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序】上两篇对广东现货市场按月(2020年8月)连续试结算方案中的现货市场组织、中长期合约量限制、供需比设置、阻塞费和阻塞盈余等规则进行了讨论。今天的文章中对不同类型机组同台竞价,即高成本机组的补贴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当前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关阅读:
广东电力市场|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2020年首次全月结算试运行方案分析(一)
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2020年首次全月结算试运行方案分析(二)
(来源:微信公众号“走进电力市场”ID:PowerMarket 作者:荆朝霞)
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2020年首次全月结算试运行方案分析(三)
朱继松荆朝霞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2.4不同类型机组如何同台竞价
2.4.1问题概述
现货市场下,不同类型机组如何同台竞价是困扰很多市场设计者、监管者的问题。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这本身其实不是问题,市场就是要让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在同一市场中同台竞价,优胜略汰。造成所谓的“不同类型机组同台竞价”问题的本质原因是:1)如果市场设计不完整,不完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主体全部的价值(比如无法反映机组的快速调节价值、备用价值等),如何处理?2)历史上不同机组有不同的上网电价,有些机组已经将大部分容量成本回收,而有些尚有大量容量成本未回收,市场化后如何公平参与市场?3)有些机组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如供热、能源安全、环保等,造成发电成本较高,如何参与市场?4)一些机组在运行上有些特殊的约束,如已经签订了燃气“照付不议”合同的燃气机组,燃气的消费量受到很多约束。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中讨论较多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类:1)建立容量补偿机制,2)进行电量补贴。本文认为,应该区分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但基本的原则是,相关机制不能影响电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的发挥。特别的,如果要采用基于电量的补贴方式,需要评估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2.4.2高成本机组方案
1、基本思路
《结算试运行方案》中,对现货市场后不同类型机组同台竞价的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是:高成本机组按实际发电量及机组上网电价与标杆上网电价的差进行补贴。对机组g,在某个时段t的补贴的基本公式是:
机组g时段t补贴 = t时段发电量 * 机组g上网电价差价
机组g上网电价差价=机组g核定上网电价-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
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0.463元/千瓦时
当机组没有中长期合约时,现货市场的全部发电量都按现货市场价格结算,全部电量享受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的补贴。比如,某机组上网电价为0.563元/千瓦时,其现货市场某时段的出清量为30万千瓦时,则
机组g上网电价差价(补贴价)=(0.563-0.463)=0.1元/千瓦时
机组g时段t补贴额=0.1*30=3万元
实际中大多机组有不同类型的中长期合约,考虑中长期合约的情况确定补贴方式。
2、有中长期合约下的结算
这里对有中长期合约下的结算方式进行介绍。为简化分析,这里仅考虑价差中长期交易,暂不考虑绝对价周交易和基数合约(假设没有这两类合约)。分两种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
1)现货出清量>中长期合约量
当现货市场总出清量(包括日前市场出清量和实时市场出清量)大于中长期合约量时,仅对按现货市场价结算的电量部分进行补贴。公式如下:
补贴=(现货出清量-中长期合约量)*上网电价差价
主要原因是:中长期交易是价差交易,即根据各机组在核定的上网电价基础上降价的幅度进行报价和出清,由于不同成本、不同背景的机组具有不同的上网电价,折算后的绝对结算价格是不同的。比如,月度中长期集中交易的结果是降价5分钱,机组A、B的上网电价分别是0.463元/千瓦时和 0.563元/千瓦时,则其实际结算价格为:
机组A:0.463-0.05=0.413元/千瓦时
机组B:0.563-0.05=0.513元/千瓦时
也就是说,中长期按价差模式交易的情况下,中长期绝对结算价中,实际上已经含了补贴。所以补贴结算中仅考虑现货市场增加的发电量。考虑以下场景:1)机组B现货市场中中标电量为30万千瓦时,现货市场出清价为0.25元/千瓦时;2)中长期电量为20万千瓦时,价格为降价5分钱(出清价-50厘/千瓦时)。则结算结果如下
1:中长期结算=0.513*20=10.26万元
2:现货市场结算=0.25*10=2.5万元
3:高成本机组补贴=0.1*10=1万元
4:总结算=结算1+结算2+结算3=13.76万元
5:平均电价=13.76/30=0.459元/千瓦时
6:发电成本=0.35*30=10.5万元
7:利润=总结算-发电成本=3.26万元
2)现货出清量<中长期合约量
由于总的原则是仅对实际发电的机组进行补贴,如果现货市场的总出清量小于中长期合约量,则对中长期合约的结算中,实际发电和未发部分采用不同的方法结算。
假设机组B的中长期合约量是40MW,现货市场出清量仍然是30万千瓦时。有两种结算方式:
(1)中长期合约未发电部分结算基准价不变
价差中长期交易成交后,每个机组根据其上网电价计算结算的绝对价,现货市场未发的部分按绝对价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差价进行结算。对上述机组B,结算结果如下:
1:中长期结算=0.513*40=20.52万元
2:现货市场结算=0.25*(-10)=-2.5万元
3:现货高成本机组补贴=0
4:总结算=结算1+结算2+结算3=18.02万元
5:平均电价=18.02/30=0.601元/千瓦时
6:利润=18.02-10.5=7.52万元
7:利润增加=7.52-3.26=4.26万元
