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在钴进入科学家的视野之前,一个有趣的“误会”推进了科学家对钴的研究。据传,1733年夏天,德国萨克森州的某矿床开采中心,矿工们围在矿井口,迟迟不愿下井。
困扰他们的正式矿井下一种幽蓝发亮的石头。据说,这种石头里住着妖魔,一旦与之接触便会染上疾病。因此,这些矿工迟迟不肯下井采矿。无奈之下,矿主只好暂停生产,并找了几块矿石寄给当时德国矿物学家兼医生阿格里科拉。
这个含钴的蓝色矿石辉钴矿CoAsS也第一次被记载在文献当中,被称为kobalt,德文愿意为妖魔。
之所以获得如此称谓,除了盛传的“妖魔说”之外,还在于阿格里科拉也无法破解钴的奥秘。20年后,瑞典化学家格·布朗特再次开始了对这种钴矿的研究。
他发现,把矿石加热到500℃时,矿石中分离出一种具有光泽的灰色物质。这种物质常温下不与水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也不会氧化。它很硬但很脆,加热到约1200℃时,原有的磁性奇迹般消失了。
在当时的科学认知之下,任何金属遇水都会氧化,因而格·布朗特认为这种灰色物质极有可能是一种新的化学元素。
他将“Kobald”转化为“Cobalt”,意为“坏精灵”,元素符号为“Co”。又经过一代科学家的探索,终于得到了纯钴,并确定了钴是一种金属元素的事实。
至此,也终于化解了47年前矿工们的恐惧。钴被确定为对人体没有显著伤害,而是含钴30%左右的辉钴矿加热后生成的硫或砷的化合物都有剧毒。
若干年后,接着西学东渐之风,西方科学开始逐渐渗透到中国,西方对钴的研究也借此传到中国。清朝末年的科学家将“Co”译为“钴”,沿用至今。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让钴的“才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除了继续在颜料上的应用外,钴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
此外,钴还被广泛应用于电池行业。1980年,电池之父首次将钴应用在了电池领域,该电池被称之为钴酸锂电池。该电池有效解决此前电池的安全问题,被广泛应用在手机、电脑、充电宝甚至电动汽车上。
自智能手机之后,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掀起了钴的全球争夺战。电动车对于含钴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不断消耗的少有存量,碰撞出不少有关于钴的精彩故事。
“去钴”运动
在故事开讲之前,有两个必须要交代的背景。其一,钴虽然被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却是存量极少的稀有金属。
一亿年前一颗含钴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在非洲地表上砸出一个盆地,形成了现在的刚果盆地。这颗行星的到来,让一亿年后的刚果金成为全球钴资源的争夺火力点。
目前全球钴的总含量约700万吨,其中二分之一的钴都存在于刚果金境内。几乎可以如此论断:谁掌握了刚果金钴矿的开采权,谁便扼住了当前电池技术的咽喉。
另外一个背景是,在世界范围内节能减排共识的达成,让电动化浪潮成为汽车行业的新风潮。而电动汽车的核心又聚焦在电池之上,钴则是动力电池的重要成分,且价格极为昂贵,约占整个动力电池成本的10%。
基于钴矿的奇缺与价格的昂贵,再加上钴在刚果金开采的过程中往往会侵犯人权,目前动力电池领域“去钴化”成为行业研发的方向。
2020年开年不久,特斯拉便宣布将采用宁德时代的“无钴”电池。这是特斯拉多年来“蓄谋已久”的一次合作。马斯克早就宣称,他们将在下一代电池中完全抛弃钴,改变“带血的电池”这一名声。
如今,供应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钴含量已经下降至不到3%;松下也宣布了将研发无钴车用级电池,并将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钴含量减少到10%;IBM甚至提出,它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池技术,该技术使用从海水中提取的材料并且不需要钴。
中国电池厂商比亚迪也宣布了将三元电池镍钴锰的比例调整至8:1:1,宝马有望在2021年采用该配方比例的电池。此前 ,主流三元电池镍钴锰的配比是5:2:3,而后逐渐提高镍的比例、减少钴的用量,比例达到6:2:2或8:1:1。
有预计显示,未来低钴电池将占据电动汽车电池总量的7%,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增长至57%。
即便在各大车企和电池厂商、科技公司的围剿之下,去钴化运动依然进展缓慢,原因在哪里?
