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 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
然而由于氢气与天然气(天然气主要由甲烷(85%)和少量乙烷(9%)、丙烷(3%)、氮(2%)和丁烷(1%)组成)的理化性质差别巨大,且氢气对金属材料的劣化作用及其较宽的燃烧极限和更快的燃烧速率,加之天然气管道输送本身具有危险性,利用现有天然气管道输送掺氢天然气的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
甲烷和氢气的物性对比表
本文主要包括天然气掺氢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典型项目案例、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发展展望等内容,以供业内参考。
氢气的长距离管道输送已有 60 余年的历史,欧洲大约有 1500Km 的输氢管道,法国和比利时建有世界最长的输氢管道,长约 400Km;美国有约 720Km 的输氢管道;我国 2014年建成国内最长氢气长输管线(巴陵-长岭)全长42公里。
然而,由于氢气介质的特殊性造成的高造价(单位距离输氢管线的造价是天然气管线的两倍多)、氢气利用领域的局限性,氢气管线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天然气管线,管道间未形成网络,无法形成灵活的调配。以美国为例,天然气管线的长度是氢气管线的 2800 多倍。因此使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混输氢气,优势明显。
0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将氢气掺混入天然气管网使用的研究进行了三十年有余,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相关研究结论相对较少。
1、氢能源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现状
荷兰学者Ruben Smit等建立理论研究,通过分析能源负荷需求量,提出建立试点进行氢能源小范围使用推广方案, 进而发展大规模氢管道基础设施实现氢气的运输和分配,通过建立特定模型,分析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方案。
国外学者Christoph Stiller等基于各个区域对能源需求水平的不同,匹配以多种氢气输送方式,综合氢气生产技术选择、能源价格和温室气体排放限制政策,运用区域模型优化燃料供应站网络,分析氢燃料生产输送成本和平均价格,确定管道、卡车以及定点供应的方案。
2、天然气掺混氢气互换性研究现状
天然气掺混氢气使用应首要考虑其与天然气的互换性。鉴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天然气气质不相同,进行互换性判断得出的结果会有所差别。
英国学者R. Judd, D. Pinchbeck认为,天然气系统多数部件都能比较好的适应10%添加量的氢气。对于燃气式家用灶具,氢气添加量则需小于23%;天然气汽轮机适应氢气掺混需小于5%,但是经过整改和调整的燃气轮机能适应的掺氢百分比为5%~10%。
比利时学者Dries Haeseldonckx 研究结论表明,对比纯天然气能量流量输送,随着氢气掺混体积比的增加,管网输送掺混气的能量流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氢气添加体积百分比为85%时最小。
3、氢气安全性研究现状
对于掺混氢气后的天然气安全性,外国学者R. Wurster等基于着爆炸极限,最小着火能量,爆炸性分析表明,空气中氢爆炸极限4%比甲烷5.3%稍低而远高于丙烷的2.1%和汽油的1%。此外在该爆炸下限浓度范围内氢气与甲烷的最小着火能相差无几,同时由于氢气扩散强,使其在空中很难聚集至该浓度范围。
因此结论指出考虑氢气和甲烷爆炸性不应该以最小的点火能量为基础而是着重预防燃气扩散至限制浓度或者避免点火源。
国内学者李星国研究表明,由于氢气体积小,浮力强以及扩散性强, 若是发生泄漏则很难达到其可燃爆炸范围。
4、管道设备对氢气掺混适应性研究现状
天然气管道以及其他天然气设备对于天然气掺混氢气会产生适应性影响,对此英国学者Paul E. Dodds 提出现有的供气系统管道输送氢气会产生氢脆现象,其研究结论得出高压输送采用软钢管道可以降低氢脆发生的概率;输送低压氢气推荐使PE管道。
我国学者杜中强等分析钢制设备在氢环境中产生的氢致腐蚀机理。提出了导致临氢设备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有:氢损伤、氢和湿硫化氢腐蚀、高温氢和硫化氢的腐蚀。
国外学者R. Judd, D. Pinchbeck也提出氢脆对天然气设备的作用。其研究结论得出,由于氢脆的影响拉伸强度超过950MPa的CNG汽车用钢管氢气添加量需小于2%。
我国学者张小强等则针对氢脆产生的问题,研究天然气管道中添加氢气后管材与氢气浓度、输送压力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结论表明,为使得管道安全运行,当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掺混氢气体积百分比小于10%时,管道操作压力需小7.7 MPa;而掺混的氢气体积百分比大于10%时则需控制管道运行压力在5.38 MPa以下。
国内学者黄明表示运用天然气管道混输氢气会产生氢脆反应,而氢脆现象对于聚乙烯管较为友好。但是聚乙烯管却存在着氢气渗透的现象,并且其渗透率是天然气的5倍,然而该渗透损失量相对于年输送量是微乎其微。
02国内外典型项目案例
据IEA数据显示,各国有37个示范项目正在研究天然气网络中掺氢。研究项目中包括通过天然气配送网络掺氢为家庭和企业供热可行性、测试天然气网络掺氢比例对天然气输配关键设备、材料、终端设备和电器的影响、掺氢天然气地下储存的技术和监测要求等。
同时,天然气掺氢标准研究工作纷纷推进。在欧洲,HyReady和HIPS-Net等技术委员会和行业组织正在研究掺氢的标准,而欧盟委员会也在研究氢在天然气网络中的作用及相关标准。
1、国外典型项目案例
