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面对这位看似真性情的“钢铁侠”,中国消费者捧出了真金白银和一腔热忱。
近年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版图稳步扩张。2016年Model 3正式发布时,排队订车的场面堪比苹果新品发售,抢购成功的中国车主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订单。特斯拉Model 3深陷产能地狱、一车难求之际,还有“黄牛”高价倒卖预订名额。
2019年,中国市场为特斯拉贡献了13%的全球销量和近30亿元营收。即使是车市整体下滑近80%的今年2月,特斯拉仍然以3958辆的销量,吃掉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三成份额。
面对纷至沓来的Model 3订单,口口声声“热爱中国”的马斯克或许没有想到,有一天可能会与这些订单的主人对薄公堂。
春节前后疫情爆发,各大自主品牌和合资车企纷纷在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支援湖北。特斯拉却迟迟没有动静,只是宣布国内所有车主可以在疫情期间免费享受充电服务。在舆论压力下,特斯拉又宣布捐款500万元,但此事仍然让马斯克遭到了“全网声讨”。
3月7日,全球疫情大爆发之际,马斯克却在推特上发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评论:“新型冠状病毒恐慌是愚蠢的。”这个不负责任的言论发布短短几秒后就被点赞转发数十万,被无数网友“回怼”。
更让车主“粉转黑”的是,特斯拉近期频频被曝光的“挂羊头卖狗肉”和“偷工减料”。
除了在部分Model 3上违规装配HW2.5芯片,部分国产版Model 3还被发现装配的动力电池并不统一,分别搭载了松下和LG的动力电池,实际使用中两者的续航里程相差20公里。还有数十位中国车主发现自己购买的进口Model 3车身型号与实车不符。以至于有人自嘲,买特斯拉能享受什么级别的续航里程和自动驾驶体验,全凭运气。
一向在社交媒体上异常活跃的马斯克,这次罕见地没有发声。他的漠视和冷淡态度,与以往精心打造的亲和形象大相径庭。
接踵而至的负面消息,让马斯克频登热搜榜,只是这次“红得发黑”。曾号称“不会支付任何广告或代言费用”的特斯拉,如愿以偿地以零预算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网友讽刺马斯克的营销风格就是“划船不用桨,全靠浪”,然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一再被挑战的底线
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6年来,曾不止一次与车主发生不愉快的碰撞。
2018年,时隔两年之久,河北邯郸的特斯拉车主高巨斌终于等到了一个说法。2016年,他的儿子在开特斯拉时遭遇车祸身亡。他将特斯拉告上法庭,认为特斯拉夸大宣传自动驾驶功能,才是导致车祸的元凶。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特斯拉终于承认车辆在案发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一位特斯拉的早期车主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特斯拉刚进入中国时,因为产能问题,给出的交车时间被再三延迟,不少人都选择了理解和接受。但车祸发生后,他们曾多次帮高巨斌跟特斯拉沟通,“特斯拉的处理方式让不少老车主都觉得寒了心”。
这让他们觉得,曾经能够与之产生联系和共鸣的品牌,“和它之间的那种感情就此断了”。
2019年10月,杭州一辆特斯拉在维修中心自燃,13辆停放在维修工厂的特斯拉不同程度受损。特斯拉官方却对车主置之不理,维修中心只同意把车修好,再赔偿每位受害车主5000元。当年4月,一辆Model S在上海某小区地库自燃爆炸,特斯拉足足“冷处理”两个月后才给出一份语焉不详的报告。马斯克还在社交媒体抱怨媒体“双标”,指责他们过分渲染特斯拉自燃事件。
从2018年后半年开始,特斯拉在14个月内反复调价7次,也曾激起老车主的强烈不满。
就连2014年4月马斯克第一次访华前夕,等待他的也不是欢呼和掌声,而是一场由23名非京沪地区特斯拉准车主掀起的,对交车顺序不满的集体“维权”行动。
收到律师函后,时任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吴碧瑄迅速向车主发邮件解释,但“维权行动”仍愈演愈烈。这背后是特斯拉在中国并不顺利的开场。订单量不断上涨,体验店和售后服务中心的建设却进度迟缓,充电设施等配套网络也迟迟未能设立。
即便如此,马斯克仍然是特斯拉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在特斯拉的早期“种子用户”里,不乏新浪CEO曹国伟、小米创始人雷军等明星企业家,他们的推崇也将马斯克和特斯拉推上“神坛”。雷军2014年两次到美国拜访马斯克,“我们干的好像都是别人能干的事情,但马斯克干的别人想都想不到 ”。
不少特斯拉车主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下决心购买特斯拉,马斯克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对许多特斯拉忠实拥趸者而言,他们喜欢的不只是车,更是车背后那个疯狂而怪异的天才。
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被原谅无数次却又一再挑战中国消费者底线的马斯克,这次还会有同样的好运气吗?
