”。然而,最近业界的一则消息,又将大圆柱电池迅速拉回到技术竞争已经白热化的锂电赛场上,甚至在液态锂离子电池范畴,在相同材料体系下,大圆柱电池呈现出对当前主流电池发起挑战之势。据媒体消息,近日
当前,中国、欧洲、北美等全球电动汽车主要增量市场纯电动汽车(BEV)增速有所放缓,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却呈现放量之势,或将搅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01欧美插混市场扩容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数据显示,2024年2月,欧洲市场PHEV汽车销量为72,376辆,同比增长12%,高于10.3%的BEV汽车销量增幅
在产品战、技术战、宣传战、专利战的激烈争夺中,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二线企业纷纷谋求上市……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加快创新、产业链重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动力电池市场化竞争全面升级。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较2020年增长近1.6倍,一度导致动力电池供应压力大增,
“最让我烦恼的问题是特斯拉汽车还不够亲民。”特斯拉CEO马斯克对降本“念念不忘”,动力电池或将首当其冲。近日,有媒体爆料称,特斯拉已完全与松下电池解约。“国产Model3目前使用的仍是LG电池,但未来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将陆续下线。”相关特斯拉人员表示。(来源:微信公众号:亿欧汽
摘要:当下锂电上市公司密集募资,产业链企业积极冲刺IPO,新一轮资金需求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市场12个月销量连降的“寒流”侵袭,锂电产业链企业在资本市场仍显得“热潮”汹涌。某种意义上,上市公司融资扩产/并购,将在产能体量、产值规模、研发能力、技术储备等方面拉开与同类企业的
目前,特斯拉旗下的Maxwell是全球第一的超级电容器制造商,在电池业务方面核心拥有著名的干电极技术专利+超级电容。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特斯拉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引来业界的极大关注。2月18日,路透社报道,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入谈判,商讨在
何龙,比亚迪负责电池业务的副总裁,首次以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公开对外亮相。在发布会上,何龙宣布,比亚迪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能。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建约车评ID:jianyuecheping作者:余建约“电池大王”王传福发誓要夺回曾经的桂冠。这样的时刻终于来临了。2020年3
特斯拉动力电池技术布局:长寿命无钴愿景特斯拉技术专利的主要分布为电气系统、动力电池结构、温控、连接等。电池材料核心内容主要发明人为J.R.Dahn教授,领域包括高镍正极、电解液添加剂。高镍(无钴)正极的研究成果为LiNi0.95Al0.05O2芯壳结构材料,C/5循环400次容量保持率不足70%,降至约160mAh/g
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中,韩国人是最大的X因素。(来源:微信公众号“建约车评”ID:jianyuecheping作者:陆三金)最近,SNEResearch公布了1月份的装机数据,LG化学超过了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二名,这是近年来LG化学单月装机量首次超越宁德时代。(单月装机量,蓝色线表示松下,橙色线表示宁德时代
特斯拉和松下的关系,遭受了第二次实质性的重创。(来源:微信公众号“建约车评”ID:jianyuecheping作者:余建约)2020年2月26日,日经新闻社曝料,松下决定关闭特斯拉Gigafactory2的电池生产线,这个工厂主要生产特斯拉的太阳能面板。仅仅在一天之前,特斯拉还计划为这个工厂招工1300人。日经新闻社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2024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2月24日,刚果有关部门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作为全球最大并坐拥全球近70%的钴资源的生产国,该项禁令一度使得钴的报价系统瘫痪,如今一个月过去,来自上游的供应缩减影响正持续演进。根据市场数据,自禁令发布以来,短短20个交易日,钴价一度从16.2万元/吨暴涨超26万元/吨,涨幅超60%。根据历史价格
数据中心用锂电池正在崛起成为新的市场增量。近日,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将成为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大型项目带动的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也将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带动了云计算、大模型、AI智能体的发展,相应的对于算力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市场
随着欧洲“电池之光”的“陨落”,欧洲本土企业自主“造芯”之路已然崩塌。当地时间3月12日,Northvolt正式宣布在瑞典申请破产。据其透露,尽管此前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案,甚至去年11月在美国启动了破产保护重组程序,力求实现财务重组,但最终还是没能获得维持运营的必要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其董
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近期,韩国电池厂接连与中国三元材料企业签发订单。结合行业动向,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LGES)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5-2027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5日,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发布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2025年1月统计数据,2025年1月全球电动汽车(EV、PHEV、HEV)动力电池装车总量约64.3GWh,同比增长25.7%。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表现依旧强劲,共有六家企业进入前十名,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
蜂巢能源一月全球装机量排名第九,前两个月出货量同比增长130%近日,SNEResearch发布了2025年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蜂巢能源凭借强劲的市场表现,再进一位排名全球第九,结合近期搭载的热销车型销量持续增长,排名有望再进一步。据数据统计,蜂巢能源2025年1月出货量达2.806GWh,2月出货量为2.5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