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自2017年以来,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跨国石油巨头已经在美国西德克萨斯州的二叠纪盆地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累计拥有450万英亩的土地,成为美国页岩油气的重要玩家。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林益楷)
近年来,美国页岩油气产业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但引起的争议也很大。看好它的人,认为其是拥有巨大储量基础的“宝矿”,值得投下“重注”。而看衰它的人,则认为页岩产业泡沫过大,很可能是一场庞氏骗局,石油公司最好能敬而远之。
正是这饱受争议的页岩油气资产,近年来却引来跨国石油巨头的巨资押注。根据Drillinginfo公司统计,自2017年以来,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跨国石油巨头已经在美国西德克萨斯州的二叠纪盆地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累计拥有450万英亩的土地,成为美国页岩油气的重要玩家。这些石油巨头为何要进军页岩油气领域?他们究竟能够给产业带来哪些改变呢?
页岩油气与深水油气开发越来越相似?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页岩油气和深水油气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上游油气类型。传统的页岩油气以项目产量上升快、递减率高的短周期开发模式著称,此前主要玩家是中小型独立石油公司。而海洋深水油气项目则往往是重投资、长周期油气项目的典型代表,跨国石油巨头在该领域最为擅长。
然而,伍德·麦肯兹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深水和页岩油气这两大类油气项目越来越相似。报告主要观点认为,近年来这两类资产的开发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使得两者从开发模式、开发周期以及成本控制等各方面呈现趋同特征。
一方面,面对2014 年油价“断崖式下跌”带来的挑战,深水油气项目正在加速“瘦身”。2004-2014年间,全球深水油气项目投产周期基本都在10年左右,但近年来石油公司通过优化设计、实施分段建造和模块化建造、依托周边设施进行开发等新举措,过去三年全球深水项目开发周期已缩短至5年,有些项目从FID到投产甚至降至1.9年。传统深水项目变得越来越“灵巧”。
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气则正在发生“二次革命”,从小规模“作坊工厂”转向大规模、重投资的“大工业模式”。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跨国石油巨头的涌入。
例如,埃克森美孚通过斥资66亿美元购买二叠纪盆地的产量,拥有160万英亩勘探面积,预计页岩油产量将从目前的30万桶/日上升到2024年的100万桶/日。雪佛龙预计2023年页岩油产量将达到90万桶/日。BP公司以105亿美收购必和必拓北美页岩资产后,增加了约19万桶/日的产量和46亿桶的资源发现储量。壳牌公司预计到2025年页岩油气产量年均增长9%(深水油气产量年均增长2%)。
与中小型独立石油公司由于资金实力有限,多数采取单井作业模式不同,跨国石油巨头拥有充沛资金,他们给页岩油产业带来了更加规模化的开发模式——立体开发模式(Cube Development)。这种模式采取多台钻机同时作业,并采用水平井技术对地下资源实施探测。
例如,壳牌在二叠纪盆地运用该模式可同时进行4-6口井的钻探作业,钻探8000英尺深地层。采用此模式,壳牌2018年在该地区的页岩油气产量翻倍,达到14.7万桶/日。
同时,跨国石油巨头以及很多独立石油公司在页岩油气开发中引入大量数字技术,有效降低了页岩开发成本。
例如,EOG公司从勘探到销售全产业链共应用100多个APP,该公司采用Premier油田服务公司的技术,可将地层数据分析的时间从此前以天或者周计算缩短至以秒计算,大大提高钻井压裂效率。
再比如,壳牌“iShale”项目中,作业人员可同时遥控操作多台钻机;还将深水油气开发中的传感器技术应用到页岩油气开发中。有些机构预计,这些数字技术预计可将每口页岩油井的钻井成本从590万美元降至400万美元,且未来还有较大降本空间。