欧盟 NATURALHY 项目,开始于 2004 年 5 月 1 号,完成于 2009 年 10 月31 日。该项目大范围实验研究了工业用和家用加氢天然气的气体溢出和爆炸行为,评估了加氢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从产生气体积聚的本性来看,HCNG 建筑内的溢出特性和天然气类似。
但是,气体的浓度和聚集的体积随着氢气的添加而增加,不过 50%内的增加值很轻微;室内爆炸的严重性会随着氢气的增加而加重,但是对于 20%的 HCNG 来说危害的加重微乎其微。
2008-2011 年,在荷兰的 Ameland 开展了有关将风电氢掺入当地天然气管网的研究,其中 2010 年年均氢气掺入体积分数高达 12%。
在德国的 Falkenhagen,一个具有 2MW 电转氢能力的示范电厂于 2013 年完全服役,制取的氢气被直接送入天然气管线。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ADEME)赞助的“GRHYD”项目则将可再生能源制得的氢气掺入天然气中供加氢站和居民使用,掺氢体积分数最高将达到 20%。
HyDeploy 是英国第一个证明了可以安全地将氢气混合进天然气供应系统,而无需更改设备和相关干扰因素的项目。HyDeploy 的目的主要是建立初步证据基础,即可以将氢气混入英国的运营天然气供应网络,同时并不会给用户带来干扰,也不会以牺牲终端用户的安全为代价。如果本计划得以大规模部署,以 20摩尔%的比例混合氢将释放 29 TWh pa 的脱碳热量,并可以为未来实现更深度的节能提供参考。
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20 摩尔%氢气混合物可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减少了 250 万辆汽车行驶。
HyDeploy 是英国一项具有开创性的项目,旨在通过氢气的发展使燃气网络脱碳,并为氢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实际操作与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总体而言,实验室测试表明,在所测试的各种家用电器中,他们都能在氢气浓度高达 28.4 摩尔%的情况下安全运行。
日本三菱日立动力系统有限公司(MHPS)进行了使用30% 氢燃料混合物的大型燃气轮机测试。测试结果证实,通过使用新开发的 MHPS 专有燃烧器来燃烧混氢天然气,可以实现稳定燃烧。与天然气发电相比,使用 30% 的氢气混合物,CO 2 排放量减少了 10% ,发电效率高于 63%。该系统的突出优点是除了燃烧器需要升级,其他设备可以不加修改地使用,从而减少将天然气发电厂转换成氢燃料的潜在成本。
俄罗斯将氢气视为使欧洲天然气更加绿色的方式。最近俄罗斯正在考虑如何在欧洲开发氢气市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在设想的是逐步提高氢气在这些管道中的份额,然后通过不会加剧全球变暖的绿色工艺将其天然气转化为氢气。该公司正在研究一种称为热甲烷热解的工艺。
该反应在低温,非平衡的等离子体中进行,该等离子体在小型反应器中置于高压下。该公司正在西伯利亚托木斯克镇试验这项技术。该过程产生纯氢气流,碳以固体形式脱落而不是以 CO2形式逸出到空气中,固体碳可用于工业。如果风能或太阳能农场用于产生该过程所需的能量,则零排放将用于制造氢气。
2、国内典型项目案例
国内对于天然气管网掺氢的范例极少。2019年9月30日,国家电投2019年重点项目--朝阳可再生能源掺氢示范项目第一阶段工程圆满完工。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电解制氢掺入天然气项目,填补了国内天然气管道掺氢规范和标准空白。
2019年8月23日,朝阳可再生能源掺氢示范项目第一阶段工程破土动工,利用燕山湖发电公司现有10Nm3/h碱液电解制氢站新建氢气充装系统,氢气经压缩瓶储后通过集装箱式货车运至掺氢地点;厂外在朝阳朝花药业公司建设天然气掺氢设施,实现天然气掺氢示范。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电解制氢掺入天然气项目,通过验证电力制氢和氢气流量随动定比掺混、天然气管道材料与氢气相容性分析、掺氢天然气多元化应用等技术的成熟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全面验证示范氢气"制取-储运-掺混-综合利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目的,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天然气管道掺氢规范和标准的空白,促进相关产业体系升级。
03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公众对掺氢天然气认知程度较低
目前,很少有研究表明氢将如何被用于家庭供暖,关于安全、成本和性能的问题才刚刚开始被理解。2019年上半年,纽卡斯尔大学对英国民众进行了一份抽样调查(有效样本742个)。本次研究调查了公众对掺氢天然气作为英国家庭燃料的看法,涵盖了对氢的基本认知、价值观、掺氢的可能性和缺陷、公众信任以及参与者对氢的整体支持。
调查表明,公众对氢作为一种可能用于英国家庭燃料的认识有限。64.4%的受访者仅能正确回答最多一个关于氢的问题。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他们对氢的了解还不够,无法对是否要使用氢给出意见或者拒绝接受为家庭燃料。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氢的认知程度均较低,因此加强对氢这种新型清洁能源的知识普及和客观宣传至关重要。
2、掺氢将降低天然气网络输送量
氢的能量密度低,大约是天然气的1/3,保持相同压力下掺氢会降低输送气体的能量含量。IEA数据显示,在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加入3%的氢气,将使管道输送的能量减少2%左右,最终用户天然气需求量有所上升。
3、天然气管网掺氢比例限制多
