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配电自动化的“中山路径”
2000年试点探索配电自动化
2003年中心城区实现“三遥”(遥测、遥信、遥控)
2008年开始进行“就地型”配电自动化建设
2010年“就地型”配电自动化全市覆盖
2017年开始走智能化线路,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陆续上马
2018年中心城区完成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改造
2020年全面完成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改造,全市域智能电网可现雏形
5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发布《2017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400多个地市级供电企业全口径范围停电时间排名中,中山供电局名列第九;剔除重大事件影响,中山供电局停电时间排名全国第一。
这并不是中山供电局第一次取得这样的好成绩。2011年第一次参评全国供电可靠性评比,中山供电局就获评“全国供电可靠性A级金牌企业”;至2018年,中山供电局已连续8年名列全国前十。伟人故里,静水深流。“供电可靠性只是一个指标,它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中山供电局局长潘斌说。在2017年南方电网公司发布的“创一流”综合标杆评价中,中山供电局综合得分全网第一,3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4项指标达到世界一流,“这得益于历任领导打下的良好基础。”
18年探索,智能配网实现“毫秒级”复电
今年4月20日,中山供电局自主研发的双环网(闭环)速断型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在中山市翠亨新区泰钢有限公司配电房投运,这是智能电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电缆网故障将实现毫秒级快速复电,极大地提高供电可靠性。”中山供电局配网规划专家蔡志平说。
往回看,从2000年以来,中山供电局配电自动化一直走在前面:2000年开始试点探索,2003年,中心城区实现“三遥”(遥测、遥信、遥控);2008年率先进行“就地型”配电自动化建设,2010年实现了全覆盖;2012年,中山供电局被确立为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示范基地。
随着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2017年,中山供电局着手进行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布局。“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相对于‘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配合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效果更优,它可以一次完成故障定位、隔离,避免变电站出线开关多次保护跳闸、重合,减少故障查找和隔离过程中停电的范围,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非故障段秒级自动复电。”时任中山供电局副局长方丽华说。
2017年以来,新系统陆续上马。去年10月,石岐大信二期配电房成功投运了首个智能分布式配电房,今年4月,在翠亨新区泰钢有限公司配电房和东区紫马奔腾配电房又投运了两套配合型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这三套系统分别适应不同的接线方式,标志着南方电网范围内首个全系列双策略10千伏智能型配电自动化系统试点项目全面完成。
从试点探索到不断更新换代,18年来,中山供电局配网建设经历了电压时间型、电压电流型到智能分布式型的转变,这些经济实用型的设备非常契合中山实际,与之相应的是客户停电时间实现了质的飞跃。
新改造的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让一线运维人员尝到了“甜头”。6月4日,中山市东区10千伏桃苑线跳闸,系统自动隔离故障、非故障段自动转供电,这中间毫秒级的时间差让客户察觉不到停电。“以前需要出动一班员工出去查找故障、再花费一个小时恢复供电,新系统效果显而易见。”中山供电局东区分局副局长张灿军说。
智能先行,供电可靠性领跑全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中山供电局副总工程师、设备部主任林韶文长期负责生产管理,见证了中山电网的发展壮大和技术的迭代更新。
“中山供电局引入可靠性管理是在1992年,当时年平均停电时间大概是40小时。这么多年来,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本着让客户用好电的理念来抓生产管理,并一直有效地传承下来,逐步有了计划管理、停电检修,到了2000年,停电时间从40小时降到10小时以内。”
随后,是中山电网快速发展时代,主网不断完善、结构不断优化,伴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不断改造升级,到2010年,客户停电时间从10小时降到了4小时。
处于大湾区核心地带,中山供电局逐步构建起坚强的主网架,智能技术应用一直走在前面。2006年,中山电网进行大规模的变电站综自改造,实现了对所有变电站的全境监视,以及调度对变电站所有开关的直接遥控操作;2007年,调控一体化技术逐步投入使用;2009年,该局完成了国内第一个最复杂的“数字化”变电站——220千伏三乡变电站改造,填补了广东电网在220千伏变电站层面上的空白。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改造不断推进,中山供电局逐步形成智能变电站集群,并于2015年底建成设备在线监测集成平台,实现了变电站GIS、主变局放和主变油色谱等诸多子系统集中实时监控,并将输电线路的环流、弧垂、绝缘子泄漏电流实时信息以及环境状态信息接入系统,实现预诊断智能分析。
在智能运维方面,中山供电局也创下了多项第一:2013年12月,南方电网第一个无轨智能巡检机器人“大眼萌”在500千伏桂山变电站投入使用;2017年3月,南方电网第一个智能操作机器人“阿童木”投入使用;2018年5月31日,南方电网第一个继保室巡检机器人“蜘蛛侠”在500千伏文山变电站投入使用……
其中,500千伏文山变电站还是南方电网第一座500千伏全室内GIS变电站,除了继保室巡检机器人,还有2个室内GIS巡视机器人、1个户外设备巡视机器人。4台机器人使文山站实现站内设备智能运维全覆盖,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包括在线监测、智能巡视、智能维护等数十种功能的智能运维平台,进一步打造成南方电网智能运维示范站。
这些智能技术的探索应用,特别是配电自动化的全面覆盖,使中山供电局供电可靠性连续多年领跑同行。2011年开始参与全国供电可靠性评比,中山供电局就获评“全国供电可靠性A级金牌企业”,截至目前已连续8年排名全国前十。
更高目标,打造全市域智能电网
2016年,南方电网公司提出“185611”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中心城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少于1小时,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10个主要城市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少于1小时。
