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李强: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国网江苏公司在综合能源这块的工作。今天就综合能源服务的一些技术和综合能源的示范工程给大家做一个基础和实践方面的分享。
分享这个之前简单介绍一下,国网江苏电科院主要是做电网运行、电网重点示范工程的支撑、电网的故障处理,就是支撑电网安全生产的,同时有一系列的相当于重大的像综合能源、人工智能、新技术包括大数据等等的示范工程和平台的建设,也有相关的工作在里面。
今天分享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综合能源发展背景;第二,关键技术;第三,工程实践;第四,总结和展望。
第一,发展背景。
综合能源其实在国外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像欧盟的第六、第七框架,开展了微网多微网、泛州网络、智慧能源。加拿大,国家2010—2050能源战略:社区综合能源系统ICES。日本,氢能计划,覆盖全国的综合能源系统。美国,能源法案,综合能源计划。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国是非常重视综合能源发展的。
我国对这个发展重视度更高,2014年6月份,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提出“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个革命,其实这“四个革命”就是要我们在综合能源承接落地上多种的像增量配网、综合能源等等路径来实现。2016年11月份、12月份各发布了一个,《电力“十三五”规划》《能源“十三五”规划》,分别提出建设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构建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国网公司2017年10月份,提出《关于在各省公司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意见》,逐步在落地了,因为各个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对应的应该有一套专门的机构来落实对应的相关工作。各省公司做这个主要是以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和多能胡不为发展方向。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开展多能互补的技术研究、一些示范工程的建设,也是符合世界潮流和方向的,也符合我们国家的重大能源战略需求,也是国网公司目前工作的重点。
前面说到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我们觉得这个确实很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实践工作中面临很多困难的。因为我本人、包括我们团队、单位,都是承接到落地、到实践、到执行,就是一个执行层,不是决策大方向层,我的工作就是如何把领导决策下来的东西做成现实,做成能用的、做成好用的、做成可以经济更省的、更能够给大家提供服务的一个方向,因为前面有一个成果的总结,把那个拿过来梳理了一下,给大家先做一些技术方面的介绍,再到实践。
我们目前实践中碰到很多很多问题,首先,多能互补系统:多环节的耦合,无论从规划到运行多尺度的协调,目前很困难,困难在哪儿?对于电网来说我们很熟悉,电力系统的仿真,哪怕是新能源,风电、光伏进来都没有问题,我们现在都有相对比较准确的模型、预测的工具等等来解决这个事,至少在电网比较好的地方来实现电网的优化运行等等,但是综合能源进来之后,气网进来、热网进来之后这个问题很难的,为什么很难?和之前我们的电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大家所说到的,比如说我们电都是秒级的,要实现实时共用的平衡,但是对于冷热源进来之后就不是这个事了。比如说空调你打开之后电就上去了,但是房间的温度其实没有上来,它的热的时间力度跟电从这个形象上来说差别很大。因此,实践中发现跨能源网络的协调、规划和优化调度是实际工程中面临的比较困难的事,如何把这个解决好,家庭里面不一定做到,尤其到大一点的园区级或者到比较大的工厂级等等,是比较大的问题。
我简单介绍几点,这里有几个国网公司省公司以及政府的项目,目前有些已经结题了,也有一系列的成果,在3月21日也请了华北电力大学的刘院士做了鉴定,还得到了比较高的评价,后边会简单说一下。
技术难点1,多能互补多能耦合、多运行目标和多维不确定性,给我们规划带来很大的难题,结合实际是有很多优化的原则的,而且实际的布点也是符合优化结果的。但是在多能互补里面,不像100万机组、不像特高压电网的规划很多东西那么确定,这里面的复杂度,进来之后多维的不确定性之,使得我们做这类工程的时候,我到底要配多少容量,而且里面有电热转换、有气热转换等等,这些环节,他转换的约束条件、转换的效率等等,不同的地方资源的影响都会对我们建设的方案、建设的容量等等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这块是有对应的成果支撑的。
技术难点2,多能互补里面的动态过程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这里是什么问题呢,对电力系统来说静态稳定性等等,对应的仿真工具、对应的模型是相当完备的,包括潮流约束等等的计算。对于燃气和热力,我们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这方面也配备了专业的人员,像热供应系统方面也有博士加入进来。我们相关专业人员耦合了一下,大家一块讨论这个事,发现燃气和热力动态系统,跟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电网的动态特性差别很大,之后我们干这个综合能源系统的时候是要把三者,无论运行的优化还是规划的优化,其实三者是一定要耦合关系的,最后把它耦合之后,这个问题是很麻烦的,包括求解,这块也有一些初步的成果了。
技术难点3,多能互补一些动态的特性。现在存在的问题,系统间的扰动传播机理不清楚,很多时候到底燃气系统和综合能源里面气对电有什么影响,电对它有什么影响,电和热之间,比如在综合能源里面,燃气轮机怎么配?配完之后如果这侧故障了,对电供应的影响?很多东西我还是不太清楚的,也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目前觉得这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实际有一些成果,但是还是没有解决的。
第二,下面结合这些关键技术简单汇报一下我们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成果。
我们这个活怎么干的呢?2017年初接到了这么一个任务,国网也是我们江苏公司,做了一个“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这个服务中心要体现国家层面国网的新理念,本身这个中心里面有很多工程、有很多项目,这边要做成一个多能互补的示范工程,这个任务接到之后就很麻烦了。为什么呢?我们基本上算从零开始,第一件事要干什么?这个公司要怎么建、里面东西怎么配?第一件事要解决这个事,解决这个事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关于多能系统的建模分析、多能互补系统方法建立、多能互补的优化这方面的工作,最后我们做了一个区域能源的综合平台。完成了这个项目的可研等等,方案也经过多轮评审论证,基本上也都通过了,现在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也做了一下运行控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多能流混合时间分辨率建模,基于区间鲁棒规划联合决策的日前调度方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日内滚动优化调度方案。我们也做了一个多能互补的能量管理平台,因为底层的监测运行都是有工具的,但是在顶端的能量管理和优化算法实际现在也没有找到很好用的工具。
