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6-2026 年南亚智能电表市场出货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中:孟加拉人口约 1800 万,人均 GDP 1360 美元,属于贫困国家人多地少,人口十分密集。全国共 6 家电力公司,分别为:孟加拉能源发展委员会、孟加拉农村电气化委员会、达卡供电有限公司、达卡配电有限公司、孟加拉西区配电公司、 北部供电有限公司, 总用户数量约为 2650 万户, 已采购智能电表 260.50万台, 孟加拉政府计划逐步将全国的电表更换为智能预付费电表, 市场空间较大。
e.南美洲市场容量及分析
在智能电网建设和普及上,作为南美洲国土最大的国家,巴西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巴西政府一直重视用电力及相关设备水平的提高,并计划在 2021 年前安装 6,300 万只 AMI 电表。到 2022 年,巴西智能电网投资额将达 366 亿美元。在巴西政府大力支持智能电网及相关设备建设的影响下,其周边国家也陆续公布相关政策,以提升用电设施水平。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南美洲大国将首先大规模安装智能电表,其他南美洲国家也将陆续安装智能电表;预计到 2020 年,南美洲将安装 10,450 万只智能电表,总金额约 251 亿美元。
② 国内市场容量预测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由 2011 年的46,928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16 年的 59,198 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76%。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对用电设备的投资有强烈的带动作用。我国社会用电量在未来十五年内将会稳步增长,“预计 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 8~8.81 万亿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4.6%~6.6%;最大负荷达到 13.03~14.32 亿千瓦, ‘十三五’年均增速为 4.9%~6.9%。预计 2030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 11.3~12.67 万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 18.54~20.82 亿千瓦。”2009 年 7 月,国网制定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 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能表普及应用。到 2020 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坚强智能电网投资情况如下: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到期需要更换,更换周期一般为 5-8 年。预计 2016年~2020 年,两网公司将招标 5.03 亿台智能电表,其中 4.63 亿台为更换需求。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智能电表需求统计与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综上所述, 虽然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推动智能电表的力度与进展有所不同,但随着世界各国智能电网的加速建设,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整体市场还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大规模的全球性智能电网建设将带来智能电表行业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 为包括公司在内的智能电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开拓全球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化程度
1、海外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由于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带动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容量。且国家和地区差异,智能电表需求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因此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信息系统海外市场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态势。发达国家市场技术门槛较高,智能电表市场主要被 Itron、 Landis+Gyr 等知名企业占据。国内电表厂主要通过贴牌销售到该市场,但总体销售量不大。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格局则较为分散。首先,各个国家和地区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大部分国家技术门槛为满足主流国际标准和自定的技术规范,小部分国家除上述基本要求外,还有本国的产品认证的门槛,如南非。对企业快速响应定制需求的能力要求较高; 其次, 大部分新兴国家接受境外供应商参与投标和采购,小部分国家逐步开始有本地化采购的限制;第三,大规模国际招标通常要求较长的信用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一定的要求;第四,大部分国家对国际项目的供货历史和项目实施经验有限制;第五,新的项目已逐步呈现出系统化解决方案和工程安装的需求,对企业的综合技术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中,国际知名品牌因价格原因不具有竞争优势;部分市场被本土企业抢占了一定市场份额(如南非的 CONLOG);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表厂尝试走出去,在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国内电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全球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 以及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和发达国家电网改造与产品更新换代,都给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公司带来新的挑战。
