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笔者预测,CATL有可能在2020年前后,达到千亿级的规模,成长为垄断型企业。
第二梯队:国轩、力神、沃特玛、万向A123、比克、中航锂电、微宏等,约有十几家企业,动力电池产值10~50亿
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的差距在逐步拉大,随着市场格局逐渐形成,第二梯队的企业要挤入第一梯队,难度也在不断增大。第二梯队的领头羊是国轩,预计2016年的销售额在50亿左右,是最有希望向第一梯队发起冲刺的企业。
受制于人才储备、技术积累、产品规划、客户关系、品牌价值、以及决策体制,第二梯队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不如第一梯队的企业,往往会随着行业的大趋势而潮起潮落,要实现超越式发展,脱离第二梯队,那么就必须在业务模式上有创新,走资源整合的道路,与上游和下游的企业实现广泛的联合,组建更大的产业集群。
第三梯队:约有20~30家的企业,动力电池产值在1~10亿
第四梯队:动力电池产值在1亿以下
第三和第四梯队的企业,因为数量太多,在此不予赘述。这些企业的突围之路,在于通过某个细分市场,找到规模和产值爆发式增长的路径,比如快充市场,高温高寒市场,低速电动车市场等。或者被选择被并购,也是非常好的出路,比如被上市公司、整车厂、大型电池厂并购或控股,获得稳定的业务或销售渠道。
2. 磷酸铁锂转三元的速度在加快
铁锂的市场主要在商用车和部分专用车(物流车),随着商用车市场在未来几年逐渐趋向于饱和,物流车市场追求更高的比能量和Ekg指标,铁锂的销量将很难实现倍速的增长,市场的增量部分将主要来自于三元。预计2017年,生产磷酸铁锂电芯为主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而那些在三元领域提前完成技术研发并推出具有竞争力产品的电芯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从产品上看,国内三元电芯在2017年将以方形和圆柱为主,方形的比能量将达到或超过200Wh/kg,18650圆柱形电芯将可实现2.6Ah的稳定量产,并向2.9Ah迈进。从技术上看,正极材料从333,523向622过渡,碳材料负极的改性仍是主流,硅碳复合材料负极的小批量应用可以期待,当然还是得解决膨胀和寿命问题。至于石墨烯,仍然会是炒作的一条主线,但是除了拿来做导电剂,笔者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其他用途。
快充电池领域,随着董大姐携手王员外入主珠海银隆,应该说还是带来了一丝清凉之风。针对营运用途,比如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车,短途载重货车/卡车,笔者认为快充电池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发展方向。当然,钛酸锂不见得一定是技术发展方向,毕竟快充能力和循环寿命不是唯一的指标,还是得兼顾能量密度和成本,否则应用范围太窄。
3. 资源整合的速度将加快
整车厂和电池厂供需关系倒挂的现象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在汽车行业,历来是整车厂掌握整个产业的话语权,而到了新能源汽车产品领域,很多整车厂被逼无奈去求电池厂供货,为此受尽“屈辱”,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不会长期存在。
随着电池产能的逐步提升,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缓和,整车厂也在加大对三电领域的渗透,成立全资子公司,与三电企业合资,控股或并购相关的企业等,都已经成为常态。
笔者认为,除了少数几家电芯企业将保持独立的发展,大多数电芯企业,都需要依赖于自己在产业链当中的定位而存在,整合资源,或者被其他企业整合,将是大趋势。
举例来讲,以电芯为主业的企业,需要往上游的原材料领域(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矿产资源等),下游的配套领域(BMS,Pack,电机,电控,三电集成等)延伸,适当的参股或控股一些企业,同时需要与整车企业建立一种更稳固的合作关系,比如合资建厂,或者接受整车企业参股等。
在未来的竞争中,企业所掌控的产业链深度和广度,将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壮大的根基。借助于资本的力量,提前进行布局,往往能够比对手占得先机,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4. 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正式发布《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政策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版的补贴政策,针对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都提增加了针对电池系统(Pack)比能量的要求。
乘用车要求Pack能量密度≥90Wh/kg才能获得补贴,≥120Wh/kg则可以获得1.1倍基准补贴。
商用车要求Pack能量密度≥85Wh/kg才能获得补贴,Pack能量密度在85~95Wh/kg可以获得0.8倍基准补贴,Pack能量密度在95~115Wh/kg可以获得1倍基准补贴,≥115Wh/kg可以获得1.2倍基准补贴。
物流车要求Pack能量密度≥90Wh/kg才能获得补贴。
要做到115Wh/kg甚至120Wh/kg的能量密度,同时还要兼顾寿命,安全性,成本等指标,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不但需要电芯的能量密度有所突破,还需要在电芯成组,热管理,轻量化材料,结构设计设计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可以想象,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所有的企业都要苦练内功,使得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些不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一味靠圈地皮,建厂房,买设备,堆产线来运作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活得了一时,活不了长久。
三、 动力电池投资创业的风口渐去
随着行业的发展回归理性,市场格局逐步形成,笔者认为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机会也正呈现边际递减的效应。电芯领域的投资风险正在逐渐增大,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人才短缺严重,投资产出慢,除非背靠大的集团或整车厂,否则新进来的资金和团队一定要谨慎。
但是,动力电池的上下游仍然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比如上游的正负极材料,导电剂,粘接剂,极片,铝塑膜/壳体材料等,下游的BMS,Pack,复合材料,三电集成等,由于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投入产出见效快,竞争格局还不明朗,仍然蕴藏着许多的投资和创业的机会,特别适合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或拥有技术实力的团队去开拓和创新。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扩大汽车消费,对符合条件的,转让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1.5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3万元/辆,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5万元/辆。以下为政策原文:各州(市)人民政府,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名为“钠新”的钠离子电池,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该款电池的最高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为纯电动车型提供了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超级科技日”活动并在现场发布了公司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速度,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与目前市场上量产的主流4C快充相比,该款产品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时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蜂巢能源作为重要起草单位之一,其以堡垒越野、蜂行短刀为核心产品的电池均达标,且提前实现国标全项达标。