可以看到,机组B的平均结算价(0.601)高于上一个情况(中长期合约有20MW)的结算价(0.459),原因是该机组中长期签订了超过其实际发电量的合约,由于中长期合约是价差模式,本质上是含补贴的,机组B获得了较多的补贴,总的利润也增加。
这个机制是广东2018年发布的第一版市场规则中的补贴办法。担心的问题是:如果中长期合约的量和实际发电量不匹配,一部分机组(在一部分时段)会获得超额的利润。这种情况实际在进行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的多个地区出现过。具体来说,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①政府对电厂的授权合约(比如基数电量合约)的曲线分解如果和实际现货市场出清曲线不一致,会造成对不同电厂的不公平的问题。②发电企业在签订市场化的中长期合约时,高成本机组存在多签的动机。
(2)中长期未发电部分按标杆电价计算差价
考虑到以上问题,广东2020年8月结算试运行规则中,规定对中长期合约中未实际发电的补贴,结算中中长期价格统一按燃煤标杆上网电价(0.463)计算,而不是按其实际的上网电价结算。这种方式的本质是,中长期未交割部分电量不享受补贴。同样以机组B为例,机组B的合约电量40万千瓦时分为两个部分,30万千瓦时按0.513结算,10万千瓦时按照0.463结算。
1:中长期结算=【1.1】+【1.2】=19.52万元
1.1:中长期实发结算=0.513*30=15.39万元
1.2:中长期未发结算=0.413*10=4.13万元
2:现货市场结算=0.35*(-10)=-3.5万元
3:现货高成本补贴=0
4:总结算=结算1+结算2+结算3=16.02万元
5:平均电价=16.02/30=0.534元/千瓦时
可以看到,这种结算机制下,机组B实际结算价格降低。
2.4.3问题分析
当前的补贴方式下,本质是判断机组实际的发电量,实际发电的进行补贴,未发的不进行补贴。对中长期合约,根据其结算机制判断是否含补贴:如果是按价差模式结算的,本身相当于已经给了补贴,就不另外算补贴;如果是绝对价结算的,不同类型机组是同台竞价的,交易结果未含补贴,需要另外计算补贴。在这个基础上,《结算试运行方案》给出了各类合约的补贴计算方法。详细的计算公式这里不具体给出。这里对这种方式可能造成的问题进行分析。
前述算例分析都是在现货市场出清价、出清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实际上,发电企业的报价策略在不同的市场机制下是不一样的。这里对2.4.2中提到的中长期合约的两种结算方式“(1)中长期合约未发电部分结算基准价不变”和“(2)中长期合约未发电部分按标杆电价计算差价”进行分析。
假设机组B的可变发电成本为0.35元/千瓦时,机组A的可变发电成本为0.25元千瓦时。某时段(1个小时)A、B机组的发电能力都是50万千瓦,最小出力均为20万千瓦,系统负荷为50万千瓦。不考虑机组最小出力、备用等约束。机组A和B均签了23万千瓦时的中长期合约。
假设机组申报两段价格。无论机组A还是B,为了保证不停机,第一段容量为20万千瓦,价格为价格下限70厘/千瓦时。机组A由于其上网电价等于标杆上网电价,其报价不受补贴机制的影响,假设两种情况下剩余出力的报价均为按真实成本报价,即0.25元/千瓦时。
以上参数情况称为场景1。为了对比分析,设置另外一个场景即场景2。场景2下,机组A、B的中长期合约量分别为25万千瓦时和21万千瓦时,其他参数与场景1相同。
下面对机组B在不同结算机制下的报价策略及市场出清结果、社会福利情况进行分析。
1、中长期合约未发电部分结算基准价不变(结算方法1)
场景1。在这种结算机制下,机组B在现货市场的出清结果不会影响在中长期市场的收入。因此,不考虑市场力的情况下,其最佳报价策略是最小出力以上的部分按真实成本报价,即按0.35元/千瓦时报价。最终,市场出清价为0.25,机组A中标30万千瓦,B中标20万千瓦。A、B的发电成本分别为7.5万和7万,总发电成本为14.5万元。
1)机组A结算
1:中长期结算=0.413*23=9.499万元
2:现货结算=0.25*(30-23)=1.75万元
3:补贴=0
4:总结算=结算1+结算2+结算3=11.249万元
5:发电成本=0.25*30=7.5万元
6:利润=总结算-发电成本=3.749万元
2)机组B结算
1:中长期结算=0.513*23=11.799万元
2:现货结算=0.25*(20-23)=-0.75万元
3:补贴=0
4:总结算:结算1+结算2+结算3=11.049万元
5:发电成本=0.35*20=7万元
6:利润:总结算-发电成本=4.049万元
7:发电总利润=机组A利润+机组B利润=7.798
8:全系统用户均价:(机组A结算+机组B结算)/总电量
=(11.249+11.049)/50
=0.446元/千瓦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用来形容当今全球的电力系统并不为过。(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李天娇)近期,突如其来的大停电让位于欧洲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超5000万人口受到影响,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西班牙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山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表示,2025年4月,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大力实施“八大行动”,强化煤电基础调节地位,年底前建成大型煤电机组268万千瓦;深度挖掘自备电厂调节能力,支持自备电厂参与电力市场。持续完善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2024年6月,装机规模在东部沿海省份率先破亿,10月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过51%。其中光伏装机8514万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发布会上对于山东如何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的问题。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李东方会上表示,山东省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先行省份,近年来持续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机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山东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促进储能市场化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孟凡志介绍说,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先后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从2020年开始,各类企业纷纷加大在光伏业务的布局力度,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扩张。这一热潮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也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给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华东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市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发电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现货专班,开展规则编制和技术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202
