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逐步恢复正常发展态势,二季度起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动力电池装机量逐步攀升。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20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约7.3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增长41%;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60GWh,同比下降33%,环比增长30%。
和3月相比,4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节奏明显加快,产业加速回归上升通道,开启动力电池装机正向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4月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动力电池装机电量环比增长30%
与3月装机电量约2.76GWh,环比增长363%相比,4月装机电量环比增长仅30%但同比下降幅度收窄。这表明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逐步恢复正常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动力电池装机量双双进入上升通道,二季度产业复苏明显。
2、TOP10企业合计占比96%
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约3.44GWh,占总装机量的96%。而3月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约2.68GWh,占整体装机量的97%。
3、外资品牌产量夺冠
4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11211辆,占整个新能源汽车产量份额的15.36%,高于比亚迪产量份额1.23个百分点,位列各车企新能源汽车产量榜首。特斯拉国内产量首次超过自主品牌,这对国内主机厂而言是一大警醒和挑战,对国内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变动产生极大影响。
4、中航锂电跃升第四
4月动力电池装机排名波动较大,在装机量TOP5企业中,LG化学替代比亚迪上升至第2,中航锂电位居第4,装机电量环比增长85%。第6-10名企业排名波动较大,捷威和孚能两家软包企业掉出前十阵营。
对此,高工锂电对2020年4月的动力电池装机电量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且看下文:
1、特斯拉产量夺冠 专用车装机环比增长155%
GGII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幅度收窄,环比增速均在30%以上。这表明二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正轨,行业恢复正常发展态势,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开始攀升。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装机电量约2.7 GWh,环比增长21%,占总体的75%,较上个月减少6%。
新能源专用车装机电量约0.32 GWh,环比增长155%,占总体的3%,较上个月增加3个百分点。
新能源客车装机电量约0.57GWh,环比增长44%,占总体的16%。
值得注意的是,4月特斯拉国内产量达11211辆,占本月新能源乘用车总产量的15.4%,超过比亚迪的10315辆位居第一。
与此同时,针对新补贴政策,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进行降价,补贴后售价调整为27.155万元,相比之前下降3.22万元。
在此情况之下,国产Model 3的产销量有望进一步增长,或将霸榜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进而对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竞争格局产生冲击。
2020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TOP10企业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量TOP10企业来看,4月产量较高的新能源车型主要有model 3、AionS、蔚来ES6、理想ONE、比亚迪秦EV、长安逸动、威马EX5、小鹏G3、比亚迪e2、奔奔E-Star、宝马530Le、迈腾GTE、帕萨特PHEV等。
上述车型的电池配套主要集中在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等少数几家电池企业手中,这表明新能源乘用车动力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
2、磷酸铁锂回暖明显 装机环比增长76%
备注:电池类型中的其它是指未注明具体类型的锂电池
GGII数据显示,4月三元电池装机电量约2.56 GWh,环比增长18%,占总体的71%,装机增幅有所放缓。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电量约0.89 GWh,环比增长76%,占总体的25%,较上个月增加6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新能源专用车装机量大幅增长带动。
当前,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在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领域,但新补贴政策对乘用车在续航以及售价等方面的限定,或将对磷酸铁锂电池在2020年大规模重返乘用车市场产生极大利好。
业内人士认为,根据新补贴政策对新能源乘用车的技术要求,磷酸铁锂电池在续航400km以下的乘用车领域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在此情况之下,主机厂为进一步降成本或将在这部分车型中主动切换磷酸铁锂电池,从而侵蚀部分NCM523电池的市场空间,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占比。
3、圆柱电池装机增幅回落 软包依旧势单力薄
GGII统计数据显示,4月方形、软包和圆柱电池装机电量环比都呈现增长态势。
其中,方形电池装机量约2.79 GWh,环比增长36%,较上个月的增长446%大幅回落,占总体的77%。
方形电池增长主要是受宁德时代、比亚迪、时代上汽、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塔菲尔等电池企业装机带动。
圆柱电池装机电量约0.67GWh,占总体的19%,环比增长仅15%,3月环比增幅最大达1776%。
