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月22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北京发布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白皮书》(下称“《白皮书》”)《跨国跨洲电网互联技术与展望》《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与展望(2017)》三项创新成果。明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思路和战略重点,加强规划研究,提出各大洲跨国跨洲联网规划,树立近一百项全球跨国跨洲联网重点项目,为全球能源互联网项目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其中,《白皮书》提出了电网发展、清洁替代、电能替代、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机制建设、国际合作八个战略重点。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在会上指出:“互联互通就是要加快全球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球电力贸易平台,形成互联互通全球配置能源的发展新格局,在全球范围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共建共享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形成互利互惠的新型能源合作关系,让全人类共享能源发展的新成果。”那么,洲内互联、洲际互联如何实现?跨国跨洲电网互联安全吗?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规划建设系列联网工程
据介绍,洲内互联、洲际互联将通过一系列联网工程实现。其中,中国-南亚电网互联工程将以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为电源基地,建设中国新疆-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巴基斯坦2项特高压输电工程,解决巴基斯坦电力紧缺的问题;以中国西藏水电为电源基地,建设中国藏东南-印度班加罗尔、中国藏东南-印度孟买2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中国藏东南-孟加拉输电工程,为印度、孟加拉提供清洁电能。
对此,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局副局长陈葛松介绍:“巴基斯坦的电很贵,从新疆送电到巴基斯坦有很大的技术优势,有利于巴基斯坦发展。印度有十多亿人口,而目前的人均用电量很少,随着印度社会经济发展,其潜在用电需求很大。而且,印度环境污染严重,从西藏送清洁的水电到印度,具有满足用电需求、环保等多重效益。”
同时,中国-东南亚电网互联工程以中国云南水电和中国北方火电为电源基地,建设中国云南-缅甸-泰国、中国云南-越南2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中国云南-缅甸-孟加拉输电工程,向泰国、缅甸、越南、孟加拉输电。东北亚方向,中国-韩国-日本电网互联工程主要包括:建设±5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联网项目,中韩段起点为中国山东,落点是韩国仁川;韩日段起点为韩国釜山,落点是日本松江。“中-韩-日联网项目的预可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展局副局长张义斌表示。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将建设地中海联网工程,即地中海电力环网和地中海的东、中、西三个输电通道;建设大英加水电开发及外送工程,可装机容量3900万千瓦,以特高压直流输送至北非,与北非太阳能发电和东非风电打捆接力送至欧洲,或者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直接送电欧洲;北美洲-南美洲跨洲互联工程将依托中美洲电网,建设北美洲-南美洲跨洲联网项目,实现南北美洲电网互联。
大电网比小电网安全
由此可见,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电网互联规模扩大是必然趋势。那么,大电网安全,还是小电网安全?
“做个比喻,大船安全,还是小船安全?”陈葛松表示,“中国电网发展经历了从城市电网到区域电网(六大区域电网)再到全国联网的过程,其中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省级电网联网,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区域电网形成,1998年以后逐步形成全国联网。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1980年,每年发生电网停电事故19次,从1981年到1996年,每年发生2次,而1997年以后是0次,这说明大网比小网安全。”
那么,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后,国家之间的联网会安全吗?陈葛松介绍:“以欧洲为例,欧洲各国的电网就是互联的,其电力交换能力达10%左右,即使电网偶有停电事故也是因为其管理原因,如果借用中国的电网管理机制,欧洲电网也是安全的。而且,欧洲正在进一步加快联网,因为欧洲各国认识到联网的价值,联网体现了电网作为网络经济的特征,即规模效应、经济效应,同时还可以实现多能互补。”
因此,要保障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不仅要靠技术创新解决安全性问题,还要坚定协同机制,即各国要遵守统一的规则、标准,遵循规律。更重要的是,国家之间的联网需要文化融合、人心相通、管理相同、思维相同。
此外,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总工程师梁旭明表示:“政治互信是跨国电网安全的重要基础,如欧盟为各国的电网互联提供了政治基础。去年乌克兰电网被黑客攻击导致瘫痪,后来据分析该黑客来自俄罗斯。此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电网是互联的,而随着克里米亚争端发生,电网曾想断开,进而引发两国的一些纷争。”
对于未来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三网融合发展,陈葛松说:“集成是一个方向,出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短暂的问题,三网融合会更安全,如能源网可以给信息网、交通网提供永续的电力安全,电动汽车到哪儿都有电。”
亟待机制建设和国际合作
“以欧洲电网互联为例,覆盖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国家与国家、地区之间的电力交易达4000亿千瓦时,约占世界国与国之间交易电量的一半,并在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等多种能源配置方面走在前列。”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局局长助理黄瀚介绍,“究其原因,离不开欧洲各国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的关注、认识,同时欧洲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为电网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各国从此前的小规模电力贸易中获得实惠,进而推动形成统一的电力市场。”
在规划和运行层面,欧洲建立了统一的输配电运行联盟,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相关连接、电力市场交易变得更加顺畅,形成良性循环。以此为借鉴,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相关各方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基础上,以战略规划为引领,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各方力量研究重大问题,攻克关键技术,完善合作机制,实施重点项目。
《白皮书》指出,需建立全球电网联合调度机制,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建成完善的全球电力市场。到2050年,跨国跨洲电力贸易量占全球电力消费量的比重达20%-30%。
在国际合作方面,需建立全球性合作协调机制,各国之间开展全方位的务实合作,形成合作共赢的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黄瀚表示:“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各样的组织的沟通协调、理念传播在电网互联互通中的作用。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从点到面,逐步凝聚形成一种共识,最后达成区域间、洲之间和全世界的互联互通。当然,最终离不开百姓受益、政府参与。”
全球能源互联网前景可期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的能源生产、消费、贸易以化石能源为主,电力供应局限在较小范围内。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跨国跨洲电网发展势必对今后的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对此,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原冰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配置、利用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将改变未来的能源生产格局、消费格局,即实现清洁替代、电能替代。”同时,将减少能源贫困,促进贫困国家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部分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另据悉,此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与刘振亚会谈时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中国方案”,将推动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引导各成员国共同参与和建设。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加快清洁发展,应对气侯变化,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和共同行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契合世界潮流,集中体现了能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造福全人类的宏伟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微信扫码充值即可用电,费用按实际用电量结算,剩余的钱当即退回,真是太便捷了!”7月13日晚,在位于唐山市滦州市茨榆坨镇的夜市街边,通过采用冀北唐山供电公司推广的“码上”用电模式,摆摊商户李木敏在供电员工田鹏程指导下,利用手机软件“网上国网”APP扫描身边共享电源上的二维码,便捷地用上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在人工智能分论坛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韩荣杰作《基于国网光明电力大模型的杭电“光擎”智能应用》的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
