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球动力电池PACK行业竞争格局
分区域看,全球动力电池PACK市场主要有日本、韩国以及中国所垄断,其动力电池产能占据全球95%以上。从企业情况来看,2017年,日本4家大型动力电池PACK生产商占据全球的比重达到56%;韩国也是4家动力电池PACK生产企业占据全球市场的18%;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企业较多,但大多数市场份额并不高,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占比为23%,其中比亚迪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3%,占据中国市场的56%左右。
图表2:全球动力电池PACK市场结构特征(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主要国家/地区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分析
日本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分析
日本、韩国以及中国是世界三大电池生产国,而日本是三者中在技术以及产量上都绝对领先的国家。在产业政策上,日本已制订至2030年发展规划,系统地安排研发课题,以维持长期的领先地位。松下、NEC、索尼等著名公司都建有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据统计,2011年,日本动力电池PACK行业市场规模为22亿元,2011-2013年行业发展速度较慢。2017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016亿美元,占全球动力电池PACK的比重在56%左右。
图表3:2011-2017年日本动力电池PACK行业规模(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韩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分析
韩国动力电池行业在技术上与日本基本保持一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产能上也处于世界前三的位置,尤其是韩国LG化学供应的锂电池已驱动超过3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三星SDI也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提供电池给宝马、菲亚特、法拉利等。
2011年,韩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市场规模为6亿元,2017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69亿美元,占全球动力电池PACK的比重在18%左右。
图表4:2011-2017年韩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规模(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台湾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分析
20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的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较为繁荣,地区内的台湾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台湾加百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前两家公司在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PACK行业中占据约2%左右的市场份额。据统计,2011年,台湾地区动力电池PACK行业市场规模为2.4亿美元,到2017年增长至6.8亿美元。其中,2016年相比上年有所下降,主要与台湾地区动力电池PACK生产商仍然沿用以往的经营模式,即专业的动力电池PACK生产与上下游之间的产业链条并未建立。
图表5:2011-2017年台湾动力电池PACK行业规模(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球动力电池PACK行业前景预测
近两年,各国相继出台关于提倡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政策,大力鼓励新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主要电池——动力电池将在政策的驱动下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动力电池PACK行业也将在动力电池一片大好形势下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突破,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与发掘,动力电池PACK行业在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带动下也将迎来更高速的增长。前瞻认为,在政策的利好以及各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走高的趋势带动下,未来五年,动力电池PACK行业的增速将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到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PACK市场规模将达到1863亿美元。
图表6:2018-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APP获悉,4月27日,东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曲涛,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宁德时代在山东接连注册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得两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其中,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GB38031-2025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送检产品是麒麟电
LG新能源4月29日宣布,与法国环境服务商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将投建电池回收工厂。按照计划,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各为50%,电池回收工厂选址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
4月28日,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佛山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佛山市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项目,重点支持回收体系建设和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废旧家电、废旧汽车、退役动力电池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鹿山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硅碳负极功能粘接材料(PAA)可用于液态/半固态/固态锂电池中硅基负极极片的粘接。已通过3C电子客户的系统性验证,能够有效提升硅碳负极的循环稳定性与电池续航,已批量供货。在动力电池应用方面,已完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小试验证,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赣锋锂业发布签订合同的公告,显示赣锋锂业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面开展产业培育和长效发展合作,建立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发展关系。