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如果说“十三五”前四年空气污染治理是“百米冲刺”式的求变,那么“十三五”收官之年以及未来的“十四五”期间,空气污染防治将进入细水长流的“中长跑”阶段。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夏雨 作者系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资深专家)
英国摘掉“雾都”的帽子用了30年;美国洛杉矶的空气质量直到2007年才达到了清洁标准,此时距1943年雾霾大爆发已过去了64年。所以,大气污染防治从来就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
从“十二五”中期开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始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纵观我国空气污染防治历程,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再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政策的密集出台使我国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改善。
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4%。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1.7%;北京市PM2.5浓度达到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了《三年行动计划》中要求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的目标。
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重污染天数在近几年也曾出现过反复的情况。因此在“十三五”的前四年,大气污染治理在探索中前进,有成绩也有不足,今年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百米冲刺——调结构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化利用水平仍偏低,导致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以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为例,国土面积仅占全国7.2%,却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于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治理大气污染、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能源领域,我国从2016年开始在火电行业全面推行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18年底,三年间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已达8.1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0%。
在工业领域,根据《三年行动计划》里明确提出的推动实施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发布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随后,重工业较为集中的河北省率先在全国推进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全年共完成改造项目326个。2019年,能源系统继续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关停2000万千瓦煤电机组,超额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
此外,北方地区冬季取暖以燃煤为主,散烧煤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清华大学等单位的研究,对于京津冀而言,民用侧对冬季PM2.5污染的贡献接近50%,这些贡献的来源主要是散煤等固体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据测算,同样1吨煤,散烧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燃煤电厂的10倍以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电厂有非常高效的末端除尘设备,但是对于散煤来说,如果直接在炉灶里燃烧,污染物基本是直接排放。此外,散煤燃烧基本属于低矮面源,排放高度非常低,排出的污染物会迅速被人体呼吸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散烧煤取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三年行动计划》中,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被提上日程。
截至2017年,全国共淘汰燃煤小锅炉 20 余万台,实现了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的基本清零。2018 年,全国又进一步开展了 35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工作,并且原则上不再新建此类锅炉。以河北省为例,2018年全省共淘汰了 35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6684 台,共 13571 蒸吨,率先实现了基本清零。随后,江苏、广东、河南、安徽省部分城市也逐步实施了淘汰与清洁能源改造并举的措施。
与淘汰低效燃煤锅炉同步进行的,是北方城市“煤改电”和“煤改气”的全面铺开。在2019年各地的散煤治理任务中,“煤改电”、集中供热、地热能等方式替代比例超过50%。
这其中,中央财政对于煤改清洁能源的快速推进也给予了充分支持。2017年5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将支持试点城市推进清洁方式取暖替代散煤燃烧取暖,并同步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随后,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中,确定了包括天津、石家庄等在内的首批12个试点城市,并拨付了总共60亿元奖励资金。
2019年,财政部又下发了《关于下达2019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明确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补助资金试点城市名单及资金数额,其中共计下达补贴资金152亿元,涉及43个试点城市。
三年来,北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不断扩容,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已达351.2亿元。2019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新增清洁取暖面积约15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55%,完成散煤治理700余万户,累计替代散烧煤约1亿吨,“2+26”重点城市清洁取暖率达75%,预计新增替代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十三五”前四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约13.7%,为“十四五”打下了良好基础。
深挖减排空间,跑好“中长跑”
