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 电网头条 ID:sgcctop 作者:头条君)
省公司名片
☑名称: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办公地点:武汉
☑最高负荷:3670.3万千瓦
☑最高年售电量:1678.13亿千瓦时
☑最早有电时间:1893年,武昌
成长历程
沉淀着大江大湖的澎湃气势和柔韧性情,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电力诸多第一。从中部率先崛起,到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湖北电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走在发展前列。
湖北电网电压等级的迭代更新,也见证了中国电力自力更生、不断创新之路。
1957年:110千伏
关键词:省内互联
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代电力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湖北中南地区电网局部互联开始,搭建起了湖北电网的基本骨架。
1951年,湖北省第一个输电工程66千伏武(昌)冶(大冶)输变电工程投运,112.85公里长的线路,使鄂南电力公司大冶第2发电厂与武昌发电所联网运行。
1952年,66千伏鄂城变电站投运,这是湖北省第一座向农村供电的变电站。
“一五”期间,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把许多重点项目安排在武汉,大大促进了武汉工业建设和工业用电的配套电网建设。
1954年,与武钢配套建设的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兴建。1956年,武汉锅炉厂、武汉重型机床、武昌造船厂开工建设;1957年,武钢正式动工兴建……这些大型工业企业成为当时用电大户。
这一时期,湖北电网加强省内互联,确立了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覆盖全省城乡的网架。
1957年,湖北省第一个110千伏输电线路——110千伏青(山)铁(山)输变电工程投运。
1959年,110千伏襄(阳)丹(江口)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襄阳专区发电厂直接向丹江口水利枢纽工地送电。
1964年9月26日,110千伏锅顶山—应城长江埠输电线路建成送电。这是湖北省第一条以110千伏电压向农村供电的高压线路。
1960年:220千伏
关键词:丹江口、跨省联网
电压等级升至220千伏,湖北电网也开启了跨省互联之路。
1960年,220千伏徐巡一、二回输电线路建成投运。这条线将长江南岸武昌珞珈山与北岸锅顶山两座变电站连接起来。该工程跨江耐张段全长约2700米,跨越塔全高147米,跨江档距1723米,按330千伏设计、实行220千伏降压运行,是国内建设的首个跨越长江高压输电工程,工程设计电压和跨江长度在当时曾创下了两项“亚洲第一”。
建于1958年的丹江口水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工程。1968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撑。
1969年,湖北省第一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丹汉一回(丹江口至马口线)投入运行。
1979年,220千伏丹江口至汉口四回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投入运行。该工程历时11年,线路途经光化、襄阳、荆门、汉川等13个县市,全长1498公里,是丹江口水电站电力外送的主动脉线,也是湖北省电力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型输变电工程。至此,湖北省以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骨架的统一电网基本形成。
1983~1984年间,随着220千伏鄂赣联网工程、鄂湘联网工程陆续建成投运,湖南、湖北、河南、江西4省电网相联,形成华中电网。
1981年:500千伏
关键词:武钢、葛洲坝、三峡,
跨区联网
武钢和电网之间的故事鲜为人知。
1979年,湖北、河南两省电网通过丹江口水电站220千伏母线并网运行,并在青山热电厂、黄石电厂装设“跟踪调节”装置。武钢1.7米轧机联动试车时,大量冲击负荷投入电网,电网仍能稳定运行,满足了轧机试车需要。
为适应武钢1.7米轧机投产的需要,我国第一个500千伏超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提上日程。1981年12月22日,500千伏平武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
葛洲坝和电网同样有故事。
同一年,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江截流工程顺利合龙。这是20世纪我国自主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1985年10月,我国首个±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葛洲坝至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开工。1989年9月,该工程单极投入运行,首次在华中、华东两大电网间实现了异步联网,拉开了我国跨区联网的序幕。
三峡和电网的故事影响深远,注定载入史册。
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万里长江的咽喉。治理长江水患,开发长江水电,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和近两年的施工准备,1994年12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年设计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是中国“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
三峡输变电工程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7年开工建设,2011年全面建成,包括91个单项工程、相关二次系统工程及三峡地下电站送出等收尾项目,交流线路7280公里,交流变电容量2275万千伏安;直流线路4913公里,直流换流站容量2400万千瓦。工程以三峡电站为中心,向华东、华中及南方电网送电,供电范围包括九省两市共182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超过6.7亿。
2006年:1000千伏
关键词:特高压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电网技术赶超领跑的目光投向了特高压,投向了湖北。
2006年10月,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建设的世界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
湖北电科院阮羚团队承担了现场特殊试验重任,在特高压领域内创下20项世界第一。2008年,湖北电力输变电公司成功完成国内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人体由地电位进入等电位带电作业。
2009年1月6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显著提高了华北、华中电网间跨区优化配置资源能力,缓解华中电力供应紧张形势。
湖北电网通过参与建设这些世纪工程,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也参与书写了“大国重器”助力国家创造经济奇迹、能源电力奇迹的动人诗篇。
2019年:三型两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国网湖北电力奋力推进“三型两网”建设,明确37项重点建设任务,积极参与“智慧物联体系建设”等3个国家电网统推试点项目。
目前,武汉军运会智能保电指挥系统、变电站智能机器人联合自动巡检试点建设、实物“ID”建设已经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一键顺控”正在稳步推进。
▼武汉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人员运用智能机器人巡视电缆隧道。
国网湖北电力依托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构建运营数据服务平台,搭载“配电网实时监测”“同期线损数据治理工具”等100多项数据产品。同时,完成移动作业终端应用整合,“应用数据泛在互联,实现班组减负”成果获得业内肯定。
名称变迁
1952年,武汉冶电业局正式成立。
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湖北省电业局,撤消武汉冶电业局。
1959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湖北省电力工业厅,由湖北省人民委员会领导,负责管理全省电力工业。