正是基于上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重大革新,使得页岩油气和深水油气重新焕发了生命力。根据伍德·麦肯兹预测,2 014年中期,大约只有90亿桶二叠纪盆地石油资源和50亿桶深水油气资源盈亏平衡成本可控制在50美元/桶以下。但到2019年中期,盈亏平衡成本可控制在50美元/桶以下的二叠纪盆地石油资源已高达660亿桶,深水油气资源达到330亿桶。预计页岩油气将占到未来全球新增油气资源的3/4,深水大约占到新增油气的1/6。
石油巨头为何发生战略转向
从页岩油气和深水油气“趋同”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跨国石油巨头近年来降成本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同时也可以看到石油巨头战略转型的方向。总体上看,从常规迈向非常规、从高碳迈向低碳是全球石油公司转型的大趋势。但在转型过程中,是选择进军深水还是页岩油气,曾经是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
毫无疑问,深水作为一个高投资和高技术门槛的长周期资产,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跨国石油巨头的优势。近年来,跨国石油巨头勘探重点向深水转移趋势十分明显,部分公司深水投资已占公司海上勘探开发投资的50%以上。这些公司进军深水也获得了丰厚回报。
根据统计,过去10年间全球新发现的2500亿桶油气资源中大约一半来自深水,仅占用40%的资本开支和12%的钻井,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发现都来自超级石油巨头。
因此,深水目前已经是全球超级石油巨头资产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BP公司2016年在美国墨西哥湾、西非等海域购入大量深水区块,其深水油气年产量已近5000万吨油当量。壳牌公司深水油气产量目前已占公司产量的18%,随着巴西等海域项目推进,预计2020年占比将上升到30%。道达尔2017年深水产量达到2000万吨油当量,预计2022年后产量达到2500万吨油当量。
但对于美国页岩油气资产,巨头们的态度则要犹豫很多。在美国页岩革命爆发的10多年时间里,该领域一直是中小石油公司纵横驰骋的“疆场”,石油巨头们只是少量参与,基本上是作为“旁观者”。直到最近两三年,跨国石油巨头(除道达尔之外)才一反常态,开始大举进入页岩油气领域。
石油巨头为何开始投向页岩油气领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二叠纪盆地页岩油气的巨大资源潜力,使其成为巨头们维持产量增长的重要来源。根据Rystad公司最新预测,美国页岩油储量高达2930亿桶,分别比沙特和俄罗斯多出2000亿桶和1000亿桶。特别是二叠纪盆地的崛起(IEA预计二叠纪盆地产量到2023年产量将达到540万桶/日,超过除沙特外的任何一个欧佩克国家),且开采成本较低,使得跨国石油巨头很难再对如此巨大规模的储量视而不见。
第二,页岩油气资产短周期、可快速产生现金流的特点,适应低油价环境下跨国石油巨头投资调整的大趋势。在2014年以来的低油价环境下,石油巨头们普遍压缩资本开支,并希望缩短投资回报周期,投资页岩油气无疑符合这一趋势。例如,埃克森美孚2017年短期高回报项目(投资周期短于3年)支出占上游支出的34%,预计2018-202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50%以上。雪佛龙2017年提高短期高回报项目(2年内产生现金流)预算,由2014年占支出的55%提高到2017年的75%。
第三,向页岩油气、LNG等资产进军,也被视为是跨国石油巨头适应能源转型趋势的体现。根据Rystad统计,页岩资产和LNG资产在跨国石油巨头资产结构中的占比,将从2001-2005年的10%提升至2023年的30%,预计未来5年巨头们将投资2000亿美元在这两块资产上。面对《巴黎协定》实施和能源低碳转型加速给石油公司带来“碳泡沫”被刺穿和“资产搁浅”的挑战,相对短周期的页岩资产和低碳LNG资产,或将帮助巨头们更好地规避油气投资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
巨头们进军页岩油气能够盈利么?
尽管页岩油气已经成为石油巨头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但巨头们仍需要证明自己,在这块曾经是很多E&P公司以及冒险家乐园的领域,他们是否可以成功驾驭并实现盈利?