以此为契机,顺应智能电网建设潮流,2017年初,中山供电局制定了《“十三五”智能电网规划方案》,方案的最大特色,是提出打造全市域智能电网,支撑中山智慧城市发展。
“和传统的小片区试验不一样,我们的智能电网规划是以中山全市域为对象来规划的,包括了电源、主网架、配电网、用户端以及多种综合能源业务。”中山供电局计划部主任李京平介绍说,“智能电网不只是一个聪明的网架,而是推动能源互联,供需互动、多能互补,形成‘源—网—荷—储’协调发展的能源格局。”
这份规划的总体脉络,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打造全市域智能电网应用区域,实现输电、变电、配电、通信、调度的智能化。
伴随着调控一体化技术逐步成熟,智能巡检、智能操作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中山主网设备逐步达到智能电网水平。接下来,提升中低压配网水平,增强电缆网的自愈重构能力,推动配电自动化由“就地型”向“智能型”全面提升,是支撑该局《“十三五”智能电网规划方案》实现的重要基础。
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成功试点,为全市的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山局智能配电网改造全面启动,截至5月底,中山配网可转供电率由
43.53%提升至92.46%,城镇线路环网率、公用10千伏主干线路自动化率均达100%。
按计划,2018年,智能型配电自动化系统将覆盖东区、西区、石岐等中心城区,2020年底城乡范围内全部完成,全市域智能电网可现雏形。
电网网架逐渐智能化,也为分布式电源并网提供了可能性。2015年,全球单个厂区最大的屋顶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这个位于中山格兰仕生产基地的光伏发电厂预计每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16900吨标准煤。根据智能电网规划方案,中山供电局“十三五”期间将在全市推进清洁能源建设,重点打造翠亨新区起步区智慧能源系统、三乡医院多能互补系统及中山电力生产调度综合楼光电储项目,开展不同能源供给结构及消费模式下综合能源管理试点工作。“智能电网越来越成熟,我们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就更强,将来就会有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蔡志平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5月8日,河南省2025年4月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统计表公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支持数据中心通过电力市场双边交易、绿证交易等方式,积极消纳绿色电力,提升绿色算力供给水平,到2030年,全省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
近日,海南省2025年第一季度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公布,可开放容量表显示,仅白沙县1地接网预警等级为红色,10地接网预警等级为黄色,其余接网预警等级全部为绿色,相关情况如下: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公布海南省2025年第一季度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通知琼发
5月5日,国网河南鹤壁供电公司10千伏桥31号富士康I回等6条线路完成新型配电网建设并正式投入自愈运行,实现县域配网自愈线路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国网鹤壁供电公司市县城区已经投运110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63.58%;全域投运192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54.86%。据统计,2025年该公司配电线路自愈动作56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丰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关于丰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多规合一”协同意见的函》(京规自基础策划函[2025]0001号)、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丰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见》(京管办发
工商业光伏上网的红线正在不断收紧。4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山东省未来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50%,上网电量全部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稿明确要求,对于年自发自用电
和各个领域的人聊虚拟电厂,有三种不同的底层逻辑。发电企业:福特主义的虚拟电厂作为工业2.0的产物,现代电力系统和汽车产业的底层范式是一脉,即源自福特流水线制造、铁路的时间管理、和泰勒的工作管理。这种思维延伸到虚拟电厂,其特点是:1、强调流水线分工和协作即虚拟电厂就是电厂,电厂是电力系
近日,海南省2025年第一季度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公布,相关情况如下: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公布海南省2025年第一季度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通知琼发改便函〔2025〕1367号各市、县、自治县发展改革委、供电局,各有关企业:为引领我省分布式光伏发电科学合理布
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
工商业光伏上网的红线正在不断收紧。4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山东省未来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50%,上网电量全部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稿明确要求,对于年自发自用电
4月28日,全国首个农村配电台区“车网互动”微电网在江苏省成功投运。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整个微电网系统设有30千瓦的车棚光伏发电装置,4座80千瓦的“V2G”直流充电桩、6座7千瓦的普通充电桩,1台100千瓦时的储能柜和1台STS开关并离网柜。据介绍,该装置通过智慧微网,除满足周边村
