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3 测试环境
图14 功率预测结果
从图14(a)可以看出光伏预测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由于凌晨及夜晚无需进行光伏预测,因此在选取每天5:00—19:00整进行预测,共56个点。从预测误差结果分析,预测误差较大的区间主要集中在每日的早晨和傍晚2个光伏功率较小的时段。原因是早晨和傍晚2个时段的实际光伏功率较小,导致计算相对误差时的基数小,从而使较小的预测结果数值变化产生较大的相对预测误差较大。
由图14(b)可知,负荷预测算法能够较准确的对负荷进行预测,最大预测误差分别不超过13%和20%。
图15是根据室内外温度和电价信息对空调负荷系统进行优化管理前后的运行情况对比,以及优化管理后室内和室外温度曲线。中央控制器能够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进行能量优化管理之后,用户能效提高13.6%。
图15 优化结果
5 结语
通过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创新,研发小型化高集成度的微电网中央控制器,涵盖微电网接入关键技术,为用户侧微电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推动用户侧微电网的大规模发展。
本文所研制的中央控制器,基于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架构,实现对底层设备的数据实时采集,为后台监控提供信息来源;重点考虑核心功能的完整性、算法模块的通用性、微源接入的规范化,通过实用简化与集成创新,能够适配光储微电网的典型应用;集成了黑启动、无缝切换、功率预测、运行优化控制与能效管理等功能模块,并通过实验验证所提策略的正确性。
当前所研制控制器仅在实验室进行验证,下一步计划将在家庭住宅、商业楼宇、工业园区等多种类型微电网工程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性调整及工程化完善。
参考文献
[1] 曾博,杨雍琦,段金辉,等.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7):10-18. Zeng Bo,Yang Yongqi,DuanJinhui,et al.Key issues and research prospects for demand-side response in alternat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5,39(17):10-18(in Chinese).
[2] 刘吉臻. 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安全高效利用基础问题[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6):1-8. Liu Jizhen.Basic issues of the utilization of large-scale renewable power with high security and efficiency[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3,33(16):1-8(in Chinese).
[3] 韦立坤,赵波,吴红斌,等.虚拟电厂下计及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的储能系统配置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2):66-74. Wei Likun,Zhao Bo,WuHongbin,et al.Optimal allocation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virtual power plant environment with a high penetration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5,39(12):66-74(in Chinese).
[4] 尤毅,刘东,钟清,等.多时间尺度下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9):192-203. You Yi,Liu Dong,Zhong Qing,et al.Multi-time scale coordinated control of distributed generators based o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4,38(9):192-203(in Chinese).
[5] 王成山,武震,李鹏.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4,29(2):1-12. Wang Chengshan,Wu Zhen,Li Peng.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microgrid[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4,29(2):1-12(in Chinese).
[6] 李鹏,郭晓斌,许爱东,等.用户侧微电网的特征及关键技术[J].南方电网技术,2015,9(4):1-6. LiPeng,Guo Xiaobin,Xu Aidong,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user-side microgrid[J].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5,9(4):1-6(in Chinese).
[7] 吴小刚,刘宗歧,田立亭,等.独立光伏系统光储容量优化配置方法[J].电网技术,2014,38(5):1271-1276.Wu Xiaogang,Liu Zongqi,Tian Liting,et al.Optimal allocation of user-side microgrid embedded into distribution network under high penetration[J].Power Systems Technology,2014,38(5):1271-1276(in Chinese).
[8] Lasseter R H.Microgrids[C]//2002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Winter Meeting.New York:IEEE,2002:305-308.
[9] 刘梦璇,王成山,郭力,等.基于多目标的独立微电网优化设计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7):34-39. Liu Mengxuan,Wang Chengshan,Guo Li,et al.An optimal design method of multi-objective based island microgrid[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2,36(17):34-39(in Chinese).
[10] 郑漳华,艾芊.微电网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J].电网技术,2008,32(16):27-58. ZhengZhanghua,Ai Qian.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microgrid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hina[J].Power Systems Technology,2008,32(16):27-58(in Chinese).