约定公司拟在杭州拱墅区投资建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关键跨越。尤其伴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新能安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GWh,但开发渗透率却不足3%。如何让储能“保值”,成为全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2025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波动较大,作为装机前二地区的中国和美国均有重大政策发布。美国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近期关税已经达到了64.9%(3.4%基础关税+7.5%301条款关税+20%对华普征关税+34%新增对等关税),预计2026年1月1日起301条款关税上升至25%,届时储能出口美国产品将面临82.4%的关税。尽管从政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春光正盛的四月,采用的正泰电源2.5MW/5MWh液冷储能系统的义乌某厂区一期储能电站完成调试、顺利并网,容量15MW/30MWh。与源网侧储能的应用侧重不同,工商业储能的核心功能聚焦于满足工商业用户自身的电力用能需求。一方面,它能助力工商业用户实现光伏发电的自发自用比例最大化,提升清洁能源的本地消
今年136号文发布,或许将让2025年成为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分水岭。新能源的波动性、消纳瓶颈愈加明显,同时一次调频、调峰等两个细则考核加严,势必会推动新能源主动寻求储能的帮助,储能也将因此从新能源的“包袱”变为“增收利器”。但在真正步入市场化之前,储能设备还要面临多重考验。通过近期北京E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高澜股份发布终止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高澜股份分别于2023年1月10日、2023年2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4月24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的10MW/20MWh储能电站项目并网仪式在中天钢铁南通园区内举行。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俊杰,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能控中心分管领导臧雪松,能控中心主任方神州;远东股份资深合伙人、客户官田旭,远东股份高级合伙人、高级客户经理程
4月11-13日,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科创储能携全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以创新储能技术和方案,受到了业内广泛的关注。PART.1科创储能2024新品发布4月11日,在6号馆新品发布区,科创储能产品总监敖工发布精彩演讲,主题为“开启储能系统0事故时代”,众多专家、行业同仁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5日,徐工集团与协鑫集团签署新能源母基金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发起设立规模达2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母基金,重点用于投资布局动力电池PACK、储能系统、正负极材料等重大项目。目前徐州经开区、徐工集团、协鑫集团三方正式签约,徐工集团及协鑫集团将在徐州经开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在动力电池产业入冬之时,投建动力电池PACK项目需要更多从成本收益进行考量。(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左伟峰)近日,山东国润能源集团投资10亿,建设2GWh锂电池PACK产业项目在鹤岗破土动工。该项目预计明年9月投入运营,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利税5亿。公开资料显示
摘要:东方精工将获普莱德原股东16.76亿补偿金,并以15亿元现金向鼎晖瑞翔与鼎晖瑞普出售普莱德100%股权。(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欧杨宇)东方精工与普莱德及普莱德原股东的“握手言和”,让这场年度“罗生门”大戏画上句点。根据“一揽子”解决方案,东方精工将获普莱
在2020年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实现1元/wh的目标指引下,降成本成为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共识。近期有消息显示,得益于规模量大、自动化程度高,国内某大品牌的A品磷酸铁锂电芯Pack成本居然能够做到0.1元/wh,对于这样的消息,业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高工锂电了解到,动力电池系统成本由电芯
报告介绍了动力电池PACK产业链,对中国动力电池PACK市场现状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动力电池PACK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动力电池PACK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一般包括包装、封装和装配。动力电池PACK主要通过壳体包络构成电池PACK主体,组成主要包括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壳体和BMS几个部分。据数据库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达155家,到2017年降为约130家。有机构预测,2018年6月底,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有可能只剩下105家。在技术快速迭代、价格不断下探的过程中,一旦技术或资金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步伐,动力电池企业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机。今年4月,不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相继
特斯拉冲击波方兴未艾,动力电池行业上下游将发生深刻变革,电池PACK智能化迫在眉睫。钜大公司相关人士指出,智能化是动力电池PACK的发展趋势。电池PACK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每一道工序细节都充满技术含量,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的定制化开发技术、热管理技术、电流控制和检测技术、模组拼装设计技术、
动力电池PACK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一般包括包装、封装和装配。动力电池PACK基于车厂客户不同车型的个性化需求,对动力电池BMS方案、热管理、空间尺寸、结构强度、系统接口、IP等级和防护等进行定制化研发与设计,通过各种成熟技术的交互使用实现动力电池组各模块的有机结合
动力电池从生产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有个核心的环节mdash;mdash;PACK成组。无论哪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都必须经过PACK成组、检验合格之后,最终才能使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然而目前,行业内并未对各家新能源车企所使用的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标准定型,所以据了解,不同的汽车厂商几乎都没有采用相同的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