5月14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分布式电源注册功能操作手册,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九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5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2家售电公司注册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料进行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
市场交易型虚拟电厂将迎来广阔空间——访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明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开发。随着国家对虚拟电厂主体经营地位的
2025年136号文落地,新能源行业迎来市场化定价的“成人礼”:强制配储退出历史舞台,但分时电价波动加剧、限电率攀升的现实,却让储能的“必要性”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一边是电价收益的不确定性,一边是消纳压力的显性化,投资者正面临新的博弈——“不强制”不等于“不需要”,储能配置如何从“政策驱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发布会上对于山东如何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的问题。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李东方会上表示,山东省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先行省份,近年来持续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华东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市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发电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现货专班,开展规则编制和技术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202
2025年136号文落地,新能源行业迎来市场化定价的“成人礼”:强制配储退出历史舞台,但分时电价波动加剧、限电率攀升的现实,却让储能的“必要性”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一边是电价收益的不确定性,一边是消纳压力的显性化,投资者正面临新的博弈——“不强制”不等于“不需要”,储能配置如何从“政策驱
上文中,我们分析了在电价计划时代和市场化时代,哪些工商业用户该去执行政府发布的分时电价政策。(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计划时代要看负荷调整潜力,有些地区全部工商业用户都要执行,而有些地区的一般工商业用户依然维持可选状态。而在市场化时代,因为电力现货市场的开放使得在批发侧有
自2024年12月3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开展了连续结算试运行工作。本文将对一季度陕西市场的供需情况及试运行期间的各项边界条件以及市场出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各市场主体探讨。(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林兵伟)一、市场供需情况1、装机情况概要截至2025年3月底,陕西全省发电装机达到11855.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负责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负荷精准评估、调控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项目推进会在南京召开,这不仅是国网江苏电力科技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更是其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征程中勇挑重担、积极作为的生动注脚。自2022年4月项目立项以来,国网江苏电力迅速组建精锐团队,
为全面加快湖南电力市场建设,近日,湖南开展了电力现货与调频辅助服务首次联合调电试运行。根据工作安排,湖南能源监管办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印发调电试运行工作方案,组织电力调度机构提前开展系统功能测试和市场规则培训宣贯等工作。此次调电试运行为期7天,全省燃煤火电机组、集中式新能源场站