一、会议概况主题:柔性·互联·低碳时间:2025年5月15日地点:浙江·杭州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北极星电力网支持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极星招聘、北极星学社赞助单位:北京紫电捷控电气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中国)股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4月25日,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启用“带电作业+发电车保障”新模式,这意味着,太原市实现配网不停电作业全覆盖。在环网柜更换现场,工作人员将一台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和两台500千瓦低压发电车接带周边供电负荷,同步拆除安装新旧环网柜,整体工作一气呵成,居民和商户用电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此之前,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结果公示,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为通辽市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
截止4月22日,国家电网其各省网分公司等已有14家企业发布2025年招标计划。分别是国网江苏电力、国网宁夏电力、国网山西电力、国网重庆电力、国网河北电力、国网车网技术、国网吉林电力、国网浙江电力、国网黑龙江电力、中国电财、国网信通、国网特高压公司、国网综能、英大传媒集团。在这8家省网公司中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自动化运维人员安晓婷使用青海首个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系统进行全天候全面的智能监测,确保配网调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成功运用也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据了解,配网调度系统是集配电网数据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4月17日,南网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指出,未来公司将实施“纵横战略”:纵向深耕低空经济领域,横向覆盖电网全场景作业,把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推动能源电力产业向更高阶智能化阶段迈进,通过AI应用实现价值的全面提升。有投资者提问南网科技在储能方
今天的电网,像人类的毛细血管,把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商厦工厂。上面串联着大量的电力设备(如智能电表),不仅能实现计量计费,还实时传递着电网用电数据与运行状态。如何确保海量设备的稳定运行,实时感知电网运行状态,是摆在眼前的难题。计量设备AI指挥官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困局。计量设备AI指挥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广东省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关于做好蓄冷电价项目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蓄冷电价的适用范围为使用蓄冷技术的中央空调系统,该系统应单独安装分时计量装置,并仅对其电量实行蓄冷电价。蓄冷电价采用峰平谷电价,以用户对应电价类别的平段电价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专项采购(第一批)招标公告(项目编号:CG0300022002028845)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专项采购(第一批),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为100%,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框架采购(第一批)招标公告(项目编号:CG0300022002028825)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框架采购(第一批),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为100%,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构建数字电网框架采购(第一批)招标公告(项目编号:CG0300022002022970)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构建数字电网框架采购(第一批),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为100%,资金已落实。该项目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2025年35kV空心并联电抗器单一来源采购单一来源公示(采购编号:CG0300062002042258)1.采购条件本采购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2025年35kV空心并联电抗器单一来源采购,采购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项目资金已落实。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是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也是韶关市推动区域“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工程,计划2025年8月建成投产。
2024年我国持续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基建”建设,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充电桩等政策机遇带来输变电设备需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加速增长的机遇,持续聚焦输变电设备制造主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客户营销战略和“铁三角”营销模式,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电网
近日,广东电网公司发布《主网基建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南方电网公司首个主网基建工程设计质量评价工作指引。此文件通过构建多维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加强对设计承包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主网基建工程设计质量评价考核和管理,清晰界定了各部门在基建工程设计全过程管理
4月16日,肇庆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全面深化政企合作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肇庆市政府与广东电网公司将围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绿色能源基地”深化合作,主要包括实施“电网投资跃增计划”、推动新型能源体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