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详细并网、开工、建设项目表收录于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19年风电行业报告》中
在对2019年海上风电并网、开工以及在建项目的统计中,我们既可看到核准了一年仍未动工的项目,也看到了11个月、160天窗口期完成80台风机安装的龙源江苏大丰H7海上风电场。
可以肯定的是,大丰海上工程之所以如此效率,施工方龙源振华雄厚的船机资源和强大的施工能力是最大的保障。
然而,并非所有开发商都有如龙源电力一般的企业实力与整合能力,笔者所在的几个行业群中,不时有业主单位发布租赁打桩船与吊装船的消息,但响应者寥寥,多数海上工程仍然手持“号码牌”在漫长的施工排期中苦苦等待。
海上风电前期工程重点按照工序可大致分为基础施工(包括风机、升压站等基础,其他建筑及施工辅助工程)与安装吊装(机组、升压站等安装)、电气系统设备安装(海缆敷设等)。据华创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液压冲击锤新增至25架,考虑到海上风电大兆瓦趋势,平均吊装的单机容量有可能从4.5MW上升至5.5MW,现有打桩能力可支撑2020年约4.1GW容量的基础施工。再加上2019年最新的液压打桩锤的交付,这个数字还会有所增长。
还需要重点讨论的是支撑风机吊装环节的自升式平台和浮吊船施工能力。因为就行业特性而言,海上风电的安装难度主要集中在吊装环节,海上施工条件复杂,风电机组大部件单体容量更大、更重。所以海上吊装施工能力一直是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最大难题。在近两年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一向谨慎的造船业也加大了专业吊装和自升式平台船只的制造与交付力度。
2019年7月19日,中国首个13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01”在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成功下水;
8月16日,由振华重工建造的2500T坐底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实现全船贯通;
12月13日,国内首座12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振江号”在青岛海西港码头交付;
12月26日,上海振华重工打造的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三航风和”号交付……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最新统计,截至2019年末,我国海上吊装平台已超过30个。
*资料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华创证券、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2019年初,全国海上风电开工规模7.5GW。当时一位龙源振华内部人士曾对媒体直言:7.5GW的风机吊装需要40艘基础施工船和50艘专业风机安装船来支撑。
据龙源振华公开数据与华创证券测算,在考虑不同施工条件的前提下(海浪、天气等),每艘吊装船每年吊装台套的数量约为30-50台套左右。
那么,我们以每年40台套,5MW/台(符合海上风电大兆瓦趋势)的平均容量粗略估算,现有吊装能力大约可实现吊装量6.4GW左右。
无论是龙源人士给出的数据,还是证券机构估算的数据,两组数字均指向了吊装能力不足的问题。很显然,这些2019年新增装备的加入固然一定程度上缓解海上风电的燃眉之急,但满足当前近11GW的施工需求仍然任重而道远。
另一方面,早期我国造船业的“大跃进”而造成的产业寒冬仍未过去,彼时的大洗牌仍然让船企心有余悸。
据公开资料显示,一艘专业的海上风电施工船最少需要2亿元的建造成本,而“抢装”的不可持续性也对造船业提出了拷问——当我国海上风电过了这一轮大潮,是否会出现产能闲置?而且,随着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的发展,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今年的船是否还能适应两年后的吊装要求?这些存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都成为船企不敢放手一搏的隐忧。
02、巨大的降本空间
在海上风电施工成本构成中,机组设备成本占比不到40%,基础施工和安装成本占30%以上。在2019年的赶工期大潮中,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相对优质的船机租赁价格上浮了5~7成,更大的成本压力摆在开发商面前,而这些都成为潜在的降本环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业内急于大干快上之时,也应借鉴一些海上风电鼻祖国家的经验。
英国、丹麦等国的海上风电发展起步较早,并拥有较为先进的风电安装船技术,如六桩腿的带绕桩吊的安装船,可以满足远离海岸线的作业要求。而我国海上风电业务起步较晚,作业区域集中在近海,多以传统的浮吊船从事海上风电安装,效率和安全性相对较低。
对此,龙源振华谢闽副总经理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国内海工装备数量不足固然是一方面原因,施工船效率较低、部分项目施工装备闲置也对工程的进度与降本需求带来很大阻力。
海上风电施工装备的闲置和风机故障停机一样,单个海上风电项目施工吊装船闲置,在租赁期内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不但成本高企,还会造成整个产业链装备数量不足。这是目前海上风电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施工效率上,据了解,欧洲一条支腿船一个月可以达到10台以上的风机吊装数量,但国内平均只能做到4台左右的吊装量。如何提高施工装备的使用效率也成为海上风电工程降低成本的关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海上风电施工船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如运输与吊装脱节;优质的基础施工船舶资源匮乏;而“抢装”所带来的短期投资过剩使得船舶数量剧增,质量却参差不齐,导致了船舶技术更新后续乏力。而这些都将成为制约我国海上风电技术进步与降低成本的瓶颈所在。
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曾表示,我国海上风电应放缓脚步走稳妥之路,发展重点应放在技术提升和经验积累之上。在当前的施工能力与技术水平下,每年200万千瓦的吊装量可能已触及行业天花板。而平稳发展,不但是为了催熟产业链的同时积累经验,更是为了“未来更快”而作的必要准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所有风电人,大家一年辛苦了,2022元旦快乐!
