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政策正文

广东省电力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发布

2020-01-21 08:53来源: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运行电气运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学术成果条件。

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刊物上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1篇(独撰或第一作者)。

2.独立撰写本专业相关技术报告或研究成果2篇,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性,且其中1篇以上报告或成果有同行2名高级工程师联合书面推荐。

3.作为主要撰写人,参与编写或修订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或教材、技术手册。

四、高级工程师

(一)学历资历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

2.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3.具备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4.不具备上述学历、年限条件,取得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任现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由2名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正高级工程师推荐破格申报。

(1)获得国家或省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国家级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三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含集团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3)出版与本专业相关的专著(独著,不少于3万字;或合著或合译,本人撰写不少于3万字)。

(4)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项目的研究、设计、建设、更新改造工作,其设计水平、施工技术、工艺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或同行专家认可。

(二)工作能力(经历)条件。

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熟练运用本专业标准和规程,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独立主持和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指导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任现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的本专业技术工作主要参加人,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撰写技术报告。

2.省(部)级或市(厅)级攻关项目或重点科研项目的本专业技术工作主要完成人,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撰写技术报告。

3.主持或主要参加过勘测、设计、建筑、安装、调试、监理、审查各类大型发供电工程项目2项,解决本专业复杂技术问题,独立编写技术文件、技术报告,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进度符合要求。

4.主持或主要参加过勘测、设计、建筑、安装、调试、监理、审查500千伏交(直)流输变电工程1项,或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项,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3项,解决本专业复杂技术问题,独立编写技术文件、技术报告,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进度符合要求。

5.负责大中型水、火电厂的机、炉、电、水工、热工、化学、燃料、金属监督等专业其中之一的运行、检修管理5年以上,或负责全厂生产设备运行、检修综合技术管理5年以上,解决本专业复杂技术问题,独立编写技术文件、技术报告。运行管理做到安全经济运行,检修管理做到检修质量良好,进度符合要求。并且无发生重大运行、检修责任事故。

6.负责110千伏以上供电部门的输、变电一、二次设备其中之一的设备运行、检修工作,或高压电气、化学试验工作,或综合技术管理工作5年以上,解决本专业复杂技术问题,独立编写技术文件、技术报告。运行管理做到安全经济运行,检修管理做到检修质量良好,检修进度符合要求。并且无发生重大运行、检修质量责任事故。

7.从事电网建设和用电管理工作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或负责制订电网(包括配电网)发展规划、改造规划、工程设计、技术方案、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编写技术报告,在提高电网(包括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方面成绩显著。

(2)主要参加过8项以上10千伏配电装置(或用户供电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复杂技术问题。

(3)主持或负责电气测量技术、电能质量管理、降低线损等技术工作,解决复杂技术问题,业绩显著。

8.从事电网调度技术工作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事电网调度主要岗位5年以上,正确处理过电网事故,无发生重大调度责任事故;或主持或主要参加编制、审查电网运行方式、调度规程,进行电网分析研究,并使电网达到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2)负责过3项或主要参加过5项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厂或变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解决过复杂技术问题,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或主持过整定计算、审查保护方案,无发生由于整定错误造成电网事故或扩大事故;或组织分析和正确处理过重大继电保护事故,并提出有效的反事故措施。

(3)负责过3项或主要参加过5项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调度端或厂站端的调度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或主持过上述调度自动化方案的审查。在上述安装、调试、审查调度自动化工程中,解决过复杂技术问题。

(4)熟练掌握载波、微波、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在安装、调试、维护通信设施过程中,解决过复杂技术问题,无因工作过失,造成通信中断影响电网调度。

9.从事电力环境保护技术工作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主要参加3个以上大中型发电厂环境保护工程初步设计、评估或审核,独立编写本专业技术报告。

(2)主要参加4台以上火电机组的环保装置安装、调试,工程质量良好,进度达到要求,无重大责任事故。

(3)主要参加2项以上治理发供电企业的脱硫、消烟除尘、噪音、废水、废油处理或“三废”开发利用、环保监测分析等,在工作过程中解决过复杂技术问题,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或同行专家认可。