当前业界对页岩油气产业是否还有盈利空间争议较大。从很多机构预测看,页岩资产盈利能力是不错的。
根据Rstad统计,美国页岩油气已成为仅次于中东油气的低成本资源,盈亏平衡成本从2015年的68美元/桶下降至目前46美元/桶。伍德·麦肯兹预计页岩油气资产的IRR(内部收益率)高达30%。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揭示,43家美国页岩油气公司2018年盈利达到280亿美元,似乎也佐证了这一判断。
颇为吊诡的是,业界时不时也传来一些页岩油气公司资金链紧张,乃至页岩公司遭受资本市场“抛弃”的消息。根据伍德·麦肯兹统计,在今年一季度WTI油价接近55美元/桶时,很多页岩公司现金流仍是负的,包括大陆、EOG在内的16家公司累计自由现金流为-32亿美元。
关于如何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场景,笔者翻阅了不少页岩公司的年报等相关材料,基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首先,很多页岩油气公司30%的IRR是可以实现的(一些公司的优质资产回报率甚至可高达70%-100%),但如果算上后期管输、销售等其他费用,页岩油气资产整体盈利可能会受到影响。实际上,由于一些页岩油气公司缺乏管道等基础设施,油品终端销售时还面临折价。
其次,一季度很多石油公司现金流为负,更多是页岩公司在短期内增加投资的结果。利用今年一季度服务价格较低时适当增加投入,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从长期看,这些独立石油公司正在遭受资本市场越来越大的压力,未来这些公司很可能会把维持正现金流、提升盈利能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三,不同页岩油气公司经营业绩表现存在巨大差距。美国拥有数百家独立石油公司,不同公司间资产质量良莠不齐。行业内的顶尖企业,比如EOG公司生产一桶油可实现利润10美元,今年一季度利润达到9亿美元左右;大陆石油公司2018年净利润接近10亿美元。这两家公司的总体负债也处于较低水平。但也有一些公司的日子不太好过。例如上半年被西方石油公司并购的阿纳达科,一度负债高达170亿美元,公司2018年底的股价仅为5年前的58%,低于同行(82%)以及S&P500指数(150%),这样的表现自然会遭受资本市场的较大压力。
与独立石油公司相比,石油巨头进军页岩油气业务则要“从容”很多,他们至少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其一是可快速复制中小页岩公司的勘探开发技术;
其二是资金实力雄厚,可以进行更大规模、更长周期的作业,且不受资本市场的压力;
其三是拥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在技术服务价格采购、管道运输、终端炼油销售等方面都能够产生规模效益。
正是基于上述优势,石油巨头在推动页岩油气成本下降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壳牌2015-2018年二叠纪盆地的开发成本已下降60%,该公司年报预计,其二叠纪盆地约10亿桶储量的盈亏平衡成本可控制在40美元/桶以下。埃克森美孚则计划将二叠纪的桶油成本降至15美元/桶左右。桶油成本降低的乐观预期,使得巨头们对二叠纪油气生产充满信心,有些媒体甚至预测,二叠纪盆地油气正迎来“超高赢利时代”。
数月前,埃克森美孚一位副总裁表示:“即使油价跌到35美元/桶,二叠纪盆地资产仍然能够达到两位数的回报率。”雪佛龙CEO麦克·沃斯在公司今年的年度投资者大会上认为,“即使在低油价环境下,二叠纪盆地资产仍然能获得超过30%的回报率,这是公司最好的一笔投资”。或许巨头们这次真的“赌”对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ChatGPT的对话刷新速度越来越快,当自动驾驶汽车在街头穿梭,当元宇宙世界构建起数字文明,很少有人意识到——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正在悄然改写能源版图。根据BloombergNEF最新发布的《2025新能源展望》,人工智能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类能源命运:2024年可能成为全球碳排放的峰值拐点,但数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完善煤炭油气产供储销体系,积极安全有序推动白龙核电一期项目建设,开展柳城北页岩气区块开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对比2024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全国两会提出“降低2.5%左右”到今年“降低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期目标的变化彰显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也对各行各业产能优化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行业的产能优化是涉及国家战略安全
3月25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度重庆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共299家。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重庆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发〔2023〕6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调整重庆碳市场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3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公司注重股东回报,预计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
3月23日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业绩要点✧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公司注重股东回报,预计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油气当
近期,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发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北极星整理环保项目如下:延安创
近日,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气田累计试采页岩气超5300万立方米,进一步巩固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新阵地,夯实气田转型发展资源基础。不同于常规天然气自生自储的特质,页岩气储层薄、物性差,需要通过大规模压裂改造开采。为最大限度挖掘页岩储层潜力,普光气田探索超深高应力多夹层页岩压裂模式,为“压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列举了矿产资源目录,金属矿产中包括铁、铬、钒、钛;铜、铅、锌、锂等涉及电池材料的金属类型。以下为政策原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根
近日,从中国石化获悉,自去年11月1日至今年3月15日,该公司扎实筹措保供资源,持续强化运行协调,成功应对4次寒潮天气保供和春节假期保畅严峻形势,天然气产销安全平稳,切实保障了供区民生用气供应,地热供暖能力超1.2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顺利完成本轮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作为能源保
煤价弱势震荡格局短期难改——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6%,增速加快。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作为传统的煤炭主产地