尽管圆柱电池装机增幅和占比有所回落,但受特斯拉model 3国内产量超10000辆,带动LG化学21700圆柱电池国内装机电量大幅增长,甚至超过比亚迪的方形电池装机量。
受特斯拉国产车型降价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带动,预计后期LG化学的圆柱电池在国内的装机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挤压本土电池企业的市场空间。
软包电池装机量约0.14 GWh,环比增长9%,仅占总体的4%,与上个月基本持平,总体市场占比较小,基本处于市场边缘。
4、LG化学赶超比亚迪 软包电池“出局”
GGII数据统计显示,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时代上汽、力神电池、鹏辉能源、亿纬锂能、塔菲尔。
装机量TOP10企业合计装机约为3.44GWh,占总装机量的96%。
2020年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
和3月装机电量排名大幅波动相似,4月装机电量TOP10排名的变化也比较明显。
宁德时代本月合计配套装机1.81GWh,环比增长59%,占总体的50%,排名第一。
而LG化学为国产特斯拉配套11211辆,实现装机电量580755KWh,占总体的16%,一举替代比亚迪位列国产装机电量排名第2,仅次于宁德时代。
而在上个月,LG化学凭借配套特斯拉model 3实现装机526MWh排名第三,占总体的19%。
而比亚迪虽然本月装机电量下滑至第3名,但为长安汽车和金康汽车分别配套157辆和114辆,装机电量为13226KWh和3158KWh,表明其动力电池对外供货幅度增大,后期电池装机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航锂电实现装机电量139877KWh,环比3月增长85%,主要为长安汽车、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和江铃汽车提供配套,位列4月装机电量排名第4。
从市场占比来看,前3和前5家企业合计装机电量分别为2933MWh和3162MWh,分别占总体的81%和88%。
此外,亿纬锂能、塔菲尔、捷威动力和孚能科技4家企业装机电量排名下滑,捷威动力和孚能科技直接掉出前十阵营,由时代上汽和鹏辉能源替代,这意味着软包电池在本月TOP10排名中“出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作者: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引用本文: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锂电池石墨复合电极力-电耦合性能原位测量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240-224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149本文亮点:1.使用石墨电极来进行原位测量实验设计与分析,开发原位测量手段对复合石墨电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提到,积极推动光伏与储能、动力电池等产业协同发展,成功签约四川中孚源网荷储一体化+AI虚拟电厂等项目2个,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项目即将竣工。提早布局退役光伏组件回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四川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政协广元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其中提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依托工业硅产能优势,多次赴通威集团及其合作伙伴洽谈年产30GW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项目,积极开展HJT异质结电池项目论证,加快布局太阳能电池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近日,通用汽车与电池回收企业RedwoodMaterials达成合作,将为其提供新旧动力电池,后者则将这些电池重新用于储能系统。此前,通用汽车的动力电池已成功应用于Redwood位于内华达州斯帕克斯总部的12MW/63MWh微电网项目中,为附近拥有2000个GPU的数据中心供电。今年6月,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磷酸铁锂赛道,韩系电池三巨头“攻势渐起”!起点锂电注意到,继LG新能源、三星SDI后,SKOn也公布了其在磷酸铁锂电池端的最新布局,剑指北美储能系统市场。01、下订磷酸铁锂,是蹭热度还是布局提速?眼看LG新能源、三星SDI频频发力磷酸铁锂,SKOn终于按耐不住,一纸合作下定磷酸铁锂材料。7月15日消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华自科技披露,今年锂电业务增速明显,自去年12月以来,锂电新增订单近十亿元,主要客户包括宁德、赣锋、欣旺达、鹏辉等头部锂电厂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的固态产线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有固态电池量产线落地。公司子公司精实机电一直在推进固态电池技术更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征求《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技术多元、标准统一、服务可靠的路侧基础设施体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冠盛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合作伙伴吉林东驰核心技术团队是以谢海明教授带领的锂电研发团队为依托,拥有教育部“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和国家发改委“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资源。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是唯一由政府主导的固态电池创新联合体,率先推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自汽车形成工业,价格战的硝烟从未真正褪去。1908年,福特T型车在美国上市,售价850美元,是同期汽车售价的一半。数年内,福特开启大规模降价,1913年更是推出全球第一条汽车流水线,将T型车价格压低至265美元,将汽车从贵族阶层的玩具,变成了普通工人的代步工具。彼时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一场由价格战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1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装机数据双双飘红,装机量同比增长20.1%至38.8GWh,多项锂电材料价格也迎来反弹,锂电需求端拐点似乎已然明确。年初之际,市场普遍展望全年,锂电需求是否已进入上行周期?要解答这一问题,不妨从两个维度切入。量化层面,市场机构对锂电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和增速均给出乐观预测。G
