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2018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市场分析(多图)

2019-02-27 16:39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关键词:动力电池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正极材料价格总体处于下行阶段。 目前磷酸铁锂的市场报价在 6.05 万元/吨左右,而三元 523 的市场报价在 17 万元/吨左右。由于正极材料价格由成本加成模式决定,伴随上游锂、钴价格下行,磷酸铁锂正极价格较年初下降了 28.8%,三元 523 正极价格较年初下降了 20.5%。目前正极材料企业两极分化严重,大厂基本满产报价较为坚挺,伴随原材料成本下降其加工费有上升趋势,而中小厂家开工率严重不足,加上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其价格随原材料下降趋势明显。

磷酸铁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元 523 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磷酸铁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元 523 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负极材料价格相对稳定。国内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中端产品主流报 4.25 万元/吨,高端产品主流报 6.25 万元/吨,人造石墨 330-340mAh/g 报价 4.75 万元/吨,340-360mAh/g 报价 7 万元/吨。

负极材料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池隔膜市场基本平稳,主流湿法基膜 1.5-2 元/平,干法基膜 1-1.5 元/平。 年初至今由于基膜降价严重,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开工率相对较高,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而对于新进入者来说行业盈利能力吸引力有限。

电池隔膜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解液价格受溶剂价格上涨影响持续,年内维持相对稳定。 目前溶剂价格整体仍 维 持 在 高 位 , 六 氟 磷 酸 锂 价 格 在 氢 氟 酸 价 格 大 幅 上 涨 情 况 下 涨 幅 在3000-8000 元/吨,同时下游电池厂对电解液的需求相对较强,导致电解液产品价格战虽然依然持续,但国内电解液价格主流报价上调至 4.15 万元/吨,高端产品价格在 7 万元/吨左右。

电解液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万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大材料和锂电环节盈利能力现拐点。 受制于锂和钴价格下行趋势,传统利润中心原材料环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盈利能力下滑, 2018Q3 的毛利率、净利率、ROE 为 34.03%、 13.41%和 3.26%,较 2018Q2 下降 6.9pct/6.8pct/2.9pct;锂电设备环节龙头企业先导智能及赢合科技分别由于单个大订单、非经常性损益、研发支出等原因带来盈利能力的下降。

四大材料环节中,正极环节由于普遍为收取加工费模式,在正极产品价格下行幅度小于材料价格下行幅度情况下,龙头企业毛利率、净利率和 ROE 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隔膜环节受上海恩捷资产合并影响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上升,剔除恩捷的因素,行业盈利仍处于下行阶段。电解液环节受益于碳酸锂价格下行以及溶剂涨价带来的电解液产品涨价,行业 2018Q3 毛利率、净利率和 ROE 分别为 23.51%、 8.21%、 2.80%,较 2018Q2 上升 1.47pct/0.39pct/0.56pct。锂电池环节行业龙头效应明显,毛利率方面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的毛利率仍显著高于行业其他公司,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以及三元产品价格相对坚挺,其中宁德时代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和 ROE 均有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环节毛利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环节净利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环节 ROE 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海外车企进入中国开启电动化元年。 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于 2020年彻底退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保护壁垒逐步衰退,以往对国内市场抱着试水心态的外资合资品牌开始正式布局国内市场。目前大众、宝马、戴姆勒、特斯拉、福特、通用、丰田、本田、日产等厂商均已在华布局。

国外电池巨头三星、 LG、 SK 逐步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入。自 2013 年以来,三星 SDI、松下、 LG化学、 SK 等纷纷在中国建厂,但受制于国家补贴政策的限制,外资电池在国内装车没有补贴,导致外资电池始终未能进入主流市场。但 2018 年 5 月 22 日中汽协公布的白名单上,三家韩国企业首次入选。

平台型合作模式更加稳固,优质产业链供应商有望享受量价齐升。 相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类招标合作模式,海外龙头构建的平台型模式将会形成更长久的利益共同体,具体表现为 1)供应关系更加稳定,追求长期合作; 2)注重质量,杜绝短期价格博弈。目前国内锂电的供应体系中不少供应商也打进了海外巨头的供应链(如正极供应商当升科技、负极供应商贝特瑞、隔膜供应商上海恩捷、星源材质、电解液供应商新宙邦、天赐材料、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等),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未来 1-2 年内海外供应链的增长将带来量价皆优的订单,并有望与国内市场业务支撑。


原标题: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3.73%,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全球化加速,优质供应链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池材料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