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氢气有很大的前途—但不会像你认为的最强助推器那样。低碳氢和相关合成燃料将成为全球经济大部分区域脱碳的关键,使其成为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C以下的关键组成部分。
(来源:微信公众号“ERR能研微讯” ID:Energy-report 作者:ERR能研君)
但除了这个非常真实的潜力之外还有一些危险的炒作。公司和纳税人冒着燃烧数十亿美元的风险,实现通常被称为“氢能经济”的宏伟愿景,即氢能在整个能源领域的广泛部署,作为脱碳的核心驱动力—包括在没有经济意义的领域。
如果公司和政府没有实施低碳氢的战略,他们将浪费大量资金,并可能使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更难实现。
为了释放这种高度通用且可能零排放的能源载体的巨大潜力,企业和政府都必须加快步伐。公司需要将氢能投资集中在不适合使用更便宜技术的用例上,以及使用现有基础设施大规模部署低碳氢气的情况。就政府而言,政府需要制定一项监管制度,鼓励在规模和适当的地区部署低碳氢。
基于BCG专有的H2成本模型和我们评估数百个机会的经验,我们确定了未来十年最有前景的低碳氢应用:氨、钢和化学制造等工业流程,以及潜在的重型运输。
如果公司和政府做对了,到本世纪中叶,低碳氢和相关合成燃料的市场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这是从炒作到现实的明显转变。
大规模应用低碳氢
作为能量载体,氢具有固有的优点和缺点。从好的方面来说,它是多功能的:氢气可以与氧气一起燃烧产生热量,就像柴油和汽油一样,它可以在燃料电池中反应产生无排放的电力,它可以直接用于化学过程。
但它有一些相当大的麻烦:氢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微小分子,它的能量密度低于碳基燃料,运输和储存相对昂贵。由于目前可用的两种技术缺乏成熟度和规模,低碳氢的生产成本也很高:蓝H2和绿H2。
对于低碳氢气来克服这些缺点,参与者必须确定哪些材料的氢需求将证明在大型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蓝色H2,大型二氧化碳物流和存储基础设施)中的投资是合理的。他们必须避开低碳氢不太可能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应用。后一类包括用于乘用车,供暖和发电。
由于其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利用已建立的基础设施的能力,电池电动汽车已经在个人移动性方面发展成本优势,而燃料电池车辆不太可能实现。
因此,氢可能仍然是用于乘用车的小众技术。在空间供暖和温水生成中,各种潜在的低碳技术,如电加热器,热泵,太阳能热,生物质和绿色区域供热,很可能比低碳氢还便宜得多。最后,氢可以说是当今最低成本效益的发电方案之一。即使人们采取经常被吹捧的方法设置电解槽,只有在有可再生能源过剩的情况下才能运行,因此也是如此。
氢的基础知识
氢可以以各种方式生产和部署。在生产方面,有3种技术:
黑色H2。通过天然气或矿物油的蒸汽重整产生,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这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具成本效益的生产方法。
蓝H2。通过蒸汽重整生产,但捕获了80~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被压缩或液化,然后运输和储存。
绿色H2。可再生能源用于为水电解提供动力—将水分解为氢和氧—这一过程可产生零碳排放。
氢可以在各种转换过程中发挥作用:
化学链中的原料。氢是塑料和化肥等产品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直接燃烧中的燃料。氢气可用于简单燃烧,产生热量,运动,最终产生电力,不会产生碳排放。
氢燃料电池中的燃料。氢燃料电池是将氢和氧转化为电和水的电化学装置,没有排放。燃料电池可用于固定装置或车辆中。
合成燃料中的成分。像汽油和柴油一样,合成燃料也是碳氢化合物。但是,尽管化石碳氢化合物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但合成燃料是由非化石碳(如来自生物量和沼气厂或空气的碳)以及导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低或为零的低碳氢制成的。
重要的是要注意,虽然低碳氢在这些用途中具有固有的缺点,但这些应用在某些国家可能是可行的。例如,坚持采用气体加热系统的国家可能决定采用低碳氢气混合气体来限制排放。
低碳氢的大规模使用将主要应用于几乎没有其他可行的脱碳选择以及技术和基础设施障碍可控的应用中。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我们看到两个主要用途:工业流程和重型运输。
工业流程。由于几个原因,低碳氢的工业用途是最有希望的。
首先,黑H2已经用作生产氨和甲醇以及用于加氢裂化和加氢处理的石油精炼厂中的输入。由于这些市场对氢气的需求已经很稳定,转向低碳氢气的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在氢气生产方面取得进展。
其次,这些市场的消费集中在工业区的许多大型终端用户中,限制了对新的氢存储和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
第三,大多数工业过程公司运行大型资本投资计划来取代和升级现有的氢生产设施—这样的投资周期提供了使原料脱碳的机会。由于类似的原因,低碳氢有可能使钢铁生产脱碳,尽管这需要对钢铁生产设施进行大量再投资。
工业应用的潜在规模是巨大的:如果全球目前的所有黑色H2消费量都被绿色H2替代,则所需的可再生能源数量将大致相当于欧盟目前每年产生的总电量(约3,500TWh)。
重型运输。遏制重型运输—陆地,海洋和空气的碳排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脱碳挑战之一。
对于重型公路运输而言,低碳氢与燃料电池相结合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可行的应用。在范围很重要的区域,压缩氢具有比锂电池更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但低于柴油)。
成功部署将取决于燃料电池成本和效率的显着进步,以及沿主要运输动脉的大规模开发加油和配送基础设施。燃料电池卡车的前景也将部分取决于一个不可预测的因素:电动卡车的范围和充电速度的重大飞跃将严重限制氢气在该应用中的竞争力。
对于空运和海运而言,氢基合成燃料具有相当大的前景,但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超过2030年)。
尽管这种碳中性燃料的生产是昂贵的,但它们可以用于普通内燃机或涡轮机中,因此可以成为航空和海运等高排放应用中汽油和柴油的可行替代品。
合成燃料将主要与先进的生物燃料竞争,例如来自蓝藻或有机废物的燃料,这些燃料仍处于商业开发的早期阶段。
不确定性和重大机遇。虽然低碳氢最具吸引力的前瞻性应用是工业过程和重型运输,但潜在用途范围很广,氢技术不断发展。