1966年,撤消省电力工业厅党组,成立中共湖北省电力厅委员会,负责全省省营电力工业单位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
1970年,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电力局成立。1975年,水利电力局分建后组建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电力局。
1980年,国家经委决定,湖北省电力局划归电力工业部领导。5月13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电力局改名为湖北省电力工业局。
1993年,湖北省电力公司召开成立大会。省电力公司和省电力局同时并存,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格局。
2013年,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2017年,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成长故事
紧急上马的第一条500千伏线路
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引进一批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共花费外汇43亿美元,称为“四三方案”,其中,武钢1.7米轧机身价最高。但是,当时武汉的电压无法满足轧钢机正常运转的需求。
当时,河南平顶山姚孟电厂2台30万千瓦国产机组投产发电,电压容量刚好可以满足武钢的需求。1978年,国家计委决定,立即建设一条平顶山姚孟电厂至武昌变电站的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满足1.7米轧钢机投产后冲击负荷的需要。
那时我国的输电线路还在从“110”向“220”过渡,这个决定,将我国电网的发展史迅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981年12月22日,500千伏平武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在满足武钢用电需求的同时,结束了我国没有超高压电压等级的历史。
第一支“红马甲”
2001年,荆门供电公司创立以优质、方便、规范、真诚为核心的电力服务名片。“红马甲”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红”,代表火红的电力事业和电力职工火红的热情;“马”,骏马奔腾,体现了服务的快捷;“甲”,甲天下,表示服务质量第一和勇争第一的决心。
为了方便群众一眼认出,京山钱场供电营业所的员工统一穿着印有“电力服务”字样的红色马甲,骑着挂有“电力服务”标牌的摩托车,走街串巷,成为随叫随到的“轻骑兵”。
2003年,电力“红马甲”作为全国电力系统的唯一案例,入选中央文明委“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方法100例”,并在全国电力系统广泛推广。
世界首次特高压带电作业
湖北是首个特高压落点省份,特高压带电作业也在湖北首开先河。
2009年6月10日,世界上首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带电作业获得成功。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胡洪炜、胡光等7名专业人员承担了此次作业任务。这次试验填补了多项世界技术空白,使我国成为第一个掌握最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全套检修技术的国家。
为了能又快、又准、又安全地完成这项任务,胡洪炜反复练习,磨坏了300多双手套,穿烂了7双鞋,穿坏了3套工作服。
2014年12月,湖北检修公司员工李明成功进行了世界首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直升机带电检修作业,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第一人。此前,直升机带电作业仅能在500千伏的输电线路上开展,且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此技术。
这些“禁区勇士”的带电作业,每年减少的停电损失数十亿元。他们也被大家称为湖北电网身价最贵的“亿元电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5日消息,湖南能源监管办持续推进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涉及省电网企业1家、地方电网企业2家、增量配电网运营主体10家、发电企业263家(归并后为36家),涉及339个发电项目和10个电网互联项目。发电项目中包括集中式风电208个、集中式光伏67个、分散式风电9个、分布式光伏22个、
6月5日,汉中市发改委发布汉中市电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草稿),文件指出,鼓励屋顶分布式项目开发,推动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支持优先采用“自发自用”建设模式,鼓励分布式光伏项目配置储能设施,减小公共电网运行压力。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财政、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应当共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通知》对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实施范围、电价水平的确定、容量电费分摊和考核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汉中市电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草稿)》,其中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推动储蓄、火电、水电等多种电源与新能源发电协同运营,有序发展多能互补项目;健全多能源发电协同调度机制,统筹优化调峰电源运行,保障新能
绿电直连政策以制度创新“四应”国家大局绿电直连是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实现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不循旧历,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实现“四应”,即呼应社会诉求、响应行业
6月3日,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更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文件提到,优化资质许可管理制度。支持电力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除另有规定外,原则上将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电力业务许可豁免范围。合理压减承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更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优化资质许可管理制度。支持电力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除另有规定外,原则上将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电力业务许可豁免范
按照国家能源局2025年重点监管任务总体部署和有关工作要求,华北能源监管局周密部署,统筹组织对区域内五家电网企业认真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华北能源监管局提前制定了电网公平开放监管工作方案,对天津、河北、冀北、蒙西电网和华北分部自查自纠及现场检查等各阶段工作明确了时间节点、目标
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十五五”期间的大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上启下,连接着
近日,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新能源项目——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首台金风科技GWH221-11.1MW陆上风电机组吊装完成。金风科技将为该项目一标段提供90台该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踩着风电、光伏、储能产业爆发的节点,马云来了!7月20日,一家名为一米八海洋科技的公司成立。根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持股80%的大股东为1.8Meters,还有一家持股10%的股东,叫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马云持股99.9%。近日,一米八海洋科技投资了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有限公
