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中国“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研判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2020-01-16 09:31来源:中国电力作者:黄碧斌,张运洲,王彩霞关键词:电力行业上网电价综合能源服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 1 ) 分 布 式 光 伏 发 电 度 电 成 本 。 根 据2018 年各省分布式光伏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按照自用电量占比 80%、结算价格为销售目录电价85 折进行测算,2020 年分布式光伏度电成本基本在 0.38~0.60 元/(kW·h)之间,大部分省份(区域)可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除重庆、山西、贵州等少数省份外),如图 4 所示。图 4 中,终端等效电价为分布式光伏的平均收益,绿柱表示平价地区。

(2)光伏电站度电成本。在考虑目前燃煤脱硫标杆电价水平不变、未来部分省份(区域)弃光好转、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有所提高等边界条件下,对 2025 年各省(区域)光伏电站度电成本进行测算,基本在 0.23~0.40 元/(kW·h)之间,绝大部分省份(区域)可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除重庆和贵州之外),如图 5所示。

(3)陆上风电度电成本。在考虑目前燃煤脱硫标杆电价水平不变、未来部分省份(区域)弃风好转、风电利用小时数有所提高等边界条件下,对 2025 年各省陆上风电度电成本进行测算,基本在 0.24~0.40 元/(kW·h)之间,大部分省份(区域)陆上风电可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除重庆、天津、山西等省份(区域)之外),如图 6所示。另外,根据测算,2025 年江苏、广东的海上风电接近平价上网。

1.3 平价上网不代表平价利用

新能源发电总体上即将进入平价上网时代,自身度电成本低于燃煤标杆电价,但从终端用户来说,平价上网的新能源传导至用户需额外增加其他利用成本,平价上网不等于平价利用。换言之,平价利用不但包含自身发电成本,还需要考量带来的利用成本,包括接入送出产生的输配电成本,以及为保障系统安全增加的系统成本(又包括平衡成本和容量成本)。

8.png

根据 IEA 研究 [16] ,随着风电等波动性电源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尤其是超过一定比例以后,额外增加的利用成本将呈现明显上升。装机容量占比在 5%~30% 之间,平均输配电成本为15 美元/(MW·h),折合人民币 0.1 元/(kW·h);装机容量占比在 10%~20% 之间,平衡成本和容量充裕性成本分别为 1~7 美元/(MW·h)和 4~5 美元/(MW·h),折合人民币 0.036~0.085 元/(kW·h)。

根据 IEA 研究提出的系统成本,取折中值0.061 元/(kW·h)、东部省份不考虑输电成本进行分析,比对各省光伏发电、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与燃煤标杆电价之差,2025 年,广东、福建、辽宁等少数省份可以实现平价利用,如图 7 所示。

9.png

但是,考虑到中国为大陆季风性气候、风电保证出力相比欧美要低、新能源发电预测精度尚有差距、煤电比重高等因素,中国新能源并网带来的系统成本要比欧美更高,达到平价利用的省份实际上还要少一些。

2 “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研判

“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光伏将进入平价上网时代,不再依赖补贴支持,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大,基于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考量,新能源发展应遵循如下原则:

(1)以保障系统安全为前提。深化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机理认识,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多措并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

(2)将就地、就近利用作为重点。优先在用电负荷附近开发新能源,减少远距离输送消纳。

(3)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统筹中长期和现货市场、省间和省内市场,通过市场手段促进新能源发展与消纳。

(4)友好接入,与其他电源相协调。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统筹规划抽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需求侧响应、电化学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确保电网调节能力与系统备用充足。

(5)持续健全年度预警机制。加强新能源项目新增规模管理,深化年度投资预警和监管制度。

(6)多能互补、多网协同。电源侧发挥风光水的出力互补作用,负荷侧高效运用电热冷气的协同特性。

原标题:中国“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研判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上网电价查看更多>综合能源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