2、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国内市场主要为国网和南网集中招标采购,标准统一,市场化程度较高。智能电表招标首先由各省电力公司上报需求,再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统一招标。每年国家电网平均会开展 3-4 次智能电表招标,南方电网也有 1-2 次。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采取的均衡策略也制约了行业集中度提高,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智能电表及终端设备集中招标中标的生产厂商约 100 家左右,每年招标数量巨大,中标厂商相对分散。近两年由于智能电表建设告一段落,新的技术标准还在酝酿,国网和南网采购量呈整体下降的趋势,每年招标次数减少,中标厂商数量也相应减少。但随着新的智能电表标准出台,以及新一轮的智能电表改造,国内市场将继续呈现较大市场需求。综合 2015 年至 2017 年 5 月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招标中标情况,威盛集团、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海兴电力、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等生产厂商处于单相智能电能表市场的领先位置,排名前 10 的供应商市场份额达 27.36%。威盛集团、三星医疗、海兴电力、炬华科技等生产厂商处于三相智能电能表市场的领先位置,排名前 10 的供应商市场份额达 43.36%。
2015-2017年5月国家电网单相智能电表集中中标市场份额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7年5月国家电网三相智能电表集中中标市场份额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行业技术水平和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
智能电表采用高精度 AD 转换器,对电压和电流信号采样之后进行 AD 转换,利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各种通信接口和人机界面,实现信息交互和展现;利用控制单元和控制机构,实现远程自动控制。产品综合利用了先进的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多种软件平台和数据库技术。在高端产品方面,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自主开发能力仍有所欠缺,在创新能力、制造技术、自动化生产及产品性能等方面与国际同行存在一定的差距。
2、行业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高级测量架构(AMI)、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高级资产管理(AAM)。技术上智能电网是通过以上四个部分之间的密切配合来实现的: AMI 同用户建立通讯联系并提供带时标的系统信息; ADO 使用 AMI 的通讯收集配电信息并改善运行; ATO 使用 ADO 的信息改善运行和改善输电阻塞,并使 AMI 用户可以访问市场, AAM 使用 AMI、
ADO、 ATO 的信息改善运行效率和资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智能电网的发展顺序来看, AMI 是实现智能电网的第一步。我国智能电表目前的发展特征是依托智能电网和现代管理理念,利用高级测量架构(AMI)、高效控制、高速通信、快速储存等技术,向模块化、网络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1)采用高级测量架构
高级测量架构(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是在有 IP 地址的智能电表和电力公司之间的一种自动双向流通架构。 高级电表架构旨在为电力公司提供实时的能耗数据,并且允许客户在使用时,以价格为基础,对能源使用做出合理的选择。高级测量架构被认为是智能电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主导性新兴技术是 RF 技术和电力线载波技术(PLC)。 RF 技术采用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电系统来无线传输电表信息, PLC 则利用电力线本身来传输。AMI 下的智能电表,超过传统电表单一电能计量等功能,它实际上成为分布于网络上的系统传感器和测量点。 AMI 系统的通信网络可以进一步支持配电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高级应用。同时, AMI 也为系统的运行和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通过双向通信, AMI 将电力公司和用户紧密相连,它既可以使用户直接参与到实时电力市场中来,又促进电力公司与用户的配合互动。辅以灵活的定价策略,可以激励用户主动地根据电力市场情况参与需求侧响应。智能电表的双向计量功能也能够使用户拥有的分布式电源更容易的与电网互联。 AMI 是建立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必须通过 AMI 的实施来实现未来智能电网的通用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各国电力公司大多正在或计划实施 AMI,把用户和电力公司连接,实现产业升级并迈向智能电网。
(2)模块化
智能电表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有以下优点:首先,只需通过更换部分功能模块就可以实现电表的升级换代,而无需更换整个电表,摆脱传统电表设计中因不可更改导致的成批调换、淘汰以及系统重构的缺陷;其次,由于功能的模块化和结构的标准化,改变电力公司过于依赖某一电表厂家产品,并为规范电表的研发提供了可能;第三,可以通过现场或远程升级更换故障模块,提高可维护性并节省维护费用。
(3)网络化
网络化可以实现将电能数据进行实时采样和存储, 并经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传输,将信息实时或非实时地输送到用电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分析实现供用电管理部门对异地用电信息的实时或非实时的测量和监控。通过网络化,可以将智能电表的部分功能从接入层上移到网络层和数据管理平台层, 通过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实现智能电表的功能,简化智能电表的设计。目前,可利用的通信网络有:电力线载波(PLC)网、光纤与同轴电缆(HFC)网、固定电话(PSTN)网、无线移动(GSM/GPRS/CDMA)网。例如电力光纤入户工程在技术上实现了只需一次施工,一个通道,一次性解决缆线入户的问题,可取代以往电线、网线、电话线和有线电视等多条线路的多次施工,达到资源共享,为电能信息数据的传输提供了稳定可靠和价格低廉的数据传输信道和网络。
(4)系统化
系统化是指综合利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在数据控制管理平台实现海量用电数据的有效分析、处理与管理。在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推动下,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向着分布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使得用电信息管理功能的扩展更加灵活,性能不断提高,使用更加简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1日,贵安供电局在新区供电辖区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居民小区“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全国首个“零转供电”示范区。2024年,贵安供电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园区供电抄表到户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在贵安综合保税区率先推行企业装表到户,实现从“一园一表”到“一企一表”的升级突破,助力园
