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攻坚突破电力体制改革

2019-07-31 08:27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钟华林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能替代一般工商业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四川成都金融城高处远眺,锦江在侧,交子公园如一片“绿毯”延绵开去。 郝 飞摄

图①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大熊猫基地的大熊猫憨态可掬。 衡昌辉摄

图② 鸟瞰成都太古里。这里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它见证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四川省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而取得的瞩目成就。 尹 钢摄

图③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堆满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 郝 飞摄

巴蜀大地的沧桑巨变,是新中国70年发展辉煌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70年间,四川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四川地区生产总值1952年为24.6亿元,到1973年达到103.9亿元,用21年时间实现“百亿跨越”;1991年达到1016.3亿元,用18年时间实现“千亿跨越”;2007年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562.4亿元,用16年时间实现“万亿跨越”;2018年GDP总量达40678.1亿元,迈上4万亿元台阶,按不变价计算是1952年的182.4倍,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

四向拓展 全域开放

70年来,四川的每一次飞跃无不与共和国同频共振,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一五”“二五”“三线建设”初步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四川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西部大开发为四川迎来了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机遇,四川经济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大局,努力实现更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四川既是国家重大战略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也是贡献者、受益者。

“一带一路”建设,使四川这个西部内陆省份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四川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衔接点,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四川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现在,从成都开行的中欧班列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同时,四川着力打造天府新区、四川自贸试验区等一批开放平台,落户了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园区。今年1月至5月,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增长了11.7%,与欧洲国家的进出口额增长了46%,进一步实现了对外贸易区域上的多元化。

西部大开发使四川等西部地区成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中央就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四川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机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开放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开放。为更好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四川着力打造适合内陆地区特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如今,四川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形成。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正加快形成。自贸试验区作用充分彰显,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逾95%。挂牌两年来,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企业超过6万家、注册资本超过8000亿元,外商投资企业692家。此外,四川还加快推进贸易强省和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建设,积极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对接拓展南亚和东南亚两大市场;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与多式联运,创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深入推进中国(成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18年,四川省货物进出口总额5947.9亿元、增长29.2%,其中出口额增长31.4%,增速居全国第一。

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

要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站在全国看四川,跳出盆地看四川。去年年中,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壮大环成都经济圈等重要支点,强化四大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为建立健全区域发展统筹机制,四川省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五大片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五大片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各区域之间规划对接、创新协同、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市场开放。

作为“一干多支”的“干”,成都的作用让人期待。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瑞武在分析中看到了机遇,更感受到了责任,他说,“一干多支”是水涨船高的有机体,成都要坚定不移做强“主干”,切实增强“主干”责任担当,全面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坚定不移推动“五区协同”,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成都先后与各市(州)建立了政府层面的合作关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联动发展不断增强,民生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多支”的“支”,又将如何处理好与成都这个“干”的关系?作为“多支”中离“干”最近的城市,眉山的分析和认识很有代表性。“‘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眉山市市长罗佳明说:“首先要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转变‘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旧观念。”他举例说,上海、广州周边的城市,诸如昆山、佛山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今天,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四川,区域利益平衡机制正在形成,“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市(州),科技研发在成都、生产在市(州),公共服务在成都、配套在市(州)”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已具雏形。通过完善区域协同协作机制,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和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有序推动。

7月12日,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基础。坚持科学定位、分类指导,按照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县、农产品主产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分类定位,高质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聚集区、优势区。

创新驱动 改革攻坚

在成都龙泉驿区,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纳税人“最多跑一次”“只排一个号”甚至“一次都不跑,全程网上办”已成常态。

四川统筹抓好事关长远发展的关键性改革攻坚,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全省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至684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98%的企业投资项目实现“不见面、不跑路、全网办”;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截至2018年年底,四川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545.3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2%。

为攻坚突破电力体制改革,四川出台《关于深化四川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丰水期居民电能替代政策,实施输配电价改革,支持企业“打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在去年为企业减少电费154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分两批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幅达11.73%。

四川坚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去行政化、选聘市场化、管理契约化、股权多元化;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省属一级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在8户省属、市属子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省属企业混改面达51.1%。

为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四川省30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基本完成,国务院在全国推广的两批共36条经验中涉及四川省的有16条,其中独立创造的11条,数量居各试验区第一。

四川省军民融合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建立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共建、联合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机制;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省、国家技术标准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建成全国首个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此外,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出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16条政策。2018年,四川省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

原标题: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能替代查看更多>一般工商业电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