电力信息化是将电子、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调度、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随着全球进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创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社会发电量亦呈平稳上升趋势。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2021全年发展总投入5,757亿元,其中电网投资4,882亿元;2022年国家电网承诺发展总投入5,795亿元,其中电网投资5,012亿元。国家电网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也指出,2022年1至7月,已完成电网投资2,
国内市场方面,得益于“双碳”政策和“十四五”规划,电力投资整体持续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用电领域智能电表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国家电网公司推进的“三型两网建设战略部署中,提出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智能电表整合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资源,让电网管理朝着更加高效、更
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全面提升社会综合能效——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志成随着能源转型的提速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能源、电力、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全力打造“三型两网”企业,加快推进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开展
2021年3月22日,天津市印发天津市2021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安排意见,津发改投资〔2021〕80号,其中包括51个能源保障项目。
2021年3月22日,天津市印发天津市2021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安排意见,津发改投资〔2021〕80号,其中包括51个能源保障项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和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在介绍“重点改革进展情况”中,国家发改委赵辰昕秘书长提到2020年,国家油气管网集团完成重组并正式运营,“X+1+X”油气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扎实组织开展四批20
12月28日,湖南省益阳市举行益阳电网建设工程项目2020年第四季度集中开工仪式。副市长刘国龙宣布项目开工。本次开工工程包括资阳区茈湖口110千伏、安化西220千伏、安化县廖家坪35千伏、赫山区八字哨110千伏、益阳高新区紫龙郡110千伏、沅江市赤山110千伏、南县金桥110千伏等7个输变电项目,总投资4.38
12月21日,浙江宁波海曙供电公司文昌营业厅顺利与保利地产公司签下一笔金额高达25万元的智能开关订单,这也为该公司拓宽“新零售”业务提供了新思路、新渠道,“撬动”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当天上午,业务受理员陈建苗在接待保利地产公司办理高压新装业务时得知该公司急需采购一批用电设备用于新小区
“三型两网”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湖南省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下联动,多条举措“硬核”助推“三型两网”建设。一是凝心聚力推项目。全局上下联动,“硬核”助推,全力配合争资立项,项目审查纳入专项快车道。舟山110KV变电站从入窗到发证仅用半天时间;安
国网湖北电力2025年第一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
国网湖北电力2025年第三批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
7月7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湖北宜昌与三峡大学党委书记何伟军、校长黄艳座谈,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校企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三峡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湖北省监察委员会驻三峡大学监察专员易红武出席座谈。刘伟平对三峡大学长期以来给予三峡集团的关心和支持表
7月7日,《关于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的公示》对外发布。此次公示的是100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拟表彰人选名单和8名后备人选名单。完整名单见附件。共有4名光伏企业的董事长入选!李仙德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
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BBB)以微弱优势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其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EntityofConcern,简称FEOC)的限制。这种政策的快速更迭,不仅正在重塑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格局,也将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大唐湖北龙感湖100MW风电扩建项目首台风机基础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向项目全容量并网投产目标跨出关键一步。该项目总容量100MW,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5.7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86万吨,同时每年可相应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和灰渣排放。
据国家能源局,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挑战、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迎峰度夏工程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4日午间,国家电网经营区负荷达11.96亿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7日,湖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第二批新能源发电项目名单的通知》。通知显示,此次公布第二批通过各级发改(能源)主管部门审核和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接网校核的新能源发电项目。新能源项目共32个,容量187.812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25个,装机容量157万千瓦;光
7月7日,湖北省能源局公布了《湖北省2024年第二批新能源发电项目名单》,此次公布的新能源项目共32个,容量187.812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25个,装机容量157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7个,装机容量30.812万千瓦。详情如下:省能源局关于公布2024年第二批新能源发电项目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市(州)发改委(能
进入7月,受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影响,湖北省迎来今夏首轮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以上,局地40摄氏度以上,社会用电需求旺盛。7月4日,湖北省电网负荷再创历史新高。面对高温,三峡集团湖北能源省内10台火电机组全开运行,在稳定电力供应、增强系统调节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全力守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