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
40年来,中国电力同样走过了不平凡的改革开放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在40年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国电力勇立潮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实施多轮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生产力获得了巨大解放和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40年砥砺前行征程上,中国电力人不忘初心,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一个个电力发展的世界奇迹,用心血和汗水描绘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光明画卷。
(一)风起云天,潮涌东方。如同春雷唤醒大地,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40年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浇灌中国电力工业春华秋实。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中华民族开启了走向复兴的壮阔征程。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第二次革命”,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0年间,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浦东闯关,平潭浪涌,前海开发,雄安启航……中国从全面落后到大步追赶再到引领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8%上升到超过15%。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市场主体从不足50万户增加到超过1亿户,制造业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立,为中国电力明确了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从改革开放初期电力供应普遍不足,中国奋起直追,逐步走向电力大国,并向世界电力强国迈进——
1978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仅有5712万千瓦,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仅2.3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只有0.25亿千伏安。中国电力总体规模不大、技术相对落后、供应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17.7亿千瓦,年发电量6.4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4600千瓦时,分别是1978年的31倍、25倍和18倍;全国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长度达68.8万千米,变电设备容量37.3亿千伏安,分别是1978年的30倍和148倍;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从220(330)千伏升至±800千伏、1000千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实现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联网和户户通电,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幅增强,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强大动力。
这是令世界惊异的规模速度升级——中国发电装机、发电量、电网规模均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发电技术和装机规模世界领先,中国电力经历大机组、超高压、特高压、全国联网,逐渐改变了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和区域分割的电网发展模式,走上了电力跨区跨省大范围配置与输送的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电力正向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转型跨越。
这是脱胎换骨式的体制机制变革——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到“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等多轮次市场化改革,到如今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国电力立足中国国情,把握改革的方向、时机和节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益、改善服务,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到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新格局的重大转变,大大解放了电力生产力,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电力发展模式。
这是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的力量积聚——国运兴,则电力兴;电力兴,助国运兴。电力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无不有赖于电力的持续增长及电气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正是电力所产生的强大动力,让中国的资源禀赋和人力禀赋科学匹配,让农业嫁接了现代的引擎,让工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科技追赶世界领先水平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力发展历程,改革是主旋律,改革是发动机,改革是冲锋号。从初期的投资体制改革到如今的深化市场化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为中国电力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是解放思想、矢志变革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思想解放的大潮,冲破思想的禁区,打破发展的僵局,更带来行动的破冰。
破冰前行,需要坚定自我改革的勇气与重整再生的决心,需要大力转变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方式。中国电力体制的每一次改革,正是为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作出的战略调整,始终围绕如何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垄断与竞争的关系而展开,正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最适合电力发展的制度体系的过程。
改革开放伊始,全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中央财政独家投资办电,资金匮乏导致电力发展滞后,无法适应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最早就是为解决全国性缺电的难题而开始的。
要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就必须吸收各种资金为我所用。政府投资实行“拨改贷”、发行债券办电、利用外资办电、合作出资办电、股份制公司办电……众人拾柴火焰高,各方打破思想桎梏,大胆想、勇敢闯、务实干。事实证明,正是解放思想,中国电力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这是求真务实、破旧立新的历程——
在“让电力行业资源配置机制更加制度化”的强烈需求下,中国电力逐步推进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各项改革:
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在全国自然垄断行业中率先脱离政府序列,中国电力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重要一步。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5号文出台,确立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任务,并引入竞争,重组国有电力资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新组建的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正式登场。
这一改革,强化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发展活力,中国电力又一次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来自市场的力量迅速转化为电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投资规模持续加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电力企业快速成长,电源电网快速发展……短短几年间,就基本改变了我国电力大范围短缺的现状。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电力发展的一系列世界之最群星闪耀:2011年,国家电网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网系统;2012年,水电、风电、太阳能装机纷纷跃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国电源装机总规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网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世界第一;随着“八交十三直”21个特高压工程的投运,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能源资源通过坚强电网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持续增长。
这是持续发力、全面深化的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了改革新篇章,汇聚起发展新动能。
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9号文印发,将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引向深入。中国电力正在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供需结构、转换增长动能,实现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的跃升。
从2015年“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到2016年的“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再到2017年的“下调用电价格”,电价改革成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民生获得感最强的措施之一。
2016年,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挂牌运营,35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相继成立,我国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体系,形成了公平规范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2017年全国电力交易规模达1.63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6%。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公示的售电公司达3300余家。增量配电改革积极推进,四批业务试点相继启动,基本实现我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全覆盖。