自《大气十条》发布以来,我国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多数城市的污染物浓度有了大幅度下降。纵向比较,我国的污染防治有成效,但如果把各项污染物指标放到国际上去作横向比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PM2.5为例,世界卫生组织(WHO)将PM2.5的准测值定为10,三个过渡阶段的目标值分别定为35、25和15。目前,欧盟28国的PM2.5平均值低于15,美国主要城市平均值低于8,如果跟WHO最终推荐的平均值10相比较,欧盟平均值达到了它的第三阶段,美国已经到了终极值,而我国现在还在为第一阶段努力。
如果说“十三五”前四年空气污染治理是“百米冲刺”式的求变,那么“十三五”收官之年以及未来的“十四五”期间,空气污染防治将进入细水长流的“中长跑”阶段。由于能源、工业以及民用侧领域的固定源污染减排潜力逐渐缩小,接下来的空气污染防治难度将加大。
除了继续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扩大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规模外,2020年我国将重点从两方面向减排要空间。
第一,工业炉窑的整治将全面铺开,2020年我国将加大工业炉窑的改造和淘汰。
工业炉窑广泛应用于钢铁、焦化、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对于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然而其对大气的污染也较为严重。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源解析结果,PM2.5污染来源中工业炉窑占20%左右。
2019年7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根据方案,到2020年,对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加快使用清洁低碳能源以及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进行替代。重点区域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于3%),玻璃行业全面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此外,到2020年年底前,重点区域将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燃料类煤气发生炉;集中使用煤气发生炉的工业园区,暂不具备改用天然气条件的,原则上应建设统一的清洁煤制气中心。重点区域取缔燃煤热风炉,基本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烘干炉(窑)。加快推动铸造(10吨/小时及以下)、岩棉等行业冲天炉改为电炉。
可以看出,相比燃煤锅炉的改造和淘汰,工业炉窑的情况较为复杂,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淘汰方式。由于工业炉窑加热过程中所需的温度不尽相同,排放出的尾气所含的烟尘结构也较为复杂,因此很难用一个既定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工业炉窑大约有20万台,因此,对于工业炉窑的改造预计将贯穿“十三五”收官之年及整个“十四五”。
第二,继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目前,移动源(包括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等)已成为许多城市大气污染排放的首要或次要来源。从2018年大中城市的 PM2.5 源解析结果来看,移动源对本地大气污染排放的贡献率达21.7% - 45%之间,机动车保有量较多的北京、深圳、成都等超大型城市的贡献比例均在30%以上。
因此,以经济、环保著称的新能源汽车在“十三五”期间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20.6万辆,相比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32.9万辆,销量增长约4倍。与此同时,从2017年开始,污染排放水平较高的黄标车和老旧车辆被大量淘汰。2017年全国共淘汰老旧机动车200多万辆。
此外,我国在油品标准提升方面进行了严格把控。2019年,我国严厉打击非法黑加油站点和劣质油品,在31个城市开展了清洁车用油品专项行动,1466个黑加油站点和644个柴油超标加油站被依法查处。
一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2017年,全国公路货运占76.8%,铁路货运仅占7.7%。特别是主要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仅约2%,远低于世界平均20%的水平。而从单位货物周转来看,公路运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是铁路运输的7倍、13倍。根据大气细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车已经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首要污染源。从全国情况看,柴油货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的7.8%,但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分别占汽车排放量的57.3%、77.8%。因此,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减少柴油货车使用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
2020年,我国重点区域将采取经济补偿、限制使用、严格超标排放监管等方式,大力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更新,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和“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将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在用车的尾气监管,主要关注烟度(颗粒物)这一项指标,而实际道路上行驶的汽油车和柴油车,其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其它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更加全面地监测在用车尾气排放特征,是在用车排放监管仍需加强的环节。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到2035年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城市PM2.5浓度需全面达标。在污染物减排空间逐年缩小的情况下,持续降低污染物浓度是个不小的挑战。对于超标程度较大的城市,每年就要保持污染物浓度4%~6%的下降速度。因此,如何跑赢这场“中长跑”,政策、监管以及百姓的配合,每一样都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正式公布第三批清洁供热企业服务能力评级结果,北京清新环境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新节能”)凭借“投建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研发、项目运营及服务质量等维度表现突出,荣膺行业最高5A级认证。获此殊荣标志着企业综合实力达到国
近日,由中国节能承担设计的西安热电“地热+”减碳互补清洁供热一期工程项目成功并网投运。这是国内首个采用地热能集中替代传统供热的示范项目,也是国内单站换热规模最大的地热能热源项目。该项目位于西安市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内,采用地热井工厂模式。项目在厂区内群式布设20口中深层地热井,运用