技术核心1: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及网络建模。主要是针对电、气、热各个系统的不同设备,建立了满足电网、热网、气网等等它的模型,这块是专业融合,也找了相关的团队和专家一起讨论,结合几个比较大的研究项目把它做出来。做了仿真分析,同时做了很多实验验证,相关的模型和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在工程中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包括电网侧、网络侧包括电网的动态传输和综合能源的,尤其是热负荷的惯性,热负荷的惯性比较大,就是比较慢,我们电网的惯性相对比较小,包括负荷互补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我们第一个成果,关于综合能源的规划,基于电网规划的思路,把综合能源的东西加进来,包括负荷分析,包括冷热电的负荷预测,以前我们做电力的时候是做电力和电量平衡,现在我们就要把冷热负荷加进来考虑另外的一些能源的平衡,这个平衡下结合我们对应的规划方案,确定我们对应的冷热电系统的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容量配置,再结合我们实际产品的一些型号来进行选。
这里面其实还要考虑到一些运行模拟,尤其在大电网里面,都是按照上限,比如这个机组容量是100万,就按照满发或者停机来考虑这块对应的容量包括输电的容量配置,包括一些稳定控制和装备的控制等等,在综合能源里面场景就会很复杂,我们就要考虑到他们交互模式之后看哪种情况下是它的运行边界,要满足它的运行边界下确定我们最优的规划运行方案。
目前我们完成了43个细分行业的负荷模型,也是努力朝商业这块发展,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商用的软件,能够给大家提供通用的工具,这块肯定提供的是辅助的,他会出若干个或者一个系列的规划方案,这个规划方案可以辅助我们做这块园区级的或者工厂级或者单位,像我们单位是300多亩的园区,在我们这个园区干这个活,就可以提供相对比较优化的方案。这块包括3大类、35种的综合能源细分关键设备模型。构建包含4类细分评价方向、12种评价指标的用户侧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可视化界面包含5种图表展示形式,8种规划方案评价指标。根据这些评价指标,评价出我们综合能源最后得分更高可能就更优。
核心技术2:关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工作。运行方面比较难的,像电网这侧我们很清楚,现在等于把这个冷热网、气等这块加进来之,我们其实不清楚,就是说我们原有的电网,比如说省级电网,刚才说EBS,现在已经升级到D5000系统,可以满足省级电网的运行控制,对于配网侧,尤其是微网侧也有对应的能量管理,但是它的很多管理实际上是满足不了,尤其是多种综合能源系统进来之后,其实很多运行控制是解决不了的,基本上有的是有地源热泵,加一个地源热泵控制进来,而且基本上不是协同控制。尤其是跟电耦合的,像配一个冷热电三联机组,耦合控制相当难,我们做了这块的尝试,电加进来,同时有电热等等一些转换、一些存储,有热存储、有电存储,这个系统之后相当于多时间尺度,电要保证它在秒级,就是现在实时平衡,热要保证他能够满足供热的,比如我们指标定为3%或者百分之几的偏差,要满足这样一个供热或者共能的偏差。我们主要是采用对不同的能量流采用不同时间分辨率进行建模的,刻画它的动态过程,通过这个动态过程解决它的动态差异。比如说电就用电网之前运行控制的这些需求,满足它实时平衡,热里面,比如有的是30秒,或者有的更长,或者有的短一点,能够对应时间采集它的信息,同时也要预控,就是预判它后面热能流的温度等等变化,对它进行热控,通过这个解决协调控制难题。
这是目前可以对外公布的成果。
1,做了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平台,给我们提供的是系列规划方案。这个规划平台用起来这样,了解现场的实际冷热负荷、资源需求条件输入之后,可以基于建立的模型,出一个系列,优化规划方案供你参考,结合人工选择一个规划方案。
2,关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管理平台。能源管理是比较难的,包括微网也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微网的运行控制,像省级电网的EMS,每个高级应用直接江苏一直到浙江,用一些系统,策略算法差不多,可能有的参数调一下。微网里面好像每个工程都偏定制化,在综合能源里面做的属于顶层的应用,这个应用策略是结合具体工程做的,后面看能不能推广,比如参数能不能做成自适应,能不能有一定的通用性。
这是开发的两套系统软件,一是规划平台,第是综合能源系统的,在仿真系统测试了一下,现场在冷热源网系统部署的,我们现在使用的系统是一个小的综合能源示范园区用的。
第三,综合能源的实践。
在苏州同里,这个是同里古镇风景区,我们在同里古镇风景区大概50多亩地做了综合能源服务中心,这里面有各类的,相当于办公园区了,我们的目标是,以电网为中心,电能替代为重点,多种能源协同的一个能源互联网的示范区,这个示范区可以提供多种综合能源服务。这是示范区的一些项目,我们这个项目目前还有一些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示范,还处于一定的保密期。屋顶光伏、相变储热、光热发电、风力发电、地源热泵、光伏路面等这些东西都做了,这个地源热泵整个区域都是,通过这个构筑办公园区综合能源的系统。
几个关键装备。1,深冷液化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示范,把空气压缩成液体,实现能源的存储,同时过程中有冷热能的释放,这个冷热能我们综合利用起来,实现综合供冷供热的利用,这个有500千瓦的。2,光热发电,把热集起来,可以把热存储起来,也可以把热供的综合官网。3,我们国家重点项目做了电方面的可以实现配网调控的工具。这是做的冷热电协同控制,以清洁能源供应为方向,电为中心,电网为平台,实现多种能源的供应,在能源侧我们有各类核算能源,包括地热、压缩空气、各种类型的可再生能源,这块是电能的平台,下面有一个热能的供应平台,同时园区还有一个生活热水的管网能够同步建设,通过综合能源供应实现我们楼宇里面像冷热空调、热水等的综合供应,电能方面也满足各种电的需求,电上有交流、直流、混合等新的技术。
方案运行中,现在我们这个项目投运时间不短,有的在冬季有,夏季我们做了整个示范区不同项目的运行方案,在园区分三个模式,夏季供冷、冬季供热、还有过渡模式,通过几个综合能源的项目,目前来看是能够满足我们园区能源的综合供应的,很多本来电能转换的,现在可以通过冷热能源进行供应。
随着这个成熟,可能到能源物联网之后,可能很多智能化的更为成熟,大家就推广应用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奥德集团总裁林波出席活动。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峰,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现鹏,奥德集团总裁林波,集团副总裁、