活跃在该领域的公司,如氢气设备制造商,公用事业公司以及可在运营中使用氢气的工业公司,应密切关注市场。鉴于我们在低碳氢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监管发展和技术进步可能很快导致在其他领域部署氢的机会。
但即使低碳氢的使用集中在工业过程和重型运输中,其潜力也是巨大的。我们的模型表明,如果在最合适的应用中部署低碳氢,并且全球排放量符合巴黎2°C的目标(一个巨大的“如果”),那么到2050年,低碳氢和氢基合成燃料的全球市场将达到1万亿美元。
低成本低碳氢的途径
如果没有可靠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生产方式,确定低碳氢的正确用途几乎没有意义。为了提供有关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见解,我们建模并确定了使绿色和蓝色H2成本具有竞争力所需的条件。虽然这不容易实现,并且需要监管帮助(包括有效的碳价格),但我们看到了好消息:有一条明确的途径可以使其与黑色H2竞争。
正确地得到比例方程。绿色和蓝色H2都面临挑战,需要不同的规模才能具有竞争力。
虽然绿色H2可以零排放生产,但今天的生产过程并不具有成本效益,因为大多数配置的设备都是分量表并且运营成本很高。具有成本效益的运营取决于两个发展:
• 电解槽技术需要成熟,与目前部署的典型5~10兆瓦机组相比,单元尺寸需要增加到100~300兆瓦。这样的开发将使电解槽成本降低50%以上(安装系统降至500欧元/kWel以下)并将效率(生产H2单位所需的电量)提高5个百分点,超过70%。
• 氢气生产装置应使用可再生能源配置,允许高电解槽利用—每年大约5,000小时或更长时间。
最终,符合此处所述要求的绿色H2生产设施将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减少每年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蓝色H2面临两个主要挑战。第一个问题涉及实现高二氧化碳捕集率和低每吨存储成本的技术障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蒸汽重整过程的不同部分并进入长期储存场所—例如,那些处于枯竭的海上天然气田的储存场所。第二个挑战是公众对储存设施发展的抵制—这是大多数欧洲国家争论不休的主题。
公司正在投资回收捕获的二氧化碳的技术,包括塑料制造—这种努力可以消除对储存的需求。虽然这些技术将增强碳捕获的商业案例,但这些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仍然不确定。
蓝色H2项目比绿色H2项目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包括二氧化碳捕集,物流和最终存储。因此,蓝色H2设施必须达到比绿色H2更大的规模才能具有成本效益。我们预计蓝色H2设施需要能够每年减少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才能实现物质规模经济。在这个规模下,我们估计总碳捕获和储存成本可降至100欧元/吨以下,可能低至50欧元/吨,具体取决于捕获率,二氧化碳物流和储存地点的位置。
长期技术权衡。虽然每个项目都有独特的经济效益,但商品价格将是所有技术生存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使用我们的模型,假设到2030年蓝色和绿色H2的成本效益部署如上所述,我们可以评估在各种情况下,3种类型的黑色、蓝色和绿色氢气如何相互对应。(见图表)。
低碳氢的长期可行性
黑色和蓝色氢气之间的竞争取决于碳捕获和储存的进展以及碳的成本。绿色与黑色的竞争力取决于电解技术的进步和3种商品的成本: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碳。蓝氢和绿氢的竞争力取决于碳捕获、储存和电解方面的相关技术进步,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的成本。
(因为蓝色和绿色都是低碳的,所以碳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我们观察西欧过去十年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上面概述的大规模绿色H2业务将与黑色H2竞争。
我们的分析表明,存在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低碳氢的可行途径。在蓝色和绿色之间做出选择的公司需要考虑技术进步和商品价格的前景。无论他们选择何种技术,他们都需要一个以智能和监管支持为特征的环境。
建立正确的监管制度
公共部门在氢气中的作用与私营公司一样重要。
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各种应用和行业中已经有数百个低碳氢试点项目—其中大多数都获得了大量的公共补贴。
国际能源署估计,仅在欧洲就有150个公共资助的氢气示范项目,每年约有7亿美元的公共研究资金流向氢气。资金分散在过多的使用案例中,其中许多用例的长期可行性有限,而且工作量通常是次级量表。
监管机构现在应该进入下一阶段,支持扩大低碳氢气。他们需要向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领域提供支持,而不是机会性地在整个市场上提供补贴。
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应该首先确定低碳氢是减少碳排放的最佳经济选择的应用。一旦确定了这些“排放痛点”,政府就应该激励公司投资一系列初始项目。该监管制度应该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 一般而言,二氧化碳排放量,特别是黑色H2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定价。
• 对于可用于低碳氢的地区,政府应提供赠款以支持对大型设施的投资。这种支持将是碳减排的关键且最终具有成本效益的驱动因素。
• 为了促进绿色H2的发展,政府应该建立支持性的电力监管。这应该包括免除使用电网费和征税的可再生能源的大型电解槽,类似于铝,纸和氯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经常享有的豁免。
与此同时,各公司需要提出比其他无碳替代品成本最低的大型低碳氢项目。作为雄心勃勃的气候保护议程的一部分,这些项目将有最好的机会获得公众支持。
企业如何在氢气行业中取胜
我们相信,在未来十年内,我们将看到第一个大规模,低碳氢应用。为了塑造这些机会,并使自己定位以从中获益,氢气参与者应该将几个因素整合到他们的战略中:
• 坚持长期生存。寻求快速、单一资产措施以减轻其碳足迹的公司最好使用诸如能源效率、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采购等策略,而不是低碳氢。低碳氢领域的成功参与者将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投资于资产、技术和能力,这些资产、技术和能力在今天是一个合理的商业案例,但在长期内有潜力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大规模投资机会。
• 合作使经济学发挥作用。今天很少有低碳氢项目单独由一方执行时可能产生有吸引力的回报。因此,公司必须在氢能和能源价值链上合作。例如,公用事业和技术专家可以与拥有和运营排放基础设施但缺乏电力市场和低碳氢技术的工业公司一起开发低碳氢机会。如果做得好,没有一个合伙人会在这些项目上获得超额回报—但没有人会遭受沉重的损失。