因为面临诸多挑战,天然气掺氢的标准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仍有空白。推进更为积极的欧洲国家也表现谨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设置掺氢比例不超过2%,少数国家和地区设定为4%到6%之间,德国虽然规定上限为10%,但如果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连接到网络,则该比例大幅下调到2%以下。
部分国家和地区允许的最大掺氢比例(来源:IEA)
在一些相关设备的规格方面也存在限制,掺氢上限取决于与其相连的设备,管网范围越大,设备越多,对掺氢上限的要求可能越严格。例如,掺氢后使用天然气作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可能需要调整工艺和流程。现有燃气轮机的控制系统和密封无法适应高比例的氢气,掺氢比例需低于5%。已安装的燃气发动机因相同原因,氢的最大浓度为2%。欧洲标准规定燃气轮机所供天然气的氢含量必须低于1%。
天然气价值链各环节允许的最大掺氢比例(来源:IEA)
4、安全和成本问题
金属材料在氢环境下有可能发生氢脆问题,氢气对输送管道的影响主要是材料韧性的损失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增加,这是影响掺氢比例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氢的掺入会使点火能量降低、泄漏速率加快、可燃范围增大,掺氢比例的增加会使泄漏、燃爆危险相应增加。检测手段和设备需要完善,现有的管道完整性管理也需做调整适应掺氢带来的影响。
纽卡斯尔大学对英国民众进行的掺氢天然气作为英国家庭燃料的看法调查报告显示,至少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担心天然气泄漏、爆炸和火灾的可能性。
虽然77%的受访者相信政府将制定足够的安全预防措施来管理使用氢的任何风险,但受访者最初的安全担忧水平与他们对氢的整体支持显著相关。这意味着氢的负面安全认知确实存在,而且很重要。
此外,氢气目前相对于天然气的成本仍然较高,受访者提出的最重要的反对意见是能源成本。43.7%的受访者暂时不支持氢的原因在于“氢会不会太贵”,77.2%的受访者表示相对于现有支出,他们可能无法支付或者不愿意花更多的钱在氢能上。因此,未来掺氢天然气有关的任何成本,如果转嫁给公众,都有可能遭到抵制。
04发展趋势展望
降低碳排放是全球所有国家的使命,氢以清洁、高热值和零排放的优势未来必将成为完成这项使命的主角。但是,我们需要承认的客观事实是,氢的运输是每一个国家氢能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待完善。无论是作为商业、民用气燃料还是应用于交通领域,天然气管网掺氢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
未来主干管网在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未来输送掺氢天然气的需求,提高未来掺氢输送的可行性。
此外,现有研究成果尚不能较全面考虑实际情况,因此需继续加强研究。例如加强管道材料与掺氢天然气的相容性试验,充分考虑掺氢引起的泄漏速率加快、可燃范围增大及燃烧速率加快等影响,全面研究掺氢天然气的泄漏与燃烧爆炸问题,加强对管道损伤、裂缝的探查和处理,为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依据所建立材料的性能数据库,测试现有天然气管道检测工具检测的效果和修复方式的效果,建立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完整性管理系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北方稀土贮氢公司主导开发的氢能电动两轮车正式上线。记者走进该公司,率先一睹这款新车的独特风采。在北方稀土贮氢公司办公楼门前,一排排氢能电动两轮车整齐列队。蓝绿相间的车体色彩明快亮眼,车筐里的橙色头盔尤为醒目,车身一侧的包钢集团标志格外引人注目。车头嵌入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豫东垦区老海堤东侧、内部农路南侧。制氢规模为1500Nm³/h,制氢站与集中式光伏就近布置,采用集中式光伏所发绿色电力进行制氢,提升绿氢制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大唐南京发电厂大唐南电二期2×745MW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1号机组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该项目为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马渡村大唐南京发电厂内,总占地面积14.50公顷、建筑面积32742m2,与“大唐南电二期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补单项目”共用。项目
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106609,招标人为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国华投资国华(赤城)风电有限公司氢气运输服务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用自有新能源电源开展电解水制氢,项目总氢气产能为4000Nm/h,一期建设2000Nm/h(折合4272kg/d),二期预留用地(规模2000Nm/h)。产品氢纯度为99.999
