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国能源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80%左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核心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革命,本质措施是控制和缩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升社会整体能效水平。当前,我国新能源正由补充型电源逐步向主力型电源发展,传统以单一系统纵向延伸为主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能源发展模式,将不能满足能源革命在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的要求。
综合能源系统助力实现“30•60”目标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曾鸣 王永利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
我国能源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80%左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核心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革命,本质措施是控制和缩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升社会整体能效水平。当前,我国新能源正由补充型电源逐步向主力型电源发展,传统以单一系统纵向延伸为主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能源发展模式,将不能满足能源革命在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的要求。
系统调峰调差压力巨大。近期,江西、湖南、河北等地电力尖峰负荷屡创新高,京津唐电网冬季负荷峰谷差达30%以上,给电网机组调峰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增加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电源结构,导致电网调峰、调差压力持续增大。
新能源发电消纳难题突出。在“30•60”目标的要求下,未来10年我国年均新增风、光发电装机需不少于7500万千瓦,使传统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电网传输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管理等压力剧增,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异地消纳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问题将会进一步突出。
用户单一供能风险加剧。近年来,以季节性和区域性为特征的高峰供电紧张和气荒现象多有发生,传统能源供应方式供能可替代性和保障性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分布式电源装机的增加加剧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以传统单一能源供应的方式难以满足用户对用能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
能源提质增效形势严峻。我国单位GDP能耗明显高于世界能耗强度平均水平,社会生产生活的工艺流程及相关供能设备能源投入产出比不高、设备运行未达到其较好的出力状态等因素限制了我国能效水平的提高,国内设备技术水平难以突破,社会整体能效水平提升缓慢。
用户节能降本需求迫切。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降低能源成本依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用能管理需要从原来的粗放、单一、低效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精细、综合、集约的管理形式,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用能成本,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一、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助力实现“30•60”目标
未来能源将会朝着清洁化、智慧化、去中心化、综合化(四化)方向发展,能源利用形式将会呈现冷、热、电、气能源在供应、传输、消费和转化环节的综合优化利用趋势。综合能源系统以“四化”为基本特征,以“两高三低”为目标(两高:系统综合能效的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提高;三低:用户用能成本的降低、系统碳排放的降低和系统其他污染物排放的降低),整合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资源,推动打破传统单一能源发展的技术壁垒、市场壁垒和体制壁垒,实现多能源的互补互济和协调优化,有效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有利于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实现双碳控制目标。
创新低碳发展规划技术,助力多元化清洁供给体系建设。通过创新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技术,有效整合光伏、风电、热泵、沼气三联供、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分布式能源,从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的角度设计优化能源生产模式,从多能耦合角度探索可再生能源供给比重扩大模式,打造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综合能源低碳供能新结构,推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建设,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助力多元化清洁供给体系建设。
创新电源侧运行优化技术,助力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提升。通过推动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源高效运行技术创新,加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多种能源的互动,实现可再生能源时空转换利用,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就地利用;创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管理模式,以综合能源系统为主体实现与电网的交互,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并网;通过创新可再生能源、传统发电机组以及大型储能的协调运行技术,发挥储电、抽水蓄能等储能灵活资源与传统发电机组的调节能力,降低电网调峰和一次调频压力,促进集中式可再生能源消纳和错峰输送。
创新设备整体能效优化技术,助力用户用能成本有效降低。通过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能源物理技术的融合,挖掘不同工况下各类设备运行特性,实现各类能源设备物理出力状态的数字孪生;通过推动综合能源系统能源设备能效优化技术创新,从全局最优角度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多类型设备的能效优化,以经济高效的设备运行策略满足用户用能需求,实现用户用能成本的有效降低。
创新多种供能设备互补耦合技术,助力用户用能安全可靠。以“两高三低”目标为导向,推动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源高效互补耦合技术创新,整合热、电、冷、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能源,实现多种能源间的互补互济和综合利用;通过推动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储联动优化技术创新,有效调动多种供能设备互补和替代特性,以增强能源系统应对疫情、节日、突变天气等特殊事件下的保障能力,实现用户用能的安全稳定。
创新多能源主体市场交易技术,助力多元化市场机制完善。通过推动跨区域多能源系统市场交易技术创新,实现跨区域多能源的联动交互,促进跨区域能源消纳和交易机制完善;通过培育虚拟电厂、负荷聚集商、储能电站等新型市场主体,建立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的互动以及不同能源需求之间的协同关系,推动需求响应等辅助市场的市场主体和规则完善;以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特点为基础,加强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合作与交互,促进能源供给的集权优化和市场主体间的合作共赢。
二、综合能源视角下双碳控制目标的解决思路
综合能源系统是在全球致力于低碳发展、能源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受技术、市场、政策以及产业生态发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传统能源产业融合清洁化、智能化、去中心化、综合化等新要素形成的能源新业态。为充分发挥综合能源系统对能源革命、双碳控制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需要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探索综合能源视角下“30•60”目标发展新思路。
合理规划顶层设计。立足于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电力行业自身的特点,以综合能源系统为纽带,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确保综合能源行业管理和监管体系协调统一,共同推动各能源品种之间打破行业壁垒;融合传统垂直产业链,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和布局,从而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节能减排。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关键设备创新研发,加快数字信息技术与能源物理技术的融合,着力解决可再生能源利用造价高、效率低等“卡脖子”问题;加快综合能源耦合型设备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限制多能源耦合转化的技术壁垒,进一步增强异质能源的互补性和可替代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清洁能源和多类型储能设施建设,鼓励因地制宜建设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推动分布式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加强智能终端和智慧能源平台建设,实现能源生产消费的智能监测、诊断和调控,鼓励能效水平低、污染排放大的老旧设备更新迭代,推进老旧园区综合能源改造项目。