• 评估端到端系统价值。低碳氢市场上的公司需要在从原料到最终用途的整个价值链上优化其系统。例如,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厂的业主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其可再生能源资产直接与电解槽相连,从而在两端产生效益:可再生能源公司通过签订长期合同来降低市场风险,而低碳氢电厂则以低成本、绿色电力锁定市场。
• 建立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降低低碳氢气并不适合所有人。在资产和能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并且能够以这些优势为基础的公司将占上风。例如,追求蓝色H2的公司应该确保他们能够利用地下储存设施,天然气基础设施和石化专业知识网络,并且能够获得产量。拥有或访问这些资产和功能可以实现更快的扩展,并有助于降低技术和商业风险。
• 让监管机构保持开放和诚实。扩大和部署低碳氢解决方案并非易事。这需要私营部门全身心投入的支持这些项目。公司应该与监管机构进行基于事实的对话,监管机构重点关注实现足够规模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挑战保持诚实。例如,一家综合公用事业公司与钢铁公司合作,与国家政府进行讨论,以推动钢铁在20年内减少碳排放。这种对话最终导致政府支持在钢铁生产中使用低碳氢的项目—这些努力符合政府减少碳排放和促进该国钢铁部门长期竞争力的目标。
从炒作到现实
低碳氢气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如果各国兑现承诺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C,那么低碳氢可能会成为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即使这种需求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潜在的商业机会对公司来说太大了,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从旁观看。
这就是为什么大型工业公司,设备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和投资者必须在今天采取行动,发展对低碳氢技术的系统性理解—成本、可能的发展轨迹以及他们在某些目标应用中与其他技术的竞争地位。通过深入了解低碳氢在经济意义上的位置,他们可以开发出合适的技术和投资组合,以便将资源用于风险最低的最佳机会。
那些了解何处以及如何利用低碳氢能源的人将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为自己创造一个位置—并且在此过程中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力。这并不容易,但对于获胜者而言,这将是值得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23日下午,一辆载有202千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的长管罐车缓缓驶离庆阳石化发油发气台,标志着由庆阳石化生产的首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正式发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的成功生产并投放市场是公司着眼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培育氢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公司向综合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应急管理局对齐鲁氢能(山东)发展有限公司未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生产条件进行检查确认,进行处罚罚款1万元。据了解,齐鲁氢能(山东)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氢能一体化项目作为绿色低碳能源项目,其主旨为服务于淄博市氢能源车辆,保障全市氢能需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外媒报道,近日,现代汽车美国公司宣布召回2019-2024年在北美销售的Nexo车型,由于热激活压力释放装置(TPRD)存在缺陷,故障部件可能会在车辆停放时导致氢气泄漏和火灾。据现代汽车证实,美国多达1545辆汽车和加拿大多达23辆汽车可能受到影响。此次召回是由于汽车的热激活泄压装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机电公司所属葛洲坝油气公司承建的深能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光伏制氢项目输氢管道工程项目顺利开工。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条绿氢输送管道,输氢量为5000Nm3/h。输氢管道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氢气运输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9日,由中化二建集团三公司承建的山西通洲集团氢能源、合成氨一体化优化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为三公司承建的山西通洲LNG合成氨项目的改造、扩建项目,制氢装置年产1.46亿Nm/a99.999%氢气(改造)、提纯装置年产0.48亿Nm/a99.999%氢气(新建)、6000Nm/h充装储一体化加氢站(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外媒消息,当地时间10月7日,欧委会气候行动司发布公告称,欧盟委员会与6个欧洲可再生氢气项目正式签订补贴协议,给予这些项目在投产后十年内合计6.95亿欧元(约53.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用以降低可再生氢气与化石燃料之间的成本差距。
国有能源公司将建造连接丹麦和德国的氢管道的计划从2028年推迟了到2031年。丹麦国有输电系统运营商(TSO)说,尽管基础设施的潜力很大,但成熟程度大不相同的项目迫使它推迟发展。最初计划于2028年投入使用,这项开发计划将丹麦在弗雷德里克西亚、埃斯堡和霍尔斯泰布罗周围的集群中生产的绿色氢输送到德国和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9月27日,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交流大会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举行。会上,总投资3亿美元的屹创新能源新型镍氢气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正式落户武高新。此次签约的项目由屹创新能源在园区增加投资,将建设新型镍氢气电池核心负极材料研发、制造基地,达产后将形成15GWh镍氢气电池