6月24日,旺能环境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旺能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旺能环保)与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许昌市绿色豆制品产业园供热协议》。建安区委书记李晓文,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雁,美欣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夫人鲍凤娇,旺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姜晓明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合作达成。政企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圆满落幕。大会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能源科技深度协同,汇聚全球能源领域政企领袖、学术权威、技术先锋,共探零碳转型路径,共同研讨绘制数字能源时代的“中国方案”。国能日新作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国家能源集团有14台火电机组分别获评不同兆瓦级AAAAA级火电机组荣誉称号,代表了电力行业领先水平,这些火电机组正以“5A”实力,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全力应对迎峰度夏大考。国家能源集团都有哪些“5A”级火电机组上榜?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6月19日17时16分,华能南山电厂气电扩建项目6号9F级燃机机组联合循环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此前,该项目5号机组已于3月27日成功投运。至此,华能南山燃机项目圆满完成“双投”目标。电站集团为该项目提供机岛、炉岛主设备。6号机组自进入整套启动调试以来,燃机点火、汽机冲转、机组并网、
2025年6月17日,湖北荆门——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与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顺风能”)子公司——深圳天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储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优势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储能新型产业
6月18日,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一,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孔小强,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杜予斌,许继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俊涛等出席仪式。张庆一在致辞中向各位嘉宾长期以来对
6月19日,华能南山电厂6号燃气发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设计值。至此,该电厂扩建2台46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营,将为海南省迎峰度夏和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坚强能源保障。作为海南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创新应用全国首台GVPI技术50
在全球能源加速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的背景下,储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深化产业链合作成为重塑储能产业格局的关键路径之一。SNEC展会期间,采日能源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签约,旨在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一系列战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3月15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工信部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研究所、中国电力云平台、北极星电力网承办的首届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园区、高校、企业等各界代表共200多人齐聚一
作为能源互联网核心结构的园区智慧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互联网能否真正建成的基础。“能源互联网的基础物理架构物联网的建设初步成型,国家电网以三型两网的架构,把构建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很快就会成为席卷全球的能源互联网发展浪潮。作为能源互联网核心结构的园区智慧能源,是中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在2019年首届中国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上作了《园区智慧能源发展逻辑探讨》的主题演讲。他从铁水项目产业链的需求出发,进行智慧能源服务的发展逻辑探讨。北极星电力网、电力头条APP将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了解更多的会议直播,请联系微信号:13693626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谷延辉在2019年首届中国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分享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案例。从金风科技亦庄园区的综合能源项目案例出发,介绍了其对智慧能源的理解,以及未来金风科技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展望。北极星电力网、电力头条APP将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了解更多的会议直播
临港校区新能源微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热水系统、多类型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微电网的控制运行系统、建筑能效的监测管理系统、智慧能源的管控系统等。上海电力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刘方博士在2019年首届中国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上讲到。同时,介绍了临港校区新能源微网示范平台、临港校区能