近日,从中国华电获悉,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首个“煤改电”供暖项目——四川阿坝华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红原供暖一期工程成功投运,标志着困扰高原藏地的冬季供暖难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绿电”供暖成为该地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新名片”。红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3600米,冬季漫长严寒,传统的采
为保障“温暖工程”顺利实施,内蒙古电力集团将“煤改电”接网列为全年“一号工程”。截至目前,内蒙古电力集团已完成约25.7万户“煤改电”接入。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卓资山镇六苏木村幸福院,居民家中新安装的清洁能源电采暖炉设备正常运行,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在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工业区街道办事处东南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874号建议的答复国能建电力〔2024〕54号您提出的关于在高寒地区因地制宜有序推广“煤改电”清洁取暖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答复如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北方各省份因地制宜、积极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055号建议的答复国能建电力〔2024〕79号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截至2023年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开封市人民政府印发《开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风电和集中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开展“光伏+”公共建筑屋顶提速行动,推进兰考县屋顶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光伏+”特色工程。科学谋划布局地热开发利用项目,建设
双碳目标、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依然是多位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中的高评词。政策方面将大力发展清洁供热能源,推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热泵技术提升,环保节能方面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深度节能改造,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提升到83%节能标准(超低能耗标准),对建筑保温材料、设
据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45亿平方米(城镇供热面积175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18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为76%。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8350家,产业总产值9200亿元,从业人员达125万人,清洁供热产业正加速向新型智慧供
近日,随着最后一口地热井建成投运,吉林省首个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大安中深层地热供暖示范项目8口地热井全部投入供热运行。“现在,我们家里室温能达到23至27℃,比之前自己烧煤供暖更干净、更暖和!”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大岗子镇居民孙东梅说。该项目是三峡集团首个地热供暖项目,由三峡集团所属
11月24日,走在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北沟村的村道上,迎面刮来阵阵刺骨寒风,冻得人直哆嗦。冬日,群山环抱的小村一片静谧,只有晴空下树上几片摇摇欲坠的银杏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这是小雪节气后的第二天,北京迎来了今冬的第二次大规模寒潮。位于京东密云山区的北沟村,受地形影响,室外温度比城区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6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的报告。文件提出2025年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完善绿色消费价格政策。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污水处理企业用电、电动汽车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港口岸电运营商用电、海水淡化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忻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网忻州供电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忻府区、原平市、代县、静乐县农村“煤改电”区域集中供暖项目2024-2025年采暖期用电价格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忻府区、原平市、代县、静乐县农村“煤改电”区域集中供暖项目选择执行居民家庭“用电量计价方
为加强对政府投资清洁取暖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保障项目建成后及时运营、发挥效益,近日,省能源局印发了《青海省清洁取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筑牢全省清洁取暖项目规范发展基石,实现能源清洁利用与民生保障协同共进。办法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政府投资清洁
“三相温度正常,无过载、超载、重载运行现象,台区设备运行正常。”12月5日,在河南克井镇大社村,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配电线路和台区进行特巡,详细记录该台区运行参数,做好相关工作,保障度冬期间电力可靠供应。当前,迎峰度冬进入关键期,确保“煤改电”客户安全用电责任重大。该公司坚持
“歧口村西北歧口10号配变负载率预警。”11月25日,国网河北黄骅市供电公司南排河供电所值班人员赵亮收到“煤改电”用电监测平台预警信息,随即调度人员加强巡检,关注该台区供电情况。作为“煤改电”大省,河北南部地区约有111.35万“煤改电”用户。每年冬季采暖期间,“煤改电”台区负荷升高,容易引
11月26日,在河北沧州110千伏骅北变电站内,沧州供电公司员工检查站内10千伏骅王线“煤改电”间隔设备,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连日来,河北各地陆续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为保障群众温暖度冬,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滚动完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急处置方案,提前对重点输变电设备开展差异化运维,应用在