在于目前技术之下,钴在动力电池中的不可替代性。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松下虽然喊出了去钴化的口号,但却订购了3倍于此前钴的用量。这从侧面体现了钴的不可替代性,有人甚至将其称之为“新时代的石油”。
钴是动力电池的稳定元素,钴减少后,电池的生命周期也会缩短,安全性也随之降低。这是目前811电池虽然有高续航而被诟病安全性差的原因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宁德时代提供给特斯拉的“无钴”电池,是如何做到的呢?真相只有一个,宁德时代提供给特斯拉的“无钴”电池,并非三元锂电池系列,而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磷酸铁锂电池。
那么,新型的无钴电池究竟什么时候到来呢?从工程的角度来看,解决无钴化电池的安全问题和生命周期问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基准矿物情报公司分析师罗尔斯称,当前的NCA(镍、钴、铝)技术还将在未来10年内主导产业。
从技术角度讲,在镍钴锰的比例为8:1:1时,电池300瓦时/公斤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可能未来十年都无法突破。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晓东曾表示。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还对钴保持着巨大的需求。根据SMM全球钴供需平衡表,2019年全球钴供应16.34万吨,2020年受估计低迷影响,供应约为16.33万吨,需求15.51万吨,供过于求0.82万吨。
因此,这波再度掀起于2020年年初的“去钴化”浪潮,在没有实质性技术革新的情况下,或许只是一次喊出技术趋势的口号,更像是主导轻钴而重磷酸铁锂的一次资本化运作。
目前来看,钴的价值不可被低估,而这一优势能保持多久,尚无法做出论断。在历史长河中被人类运用了2000年的钴,未来又将如何漂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01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5月6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安全壳整体密封性良好,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次试验为机组后续调试启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02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SC11-12层模块吊装就位重试5月6日,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LG新能源4月29日宣布,与法国环境服务商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将投建电池回收工厂。按照计划,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各为50%,电池回收工厂选址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中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据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作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以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pCAM年产能为36000公吨。还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及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
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绿电+先进制造”的优质赛道,是云南省近3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今年1至2月持续走高,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5.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2%,发展势头强劲,彰显了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的
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根据采购工作安排,就下述项目委托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国内公开招标,现诚邀符合资格要求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本项目投标。一、标段(包)名称:中国环保杭州绿能公司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超低排放环保验收服务公开招标二、标段(包)编号:20250103030191926001001三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近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南充锂电绿色经济循环综合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并对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位于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占地66680.07m2。项目主要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建设内容
2025年,钠电池正在打破其市场容量小、产业化进程慢的行业误解,正迎来产业化爆发的关键时间节点。近期,锂电池部分原材料价格呈上涨趋势,引发业界担忧情绪;与此同时,钠电池在电动汽车、工程车辆、两轮电动车,以及汽车启停、储能等领域,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且其性价比持续提升,逼近磷酸
作者:张文婧肖伟伊亚辉钱利勤单位: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引用:张文婧,肖伟,伊亚辉,等.锂离子电池安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104-123.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9本文亮点:1.根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制,总结了在电池部件集流体上最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法:将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9日,位于浙江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新时代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产线全开,公司在2023年投建的年产3万吨碳酸锂、15万吨磷酸铁动力电池新材料建设项目也迎来新进展。该项目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项目,主要回收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及材料。项目建成后有望年新增营业收入50亿
6月28日,记者从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了解到,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低温固相反应-水浸”的联合工艺,实现了废旧钴酸锂电池中锂和钴的绿色高效回收。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与能源》。当前,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锂电池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外媒报道6月26日,2019年化学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去世,享年100岁。2019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Stanley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