国资国企改革也在中国电力企业中开启征程,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增红利。公司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大潮中,电力企业主动作为,拥抱改革,在改革中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正是改革这“关键一招”,让中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电力这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得以挣脱僵化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真正“活跃起来”。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最生动的体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实践载体,正面临政策适配性与市场机制的双重考验。本文基于政策研究与实践观察,系统梳理当前制约项目推进的四大核心矛盾,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来源:配售电研究中心作者:吴俊宏)一、余电倒送政策争议:市场机制应主导资源配置
2月25日,由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邀请中国能源研究会姜庆国、吴俊宏、贾豫等国内相关专家共同编写的《2024年度新型配售电发展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我国新型配售电最新进展。已经连续六年跟踪发布的《年度增量配电发展白皮书》更名为《年度新型配售电发展蓝皮书》,旨在适应新型电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10个新能源项目分别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开工复工。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4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在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网绿色供电项目现场,中新网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增量配电改革试
增量配电改革,何去何从贾豫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榆林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分五批次批复了全国483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期间取消24个剩余459个试点),实现了地级城市全覆盖。截止2023年底,共有227个试点项目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实现了试点落地运
贵州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推动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公平、有序、规范开展。贵州电网公司以服务全省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为出发点,研究制定增量配电改革项目分类推进策略,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建立了“申请—评估—征求意见—备案”的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退出机
2024年12月31日,华能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网绿色供电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和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也是北方公司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创新发展的示范项目。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配有光伏、储能系统以及增量配电网,通过源网
新年新气象。2025年1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官方网站发表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文章,明确“公司建立增量配电改革常态长效机制,全力支持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并积极研究虚拟电厂、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经济技术特性和商业模式,引导更多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网绿色供电项目建成投运。作为国家第一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该项目是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主要建设50万千瓦光伏、光伏项目至达拉特经济开发区长度约42公里的220千伏输电线路、61兆瓦/4小时熔盐储能系统以及32兆瓦/128兆瓦时
逐“绿”而行,推动区域能源结构持续优化。12月30日,岁末年初之际,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港电力”)菜鸟、极兔32.6MWp屋顶光伏项目并网发电仪式在河南极兔郑州极港智慧物流园区举行。据悉,该项目由兴港电力投资,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总投资1.52亿元,总
近日,为积极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提高配电网运营效率,东北能源监管局对东北区域增量配电业务许可企业开展了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增量配电业务项目改革进展情况。东北能源监管局组织相关处办人员,集中力量对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确定的东北区域增量配电业务改革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河南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快推进河南省源网荷储一体化进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该《方案》明确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范围,涵盖了增量配电网场景、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工业场景、整村开发等农村地区场景、旅游景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吹响了号角。在新发布的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表中不再包含线损折价,而是将上网环节线损单列,按综合线损率计算用户应采购的线损电量,以其实际购电价格承担线损费用。《通知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2025年3月15日,是我国新一轮电改的十周年。新一轮电改开启十年来,我国整体建立了初步的输配电价制度,奠定了发用电直接见面的制度基础,新能源和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改革推动80%的装机容量进入市场、80%的用电量进入市场。多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机制形成雏形,国内29个省和地区开展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202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电力行业的系统性变革,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理念,重构电力行业的运行逻辑。十年间,市场交易规模倍涨,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初步建立,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雏形初现……一系列成果凸显出我国电力体制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关于十二届省委第六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文件提到,关于“打造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还有差距”问题的整改情况。一是综合施策,全力降低工商业电价水平,2024年全年累计降低用电成本75亿元。二是全力推进电价
2025年,迟迟未能推进的绿电直供、隔墙售电或将迎来规模化落地。新能源消纳问题愈发严峻,出海贸易绿色壁垒逐渐高筑,在绿电供给和需求方迫切寻求匹配的情况下,绿电直供的呼声高涨,从中央文件强调,到地方试点,新能源和电网的博弈开始有了突破。2月13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发布。报告明确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兴仁屯脚坪寨风电场、晴隆县光照猫猫井光伏电站、望谟县蔗香光伏电站等项目建成投运,电力总装机达到1800万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电价机制改革向整体和纵深推进,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在国家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电价机制改革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本文围绕未来一段时期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电价机制改革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并形成对改革方向和思路的初步思考。(来源:微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甘肃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公司”)66.00%股权,主营业务新增火力发电业务,已发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753.97万千瓦,同比增加113%。同时,不断强化对电力中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在当下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尽管相关政策已明确赋予增量配电网与电网公司同等的公共电网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执行环节,这一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却差强人意。增量配电网在诸多方面未能真正彰显其电网身份,常被当作普通用户对待,尤其在调度权、电源接入权以及合理收入权等核心领域问题突出,亟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组织召开新疆区域2025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新疆电力市场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25年电力市场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