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趋势】动力电池格局分析与形势预判

2017-06-30 09:05来源:智电汽车关键词: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格局分析

既然与宏观环境关系不大,那么就必须回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来进行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国家放开动力电池股比?思考这个问题,就要从目标、政策、市场、技术多个维度来综合考虑。

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目标达成难度日趋增大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相关内容,到2020年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保有量达到500万辆,能量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250Wh/kg,这就给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定下了“量质同升”的总体目标。

在量方面,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51.7万辆,在结束了2014年、2015年的爆发增长后,已经逐渐回归理性,进入了平稳增长期,2017年-2020年年均增速在30%的可能性极大,按此推测,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148万辆,距离200万辆目标缺口极大(*不考虑积分政策下的平稳增长情景)。

图3 2012年-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增长率

在质方面,从2017年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录车型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仍低于115Wh/kg,超过120Wh/kg的仅占21.1%,而2012年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80Wh/kg。照此来看,在距离2020年仅剩三年多的情况下,电池能量密度要想实现从80Wh/kg到110Wh/kg再到250Wh/kg的三级跳,无异于登天。

图4 2017年1-3批新能源乘用车目录车型能量密度分布情况

因此,量质同升的目标是已是昭告天下,但实现起来却又遍布荆棘。

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自主一家独大

为了解决量和质的问题,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两种思路。在量方面,在明确补贴退坡的思路下,采用积分政策进行倒逼,将产业发展的推力从补贴切换到积分,迫使企业由小搞小闹到全情投入,以2020年12%的企业产量指标为200万辆总规划目标兜底。因此,量的问题似乎比较好解决。

但是质的问题就很麻烦了,从80Wh/kg到110Wh/kg再到250Wh/kg的三级跳,这可不容易了,毕竟这与技术深切挂钩,而技术又必须依托于企业这个主体。那么就带大家看看动力电池的企业竞争格局。

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厂商出货量达到28Gwh,比亚迪、CATL高局前两名,而前十名全部被自主品牌所垄断,而大名鼎鼎的三星、LG、松下等等均在十名开外。甚至,外资电池企业前五加起来,也仅相当于比亚迪的1/10,市场表现可以用悬殊来形容。

图5 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单位:Gwh

实际上,行业内都非常清楚,不管是比亚迪还是CATL,在基础理论、研发投入、产品指标、安全防护、生产管理、回收利用等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均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当前的产销规模优势是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引导下形成的结果,1-4批目录中主要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全部“缺席”,而目录又与整车准入、补贴资格等挂钩,直接导致整车企业大幅切换电池供应商。此前外资企业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基本全部被自主品牌“分食”。

原标题:动力电池格局分析与形势预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