钢铁侠走下神坛
马斯克从来都不是省油的灯,面对“换芯门”不以为然且略显强硬的回应,不过是他的故态复萌。
他从来不按常理出牌。2019年1月,马斯克因在社交媒体上“口无遮拦”而涉嫌操纵股价,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拉下了特斯拉董事长的位置。即便如此,他仍态度强硬,未表现出丝毫悔意。
他掌控欲和攻击性十足,为了满足自己的强迫症和完美主义,他在“产能地狱”期间,将特斯拉打造成了一座工作时间和工伤率远超平均水平的“血汗工厂”。
他的暴脾气同样名声在外。美国《连线》杂志曾在报道中提到,马斯克的管理风格,在特斯拉内部滋生了“无数怨恨和敌意”,那些花大价钱招揽来的顶尖人才,在“恶魔老板”的打压下,不得不另寻出路。
在马斯克的个人故事中,离不开各色鲜明的标签:极度工作狂、完美主义、抗压坚定、永不妥协、偏执刻薄。
作为硅谷统治阶层里功成名就的一员,他游走在上天入地和普罗大众之间,成为科技圈和汽车圈的“顶级流量”。但同样,他对迅速实现目标的执著追求,也给特斯拉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暗雷。
据美国商业媒体Business Insider近日报道,多位已经离职和仍然在职的特斯拉员工称,虽然特斯拉汽车的技术值得肯定,但制造工艺却让人不敢认同。在产量和质量的平衡之间,特斯拉往往选择牺牲后者。
一名前特斯拉员工表示,同事们不会标出刮划和凹陷等小问题,而是寄希望于下一道工序的同事发现它们,有时上司甚至会告诉他无须理会发现的问题。在被大量机器人取代人工的自动化工厂中,一位员工透露,特斯拉机器人的可靠性还不如当年丰田与通用的合资公司。
内饰简陋、做工粗糙、天窗漏雨、车门接缝不均匀、外观覆盖件高低不平等小问题,早已是特斯拉众所周知的“特色”。有车主抱怨,特斯拉后备箱的车缝宽到弯腰就能看到里面装的东西。此前有特斯拉员工爆料称,主管要求他们用电工胶带修复车身外壳和塑料支架上出现的裂缝。
一位Model 3车主告诉未来笔者,在他看来,特斯拉更像是一台大型玩具。“如果你比较在意质量和做工,就不要买,这方面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会让你很不爽。”
某种程度上,“换芯门”的爆发正是特斯拉一直以来品控松散、做工粗糙的恶果。过去的忠实粉丝可以对此宽容,但当特斯拉试图在中国开拓更大的市场,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未必会为马斯克的个人魅力买单。
走下神坛,马斯克将面对一个迥然不同的中国市场。
品牌不是“免死金牌”
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年,刚走出产能地狱的特斯拉又遇需求危机,股价连连被做空,破产和被收购传闻此起彼伏。正是在中国支持下飞速落地的上海超级工厂,让处在破产边缘的特斯拉涅槃重生。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全年上险数达到45372辆,其中Model 3卖出33903辆。
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马斯克个人的影响力。
他身上有如钢铁巨人般的疯狂与创新,决定了连同他的品牌一起,售卖的并非汽车本身,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科技创新的信任感,以及一种对未来的大胆想象。正如20年前苹果用iPod敲开用户的大门,又接着用iPhone、Macbook打造了一个让消费者无法自拔的苹果生态圈,并借此建立了难以被撼动的商业帝国。如今人们将马斯克比肩乔布斯,也是看中了他们给予各自品牌难以取代的创始人烙印。
然而,在喊出“没有中国的支持就没有特斯拉”这句肺腑感言后,不过短短2个月,马斯克却像是换了另一副面孔。
在中国市场太过顺风顺水的马斯克,似乎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换芯门”仍在持续发酵,不少潜在用户直呼“脱粉”,决心抵制特斯拉。
在一位汽车行业人士看来,特斯拉的“流量体质”导致这次事件受关注程度很高。虽然这次曝光引发了用户的诟病和反弹,但凭借特斯拉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和受欢迎程度,不会因为一两次的问题事件对销量产生实质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同等价位的选择中,国内还没有能够与其竞争并受到大众广泛认同的产品。
但理性的资本市场,并不会无止境地为马斯克的任性买单,用户的宽容也总有尽头。
此前马斯克屡陷“乱发言”风波时,业界就已经有人讨论:如果没有马斯克,特斯拉是否会更好?特斯拉是否仍然需要马斯克?