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为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1]。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动力电池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赛道之一。本文从动力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出发,对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阐
2月3日据上海有色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日锂电材料报价全线下跌,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跌2000元/吨,报464000元/吨;废旧钴酸锂电池跌1400元/吨,报72900元/吨;钴粉跌1000元/吨,报281000元/吨;六氟磷酸锂跌5000元/吨,报205000元/吨;锂电级PVDF跌2500元/吨,报299000元/吨;磷酸铁锂(动力型)跌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永兴材料1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二期年产180万吨锂矿石选矿项目已投产,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控股子公司永诚锂业投资建设的年产300万吨选矿项目。此前,永兴材料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公司“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投资建设
磷酸铁锂电池以其较好的安全性在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工作以额定容量21Ah的软包磷酸铁锂电池为实验对象,在25℃下以4.05V、4.25V、4.50V和5.0V高电压下浮充电24h。研究单体高温热失控和材料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4.25V、4.50V和5.0V电压下均出现鼓胀,电压升高鼓胀加剧。在5.0V电池破裂,负极活
三元还是铁锂,哪种材料体系的电池在现在或未来市场份额上更胜一筹?这个从新能源汽车发展伊始就存在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锂电池时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三元与铁锂材料电池体系之争更受关注。(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鑫椤锂电”ID:xinluolidian)在过去的8年左右时
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需求爆发点。截至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02.3万辆和299.0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7倍。超越过去两年的销量之和。产销两旺带来的就是行业超高景气。所以2021年,A股各大行业,沾上新能源汽车概念的股票就一飞冲天,基金经理们见面的相互问候,从“有没有白酒?”变成了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已经导致多个电池储能项目交易落空。特朗普宣布,对与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并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普遍关税。该政策原定于4月9日生效,但特朗普决定给予90天缓冲期,目前部分国家正在寻求谈判机会。然而,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要强化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近日,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electrek2月10日报道,现代汽车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将于下个月开始全面生产,预计在2025年底推出搭载该电池的原型车。全固态电池被称为“梦想”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好的安全性,但由于制造难度和稳定性问题,尚未实现商业化。现代计划在2030年左右开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欣旺达参与设立8亿元绿色资源基金迎来新进展。欣旺达1月21日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滕州欣旺达绿色资源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截至公告披露日,合伙企业已完成工商注册手续并取得了滕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欣旺达已向合伙企业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特性等优势。其中,石榴石基Li7La3Zr2O12(LLZO)氧化物电解质因其对锂金属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以及在室温下近1mS/cm的高离子电导率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改善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接触成为一个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3年,为了满足欧美等海外市场的需要,应对全球行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利用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自产的氢氧化镍钴锰混合物(MHP)为原料,实现“红土镍矿—MHP原料—三元前驱体材料”的红土镍矿直接到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全产业链建设,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格林美(江苏)
高盛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电池均价预计将降至111美元/kWh,到2026年将进一步降至80美元/kWh。全球电池均价图片来源:高盛近日,高盛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在电池组层面,2023年,全球电池均价已从2022年的153美元/kWh降至149美元/kWh。高盛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电池均价预计将降至111美元/kWh,
11月18日,贵州铜仁市人民政府印发铜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方案的通知(铜府办发〔2024〕9号),其中提到,2025年底前完成铜仁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指出,构建高质量充电设施体系,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零碳新基建”,应当具备以下三大特征:首先,零碳新基建要有全景式、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完全是可行的。其次,零碳新基建,一定是可持续的。最后,零碳新基建,是一种全球化的新生态。9月27日,宁德时代(300750)董事长曾毓群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宁德时代成立之
在全球最大的镍资源储量国印度尼西亚,以镍元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完整供应链正在加速建设中。截至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LG新能源、国轩高科、华友钴业、瑞浦兰钧等在内的国内外多家产业链企业,都已经或即将到印尼投资建厂。在电池工厂方面,韩国厂商已经捷足先登投产。7月上旬,据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总投资20亿元的清水河县新能源材料与绿色纤维循环利用源网荷储项目全面开工。该项目是由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内蒙古蒙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清水河县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该项目位于清水河县工业园区,占地263亩,通过多工艺组合,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