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磷酸铁锂预计于12月19日启动招标,尝试开放2025半
过去几年,行业经历过山车式的行情,中国锂电产业调档换速,驶入新周期。如果说2023年是锂电产业从高位极速跌落的一年,那么2024年则是探底回升的一年。这集中表现在,经历2024年上半年价格滑落,行业增速减缓的情况下,2024下半年电池价格企稳止跌,“金九银十”产业旺季更是超预期,带动装机出货增长
近日,2024年新势力汽车品牌“年终成绩单”陆续出炉。多家造车新势力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并纷纷设定2025年销售目标,部分车企2025年销量目标较2024年最高超2倍。值得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销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而且也成为影响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变化的重要“变量”之一。0
锂、钴、镍等金属矿产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呈规模化增长,带动关键金属矿产资源需求倍增,其全球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日益凸显。车百智库发布《新国际环境下动力电池关键金属矿产博弈与我国供应链风险》分析了此类关键金属矿产的国际新形势。PART.0
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
2025年7月15日,广汽在英国伦敦举行签约仪式,并宣布与安利捷签署合资协议,标志着广汽正式进入英国市场,进一步完善其在欧洲的战略布局。安利捷将作为广汽的合作伙伴,在英国销售广汽的新能源乘用车。根据计划,广汽两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V和AIONUT将率先导入英国市场,并于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开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征求《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技术多元、标准统一、服务可靠的路侧基础设施体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消息,利元亨表示,公司已中标国内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覆盖电极制备、电解质复合、高压化成等关键环节的核心装备。目前设备交付及验证工作有序推进,同时与多家主流电池厂及车企开展技术交流。单机设备如“干法设备”、“胶框印刷与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
7月14日,华为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汽车官方发布了首款车型官图——尚界H5。这款车型预计搭载华为ADS4和鸿蒙座舱,有望于秋季正式上市,目前已吸引超1000家经销商报名参与渠道招商。卖多少钱,才能爆?有消息人士透露,鸿蒙智行已稳住40万以上市场,尚界则主打20万级主流消费市场,尚界H5定位15万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江淮汽车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表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000.00万元左右。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2,000.00万元左右。上年同期,利润总额24,221.6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7月11日,有媒体报道指出,长城汽车发生重要人事变动,刘艳钊升任公司副总裁,主管长城汽车传播中台,为长城汽车公关体系一号位,不再担任魏牌坦克品牌CEO。此后,魏牌CEO、坦克品牌CEO将分别由冯复之、常尧担任。此次人事调整是长城汽车持续推进ToC战略的体现,旨在通过具备ToC经验的领导推动品牌转型
7月11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与张女士名誉权纠纷一案有了新的进展,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均维持原判:上海车展站上特斯拉车顶的河南张女士被认定侵犯特斯拉名誉权,应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汽车媒体人封某组织策划特斯拉上海车展事件,向特斯拉道歉并赔偿25万元。据司法评估
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消息,欧盟将拨款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电池网注意到,2024年底,欧盟启动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的“IF24Battery”计划,旨在推动电池技术发展和绿色工业体系建立。这笔资金来自欧盟创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建议)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本窗口主要受理4类问题(建议):一是重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消息,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ISO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原文如下: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ISO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34505:2025《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