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8〕364号,简称《意见》)印发。《意见》从加快推进电源侧调节能力提升、科学优化电网建设、提升电力用户侧灵活性、加强电网调度的灵活性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传统思维下的三大调节要素
需要调节的根源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不匹配,存在受自然力、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限制约束下的不确定性波动。笔者认为,按传统思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核心主要在于三个要素。
一是供给侧要素,包括电源是否持续、坚强、稳定,发电能力是否充足,紧急情况下是否具备较为充沛的机动调节能力等;
二是需求侧要素,也就是电能消费端的负荷总量、负荷分布、需求变化规律、灵活度等,关键在于可承受性,即极端情况下的最大负荷值与最大发电能力值的对比和可预测性,即根据工业建设、经济发展、气象条件、负荷波动等历史因素能否对未来一定时间段的负荷峰谷值和变化规律作出尽量精确的测算;
三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联络通道,也就是电网,包括网络的输送能力、调控水平、架构布局、技术与安全约束等。
以上的思路是与电能的传统技术特点相对应的,即其利用形式的瞬时性决定了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的情况下,系统调节存在天然的难度和矛盾;同时电能的输送与利用高度依赖电力网络,电网的质量与架构同样成为影响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因素。按照现行管理体制,调度机构归属电网企业管理,电网实际的功能远远超出了输送通道的作用,成为沟通调节电能供给、电能输送、电能消费的关键节点。电网不论在电力系统整体技术调节能力还是整个电力系统体系架构中占有突出的比重。
技术发展有望对现行架构带来全新变革
按照上文所述,传统的发电、电网、用户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要素,构成整个系统的主要元素架构,进而影响决定其生产组织和管理运行模式,并且电网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能技术的发展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技术的突破不仅是生产力水平的突破,更会带来系统格局和体制机制的革命性变革:电能即发即用的技术特征将随着储能技术发展发生革命性改变,发电侧与用电侧必须瞬时性一致的技术约束将伴随储能技术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削弱甚至消除。大力发展储能技术,尽快形成技术先进、机制灵活、布局合理的储能体系,将会从电力供给、电力需求、电力输送网络等各个方面为电力系统带来全新变革,进而推动整个电力发展改革进程。
从供给侧看,储能技术发展可以明显扩大电力供给能力。《意见》指出,“在调峰调频需求较大、弃风弃光突出的地区,结合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进度,建设一批装机容量1万千瓦以上的集中式新型储能电站”。笔者认为,发展储能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缓解弃风弃光,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同时更增强了电力供给能力,使得电源侧的供给保障大大提高。并且储能克服了电能即发即用的局限,从整个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角度考量,等于增加了一支高度机动的强大力量,可以有效应对负荷曲线的峰谷变化,妥善应对不时之需。
从需求侧看,储能设施的建设使得一部分负荷视同有了较为稳定的电源,能够减少用电负荷的波动,助力系统的调节:随着技术发展和石墨烯等优质储能载体的加工利用,储能电池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若能较长时间保障居民用户取暖、做饭等生活应用,就会缓解特定时段负荷的波动,同时也缓解了供给侧的压力。换而言之,能够满足用户生活所需的储能设施作为一种灵活电源,实现了电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对接,供给与需求的距离缩短甚至消失,二者之间的灵活完美对接大大降低了系统调节的压力和必要性。
笔者认为,储能体系建设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对电网的影响。任何概念和体系都有成长、变化与衰减、灭亡的过程,必须用与时俱进的观点考量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作为电力供给与需求侧的联系通道和媒介,并非一定一成不变。储能的发展就足以带来突破和变革的可能。储能设施相当于一个个灵活的电源,当储能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储能体系较为完善时,电能需求侧可以直接对接供给侧,对电力网络的依赖将大大降低。进而受电网输送能力、运行质量、安全约束、架构布局、调度水平等因素密切影响的整个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因为传统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掣肘系统调节能力的网络被储能体系一定程度上削弱或替代,整个电力系统调节的约束要素减少了,调节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等于轻装上阵,轻松调节:传统的电力系统三要素(电源、电网、用户)有望变为两要素,电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媒介及通道可能衰减甚至消失。同时,对网络依赖性的降低,也减少了线路通道建设的经济负担和大面积停电等网络系统性风险。
增量配电业务宜与储能建设密切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试行)》办法指出,“配电区域划分应与国家能源政策相衔接”“鼓励以满足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为主要目标的增量配电业务,支持依据其可再生能源供电范围、电力负荷等情况划分配电区域”。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推动先进储能技术应用”。笔者认为,发展储能技术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指向。当储能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弃风弃光较为严重的地区,选取较为适合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推广大型储能电站(不是指传统抽水储能电站,而是指采用大容量电池组等先进技术提供稳定持续电能的电站),引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建设运营,不仅仅有利于新能源的储存与消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出现了更为稳定、更为持续的新型电源——这种电源没有即发即用的传统压力,可以从容应对需求侧的变化与波动,同时能量的来源可以就地取材于风光等自然力,网络输送的必要性和约束性大大降低,如果储能电站周边配置较为合理的耗能企业和工业布局,完全有望形成不依赖电力输送主网架,同时具备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相对独立的电能生产消费系统。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通过储能技术发展和储能体系建设的推进,有望有效改进传统的电力系统架构,缩小乃至消除电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距离与阻隔,减小因网络输送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及系统稳定性和安全约束水平的影响,通过技术性的突破与革命改善传统的体制架构。笔者认为,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以勇于创新和改革进取的精神大力推进储能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储能在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推动清洁能源消纳利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6日,河南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运维服务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是河南锦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格是584.973万元。本次运维项目内容包括: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项目已建设完成110kV变电站2座,110kV输电线路16.59千米,10kV开闭所4座,10kV输电线路42千米;光伏电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中钢洛耐3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招标公告,项目资金来源为国有资金884.497123万元,招标人为洛阳伊碳新能源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6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荣荣50MW风电、11MW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总体EPC项目结果公示,中标人为河南瑞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勘察设计费0.80%,工程费98.5%。详情如下: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4月28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经充分考虑省现行电价政策,并结合海南经济发展需求,决定采取如下定价方法制定海南省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一)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结果公示,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为通辽市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
