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停建大型煤电机组项目!吉林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出炉(附全文)

2018-07-13 10:4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燃煤发电热电联产火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我省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减量化、清洁化、替代化实现优化存量、主动减量、严控增量。

(一)优化产业结构,形成集约化合力

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产业竞争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根本手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节能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效率;调整产业政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对煤炭消费减量化有效驱动。

1.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合理控制火电、玉米深加工等重点能耗行业发展规模;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有关要求,针对钢铁、煤炭、建材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高耗煤行业提质增效;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高耗煤产业集中度,降低煤炭消费强度;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品节能环保性能,打造绿色低碳品牌。到2020年全省淘汰炼钢产能48万吨,轧钢产能30万吨,化解过剩产能80万吨;淘汰水泥熟料落后产能80万吨。(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省安监局、省能源局、省环保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高能源产出率。壮大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旅游和电子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动能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0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控制煤炭消费增量。(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旅发委、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农村用能方式改变。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实现集约、节约用能;推进节能型农宅建设,加大建筑节能示范力度;推动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发展风能、太阳能和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引进开发低温沼气技术,推进农村沼气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村用能方式向分布式能源、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转变。(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农委、省能源局、省住建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高能源效率,增强减量化潜力

围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理,促进重点耗煤行业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提高煤炭消费集中度,电力、热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社会煤炭消费量比重达到55%以上。

1.着重提高电力行业能效水平。鼓励建设高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统筹规划新建火力发电项目,停止建设大型煤电机组项目;严格控制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进灵活性改造热电联产机组和纯凝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热电联产机组1000万千瓦、纯凝机组330万千瓦;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电网高效运行;加快淘汰现役机组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20年全省火力发电供电煤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突出控制供热行业煤耗水平。强化供热专项规划在城市供热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加强供热设施建设监管;结合城市特点合理调整供热结构,以集中供热为主,尽快完成分散供热燃煤小锅炉的撤并改造工作,确保集中供热率提高到94%以上;结合国家政策推广工业余热供热、智能供热,实现按需供热;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改造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提高供热燃煤锅炉效率;强化新建建筑节能,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到2020年城镇供热系统平均综合能耗降低到18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以下。(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降低钢铁行业产品能耗。依托区域内相对优势企业综合施策,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重点推进绿色发展、智能制造,调整产品结构;强化二次能源及余热资源高效回收利用;支持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实现能源介质智能调控和企业能效综合评估。到2020年,钢铁企业烧结工序能耗达到55千克标准煤/吨,球团工序达到36千克标准煤/吨,高炉工序能耗达到435千克标准煤/吨,转炉烧结工序能耗达到-10千克标准煤/吨。(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发改委、省工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优化化工石化行业用能工艺。鼓励原油开采行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伴生气回收水平;积极推广化工石化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加强高温和强放热工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加快推广新型节能技术及装备应用。到2020年乙烯综合能耗(30万吨以下产能)降低到810千克标煤/吨,炼油综合能耗降低到63千克标煤/吨。(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工信厅、省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5.降低建材行业能耗水平。全面推广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推进水泥粉磨、熟料生产等节能改造;提高水泥窑替代燃料比例,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普及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到2020年可比水泥熟料综合能耗降低到110千克标准煤/吨;从原料、工艺、装备、技术等方面协同推进,促进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水平提升;加快开发推广高效阻燃保温材料、低辐射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产品;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到2020年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比例达到90%以上。(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控制玉米深加工行业煤炭消费。统筹规划我省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新建、扩建项目实施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置换;支持既有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实施能量系统优化改造;升级自动控制优化用能系统管理;开展玉米深加工企业低品位余热供暖化利用试点,挖掘余热利用潜力。(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促进源头提质,激发清洁化活力

以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环境保护为目标,加强洁净煤技术推广和应用;以淘汰落后产能为手段,提高煤炭科学产能,倒逼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5%。

1.提高清洁煤炭供应。建立健全煤炭质量长效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强化煤炭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监管。加大洗选煤比例,促进清洁煤炭利用。到2020年洗选煤比例提高到80%以上。(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安监局、省质监局、省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通过去产能压缩煤炭产能,到2020年煤炭产量控制在2100万吨左右,其中大型煤矿产量提高到60%以上。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安监局负责)

3.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煤矸石及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到2020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0%,提高煤层气抽采利用率。(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省安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火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