10.主要参加过编审国标1项以上,或行标2项以上,或省电力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管理办法3项以上。

11.负责组织本企业2项以上重点科技、技改、扩建项目上报立项及其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安装、竣工验收、鉴定、投产、效益评估等)。

12.主持或主要参加过设计、建设、调试、研制较大型的电力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指较为完整的电网监控系统、仿真系统、电厂及变电站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该项目通过省级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或鉴定。

13.在电力安全监察、技术培训、科技情报、科技管理等方面,负责制定2项以上具有指导作用的技术管理办法、技术管理制度,付诸实施后,对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科技进步和安全生产作用较大,促进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效果显著,并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或同行专家认可。

(三)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市(厅)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3.负责完成3项以上本专业有较高技术难度的技术项目(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调试以及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新技术推广等),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或同行专家认可。

4.在管理大中型水、火电厂、110千伏以上输变电设备、省属市级供电部门以上的电网调度、用电管理等各专业技术工作中,解决过本专业2项以上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使设备达到安全可靠,经济指标达到上级要求,业绩显著。

5.负责完成2项以上引进、消化、吸收的新技术项目,在引进工作中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该项目通过上级主管部门或同行专家组织的验收或鉴定。

6.提出2项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建议,被省(部)级有关部门采纳,对科技进步或专业技术发展有促进作用。

7.参加2项以上省级主管部门委托的本专业有关规程、技术规范等的编写工作。

8.作为主要发明人(前3位)取得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3项,至少1项实现产业化,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学术成果条件。

任现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独立或作为主要作者,公开出版本专业相关专著1部(本人撰写不少于3万字)。

2.在公开发行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相关有较高水平的论文2篇以上(独撰或第一作者)。

3.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宣读论文2篇以上,或在省级学术会议宣读获奖论文2篇以上。

4.独立或作为主要撰写人,撰写有较高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本专业相关技术研究报告3篇,且其中1篇以上报告有同行2名以上正高级工程师联合书面推荐。

5.完成编写或修订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或教材、技术手册(本人撰写不少于2万字)。

五、正高级工程师

(一)学历资历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2.不具备上述学历条件,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或具备上述学历条件,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任现职期间,业绩显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获国家或省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获得有较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明专利2项以上(第一发明人)。

(二)工作能力(经历)条件。

具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功底,科研水平、学术造诣或科学实践能力强,全面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具有引领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取得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或在相关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了本专业发展;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主持完成本专业领域重大项目,能够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具有指导高级工程师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任现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二项:

1.作为本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工程项目,技术攻关项目或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大型项目2项以上,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新理论、新技术或申请了专利,或所采取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有重大创新。

2.作为本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或新产品开发工作,解决了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难题,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能够有效指导高级工程师或研究生的的工作和学习,具备组建和指挥跨单位团队的能力。

(三)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3.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或市(厅)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均排名前3)。

4.国家级工程类技术成果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工程类技术成果奖项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5.作为本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技术项目或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或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6.作为本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技术项目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取得了较显著的效益。

7.在承担科研项目或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生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或获得有较大价值并取得显著效益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第一发明人)。

8.作为第一起草人负责1项以上国际或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2项以上行业标准或国家级团体标准、或4项以上地方标准或省级团体标准的制(修)定工作,标准技术具有原创性,并负责其中主要技术内容的撰稿工作或实验验证工作,且该标准在相应范围内得到实施应用。

(四)学术成果条件。

任现职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公开出版本专业相关专著1部(独著,不少于5万字)。

2.公开出版本专业相关专著1部(合著或合译),以及在公开发行的省级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1篇以上(独撰或第一作者)。

3.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以上,或在公开发行的省级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刊物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3篇以上(独撰或第一作者)。

4.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1篇以上(独撰或第一作者),以及获得本专业相关有较大价值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第一发明人)。

第四章 附则

一、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申报相应职称。相关高技能人才申报本专业工程技术职称标准条件另行制定。

二、本标准条件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三、本标准条件自2020年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广东省电力专业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资格条件的通知》(粤人职〔1999〕35号)同时废止。与本标准条件有关的词语或概念的解释见附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工程查看更多>电力运行查看更多>电气运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