9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邬建勋赴常州调研新型水系金属电池产业项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屹创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创始人崔屹陪同。调研人员参观了屹创公司镍氢气电池生产线及展示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美国雪佛龙可再生能源集团(REG)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的可再生柴油工厂发生了一起氢气爆炸。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19日上午8:30左右。两名工人在事故中严重受伤,其中一名受害者情况严重,身体15%被烧伤。雪佛龙可再生能源集团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的生物柴油工厂,爆炸
企查查信息显示:中关村道依茨氢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11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青海省能源局关于推进氢能在各领域示范应用和推广的提案做出答复,下一步,青海省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按照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鼓励各高校、相关企业,加大对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是在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应用等环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青海省能源局关于以风光电大基地开发为依托推动氢能产业协同发展助力我省加快建设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青海省将积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氢混燃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联合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会开展研发
“特别环保,噪声小,乘坐也相当舒服。”兴40路是大兴区氢能公交车示范线路,驾驶员王刚经常到海珀尔加氢示范站为公交车加氢,10分钟左右加满,就能跑400千米。位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海珀尔加氢示范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加氢站。下午两点,加氢站入口处,八九辆冷链车、重卡等排成一队“长龙”等候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共40条。原文如下: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改高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晚间,宝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宝丰能源表示,自公司决定开展本次再融资以来,公司与中介机构积极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了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拟通过本次募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蜀道装备发布公告,公司及控股股东蜀道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简称“丰田汽车”)、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丰田中国”)签署了《氢能产业合作协议》,就氢燃料电池生产研发事项开展合作。四方拟成立合资公司,于成都市内选址建设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线。其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天海工业自主研发的车载液氢瓶在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顺利通过了液氢介质下的低温性能测试及安全性试验。这是国内首次进行的全套液氢介质试验,试验的圆满成功有力验证了车载液氢瓶的设计、试验方案及试验装置的可靠性,为液氢储存系统的安全性能及低温性能评估积累了真实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北京市五环路内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优先通行的通告,文件支出,将针对氢能源等新能源载货汽车实施分车型、分时段、分区域的通行便利措施,以有效促进降本增效并加速货车新能源化。《通告》规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日,成都经信局官网发布了《拟承担2024年度成都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项目的示范应用联合体牵头企业公示》。其中,东方电气、四川荣创、成都新研,负责500台燃料电池商用车的推广项目。文件显示,2024年度成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项目共分为5中类型,分别为:燃料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hydrogeninsight网站10月29日消息,截至10月28日傍晚,德国83个加氢站中至少有23个停止运营,主要原因是缺乏氢燃料。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31日,北京市昌平区经信局发布了《关于征集2024年度氢能产业资金支持项目的通知》。2024年10月25日,秦氢元(陕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氢元”)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西安航城引擎基金领投,一八九六资本联合投资,标志着秦氢元在氢能领域的创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日,国家电投电子商务平台公布吉电股份盐城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一期)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设备中标候选人。