历史上,那些同样高喊着“中国最重要”口号的传统跨国车企,在面临质量或服务方面的危机公关时,品牌和实力都不会成为“免死金牌”。
2013年,在多次维权未果后,湖南保时捷车主郝钢在4S店门前布置起灵堂,决定为那台差点夺走他生命的保时捷卡宴越野车举办一场葬礼。
师出同门的大众汽车,因DSG双离合变速器顿挫、异响等问题被消费者多次投诉,但大众早期并不承认DSG变速器存在缺陷,反而将矛头指向中国的路况。在北美、中国台湾省等地区大面积召回后,大众汽车的区别性召回也让它登上了当年央视的3·15晚会。随后,大众不得不宣布召回38万余辆缺陷汽车。
一年前,曾掀起巨大行业风暴的“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不仅推倒了4S店收费乱象的多米诺骨牌,也让奔驰的品牌形象受到巨大负面影响。
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劲崛起和中国消费者的日益理性,特斯拉的光环正在消散。在粉丝主导的舆论场里,人设的崩塌时有发生。马斯克和特斯拉过去的玩法能否继续奏效,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唯一能确定的是:即使是“钢铁侠”,无视用户也终将走上末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一种无烟囱、无冷却塔,却能调度百万千瓦级资源的“隐形电厂”正在全球崛起——这就是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它不生产一度电,却通过算法与数据将零散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乃至空调负荷,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能源互联网。从特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日前,电池巨头松下宣布,计划关闭其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松下在其网站上声明:“我们决定终止太阳能及储能业务线。这一调整使我们能够专注于具有最大战略影响力的领域。我们仍对太阳能及储能技术充满信心,并感谢支持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供应商之一,松下切入储能赛道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2025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波动较大,作为装机前二地区的中国和美国均有重大政策发布。美国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近期关税已经达到了64.9%(3.4%基础关税+7.5%301条款关税+20%对华普征关税+34%新增对等关税),预计2026年1月1日起301条款关税上升至25%,届时储能出口美国产品将面临82.4%的关税。尽管从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财政部印发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共135.651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补贴合计830756万元,包含158家企业分享清算资金668196万元、38家企业分享预拨资金162560万元,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预拨奖励资金共291480万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三年度奖励资金23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合计129.9G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3%。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2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5.6GWh,与1月份的64.3GWh略微上升。本次2025年1、2月出货量前十名的企业中,共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中工汽车网消息,5月6日,天眼查财产线索信息显示,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Joyrobotaxi”商标,国际分类涵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运输贮藏等核心领域,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这一动作被业界普遍解读为,京东将正式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的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9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4月份各产品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汽车4月份销量为8193辆,2025年累计33755辆,累计同比增长180.66%;4月份产量为9205辆,2025年累计36443辆,累计同比增长151.09%。详情请看
贵州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电网全网负荷、电量同比均大幅增加,全网统调最高负荷达2037万千瓦,同比增长10.6%;全省供电量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贵州旅游用电量增速较快,特别在吃、住、行、游等方面,用电量均有大幅增长,创下新高。这不仅彰显了贵州假期文旅经济的蓬勃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出,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财政厅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请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省级先进制造业综合基金投向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各级税务部门负责落实综合利用