2019年,是冲刺平价的最后阶段,陆上风电一度爆发。在行业整体持续高景气发展的同时,原材料、风机叶片、轴承等设备产能不足问题,掣肘未来风电新时代下的发展,也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焦点。“有钱不一定能买到风机”,是目前风电市场的真实写照。而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市场的轴承部件,面对当下猛然增长、
陆上风电抢装潮的终点,平价新时代的起点,2020年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叶片是风电机组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也是风机获取更高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在风电抢装背景下,2020年,风电机组的产能和交付很大程度上将受到叶片制约。争产能叶片模具、原材料限制生产数
本周风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小编精心整理了2020.1.13-2020.1.17要闻,以供大家参阅。盘点2019|风电抢装百态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19年的风电行业,那必然是“抢装”。2019年风电行业一直在“抢”:抢项目、抢设备、抢塔筒、抢工程、抢并网……过去一年,整个风电产业链从上到下一
本周风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小编精心整理了2019.12.30-2020.1.03要闻,以供大家参阅。相关阅读:风电一周要闻回顾(12.23-12.27)——北极星风力发电网风电的战争丨2020年风机叶片原材料之争:巴沙木巴沙木产量不足,在抬高风机叶片价格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机的产能。详情
巴沙木产量不足,在抬高风机叶片价格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机的产能。风电抢装,巴沙木未来需求剧增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巴沙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风电新增风机数量近1万台,意味着风机叶片数量每年新增近3万支,以平均每支叶片巴沙木用料3-4m3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7月16-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亨通携电力、通信、新材料领域全链路产品矩阵精彩亮相本次展会。在电力领域,亨通此次
7月17日,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能源”)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进展公告》。公告披露,宁波能源于2025年7月7日召开八届三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与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东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秦皇岛风浴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超,注册资本为107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金风科技间接全资持股。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浙江院中标平阳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标段三。该项目拟安装38台单机容量16.2兆瓦风电机组,采用500千伏海上升压站,风电场由8回66千伏海底电缆汇流至海上升压站,经500/66千伏变压器升压至500千伏后通过1回50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敷设至瑞安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我国的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天然地理资源优势。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对深远海风电项目的不断探索开发,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创新开始聚焦于输电距离长且投资成本相对可控的柔性直流与低频输电技术上。目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
中天科技集团消息,近日,承担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的“中天39”施工船历经50余天昼夜奋战,顺利完成场区首阶段基础施工任务。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天科技快速组建专项团队,仅用21天完成船舶入场部署。施工中,“中天39”首次采用国内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鲜见的DP动态定位模式,针对无成熟案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阳江海事执法人员在开展风电施工船舶入场前安全检查时,发现“恒顺XXX”“长友XXX”2艘船舶存在严重安全缺陷,按照有关规定对其采取了滞留措施。据了解,由于近期某海上风电项目已开始施工,施工场址水域存在船舶集中、船上人员众多、通航环境复杂等安全风险。为加强施工
日前,“电建志高”号3600T全回转起重船完成了航行锚泊试验、航速试验、DP动力定位试验、回转试验等十余项关键海上试验,圆满通过了为期6天的海上试航。“电建志高”号是中国电建首艘入列的海上风电施工船,总长182米,型宽49米,型深15米,最大起重能力3600吨,吊高可达甲板上130米,适合25MW以下海上
据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消息,近日,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华夏金租5000T全回转起重船“华夏鲲鹏01”顺利完成航行试验,为项目正式交付奠定坚实的基础。“华夏鲲鹏01”为钢质全焊接自航全回转起重船,船长195米,型宽49.8米,型深16米,具备长距离自航能力。设流线型船艏,尾部纵
7月30日上午8时28分,振华重装承建的广州打捞局5000吨自航起重工程船“华兆龙”顺利吉水。广州打捞局、泰州海事局、CCS船级社、Fleet船管公司、上海振华重工等单位领导代表及项目管理成员共同全程见证。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主机柴发系统调试阶段。为保障该船顺利吉水,船东、监理,船
随着海上风电行业新增装机朝着风能资源更好的深远海空间发展,深远海风电运维的需求随之持续增大,海上风电运维也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运维设备。6月13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企业东南造船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正式交付。该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韩国现代资产管理公司与新加坡海上风电施工船舶相关公司青可再生能源公司签署了一项业务协议。这标志着韩国现代资产管理公司将进入韩国国内海上风能市场。上周四,在韩国青山可再生能源公司韩国办事处举行的签署仪式上,包括现代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钟国和青山可再生能源公司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4月18日,新一代运输施工一体化风电施工船“中天39”命名暨交付仪式在南通启东举行。南通市副市长李玲,盐城市副市长高尚德,启东市市长蔡毅,滨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滨东,江苏海力风电董事长许世俊、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三峡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中广核新能源公司、江苏
12月28日,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举行第四季度产业项目集中竣工投产活动。聚焦制造业当家,打好精准招商和做优服务“组合拳”,推动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此次集中投产的4个项目为广东粤西蓝水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新建硬质合金新材料年产2000吨硬质合金、洁林年产30万只复合
10月29日1038时,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立洋海工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中天39”项目在江苏南通启东顺利下水,标志着这一“海上风电施工利器”陆上建造任务全面结束、水面建造任务全面开启,船舶建造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此次下水的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是一艘集运输、施工一
10月29日,振华重工为立洋海工建造的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中天39”项目吉水仪式在振华启东海工举行,标志着这一“海上风电施工利器”陆上建造任务全面结束、水面建造任务全面开启,船舶建造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中天39”是一艘集运输、施工一体化的风电施工船,总长215m,型宽51.8m,型深19m,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