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正转向投资周期较短和产量下降较快的资产,同时扩展 下游和石化项目。上游投资的复苏不是一概而论的,大多数公司继续将成 本控制、财务自律和股东回报放在首位。这些公司关注降低长期风险,扩 大参与能更快带来回报的项目,例如页岩油气和棕地项目。2018 年,全球对页岩油气的投资预计将占到上游支出总额的近 1/4。与此同时,油气公司正在加大投资上游以外的部门。2017 年,全球炼油投资增长了 10%, 石油化工的投资增长了 11%,至 170 亿美元,预计 2018 年将达到近 200 亿美元。美国成为石油化工投资最大的国家,这也是十几年来的首次。
价格回升和运营改善使美国页岩油气行业在 2018 年首次获得了正的自由现金流。该行业的财务风险仍然存在,主要来自于通胀压力和二叠纪盆地的管道瓶颈。2010 年以来,该行业的支出一直超过收入,累计负现金流量约为 2500 亿美元,这使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融资。在非常动荡的2015~2016 年期间,该行业得益于巨大的技术和生产进步,同时也受益于价格上涨、更谨慎的投资方式。由于规模经济以及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技术改进,国际大石油公司对该领域的投资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增加了两倍,2018 年将达到其计划投资总额的 18%,将推动该行业继续发展。尽管美国页岩油气公司的杠杆率在下降,但水平依然较高,债务的平均利息稳定在 6%的水平,这表示了资本市场对行业财务状况改善的青睐。
近年来动荡的石油价格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融资的方式。由于石油价格上涨、保持财务自律以及成本削减,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财务状况总体上更加稳固。2018 年第一季度,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自由现金流达到 2012 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杠杆率在经历了 2014~2017 年冲高后也开始降低。受稳定的高分红驱动,国际大石油公司中最大的20 个机构持股者继续扩大其持股比例,从 2014 年的 24%上升到 2017 年的 27%。
投融资主要趋势
虽然企业继续为能源投资提供大部分初级资金,但有些领域已经表现出多 样化的融资选择。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和更好的成本控制,油气公司的财 务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国际大石油公司能够更好的自筹项目资金,美国 的页岩油气公司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融资。在电力部门,可再生能源技术日 益成熟,项目风险管理日趋成熟,促进了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项目融 资上升。该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公共金融机构(如开发银行)的支持, 它们可以降低商业融资的风险。在欧洲,更好的债务融资条件在过去五年 里帮助新建海上风电发电项目降低了近 15%的成本。2017 年,小规模项目在标准化、整合性以及信贷评估方面的改进使得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创下记 录,达到 1600 亿美元。这帮助了能效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商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也帮助了电动汽车购买者从银行获得贷款。
在过去的 5 年中,私营企业主导的能源投资份额有所下降。可再生能源投资份额在不断上升,其中四分之三来自私营部门,能效也由私营部门及私营主导的电网引领。但是这一时期国有公司的能源投资比重增加更多,化石燃料供应和火电投资正日益受到国企主导。2017 年,国有石油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仍接近纪录高点,而国企在火电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则上升到 55%。所有新建核电厂项目的投资都来自国有企业。考虑到风险情况,对于新兴经济体中最大的火电厂,大多数投资决策都涉及公共金融机构(出口信贷机构或国家银行)。国有企业贡献了超过 60%的电网投资,这一份额在过去五年一直保持稳定。政府背景的企业在一些可再生能源项目中也发挥关键作用,如水电和公共建筑的能效项目。
一些领域的投资决策越来越多的受政府政策影响。在电力行业,超过 95% 的投资是由这样的公司进行的,他们的收入要么受到全面监管,要么在竞争性批发市场中受到价格波动风险管理机制的影响。电网投资对市场监管和过网费用非常敏感,这决定了电网能否收回成本。一些新兴经济体规定的过网费用仍然过低,无法确保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再投资。处于成熟电力市场中的公用事业公司发现,在批发市场体系之中,它们的火力发电资产利润越来越低,甚至无利可图,它们正在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等领域中寻求可盈利的机会。尽管大多数可再生能源项目依靠合同和监管指令确定价格,但超过 35%的公用事业级的投资基于拍卖等竞争机制来确定价格。在中国以外地区,这一份额达到了创纪录的 50%。大多数能效投资都是受能源消耗标准推动的,越来越多的开始涉及财务激励。政府对电动汽车的购买激励占 2017 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支出的 24%,该行业综合价值每年增长 55%。
创新和新技术
2017 年,政府能源研发支出增长了约 8%,达到了 270 亿美元的新高。政府对低碳技术研发支出在经历了几年的停滞之后再次令人鼓舞地上涨了13%。低碳能源技术占公共能源研发支出的 3/4。平均而言,政府将其公共支出的 0.1%左右分配给能源研发,这一水平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国际能源署的追踪显示,2017 年公司能源研发投资同比增速为 3%,至 880 亿美元,低碳行业增长加快。受技术主导的电动汽车和新的出行方式的驱动,汽车行业成为主要的增长来源。继 2016 年低碳交通的激增之后,
2017 年风险资本在低碳能源领域的投资跌至 21 亿美元。然而长期趋势仍然是积极的。近期的增长几乎完全由清洁交通投资所推动,但数字化效率技术正在吸引更多的资金。可再生能源硬件方面的风险投资仍低于 2014 年。
为了实现气候变化目标,世界需要新的方法来促进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的投资。自 2007 年以来,大型 CCUS 项目的 280 亿美元专项资金中,实际仅支出了大约 15%,因为商业条件和已有政策未能吸引私人投资和公共基金。然而,随着新修订的美国碳税的实施,对二氧化碳(CO2) 储存的投资兴趣可能会加大。根据这种政策,本报告估计,对封存每吨二 氧化碳只需提供每吨 50 美元的激励即可能会触发全球短期内对 4.5 亿吨以上二氧化碳的捕获、利用和封存项目进行投资。这相当于 2017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量,捕获和封存的碳量是当前水平的 15 倍。