园区智慧能源是“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典型应用场景。江苏现代地产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秦国亮在2019年首届中国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上时表示,另外,他从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内容以及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数字化作了更加详实的介绍。北极星电力网、电力头条APP将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了解更多的会议直播,请联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委会会长赵风云在2019年首届中国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为大家分享主题为《园区智慧能源服务的商业模式》的演讲报告。主要从怎样看能源转型、综合智慧能源的诞生、综合智慧能源的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园区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的特殊性、当前试点项目的进展和问题、综合智
结合国家电网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园区智慧功能至少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融合:第一,能源流;第二,数据流;第三,业务流。“三流合一”是必须要实现的,实现多能源互补,以及区域电厂和微网服务的智能化。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光伏云事业部副总经理谢祥颖在2019年首届中国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演讲时表
园区智慧能源的发展离不开储能的发展。北京友信宏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萌在2019年首届中国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上分享了能源互联网方面以及在储能上面的应用案例。北极星电力网、电力头条APP将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需了解更多的会议直播,请联系微信号:13693626116李萌:各位来宾,大家好
综合能源服务是面向能源系统终端,通过能源品种组合、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系统集成等方式,使能源消费客户受益或满足感得到提升的行为。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软件研究院院长杨志鹏在2019年首届中国园区智慧能源高峰论坛从项目案例出发,讲到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技制宜”
湖北能源两度挂牌却无人问津的营口能投公司65%股权,最终仍由同属三峡系的三峡能源“内销”接盘。从西北“沙戈荒”基地的煤电招标,到东部沿海的燃机调峰项目重启,三峡集团正以“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模式,重塑火电的战略价值。两度流拍终“内销”,三峡能源接手困局项目2024年4月,湖北能源集团股份
1、中国能建签约500MW风电配储项目6月16日,中国—中亚产业与投资论坛上,中国能建海投公司与萨姆鲁克能源公司交换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500兆瓦风电配储项目股东协议文本。项目配置500兆瓦风电和150/300兆瓦时储能,建成后将有效弥补哈萨克斯坦北部电力缺口,助力能源结构转型。2、14台13.6MW1台10M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北极星储能网讯:当SNEC2025的聚光灯聚焦于能源变革前沿,储能产业正以“协同”为笔,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勾勒新发展图景。展会期间,海博思创、宁德时代、中车株洲所等近百家企业就储能业务密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预计超26.2GWh,从技术研发到系统集成,从产业链协同到全球化市场布局,一场产业聚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23日-2025年6月27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黑启动试验成功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在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丘北县宝池储能站圆满完成国内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构网型储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6月26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点内容提炼如下: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相关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
6月24日,公司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董事(法定代表人、代行董事长职责)张玮与中煤新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李明镜座谈,并见签党委“联合共建”合作协议。中煤新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忠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华党,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郑亮,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明宇,党委委员、副
6月26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等4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电力负荷管控措施和绿电近零碳微电网群建设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对2025年至2028年迎峰度夏(冬)期间,注册地在景宁县,企业有效参与由供电公司发起的移峰填谷、集中检修且拥有独立用电户号、满足计量采集要求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标准引领。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中低温余热余能高效利用、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制修订,加大工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