为进一步推进福建省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江阴工业园区,调研督导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增量配电园区内220kV盛华变电站及其集控中心,听取了变电站运行管理、线路互联互通等情况介绍,并就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中电价机制、新能源
巩义中孚实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勘察设计(二次)中标结果公告现将巩义中孚实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勘察设计(二次)中标结果公告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河南省鹤壁豫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宝山增量配电网6MW/18MWh储能项目电化学储能集成系统采购公告发布,项目招标人为鹤壁豫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鹤壁豫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宝山增量配电网6MW/18MWh储能项目本项目位于鹤壁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该项目距离107国道约16公里,通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力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正在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涉及技术革新,还包含了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姜庆国)
日前,明阳智能公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披露,明阳智能2024年总营收27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研发费用5625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07%;毛利率为8.10%,净利率为1.37%;新增风机订单27.11GW,风机对外销售规模10.82GW,同比增长11.66%。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
2025年3月,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聚焦全球最大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变革,在十年历程中走过了徘徊焦灼的艰难时刻,也经历了痛定思痛的破冰突围。当前,电力行业正面临能源革命与改革创新叠加的战略重构期,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任务迫在眉睫。本刊编辑
近年来,虚拟电厂概念火爆,政产学研各界参与建设的热情高涨,但实际进展却较为缓慢。关键原因之一在于虚拟电厂作为新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善,难以获取支撑常态化运营的稳定收益。针对这一现状,国网能源院虚拟电厂研究团队开展了深度调研分析,提出了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的实施路径。(
3月22日,湖南省电力交易中心印发《湖南省虚拟电厂管理工作细则(试行)》。细则包含:湖南省虚拟电厂服务管理工作细则(试行),虚拟电厂调节能力测试规范(试行),虚拟电厂运营平台接入技术规范(试行),虚拟电厂资质审核清单(试行),虚拟电厂退出申请单(试行)。在《湖南省虚拟电厂服务管理工
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是将分布式发电机组、可控负荷和分布式储能设施有机结合,通过配套的调控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各类分布式能源进行整合调控的载体,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来源:能源新媒文/李忆作者供职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金璐作者供职于中国华电集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1日,四川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相关奖补资金的通知。文件明确申报方向,支持工业企业自发电、支持工业企业压减电量、支持错峰充电和车网互动三类项目。其中,支持工业企业自发电、支持工业企业压减电量不可同时享受,申报单位可按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市场和供电服务、电力需求侧管理等。电力市场和供电服务:A501电力市场准入技术要求(包括新型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型主体参与
2月28日,湖北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二次专题会议。管委会15名委员代表及授权代表出席会议,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相关领导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北省电力市场注册实施细则》、《湖北省虚拟电厂入市服务指南》、《湖北省电力需求侧响应交易操作说明》等8项提案,审议通过的各项提
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533万千瓦,其中气电735万千瓦、煤电401万千瓦、水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93万千瓦、光伏发电284万千瓦。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宜建尽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引领,突出实干实效,奋力开创分部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任务,谋划新增区外清洁电力送入。争取区外稳定可靠电源。提前谋划西电接续和新增省外清洁电力,结合送端电源基地建设进度,积极争取青海、新疆等北方清洁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近日,重庆市经信委公开征求对《2025年重庆市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参与主体包括电网企业和电网企业经营区范围内的电力用户、虚拟电厂,按照本方案开展需求响应、削峰移峰。其中,电力用户自愿选择参与需求响应、削峰移峰,进行用户注册与响应能力申报,签订和履行协议;准确提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0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规范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新型电力体制改革浪潮翻涌,市场形势复杂多变。面对挑战,国家电投集团河南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扎实开展“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从“五个强化”全面发力,一季度同比增利1.52亿元。强化市场营销。面对省内电力需求疲软、全产业电价下调的严峻挑战,河南公司积极求变,深化国家电投集团“113”营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发展体系。此前,多地已针对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开展了积极探索。为了解当前虚拟电厂建设情况,中能传媒记者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