三一氢能有限公司、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为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分别为5196万、5588万。9月27日,该平台发布《吉电股份盐城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一期)示范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10月29日,中电建新能源集团-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以下简称“中国海工院”)共同筹建的海洋新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在中国海工院北京西山研发基地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工院院长张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集团首席科学家张宗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31日,海南省东方市2024年10月份投资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市委市政府分别与海南省新能源循环经济进出口示范园区东方总部项目等10家企业进行签约。据悉,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共10个,签约总金额37.72亿元;集中开工项目共32个,开工项目总投资达54.91亿元,今年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29日,5个项目在江苏如皋集中签约,分别是:鹭岛氢能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产业园的PEM电解水制氢项目;南通禾帆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产业园的AEM电解水制氢项目;氢劲科技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的储运氢装备项目;势加透博与皋开投资集团的中瑞产业园及时代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北京11所自主研发的首套撬装式风电制氢储氢热电联供示范工程于近日顺利交付客户。该系统通过风力发电、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发电及热电联供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转化,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
11月1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66批集中招标(吉电股份盐城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一期)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设备)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氢能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5196万。根据招标公告,该项目工程光伏电站部分规划容量200MW,交流侧容量200MW,直流侧总容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连续核准了四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四个项目分别为:1、内蒙古冀众新能源四子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单位为内蒙古冀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总装机规模240万千瓦,其中风电125万千瓦,光伏发电115万千瓦,配套建设4万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广核发布《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哈密伊吾县60万千瓦光伏制氢系统设计服务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为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格735万元。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位于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建设单位为中广核伊吾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项目新建600MW光伏,电解水制氢规模66000N
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2024年度制氢设备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据了解,本次招标分别含ALK电解槽1000Nm/h和PEM电解槽200Nm/h。根据招标公告,本次采购为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股份公司所属企业投资或承建项目所需制氢设备采购,预估总量为125套。根据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采购的“ALK电
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已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展会,“风电+”应用的多元化探索成为一大亮点,包括风电与氢能的深度融合、风电与储能的协同互补、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等。参展企业不仅展示了在“风电+”应用场景开发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实践案例,还积极应对未来清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兴燃科技发布国产首台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设备1000Nm#xB3;/hPEM电解槽,以集装箱为制氢单元,封装4个单槽进行模块化生产,每个集装箱产氢量为1000Nm#xB3;/h。该设备具有动态响应快(秒启动)、宽范围调节高度适配光电/风电特性、对贵金属依赖低等优势,综合实力领先全球同类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