电池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在各能源部门,但它们的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趋势,而其成本将很大程度上受到能源部门以外的投资影响。2012 年以来,锂矿投资增长了 10 倍,而电池制造投资增长了超过 5 倍。只有在包括电动汽车工厂在内的整个价值链中进行同步投资,才能避免瓶颈和供应风险。为了帮助实现这一点,政府可以制定明确的政策来引导市场。2017 年,有很多电解项目获得投资决策,它们为清洁能源应用制造氢气。尽管对氢项目的投资仍远远低于固定式储能和车用电池投资,但关注度正 在增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近期,中国电建贵州、长峡电能、浙江省新能源、华东新华、日托光伏发布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简称贵州工程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电建集团在黔骨干成员企业。贵州工程公司拥有电力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曾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2025年7月1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5%,但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差距却在扩大。亚洲自过去几年以来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在2024年贡献了全球7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其次是欧洲和北美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由诺德智慧能源投资建设的江苏敬业钢铁50MW/100.32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位于连云港市灌南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片区江苏敬业钢铁厂区内部,规划装机容量为50MW/100.32MWh,采用磷酸铁锂电芯和市场主流的全液冷冷却技术,保障项目的高效运行。项目共计配置2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指导下,东莞市氢能两轮车量产发布暨投运仪式活动圆满举行。在东莞市政府、市内外氢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下,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东莞新锋阳氢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堂镇投放首批50辆氢能二轮车,以中堂镇甲醇制
近两年,中国能源版图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构。贵州、广西、新疆、湖南、四川、青海等省份的能源企业密集启动整合重组,一批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相继亮相。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地方能源集团的实力不容小觑。资产规模超千亿元者比比皆是,虽然电力装机总量仍不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能等五大央企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在降低工业能耗和提升可持续性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运营商是否应重新关注泵的能源效率?对此,苏尔寿中国区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周敏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全球范围内,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的产量不断增长。受此驱动,全球能源消耗持续攀升,这使得提升能效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通
继四川省雅江市探矿取得进展后,湖南省郴州市也探获一超大型锂矿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8日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矿产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能源资源安全是关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近日,日立能源宣布将为国家电网公司打造的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陇电入浙工程”)提供高压直流设备。该项目将有力促进中国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绿电外送,并帮助满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更高电力需求。随着能源转型的逐年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根据国际能源署
受供需突变、债务高企、技术竞争力不足、供应链脆弱、地缘政治加剧贸易与投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冲击,锂电产业链公司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行业分化加剧,洗牌步入深水区,一场关乎存续与出局的战役已经打响。“红海”搏杀从高歌猛进到销声匿迹2025年全球电池行业破产、退市事件频发。在国际市场
AI赋能电力产业:变革、挑战与对策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广忠王建明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全球电力产业无疑成为获得益处与遭受冲击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从能源生产、输配到消费管理,AI正在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化转型,并为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报告说,随着地缘政治压力及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国际石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化,过去15年来供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开始减弱,未来几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将远远超过需求增长。报告预计,2024年至2030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加250万桶,全球原油产能日均增加超过500万桶。到2030年
