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详细并网、开工、建设项目表收录于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19年风电行业报告》中
在对2019年海上风电并网、开工以及在建项目的统计中,我们既可看到核准了一年仍未动工的项目,也看到了11个月、160天窗口期完成80台风机安装的龙源江苏大丰H7海上风电场。
可以肯定的是,大丰海上工程之所以如此效率,施工方龙源振华雄厚的船机资源和强大的施工能力是最大的保障。
然而,并非所有开发商都有如龙源电力一般的企业实力与整合能力,笔者所在的几个行业群中,不时有业主单位发布租赁打桩船与吊装船的消息,但响应者寥寥,多数海上工程仍然手持“号码牌”在漫长的施工排期中苦苦等待。
海上风电前期工程重点按照工序可大致分为基础施工(包括风机、升压站等基础,其他建筑及施工辅助工程)与安装吊装(机组、升压站等安装)、电气系统设备安装(海缆敷设等)。据华创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液压冲击锤新增至25架,考虑到海上风电大兆瓦趋势,平均吊装的单机容量有可能从4.5MW上升至5.5MW,现有打桩能力可支撑2020年约4.1GW容量的基础施工。再加上2019年最新的液压打桩锤的交付,这个数字还会有所增长。
还需要重点讨论的是支撑风机吊装环节的自升式平台和浮吊船施工能力。因为就行业特性而言,海上风电的安装难度主要集中在吊装环节,海上施工条件复杂,风电机组大部件单体容量更大、更重。所以海上吊装施工能力一直是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最大难题。在近两年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一向谨慎的造船业也加大了专业吊装和自升式平台船只的制造与交付力度。
2019年7月19日,中国首个13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01”在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成功下水;
8月16日,由振华重工建造的2500T坐底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实现全船贯通;
12月13日,国内首座12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振江号”在青岛海西港码头交付;
12月26日,上海振华重工打造的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三航风和”号交付……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最新统计,截至2019年末,我国海上吊装平台已超过30个。
*资料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华创证券、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2019年初,全国海上风电开工规模7.5GW。当时一位龙源振华内部人士曾对媒体直言:7.5GW的风机吊装需要40艘基础施工船和50艘专业风机安装船来支撑。
据龙源振华公开数据与华创证券测算,在考虑不同施工条件的前提下(海浪、天气等),每艘吊装船每年吊装台套的数量约为30-50台套左右。
那么,我们以每年40台套,5MW/台(符合海上风电大兆瓦趋势)的平均容量粗略估算,现有吊装能力大约可实现吊装量6.4GW左右。
无论是龙源人士给出的数据,还是证券机构估算的数据,两组数字均指向了吊装能力不足的问题。很显然,这些2019年新增装备的加入固然一定程度上缓解海上风电的燃眉之急,但满足当前近11GW的施工需求仍然任重而道远。
另一方面,早期我国造船业的“大跃进”而造成的产业寒冬仍未过去,彼时的大洗牌仍然让船企心有余悸。
据公开资料显示,一艘专业的海上风电施工船最少需要2亿元的建造成本,而“抢装”的不可持续性也对造船业提出了拷问——当我国海上风电过了这一轮大潮,是否会出现产能闲置?而且,随着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的发展,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今年的船是否还能适应两年后的吊装要求?这些存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都成为船企不敢放手一搏的隐忧。
02、巨大的降本空间
在海上风电施工成本构成中,机组设备成本占比不到40%,基础施工和安装成本占30%以上。在2019年的赶工期大潮中,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相对优质的船机租赁价格上浮了5~7成,更大的成本压力摆在开发商面前,而这些都成为潜在的降本环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业内急于大干快上之时,也应借鉴一些海上风电鼻祖国家的经验。
英国、丹麦等国的海上风电发展起步较早,并拥有较为先进的风电安装船技术,如六桩腿的带绕桩吊的安装船,可以满足远离海岸线的作业要求。而我国海上风电业务起步较晚,作业区域集中在近海,多以传统的浮吊船从事海上风电安装,效率和安全性相对较低。
对此,龙源振华谢闽副总经理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国内海工装备数量不足固然是一方面原因,施工船效率较低、部分项目施工装备闲置也对工程的进度与降本需求带来很大阻力。
海上风电施工装备的闲置和风机故障停机一样,单个海上风电项目施工吊装船闲置,在租赁期内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不但成本高企,还会造成整个产业链装备数量不足。这是目前海上风电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施工效率上,据了解,欧洲一条支腿船一个月可以达到10台以上的风机吊装数量,但国内平均只能做到4台左右的吊装量。如何提高施工装备的使用效率也成为海上风电工程降低成本的关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海上风电施工船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如运输与吊装脱节;优质的基础施工船舶资源匮乏;而“抢装”所带来的短期投资过剩使得船舶数量剧增,质量却参差不齐,导致了船舶技术更新后续乏力。而这些都将成为制约我国海上风电技术进步与降低成本的瓶颈所在。
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曾表示,我国海上风电应放缓脚步走稳妥之路,发展重点应放在技术提升和经验积累之上。在当前的施工能力与技术水平下,每年200万千瓦的吊装量可能已触及行业天花板。而平稳发展,不但是为了催熟产业链的同时积累经验,更是为了“未来更快”而作的必要准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月11日,在浩瀚的南海海域,随着B20#机位第三支叶片与机舱精准对接,由中国铁建港航局承建的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顺利完成最后一台风机的安装工作,标志着中国铁建在琼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迎来新年“开门红”。申能海南CZ2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期间第
2月12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启动招标。公告显示,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徐闻东二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7km,最远端距离陆岸57.6km。徐闻东场址二水深约为10m~26m,规划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目前,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建设,选址在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计划总投资约9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核准、用地批复,正全面推进前期工作,计划今年6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近日,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通过中国船级社(CCS)组织的建造检验,获颁国内首份风渔融合网箱平台CCS入级证书。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入级证书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入级中国船级社意味着“伏羲一号”在设计、建造、维护、管理等方面已经通过了严格的检验和认证。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