总部位于美国的光伏回收企业OnePlanetSolarRecycling宣布,已成功完成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以加快其位于佛罗里达州的RiverCity工业级光伏组件回收工厂的开发建设。该轮融资由专注于循环经济的风险投资基金KhasmaCapital领投。与此同时,该项目还获得了美国能源部根据《通胀削减法案》(IRA)第48C条先
日前,美国清洁能源协会声称,一项对2012年以来美国发生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火灾事故的第三方审查发现,这些火灾均未导致污染物浓度达到引发公众健康担忧或需要进一步处理程度。2025年1月16日,莫斯兰汀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火灾与此同时,美国清洁能源协会还发布了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蓝图。建议电池储能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CarbonBrief网站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如何应对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截至2023年底,中国有449个数据中心,是亚太地区最多的。国际能源署(IEA)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2024年,中国占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25%,仅次于美国,是第二大消费国。与其他国
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Mackenzie)最新预测显示,美国将在未来十年新增502GW(DC)光伏装机容量,年均新增规模将在2025-2035年间维持在41-50GW之间。该数据基于2024年创纪录的50GW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并在2025年3月与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联合发布的报告基础上作出更新。若预期成真,2030年美
4月16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消息一出,关于隆基“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体系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和讨论。1年零5个月,提升0.95%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技
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下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在1.12元/片,周环比跌幅8.20%;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30元/片,周环比跌幅9.09%;P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um)成交均价在1.63元/片,周环比持平;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
2025年一季度国内多晶硅继续呈现“三低一高”的运行状态,即市场价格和供需保持低位,但库存维持高位。二季度市场供需预期维持平衡,但期货蓄水池有望缓解业内库存压力。一季度市场情况供需方面:一季度各硅料企业纷纷响应自律号召,减产降负荷,国内多晶硅企业平均开工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40%以下。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4月24日,TrendForce集邦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硅料环节本周硅料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40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8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7元/KG。交易状况周内,多晶硅市场看跌情绪浓厚,下游拉晶厂对硅料报价接受程度有限,买涨不买跌逻辑,叠加后市需求减速,多晶硅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在能源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煤电企业正通过战略性重组寻求突破。淮河能源4月21日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以下简称“电力集团”)89.30%股权,交易价格为116.94亿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项交易完成后,叠加前期摘牌获得的10.70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2025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十周年。(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赵克斌)2017年,甘肃成为全国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2024年,甘肃成为全国第四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今年4月底,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连续不间断结算运行整四年。回头看,把新能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达到5364亿千瓦时,在全社会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4月25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润西江发电厂2×660MW燃煤发电工程#1机组正式投产4月19日,华润电力云浮公司西江发电厂1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详情点击辽宁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开工4月17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4月25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西江发电厂2×660MW燃煤发电工程#1机组正式投产4月19日,华润电力云浮公司西江发电厂1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详情点击辽宁抚顺高新区热电联
4月24日,国能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如下: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山东公司胜利三期第二台1×660MW热电工程脱硫EP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603639,
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万千瓦等容量煤电替代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咨询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3-353)项目所在地区:湖北省,武汉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万千瓦等容量煤电替代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咨询服务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陡河热电分公司2X660MW燃煤热电联产等容量替代项目智慧燃料建设施工】招标公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