近日,国网宁波杭湾供电分公司顺利完成最后一条双回路线路的上线工作。至此,宁波前湾新区城区配电线路“全自动FA”实现100%覆盖,标志着配电网故障处置正式迈入“秒级自愈”时代。据悉,全自愈智能电网是指电网系统具备自主诊断、隔离故障并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通过先进的FA系统,电网可在故障发生时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11日,贵安供电局在新区供电辖区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居民小区“一户一表”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全国首个“零转供电”示范区。2024年,贵安供电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园区供电抄表到户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在贵安综合保税区率先推行企业装表到户,实现从“一园一表”到“一企一表”的升级突破,助力园
202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旨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打造宜居、韧性的智慧城市。作为管网领域权威的产品
先说两个商业案例:-欧洲最大的虚拟电厂运营商NextKraftwerke,设立于2009年,在2021年被壳牌收购。创始人JochenSchwill在出售公司以后,成立一家名为SpotmyEnergy的家庭能源管理公司,以智能电表为入口,并响应价格信号。-著名的奥的斯电梯创公司,创始人ElishaOtis因为白喉症不到50岁就去世。他发明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德力西电气近日正式发布碳中和开关面板——免喷涂CD295初颜系列。这是继今年3月公司推出行业首款碳中和智能电能表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该产品通过权威钛和认证,成为行业首款碳中和开关,标志着家居电气行业正式迈入碳中和产品时代。2025年1月1日-4月30日期间,德力西电气生产
全球绿色低碳浪潮下,中国绿色认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2030年中国绿色认证服务行业全景评估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0—2024年中国绿色认证市场规模从28亿元激增至1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30年将突破800亿元。本文将深入梳理南方电网公司绿色低碳评价认
7月2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525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严控“两高”行业,针对钢铁、电解铝、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全面推广智能电表联网监测,通过“河南省智慧环保用电监管平台”实时分析生产负荷与治污设施运行数据,对异常用电行为(如治污设施未同步运行)自动预
6月,位于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智利进入冬季,最低气温逼近0摄氏度。不久前,智利引进了产自中国的国产导线绝缘涂覆机器人,为电网应对冬季可能出现的大风、低温等恶劣天气增添底气。4月23日,在中国国家电网智利控股/切昆塔公司(以下简称“切昆塔公司”)2025年电网运维“冬日计划”启动仪式上,国
进入智能化时代,当每度电都学会“思考”,能源系统的变革才真正开始。今天,在全球能源结构与电力系统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术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破局者”,让能源系统迎来前所未有的“数字觉醒”。6月20-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4日,林洋能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三期回购股份方案,累计使用资金约5.6亿元,回购了82,870,581股股份。2024年3月21日,公司控股股东华虹电子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发
“空调最省电的制冷温度在26度和28度之间,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总之,压缩机压力越小越省电。”“平时记得关闭热水器,这既为您节省了电费,又为社会节能增效做了贡献。”6月23日至29日是节能宣传周,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与三河市发展改革局联手开展了“国网焕新·绿动未来”系列宣传活动,活动中
电能质量是电力服务的“生命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环境的“硬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能源高质量发展。甘肃能源监管办以“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提升全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推动12398热线电能质量类投诉工单持续下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又是一年迎峰度夏季。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13次超过1亿千瓦。随着梅雨消散,副高北上,高温成为主导。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浙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8#x2103;,意味着浙江电网进入常态化负荷过亿阶段,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时刻。这几年,高温引发电力供应紧张,持
近年来,英国电力系统饱受可再生能源并网积压困扰,高峰时期超过770吉瓦新能源项目等待接网,这一数字远超英国目前60吉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接入电网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6年,其中约有30%的装机需等待长达10年以上才能并网。并网积压问题导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为落实《佛山市推进电网投资倍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加快推动电网建设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佛山市实际情况,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