1、投资6.56亿元!广西100MW风电项目开工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太平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武鸣太平风电项目总投资约6.56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00MW,将安装16台单机容量6250kW的风电机组。2、1300MW!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中标结果公布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披露,公司目前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有河北省合计400MW/1000MWh规模、山东省合计400MW/800MW规模、内蒙古合300MW/1200MWh规模、广东100MW/200MWh规模的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3-4季度逐步释放。另有各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储备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8日,山西吕梁经开区3MW绿电离网制绿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成功试车,标志着吕梁经开区在绿氢制取方面实现新突破。首套单槽2MWAEM制氢系统在吕梁经开区成功试车该项目位于吕梁经开区新材料园区,为吕梁经开区国有公司组织实施。其核心为国内企业研发的全国首台单体2MW纯国产化AEM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中核集装箱式水电解制氢装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为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21.341万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为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39万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为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38万元。根据招
日前,有投资者提问河钢股份:在低碳冶炼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唐山基地投用了全球首套120万吨氢基竖炉,碳排降低50%,并获得了欧盟碳关税认证。请问是否属实?请介绍相关情况?谢谢董秘回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3年5月,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河钢集团旗下张家口张宣科技公司建成投运120万吨氢冶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7日,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建设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经四路西,中轴路北,经三路东,远鑫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15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明斯恩泽”)完成企业名称变更,正式更名为“恩泽(广东)氢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恩泽氢能”)。康明斯恩泽氢能成立于2021年12月,由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与康明斯按50:50比例共同出资组建。康明斯恩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安徽省第三批氢能环卫车批量投运交付仪式在六安市金安区举行。本批共交付8辆18吨氢能环卫洗扫车,开创了安徽省氢能环卫批量化运营的新局面。运营车辆为18吨燃料电池洗扫车,由明天氢能联合中联重科盈峰环境联合开发,搭载明天氢能公司101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百公里氢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北方稀土贮氢公司主导开发的氢能电动两轮车正式上线。记者走进该公司,率先一睹这款新车的独特风采。在北方稀土贮氢公司办公楼门前,一排排氢能电动两轮车整齐列队。蓝绿相间的车体色彩明快亮眼,车筐里的橙色头盔尤为醒目,车身一侧的包钢集团标志格外引人注目。车头嵌入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绿氨技术创新企业中科亿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投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充。据悉,中科亿氨成立于2025年2月,以“做绿氨行业引领者,用世界领先科技,创造洁净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豫东垦区老海堤东侧、内部农路南侧。制氢规模为1500Nm³/h,制氢站与集中式光伏就近布置,采用集中式光伏所发绿色电力进行制氢,提升绿氢制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2日,吉林省能源局针对《关于建设吉林中部氢能+天然气应用示范基地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将紧紧围绕“氢动吉林”行动部署要求,紧盯氢能产业发展前沿,抢抓氢能产业新赛道,突出绿氢发展重点,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合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吉林中部氢能+天然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国家管网工程技术创新公司氢能业务负责人邵强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掺氢输送方式是现阶段实现“西