一、现货运行情况实时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正式运行五省与省间现货市场,实时均价除广东、甘肃上涨外,其他市场价格均下降。安徽与江西虽有同比数据,但去年未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数据参考意义较小。甘肃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6.43%,是价格上涨市场中涨幅最大的省份。原因是负荷与外送均大幅上升,其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俯瞰河西走廊,新能源大基地上的蓝色光伏板一望无际。截至2024年年底,甘肃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40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64%,发电量占比超35%,新能源从装机主体逐步成为电力电量供应主体。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构建新能源报量报价、分钟级辅助调频、用户报量报价、储能协同参与等机制,精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逐渐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转变,充分挖掘负荷侧资源调节能力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空调负荷具有较强的季节规律、良好的可控性和可短时中断特性,在可调节负荷侧资源中具有较大的调控潜力。以市场化手段挖掘空调负荷调节能力,对
2024年12月28日,广东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一周年,累计交易电量约6100亿千瓦时。自2021年11月至2024年12月底,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超36个月,市场累计直接交易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保持高效稳定运行;2024年,电力市场降价为全省工商业用户节省310亿元,市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正式运行一年多来
据媒体报道,就在广东2025年电力长协签约的当口,在粤十一家发电集团临门一脚,于2024年10月25日联合向政府部门致函申请,呼吁优化电力交易机制,筑牢预防经营进一步恶化的堤坝。(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今年以来,紧绷的广东电力供应,迎来了满满的松弛感。随着新核准的煤电等电源项目陆续投产
2024年12月28日,广东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一周年,累计交易电量约6100亿千瓦时,为全国第一。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最具活力的省级电力市场,自2021年11月至今,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超36个月,市场累计直接交易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始终保持高效稳定运行。“转正”一年来,随着市场竞争
南方电网区域虚拟电厂常态化运行机制研究摘要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加速重构,电力供需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需求侧5G基站、储能电站、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不断发展,负荷波动性、不确定性增加,尖峰化加剧,峰谷差逐步拉大。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需求与日俱增,单纯依靠供给侧提供灵
11月21日,为推动需求侧向低碳高效、灵活智能的用能方式转变,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关村现代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EESIA)在京合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革新”研讨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国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蒋莉萍、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委会主任焦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明确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作为我国首个区域电力市场,目前建设进展如何,效果怎样?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从试运行到“转正”,在价格引导、能源保供方面如
南方能源监管局:拥抱数字化赋能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成岩俞漂方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黄康乾刘珍珍南方能源监管局始终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相关工作部署,指导督促交易机构不断探索、建设、完善技术支持系统,实现了电力交易业务全过程线上化、数字化,全方位支
2024年5月9日——今天,落基山研究所发布最新报告《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自2015年新一轮“电改”启动以来,落基山研究所一直致力于跟踪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并从去年起推出面向市场主体的年度电力市场系列洞察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国统一电
编者按: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紧迫任务。2024年,恰逢“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
时隔17年,新版《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于2024年2月5日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第9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举办的2024分布式光储创新峰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资深专家李琼慧对新出台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电力交易中心10月7日印发《广东电力市场低压工商业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标志着广东低压工商业用户正式入市参与市场化交易。(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Rosa)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