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最近,我们从宝能旗下的电池公司宝创新能源新推出的几篇专利中找到了答案,整体方案看起来像软包的CTP。
1.0版本的软包CTP方案
为什么说是1.0版本的软包CTP方案呢?因为这与宁德时代的1.0 CTP方案类似,并不是直接从cell到pack。
从专利来看,宝能是沿着车身宽度方向放置了多个模组,形成一个pack。这有点类似特斯拉Model 3的CTP方案,但有点不同的是,特斯拉的模组是按车身长度方案放置,宝能专利中的模组是按车身宽度方向放置的。
Tesla Model 3 pack方案与宝能电池pack方案对比
这种横向放置的模组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长电芯,电芯的长度是整个电池包的宽度,跟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类似。但是,与比亚迪刀片电池不同的是,宝能电池的长电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长电芯,而是由多个电芯串联而成。
在串联的时候,小电芯之间采用极耳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外面再用一个极耳保护壳进行保护。这种结构的最大的好处是,电芯做长之后,原先传统模组六个面的端板部分要么变长要么部分省掉(主要是底部端板),还省掉了传统模组中的大量busbar和部分模组附件,因此整个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重量减轻,并降低电池包的成本。
跟比亚迪刀片电池CTP方案不同的是,宝能的电池包并不是电芯直列放置形成一个pack。
宝能电池采用的软包方案,多个电芯水平叠放后一步焊接实现组内串并联,形成一个小的叠片体,最后多个长的电芯叠片体形成的一个大单元,单元外面放侧板来隔开,叠片体与侧板之间有缓冲泡棉,并且上下两面都放置了绝缘板,这样就行成了一个大模组。
宝能电池的大模组构成
那么,省掉了底部端板,怎么来保证结构强度呢?
侧边的端板其实还在,侧板与顶板、叠片体之间通过结构胶粘接和螺钉固定。
除此之外,底部放置了一体式的液冷板,顶部还有防爆泄压功能的板,与四周的边框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保证强度,但是这个强度究竟如何,我们后续可以关注一下成品。
软包CTP电池的热安全怎么保障?
从专利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宝能对每个电芯堆叠体外面都放置了冷板和导热胶,及热管理单元并不是针对一个大模组,而是缩小到了电芯堆叠体。
传统的软包电池模组里一般是12个电芯堆叠,而宝能因为采用的串联长电芯,每个电芯堆叠体里面只有3个电芯,这种设计相对来说热失控安全性会更好一些。
另外,除了底部和侧面的热管理部件,电池顶部还有防爆泄压系统。
电池顶部的防爆泄压系统(见下图),从上到下一共有三层,底部是绝缘膜、中间有防护板,顶部防爆膜组成,绝缘薄膜,用于电芯极柱、连接片和FPC采集片的绝缘防护,防护板用于保护电芯,顶部防爆膜通过耐高温结构胶粘接在防护板上。
顶板上有开孔,开孔对应电芯防爆阀,防爆泄压系统只能从内部打开,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气体从电芯防爆阀泄放,高温熔化塑料的绝缘膜,同时冲开顶部的防爆膜,以此来确保热失控电芯安全泄压。
在泄压口上方,宝能还留了一个灭火泄压的通道。
1电芯模块 ;3 密封板 ;31灭火泄压烟道/第一泄压孔;32 冷却板;33散热板;41采集片; 411检测触头
另外,相邻电芯由于是各自都是用密封胶形成的密封区域,防爆泄压系统又是单向设置,外部气体无法进入,同时顶部相邻电芯顶部的防爆膜在电芯泄压时也不会打开,所以电芯之间更加不会相互影响。
软包CTP要面对的问题
做软包CTP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并提高成组效率。但因为软包电池本身的特性,整个电池包的强度问题也应该看一下市场检验的结果。
另外,电芯跟电芯之间的极耳是采用焊接的方式来连接,如何保证电芯之间的稳固和性能,也是一个的问题。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该独创的工艺是否有相应的设备和方案来保证大规模的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良率如何保证?