近日,从中国华电获悉,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首个“煤改电”供暖项目——四川阿坝华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红原供暖一期工程成功投运,标志着困扰高原藏地的冬季供暖难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绿电”供暖成为该地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新名片”。红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3600米,冬季漫长严寒,传统的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天津市2024-2025采暖期居民冬季清洁取暖有关运行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煤改电”运行政策,2024-2025采暖期不执行阶梯电价,执行每日20时至次日8时0.3元/千瓦时的低谷电价。同时,给予0.2元/千瓦时的补贴,最高补贴电量8000千瓦时/户,由市、
暨第二十届空气能/供暖/锅炉/净水/空调/卫浴东北展主办单位沈阳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沈阳市节能协会承办单位沈阳大美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展览日程布展:2025年3月08-09日(08:30时~16:30时)展出:2025年3月10-12日撤展:2025年3月12日(13:00时开始,当天撤完)展览地点:沈阳国际展览中心E1/E2/W1馆(沈
11月13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煤改电”用电监测平台完成升级,在冬季供暖季前投入使用。河北省南部地区约有111.35万户“煤改电”客户。冬季采暖期间,“煤改电”客户所在的台区用电负荷大,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年10月,国网河北电力营销服务中心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研发出“煤改电
近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支持农村地区村庄住户“煤改电”取暖设备更新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补贴对象为原享受政府设备补贴的分户供暖农村地区“煤改电”村庄住户,且清洁取暖设备运行使用已满10年。设备使用未达10年、但经各区认定具备报废标准的,如果在今年12月31日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6日消息,2024年前10月,广东电网已完成电能替代电量332.67亿千瓦时。据悉,近来年,广东电网公司不仅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大力推动电能替代,还积极推动乡村能源消费革命,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前十月广东电网完成电能替代电量超332亿千瓦时。图为位于江门
覆盖各乡镇的3万余个充电桩让旅游高峰出行“电量满格”,“清洁电”送进千家万户的厨房厅堂,炒茶、烤烟、烘辣椒、酿酒等特色产业纷纷换上了“电炉子”……如今在贵州,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画面正不断上演。近年来,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进一步加快推进用能方式转变,深
“一年一个样,我们这些老同志更要带头向现代化迈进,要积极学习手机办理用电业务。”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芒库村的老支书俄松看着山间一条条向远方延伸的电力线路,由衷地感慨:“接上电、修好路,阿佤山乡亲们的日子真是比蜜还甜!”2021年,云南电网公司启动“电耀阿佤山”边疆智能电网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2022年以来,从电网规划建设绿色优先到清洁能源100%消纳,从全力满足用户低碳生产生活需要,到电能替代电量首次突破10亿度,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面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绿色用能低碳环保今年春节假期,贵阳供电
1月29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事业部透露,2022年,该公司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6万个,替代电量超11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145万吨、二氧化硫34.5万吨、氮氧化物17.8万吨。近年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不断深化电气化发展战略研究,深入分析甘肃省电能替代发展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开展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广东坚美铝型材厂生产车间一片繁忙,三台上半年新引进的电窑炉成为生产主力。“指尖轻点屏幕,便能实时控制温度,烧制进度清清楚楚。”该厂设备采购经理罗松林介绍,使用电窑炉不仅能节约10%左右的燃料成本,厂里还把盘活的资金用于增设两条自动化挤压生产
一季度,国网四川电力完成电能替代电量3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6%,电能替代电量呈持续上涨态势。稍早数据显示,2021年,国网四川电力大力推进工业、商业、农业、居民等多领域电能替代工作,全年实现替代电量1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8%。与此同时,从国网四川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
4月11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一季度,国网四川电力完成电能替代电量3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6%,电能替代电量呈持续上涨态势。稍早数据显示,2021年,国网四川电力大力推进工业、商业、农业、居民等多领域电能替代工作,全年实现替代电量1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8%。超七成——工业锅炉
“2022年,我们要继续因地制宜深化创新电能替代拓展模式,整合公司线上线下资源,构建新型电能替代工作体系,推动客户转变能源消费习惯,引导清洁、绿色、高效的能源消费新时尚,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1月27日,甘肃电力市场营销事业部市场拓展部主任姜明军在部务会上提出电能替代工作要求。202
1月16日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021年,该公司累计售电量达2116.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8%;辽宁地区全社会用电量2575.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8%。2021年,国网辽宁电力全力增供扩销。该公司加大营销稽查和反窃查违力度,严格执行电价电费政策标准,确保电费应收尽收;努力降低购电成本,统
今年1—8月,全省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328个,替代电量47.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2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74万吨、二氧化硫14万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