文/本刊记者张越月特约撰稿陈昊南林熙熙黄子琪从出行到餐饮,从住房到医疗,过去几年中,各类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渗透至生活的诸多领域,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车网互动也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共享平台,它通过整合电动汽车和电网资源,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
7月8日,天合光能发布关于变更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显示,天合光能副总经理丁华章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调整后丁华章先生继续在公司子公司天合富家担任董事的同时,还拟进一步担任天合富家的副总经理,并将聚焦于天合富家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聘任财务负责人吴森先生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实现区域内主要用能企业,以及风、光、储、充等对象的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并接入市级平台。2025年7月底前,全市用能企业、市内风电、光伏、储能、充换电站应接尽接,建立相对完善的智慧能碳大数据体系。打造全国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7月7日,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长治市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通过项目建设,核心实现两方面目标:一是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双碳”和电力交易市场的城市级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创新标杆,构建全市统一能源大数据底座,建设“市级—区县级—企业级”三级能源互联网平台,服务全市
能源与产业协同转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能源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落实“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值此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6月18日,能源电力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成果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牵头组建,其他70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能源电力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自治区能源电力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深入
4月28日下午,西班牙和葡萄牙出现大范围供电中断现象,导致两国交通瘫痪、通信中断,民众生活陷入混乱。此次断电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欧洲电网韧性和能源政策的反思,也让“能源基础设施如何构建”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万军)能源基础设施涵盖电力、油气、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当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能源逐步向主体电源演进,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力远距离配置能力不断增强,新时代电力发展成效显著。与此同时,电力供需平衡压力叠加系统安全稳定风险,电网转型发展问题亟待破解。新时代电网发展要统筹把握好网架结构与支撑电源、新能源与传统机组、交流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当我国新能源行业迈过“装机占比突破50%”的历史性关口,行业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与效益并重的新阶段。“如何高效消纳绿色电力”、“如何充分发挥绿电资产价值”,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加速能源转型,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成为能源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
当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能源逐步向主体电源演进,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力远距离配置能力不断增强,新时代电力发展成效显著。与此同时,电力供需平衡压力叠加系统安全稳定风险,电网转型发展问题亟待破解。新时代电网发展要统筹把握好网架结构与支撑电源、新能源与传统机组、交流
5月28日上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伍萱一行到访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吴臻参加会见,共商能源互联网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国际合作新路径。双方就能源政策研究、行业标准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为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吴臻系统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历史发展、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所谓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指的是类人智能,主要研究用于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的一
2025年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中拉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拉清洁能源合作迎来更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水平进一步加强全国电网主网架规划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将赣江—赣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对江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工程计划新建赣南1000千伏变电站,安装2台3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资源跨省跨区流动的“任督二脉”正式打通。想象一下,你住在A省,但你用的电可能来自B省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就是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的魅力所在#x2014;#x2014;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打通电力“丝路”共筑全国大市场——访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葆锐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份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的顶层设计甫一亮相,便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政策的关键突破点在哪里,如何更有效地
今夏迎峰度夏关键期,当20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沿着云霄直流输电系统、跨越经营区界限,从南方电网腹地直抵国家电网辖区的华东区域,我国电力市场制度性突破再下一城。这是《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批复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经营区电力中长期市场按月开市的首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在该机制框架下,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成功达成南方送华东7至9月电力互济交易,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超20亿度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