其中,面对国标规定的150J底部抗冲击基准,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派能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其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19.95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7.32万元,同比下降1,054.23%。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量401MWh,同比增长60.28%。销售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宜宾这座能源之城、动力之都,又迎大事、喜事——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在多方推动下,在包括众多央企在内的各方企业家代表大力支持下,会上签约8个储能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28.7亿元。会后,2025宜宾市新能源应用场景暨储能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宁德时代手中的磷酸铁锂产能进入爆发阶段。日前,宜昌市2025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据介绍,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6亿元,采用行业领先的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拟建设3条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车间,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
磷酸铁锂电池当“大哥”,三元电池做“小弟”的局面,在中国市场已经持续了三年。而且,磷酸铁锂相对三元的市场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今年6月,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所占市场份额更是高达近70%,已经是三元电池的两倍有余。而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主导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也在不断蚕食三元的阵地。以
在历经发展颓势后,随着近期锂电企业排产积极性的提升,积极信号正在涌现。锂电池产业链的向上拐点来了吗?7月以来,锂电产业链多环节产线排产率上升,且项目开工、投产消息频出。日前,山东极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极电电动电池总成项目开工投产;徐州经开区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产能爬坡,其中
曾经“红极一时”的4680电池(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的大圆柱电池),随着近期特斯拉或停产这类电池的传闻不断发酵,关于46系电池是否将成为头部主机厂、电池企业“弃子”的讨论不绝于耳。业界许多人曾提出质疑:“46系电池量产良率、制造效率能否实现突破?从而使大圆柱电池在性能、成本上可以媲美,
曾被认为是“锂电之光”的大圆柱电池,近年来鲜有规模量产的消息传出,产业化似乎坐上了“冷板凳”。然而,最近业界的一则消息,又将大圆柱电池迅速拉回到技术竞争已经白热化的锂电赛场上,甚至在液态锂离子电池范畴,在相同材料体系下,大圆柱电池呈现出对当前主流电池发起挑战之势。据媒体消息,近日
小米SU7的“鲶鱼效应”,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所有新能源品牌都无法置身事外,难逃今年车市“血战”,这其中也包括在中国汽车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三家汽车央企。2024年3月,国资委提出要对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实施单独考核,为三家汽车央企向新能源转型升级按
当前,中国、欧洲、北美等全球电动汽车主要增量市场纯电动汽车(BEV)增速有所放缓,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却呈现放量之势,或将搅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01欧美插混市场扩容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数据显示,2024年2月,欧洲市场PHEV汽车销量为72,376辆,同比增长12%,高于10.3%的BEV汽车销量增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印发《关于加快建设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打造储能电池产业新赛道。着力培育电化学储能电池产业体系,围绕电化学储能电池上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9日,河南工信厅回应政协代表“打造‘郑洛焦新’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谷”的建议。文件明确,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工作。(一)加强规划引领。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链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制定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获成功,如近日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之际,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感慨地表示,等到了“新能源的春天”。实际上,在这背后,锂电池产业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也功不可没。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成熟的锂电产业链,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商业化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销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
4月10日,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基于数字科技、新能源技术与共享出行生态等核心优势,围绕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绿色运营及绿色投资四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和生态体系建设。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首席执行官韩歆毅;哈啰联合创始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比亚迪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咸新区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以约3.75亿元的价格,竞得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片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西咸新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显示,该地块土地面积约80.7万平方米(约1210.5亩),含原宝能汽车用地。公开消息显示,原宝能汽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尤其是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新型储能作为新能源和电力系统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装机规模迅猛扩张,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导致整个储能市场迅速从无限商机的蓝海转变为汹涌波涛的红海,新型储能一方面面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2024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