作为一家全新的电池企业,宝能是否能实现这些技术的落地,NE时代将会进一步跟踪和研究。除此之外,我们在宝能的专利中还发现了类似于宁德时代的CTC的电池设计方案,后续我们也将会进一步跟踪和分析。【END】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4月15日,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宣布公司控制权发生重大变更。公告内容显示,按照孚能科技于今年1月披露的与广东恒健工控新能源、广州工控集团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至此,广州工控集团正式成为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孚能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6C快充正逐步成为高端电动汽车“标配”,也已然成为电池企业角逐的新“赛点”,这一趋势不仅大大缓解了用户的充电焦虑,还在用户体验、电池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与产业升级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日,华为推出高端车型尊界S800,其中增程版搭载的巨鲸电池2.0,电池容量达65kWh,支持6C快充;纯电版
行业概况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钠离子为电荷载体的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差别只在利用在元素周期表同组、化学特性相近的钠取代锂。实际工作场景中,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经过电解液和隔膜扩散到负极。在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外电路中电子
3月14日,宁德时代披露2024年度财报。电池销量进一步增长了近两成,但却罕见的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增利不增收?毛利润在上升在2024年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但其营收却罕见下降了9.7%,为3620.13亿元。从销量来看,宁德时代全年实现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双登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双登集团主要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具有对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储能等领域储能应用客户服务十余年的累计的丰富经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双登集团2023年在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5年4月产销快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继续强势领跑,公司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385,064辆,销量380,089量,同比增长21.34%,2025年1-4月累计产量1442143辆、累计销量1380893量。2025年4月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9,086辆,2025年1-4月累计海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APP获悉,4月27日,东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曲涛,注册资本20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宁德时代在山东接连注册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得两张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其中,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GB38031-2025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送检产品是麒麟电
LG新能源4月29日宣布,与法国环境服务商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将投建电池回收工厂。按照计划,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各为50%,电池回收工厂选址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
4月28日,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佛山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佛山市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项目,重点支持回收体系建设和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废旧家电、废旧汽车、退役动力电池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
11月7日,全球电池联盟(GBA)公布了2024年“电池护照”试点项目结果。本轮试点由全球多家头部电池制造企业参与,共包含十个项目。其中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和CTP电池作为两个“电池护照”试点项目,在打造更透明和可持续电池产业链上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023年1月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GBA发布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最新数据显示,欧盟今年8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8.3%,创三年来最低水平。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暴跌43.9%,已连续第四个月下降,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欧盟前两大电动汽车市场德国和法国出现崩盘式下滑,降幅分别为68.8%和33.1%。同时,欧盟8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也拖累“大盘
2月2日,中国一汽发布红旗HMP平台PHEV电池线(三次)招标公告。项目要求投标人自2020年1月1日至开标当日在大众、通用、特斯拉等国内外整车厂或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新能源等电池厂至少完成过(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3个电池或模组项目,其中完成至少1个产能8万套/年及以上的CTP电池装配线项目(或至
12月25日,中国一汽发布红旗HMP平台PHEV电池线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公告要求,投标人自2020年1月1日至开标当日在大众、通用、特斯拉等国内外整车厂或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新能源等电池厂至少完成过(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3个电池或模组项目,其中完成至少1个产能8万套/年及以上的CTP电池装配线项目(
4月18日,红旗品牌发布会在2023上海车展举办,发布会上,红旗品牌明确了“红旗金葵花”、“红旗新能源”、“红旗节能车”三大子品牌。其中红旗新能源子品牌的两款全新产品红旗E001与红旗E202同步亮相车展。红旗E001红旗E202其中,纯电轿车红旗E001是红旗新能源全新设计理念和“旗帜”超级架构FMEs下的
韩联社11月30日报道,据汽车业界透露,现代汽车集团最快将从明年开始在新型电动汽车上使用中国宁德时代(CATL)CTP技术电池。适用的第一款车型很有可能是起亚的“RayEV”,预计将逐渐扩大适用范围。现代汽车集团采用的CTP电池不是现有的磷酸铁锂电池,而是三元电池,是CATL引以为豪的最新型电池。CATL今年
问世两年多之后,动力电池CTP技术已经开启大规模应用。CTP高集成动力电池(CellToPack),将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由于省去了模组组装环节,CTP电池包空间利用率提升、电池包重量减轻、能量密度提升和成本下降,也是动力电池探索结构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65.9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售30.8GWh,同比增长49.2%,成为销量同比唯一增长的动力电池类型。与此同时,2020年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已达20万吨。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73万吨。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作为电动车三电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一直是电动车的主要成本来源,也是车辆资产价值最高的部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规模化发展,动力电池成本呈现出较快的下降趋势,但依然是整车的主要成本占比部件。并且,因为动力电池在车端的使用寿命与车辆本身的使用寿命存在错位,在车辆全生命周期
随着各大乘用车主机厂加快推出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和电池企业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一系列产业动态表明,LFP电池或将在2021年乘用车领域掀起一股“风浪”。从政策层面来看,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落地。其中,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比2020年退
近期有投行人士人向电车汇表示,其内部正在讨论上调比亚迪的目标价,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认为比亚迪在动力电池应用方面有8年完整周期的经验,这相较于现在的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是最大的优势。而今天截止收盘比亚迪的股价已经达到了184.83元,市值也突破了5000亿。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最高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