目前,沪深51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总体看,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上市公司业绩显现不少亮点。总体业绩韧性显现部分行业表现亮眼从2024年年报看,74%的沪深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郑州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SHIFANG师方,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权
4月29日,“桩找车”移动机器人充电站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府南社区莱蒙城小区建成投用。该充电站占地约12平方米,配备两台功率50千瓦的快速充电机器人,平均1.5小时可完成充电续航。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是许多老旧居民小区面临的问题。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联合找桩(浙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4月在莱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日,特斯拉披露2025年Q1业绩情况,其中储能新增装机10.4GWh,较去年同期增长156.6%,环比略有回落。其实一直以来,特斯拉的储能产能已经难以满足订单需求。而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为破局的关键。2025年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工厂首台储能系统落地,意味着这一40GWh产能的工厂正式投产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有三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家进入中国富豪TOP10,分别是曾毓群、雷军、李书福。图片来源:胡润百富官网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财富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5日),榜单显示,共有来自2524家公司、71个国家的3442位十亿美金企业家上榜,高于去年的3279位。进入胡润全球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出口、运往澳大利亚,标志着特斯拉的全球储能布局迈向新台阶!而据特斯拉消息,上海工厂生产的储能系统后续还将供给国内和亚太市场。特斯拉已经下达挑战书,中国储能企业能否迎战?鲶鱼进华、工厂标杆!作为全球知名的
LGEnergySolution(LGES)公司计划今年开始在美国生产用于固定式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LGES公司2月18日向韩国证券交易所披露,该公司董事会已经决定向其在美国密歇根州运营的子公司LGEnergyStorageMichigan公司提供债务担保。LGEnergyStorageMichigan公司在密歇根州霍兰德运营了一座电池生产工厂。
当地时间3月10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在与特朗普政府合作的同时,经营自己的企业“确实非常困难”。当日早些时候,特斯拉在华尔街的大规模抛售中市值蒸发约1300亿美元(约合9438.6亿元人民币)。目前,马斯克带领的政府效率部正大幅削减联邦开支、精简联邦政府机构,引发美国多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5日,据外媒报道,根据与沃勒县(WallerCounty)达成的减税协议,表明特斯拉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附近建造一座新的大型储能工厂,该项目位于德克萨斯州凯蒂附近的EmpireWest工业园,占地100万平方英尺。根据沃勒县协议显示,特斯拉将获得一系列的减税,包括4400万美元的设施
近日,特斯拉又一座超级工厂在中国正式投产,这解决了特斯拉的储能产能瓶颈,其储能装机有望大幅提升,而产线更加靠近宁德时代工厂,其储能系统销售价格也有望迎来大幅下降。也许,特斯拉将就此重回全球储能系统榜首之位?高调入华,100GWh“小目标”即将达成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近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投产。当前,世界多国都对新型储能采取不同政策支持,作为一家以制造电动汽车打开商业版图的跨国企业,特斯拉此番布局能否在中国掘到“第二桶金”?又会对中国储能行业带来何种影响?虽然以生产电动汽车“发家”,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却认为,特
1月30日,特斯拉发布了2024年全年财报,其储能业务迎来高光时刻,2024年的电动汽车交付量达到178.92万辆,全年储能装机业绩达到31.353GWh,均创下历史新高。但与储能业务相比,特斯拉在2024年财报中却没有公布其光伏屋顶安装数据,在2024年以前,特斯拉每年财报都会公布其光伏屋顶安装规模。因此,在之
2025年开年,又一艘“巨轮”宣告解体,“大而不强”的魔咒再一次在百年巨头身上上演。2025年2月4日,日本电子制造业巨头松下电器控股公司(PanasonicHoldings,以下简称“松下”)举行了决算说明会,为解决结构性、根本性的课题,会上,松下公布了集团经营改革要点。根据改革要点,作为松下核心主体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