[11] 毕大强,范柱烽,解东光,等.海岛光储直流微电网自治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5,39(4):886-891. BiDaqiang,Fan Zhufeng,Xie Dongguang,et al.Autonomous control strategy of island DC microgrid with photovoltaic and storage system[J].Power Systems Technology,2015,39(4):886-891(in Chinese).
[12] Hatziargyriou N,Asano H,Iravani R,et al.Microgrids[J].IEEE Power & Energy Magazine,2007,5(4):78-94.
[13] 杨新法,苏剑,吕志鹏,等.微电网技术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1):57-70. Yang Xinfa,SuJian,Lü Zhipeng,et al.Overview on micro-grid technology[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4,34(1):57-70(in Chinese).
[14] 张腾飞,黎旭昕.含光伏源的微电网孤岛/联网平滑切换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5,39(4):904-910.Zhang Tengfei,Li Xuxin.A control strategy for smooth switching between island operation mode and grid-connection operation mode of microgrid containing photovoltaic generations[J].Power Systems Technology,2015,39(4):904-910(in Chinese).
[15] 杨恢宏,余高旺,樊占峰,等.微电网系统控制器的研发及实际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9):126-129. Yang Huihong,Yu Gaowang,Fan zhanfeng,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grid system controller[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1,39(19):126-129(in Chinese).
[16] 查申森,窦晓波,王李东,等.微电网监控与能量管理装置的设计与研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9):232-239. Zha Shensen,Dou Xiaobo,Wang Lidong,et al.Design and research of microgrid monitoring and energy management device[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4,38(9):232-239(in Chinese).
[17] Akbari M,Golkar M,Moghaddas S.Controller designing to improve the voltage and frequency stability of a hybrid AC/DC micro-grid[C]//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Stockholm: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2013:1-4.
[18] 牟龙华,姜斌,童荣斌,等.微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研究综述[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4(12):1-7. MuLonghua,Jiang Bin,Tong Rongbin,et al.Overview on micro-grid relay protection[J].Electrical & Energy Management Technology,2014(12):1-7(in Chinese).
[19] 梁建钢,金新民,荆龙,等.微电网系统准同期并网改进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4,38(11):3071-3078.Liang Jiangang,Jin Xinmin,Jing Long,et al.An improved control strategy for quasi-synonous grid-connection of microgrid[J].Power Systems Technology,2014,38(11):3071-3078(in Chinese).
[20] 赵敏,陈颖,沈沉,等.微网群特征分析及示范工程设计[J].电网技术,2015,39(6):1469-1476. ZhaoMin,Chen Ying,Shen Chen,et al.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multi-microgrids and a pilot project design[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5,39(6):1469-1476(in Chinese).
[21] Tabrizi M,Radmsn G,Tawersi A.Micro grid voltage profile improvement using micro grid voltage controller[C]//Proceedings of IEEE on Southeastcon.Orlando,FL:IEEE,2012:1-6.
[22] Wang C S,Li Y,Peng K,et al.Coordinated optimal design of inverter controllers in a micro-grid with multipl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unit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13,28(3):2679-2687.
[23] 刘念,张清鑫,刘海涛.基于核函数极限学习机的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5,30(8):218-224. Liu Nian,Zhang Qingxin,Liu Haitao.Online short-term load foreing based on ELM with kernel algorithm in micro-grid environment[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5,30(8):218-224(in Chinese).