新年伊始,中广核清洁能源业务满弓发力、如箭离弦,在各领域实现快速推进。折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韧性,顺利实现新年“开门红”。新能源项目遍地开花中广核新能源辽宁分公司喜迎“开门红”,获取葫芦岛市省管海域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指标;河南公司获取濮阳绿色甲醇项目42万千瓦风电开发指标;云
据洞头发布消息,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公布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第一批重大项目清单,洞头区共5个项目入选,合计总投资24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5亿元。其中,5个入选项目中包括3个海上风电项目,具体如下: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核心区)一期项目位于状元岙
2025年1月19日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沈剑荣作关于江苏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多次提及能源电力相关内容: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9000万千瓦
2月7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上举行了招商推介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湄洲湾外海海上风电场、秀屿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等20个总投资额186.8亿元的超亿元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据悉,莆田湄洲湾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湄洲湾东侧海域,场址中心离岸30km,规划面积43k㎡,理论水
在浩瀚的东海之滨,自2019年初正式吊装完成并投入运行以来,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的25台4兆瓦风机已经稳健运转整整六年。这一项目是第二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也是上海市三大重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3S齿轮齿条升降机也以其六年的良好运行表现,为该项目的成功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超前
2月7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苍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核准意见》。根据文件,苍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位于苍南县东部海域,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23km,水深约21.7m~27.8m,自场区西北至东南水深逐渐增大,场区东西宽约10km,南北长约11km,规划面积约103km。该项目规划容量800MW,拟安装5
2月7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投产,标志着中国首个全部风机基础采用嵌岩基础、首个零补贴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能源集团主导推进建设。项目建设83台单机容量8.5兆瓦风电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于2023
日前,“电建志高”号3600T全回转起重船完成了航行锚泊试验、航速试验、DP动力定位试验、回转试验等十余项关键海上试验,圆满通过了为期6天的海上试航。“电建志高”号是中国电建首艘入列的海上风电施工船,总长182米,型宽49米,型深15米,最大起重能力3600吨,吊高可达甲板上130米,适合25MW以下海上
据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消息,近日,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华夏金租5000T全回转起重船“华夏鲲鹏01”顺利完成航行试验,为项目正式交付奠定坚实的基础。“华夏鲲鹏01”为钢质全焊接自航全回转起重船,船长195米,型宽49.8米,型深16米,具备长距离自航能力。设流线型船艏,尾部纵
7月30日上午8时28分,振华重装承建的广州打捞局5000吨自航起重工程船“华兆龙”顺利吉水。广州打捞局、泰州海事局、CCS船级社、Fleet船管公司、上海振华重工等单位领导代表及项目管理成员共同全程见证。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主机柴发系统调试阶段。为保障该船顺利吉水,船东、监理,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韩国现代资产管理公司与新加坡海上风电施工船舶相关公司青可再生能源公司签署了一项业务协议。这标志着韩国现代资产管理公司将进入韩国国内海上风能市场。上周四,在韩国青山可再生能源公司韩国办事处举行的签署仪式上,包括现代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钟国和青山可再生能源公司总
10月29日1038时,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立洋海工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中天39”项目在江苏南通启东顺利下水,标志着这一“海上风电施工利器”陆上建造任务全面结束、水面建造任务全面开启,船舶建造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此次下水的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是一艘集运输、施工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8月17日,温州海事局发布《华能苍南2号海上风电工程施工作业变更船舶》通知。因施工需要,华能苍南2号海上风电工程施工作业原《航行通告》(温航通[2023]0118号)中的作业船舶,由“燕祥168”、“宏舟之星”、“宝瑞678”、“千汇011”、“东港92”、“鸿运远航”、“春天碧海”、
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机组大型化、选址深远海化与电价平价化,决定了风电基础安装、机组吊装、机组运维工程技术与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向。从项目勘测、基础安装、电缆敷设、机组吊装、机组运维到设备改造与拆解,海上风电开发经历的所有工程环节,几乎都有专业船舶的身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继“亨通3500”号升级改造项目圆满完工交付后,”华电稳强”吊机升级改装工程在华润大东接近收官阶段。这是华润大东与亨通集团第二次合作,也是中国又一海上风电安装船改装项目的重大力作。亨通集团是一家服务于光纤光网、智能电网、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是中国光纤光网、电
2月2日、5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造的“乌东德”号、“白鹤滩”号海上风电施工船先后前往广东阳江海域开展首次施工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事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据悉,“乌东德”号本次出海作业承担的是风机导管架基础钢管桩沉桩施工任务,其作业的区域中心离岸距离约50公里,场址水深范围35米至38米
一组来自WorldEnergyReports的数据显示,从全球海上风电市场高速发展预计,未来尚需要60余艘新建或升级的安装船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个市场高达140亿美元。从国内市场来看,在经历了前两年海上风电施工船短缺之痛,以及当下海上风电大兆瓦、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趋势加速发展驱动下,行业深谙现有船机的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