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市场正文

5.18日要闻回顾--电网工程投资情况与海外电力工程建设

2017-05-19 09:26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输配电输配电每日要闻电网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海首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开始走线验收

近日,北海供电局组织了一支近30人的验收队伍对久隆~北海50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走线验收。

 验收队伍分为高空走线验收组、铁塔及地面验收组、测量验收组,以平均每天1.5公里4到4基杆塔左右的验收速度,通过“逐基登塔、逐档走线”的方式,以前后互补、循序渐进开展验收工作。

 为确保验收工作顺利开展,该局提早谋划,提前编制专项验收方案,并组织验收人员学习验收细则并开展走线培训,确保人人掌握验收流程、验收规范及缺项定性标准,熟练掌握走线技巧。要求全体验收人员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个工作环节,严格执行验收规范,不放过一颗螺丝、一根导线,对发现的缺陷进行拍照、登记,以便于在当日现场工作完毕后对缺陷进行梳理,并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验收结果,有针对性的组织缺陷复检。

川渝电网第三通道工程贯通 预计6月底投入运行

据了解,川渝电网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四川建设的首条川电外送通道。工程起于四川资阳雁江区,止于重庆铜梁区,总投资11亿元,全长327.5公里。其中四川段新建500千伏线路240.6公里,铁塔249基,改扩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跨越110千伏输电线路5次,220千伏输电线路5次,500千伏线路1次,高速公路4次,铁路2次,通航河流2次。

整个过程于2016年10月31日开工建设。5月17日,工程最后一束电线贯通。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施工人员介绍,按照计划,川渝电网第三通道四川、重庆两侧将于近期同步完成线路附件安装及站端电气设备调试,预计6月底带电投入运行,及时为四川电网水电外送增添新的通道。

评论

能源局发布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电网侧投资多少?

5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1-4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523亿元,同比下降21.2%。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308亿元,同比增长4.7%。

发电侧电源投资完成投资同比下降,电网侧电网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电源投资节奏放缓,结构继续清洁化,电力供给侧结构改革明显。

我国各个产业用电量增速总体呈现提升趋势。1-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93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电力合作创新模式 打造“一带一路”电力合作升级版

 经过多年发展,“一带一路”电力合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在电网互联互通方面,中国已经实现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的电网互联,跨境电力贸易为优化区域能源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电力产能合作方面,中国电力企业发挥技术、资金、管理等领域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建设数十个电网和发电项目,带动了电工装备出口,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水平。

从实践来看,“一带一路”电力合作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内外部竞争激烈,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合作层次较低,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电力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移民、劳工权益等问题凸显,电力合作经常面临各种争议。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创新电力合作模式,打造“一带一路”电力合作升级版。

国务院:推进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 适当降低脱硫脱硝电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少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和降低物流用能成本,为企业减负助力。

 会议确定,在落实好前期已出台涉企减负政策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新的降费措施。

 一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取消电网公司向铁路运输企业收取的电气化铁路还贷电价,等额下浮铁路货物运价。将货运车辆年检和年审依法合并,减轻检验检测费用负担。取消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四省(区)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加大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实施力度。

 二是推进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合理降低输配电价格。扩大发电企业和用户直接交易规模。调整电价结构,通过取消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降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标准、适当降低脱硫脱硝电价等措施,减轻企业用电负担。采取降低管道运输价格、清理查处乱收费等措施,降低省内天然气管网输配价格。

 三是减少经营服务性收费。行政审批部门开展技术性服务一律由其自行支付费用。取消行业协会商会不合理收费项目,对保留的项目降低偏高收费标准。规范金融机构收费行为,深化商业车险改革减轻企业保费负担。

 实施上述措施,一年将减轻企业负担约1200亿元。

海外电力项目点亮“一带一路”

能源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石之一,可靠的电力供应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际合作持续加强,海外电力项目建设也在稳步跟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旺盛的电力需求,而中国电力企业在电力项目施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五大发电为代表的中国发电央企,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让一个个海外电力项目点亮了“一带一路”。

技术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站退出运行时直流功率再分配策略

面对化石能源的急剧消耗与环境治理的日益严峻,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是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海上风电开发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海上风电已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1-4]。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具有海底输电、黑启动、连接弱交流电网、可实现多电源供电等优势,是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陆上交流系统的有效并网方式[1,5-6]。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sourceconverterbasedmulti-terminalHVDC,VSC-MTDC)规划应用于大西洋风电与欧洲离岸风场10GW级海上风电并网工程[7-8]。

随着低惯量的新能源电场在电网中规模逐步扩大,以及采用VSC-HVDC系统实现交流电网分区的普及,交流系统的惯性水平正在不断降低[9]。文献[10]表明,美国西部联网系统的惯量水平已经连续10a降低,电力系统将面临低惯量带来的频率稳定问题。为此,合理设计VSC-HVDC系统,提升交直流系统频率稳定性是未来研究方向。作为一个极低惯量的电力设备,VSC本身并不具备系统调频能力。然而,VSC可以作为系统之间功率支援的媒介。当采用VSC-HVDC系统连接两个异步互联系统时,VSC-HVDC系统可以在外环加入恰当的频率附加控制器,使得在一端交流系统频率发生波动时,另一端交流系统的机组可通过VSC-HVDC系统传递或消纳有功功率,从而增大频率波动端系统的惯量,提升频率波动端系统的频率稳定性[11-14]。文献[11]利用VSC-HVDC系统的可控性提高电网在故障恢复阶段的频率稳定性。文献[12]提出可以协调配合VSC-HVDC系统与发电机的调速器,从而增强送端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文献[13]提出一种无需通信的互联系统附加频率控制策略,实现送受端系统在故障下的功率相互支援。在文献[14]中,作者将两端的相互功率支援拓展到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之间的功率相互支援,以维持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各端交流系统的频率稳定。

目前大多数文献都仅关注交流系统发生有功功率波动的情况下,通过VSC的频率控制提升交流系统的频率稳定性能,而鲜有文献提及VSC发生故障退出运行对交直流系统安全稳定性能的影响。在VSC的传输功率较大并且交流系统惯量较小时,VSC发生故障退出运行同样会对交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此时合理地将故障端VSC的功率分配至健全受端VSC能够有效地减小VSC故障退出对交流系统的影响。文献[15]对此种故障做了研究,并基于奇异值分解提出了最优的故障功率分配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在系统规模较大时,其计算将十分复杂,实施的可行性较低。

中国特高压技术“点亮”巴西

美丽山直流特高压输电项目成功把中国特高压技术和电工装备带入巴西,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及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孙铮在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特高压部担任换流站经理,他所在的美丽山直流特高压输电项目受端换流站,是巴西第一条±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项目的一部分。整个项目横跨巴西5个州,包括两个换流站和约2100公里长的线路。

“特高压技术”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的国际领先技术,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特别适合巴西这样地域广阔、能源分部不平衡的国家。当这个项目完工时,将把巴西北部清洁的水力能源,源源不断送到巴西东南部负荷中心。

相关阅读:

5.12日要闻回顾--“局域电网”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配电查看更多>输配电每日要闻查看更多>电网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