近日,在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推介下,固德威凭借在光电建材领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及丰富的全球项目实践经验,正式成为国际能源署IEAPVPSTask15“EnablingFrameworkfortheDevelopmentofBIPV”工作组成员单位!固德威也成为该工作组中第三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中方企业,未来将代
国际油服巨头要用百亿家产,换一张“新船票”!(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国际油价波动、能源转型加速、传统油气投资放缓……多重压力下,全球油服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战略调整。2025年6月,油服巨头贝克休斯宣布以11.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精密传感器与仪器(PSI)业务出售给工业制造集团克兰公司(C
近日,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捷报频传,连续中标江阴苏龙热电2×66万千瓦四期扩建项目、太仓港协鑫2×66万千瓦扩建项目、江苏国信扬州发电三期2×100万千瓦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和宁夏电投石嘴山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热电项目四个重点火电项目订单。苏龙四期扩建项目电站集团中标江阴苏龙热电2×66万千瓦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7月11日,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过渡期有关结算事项的通知》,规定6月1日至正式出台省级入市政策前过渡期电价政策。根据文件,6月1日前全容量投产的项目为存量项目,6月1日起(含)全容量投产的为增量项目。过渡期新能源存量项目继续执行现行价格政策及市场
7月10日,滨州市沾化区关于解释转发《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等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升光伏发电质效,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稳妥有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建设。2024年积极推进鲁北风光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上海电力发布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2025年1-6月,公司完成合并口径发电量378.4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5.48%,其中煤电完成246.1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94%,气电完成35.3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72%,风电完成58.8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6.94%,光伏发电完成38.17亿千瓦时,同
上海电气承建国内最大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就位近日,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收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管理部的一封感谢信,对其承制的中石油首套国产化工艺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四台超限容器的高质量交付、顺利安装就位,表示高度认可与感谢。该设备总重529吨,高度44.5米,
7月11日,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过渡期有关结算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了过渡期电价政策:过渡期为2025年6月1日至浙江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相关方案实施前。新能源增量项目90%上网电量执行浙江省煤电基准价,10%上网电量暂按照当月现货实时市场发电
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目从前期精心规划的蓝图正式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该批复不仅为项目开工建设筑牢了坚实基础,也为宁夏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该项目作为宁夏回族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4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其中4×1000MW煤电项目获得核准,两台1000MW机组投产,660MW项目投运。【开工】南充燃煤发电项目获四川省发改委核准6月25日,南充燃煤发电项目获得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文件。该项目是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整合成立以来的第一个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电力交易中心转发《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关于做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过渡期有关结算事项的通知》,平稳推进改革过渡。根据通知,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设定过渡期电价政策:一、存量、增量项目划分按照国家政策要求,2025年6月1日前全容量投产的新能源项目为存量项目,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新能源项目未来将采用“机制电价”或“交易电价”进行结算。这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电价形成机制正从传统“补贴时代”向市场化机制转型。那么,什么是机制电价?如何获得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