[24] 汤庆峰,张建华,樊玮,等.考虑电价激励的家居型微电网的优化运行[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4(10):37-43. Tang Qingfeng,Zhang Jianhua,Fan Wei,et al.Optimal operation of residential micro-grid based on price incentive[J].Electrical & Energy Management Technology,2014(10):37-43(in Chinese).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老窝铺乡石人梁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通过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并入电网,投入运行。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供电区域位于配电网末端,负荷分散,为单电源长距离供电。受地理环境限制,常规的电网改造升级方式难
7月15日下午,安徽合肥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外的车网互动双向充放电桩旁,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前端开发员李方亮测试充电桩的放电功能。他说:“我们正加紧测试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情况,也在与合肥供电公司加强协作,争取近期让这里的21台充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版图。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以系统性改革为引擎的政策密集出台,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基础设施跃升、技术创新驱动、数字智能赋能四大支柱,合力构建能源新生态,形成覆盖能源全链条的战略布局。2025年7月10-11日,由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榆林市国有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老窝铺乡石人梁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通过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并入电网,投入运行。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供电区域位于配电网末端,负荷分散,为单电源长距离供电。受地理环境限制,常规的电网改造升级方式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消息,国网承德供电公司联合产学研团队攻克小水电调速优化、复合储能支撑及水光储协调控制技术,在河北省围场县老窝铺乡建成冀北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据了解,该项目集成400kW水电机组、800kW光伏,配置镍氢与锂电池复合储能,部署边缘侧能量管理系统并接入调度系
摘要针对独立光储微电网经常遭受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滑模的控制策略,以增强对干扰的鲁棒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为有效降低外界太阳照射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前置DC/DC变换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on-singularfastterminalslidingmodecontrol,NFTSMC)级联电导增量法(i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4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方向上提出,构网型技术重点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弱电网地区、“沙戈荒”基地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地区,应用新能源/新型储能构网型控制技术,有效解决短路容量下降、惯量降低、宽频振荡等问题,提升新能
能源后运营时代,行业迈入数智化运营转型的关键阶段,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能源高效化、数智化运营升级密不可分。国能日新作为能源数智化领域的先行者,提出“运营即价值”理念,聚焦风光储能源高效化和经济性提升,正式发布“AI数云协同矩阵”,以AI技术为支撑,通过四大“技术+运营”模式突破,让储能
近日,为严格落实国家能源局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要求,督导晋中、吕梁区域提升配电网运行水平,山西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了2025年一季度配网运行分析会。会议肯定了国网吕梁、晋中公司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试点推进光伏柔性控制,偏远地区光储微电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配电网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
工商业储能已经不再是一款产品打天下时期了。2023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刚开始爆发的时候,面对多元化场景,如何设计一款适用性强的标品是工商业储能企业的“统一命题”,“随大流”是一个风险更低的市场策略,因此,大多数企业的产品无论是外观还是参数基本上趋同。与此同时,产品高度“同质化”,也成为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6日,中能建(上海)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建上海成套”)与江苏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储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林洋集团总部隆重举行。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能建上海成套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家庆,中能建上海成套副总经理王
“扎西尼玛师傅又来啦!”看到扎西尼玛,西藏尼木县麻江乡强聂村一位村民热情地打起招呼。扎西尼玛是全国人大代表、拉萨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服务中心带电作业保电班副班长。强聂村是该公司的定点帮扶村。“最近,村民们都在说用电器更放心了,不少村民还打算去感谢你们呢……”驻村工作队队员对扎西尼玛说
作为全球零碳征程的先行者,波兰当地时间2月18日,林洋储能以"打造绿色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携核心产品矩阵重磅亮相2025ENEX波兰凯尔采可再生能源展览会,向欧洲市场展示了林洋储能的技术纵深与商业洞见。技术矩阵构筑全场景解决方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本届展会上,林洋储能聚焦多元化应用场景需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近日,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组织召开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座谈会,来自14家储能系统商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如何落实中央“整治‘内卷式’竞争”精神,引导储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受邀参会。他表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7月1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首个聚焦全球产供链合作,为期5天的国家级展会——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行。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首设创新链专区,旨在展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中储国能作为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随着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节奏逐渐放缓,众多经销商开始积极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阳台光伏这一新兴领域由此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国内的阳台光伏市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加速崛起的态势。那么,这一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呢?商用场景为主,大功率需求显著从已安装的一些项目来看,国内阳台光伏的主要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