然气掺氢混合,不但能够拓展氢能应用场景,还可改善终端设备的燃烧性能,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排放,绿色低碳特性让其越来越受热捧。“推进零煤城市建设。2030年前开展天然气掺混氢气等低碳技术在燃气发电和供热中的试点。”日前印发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年版)》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1日,《吉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其中指出按“一区、两轴、四基地”布局氢能产业,实施“氢动吉林”六大工程,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到2025年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6-8万吨/年,在“两轴多点”按照用氢需求建设加氢站。到“十四五”末,氢能产业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840号(经济发展类369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出,构建相关政策协调机制有序推进能源转型。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保障的角度对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进行系统谋划,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能源安全与发展协调机制。有序推动新能源安全替代化石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近日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第04840号(经济发展类369号)提案,针对《关于加强能源产业链安全发展的提案》给予回复。其中提到,实施“建链”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一是构建相关政策协调机制有序推进能源转型;二是有序推动新能源安全替代化石能源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日前国家能源局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840号(经济发展类369号)提案。其中提到,关于实施“补链”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一是摸清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分布等情况。2022年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明确,要统筹矿产资源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国家能源局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840号(经济发展类369号)提案。其中提到,积极推进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建立健全能源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目前,国家能源局会同各地能源主管部门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
6月21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发布鄂尔多斯市打造“北疆绿氢城”行动方案(伊金霍洛旗先行先试),其中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达到33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61%,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0.3%,超额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激励权重;氢能重卡年产为2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堆系统8000台套,电解槽制
2022年全球氢能产业目前整体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多数氢能技术仍处于示范或原型阶段。随着国家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出台,针对国内的氢能产业发展水平、阶段、技术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等产业关心的热点问题,郑津洋院士做了详细解答,为产业指点迷津。以下为氢云链整理资料的要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管道运输是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相比于长管拖车150km的经济半径,管道输氢可以轻松实现200km以上的氢气运输,液氢运输的输氢量也远小于管道输氢。一般情况下,纯氢管道可以实现100吨/天的输氢量,可以高效迅速满足下游氢端产业的应用。1输氢管道的特殊性“氢脆”现象氢气是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