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以低碳应用为基本思路,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推进差异化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创新;鼓励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种能源供应主体的共赢合作,以低碳、高效、经济为主要原则,创新多主体投资、运营、利益分配机制,创建互利互惠的商业生态圈。
推动电力市场建设。推动新能源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完善电价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推动以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为主体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模式,激发用户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活力,依托综合能源系统,形成涵盖电力市场、碳交易市场、绿色配额交易市场、煤电联动机制等多类型市场机制。
综上所述,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电力系统未来的重要转型方向。“十四五”期间,分布式风电和光伏电源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综合能源系统将在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供能安全可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应推动重点排碳行业的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落地,着力改善用户用能质量、降低用能成本、提高能效水平,为我国实现能源革命和“30•60”目标作出贡献。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21年1月1日第1、2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记者:“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年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持续强化能源技术革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您认为,新质生产力在能源领域体现为哪些方面?如何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路径?曾鸣:新质生产力是由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今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政府工作任务中被列为首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以“四个革
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改革实现“一统两增一明确”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曾鸣王永利(华北电力大学)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严格成本监审基础上核定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进一步深化输配电价改革
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及对策曾鸣1李源非2王雨晴3(1.华北电力大学2.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3.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推动能源安全的物质、技术、制度基础不断筑牢。然而,
在“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是我们明确的方向。当前,电力供给侧和需求侧体现出“双随机”特征,给电力保供工作、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等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波动性和间歇性较强的风、光发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持续增长,供给侧随机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与新型负荷
在“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是我们明确的方向。当前,电力供给侧和需求侧体现出“双随机”特征,给电力保供工作、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等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波动性和间歇性较强的风、光发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持续增长,供给侧随机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与新型负荷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一方面,波动性和间歇性较强的风光发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持续增长,供给侧随机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终端电气化水平提升与新型负荷不断涌现,需求侧随机性愈发显著。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随机”特征为电力保供工作、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等带来了严峻
近年来,随着新兴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革命将为能源电力工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提供全新解决思路与技术方案,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其中,区块链作为具备可追溯、防篡改、高可靠性等优势的信息技术,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可加速能源电力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新兴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革命将为能源电力工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提供全新解决思路与技术方案,数字革命与能源革命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其中,区块链作为具备可追溯、防篡改、高可靠性等优势的信息技术,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可加速能源电力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架构、目标和重点任务。该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哪些促进作用?如何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从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
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曾鸣许彦斌)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
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方案强调,在全区范围内选择15个具有代表性的旗县和15个典型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实行分类推进、示范引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统筹衔接,创新驱动;先立后破,安全降碳的原则。到2025年,试点旗县(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内党发〔2022〕19号)有关工作安排,在全区范围内选择3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旗县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旗县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区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建立新型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因地制宜布局风电光伏项目,鼓励风光氢储、源网荷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项目开发,鼓励低成本、大
我国各地区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差别极大,电力作为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碳排放如何在各地区进行分解将对利益格局调整产生重大影响。(来源:中国电力作者:冯君淑伍声宇吕梦璇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锚定在发展中促进区域相对平衡,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电力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行导向
11月22日,中化国际发布公司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在报告中,中化国际宣布公司目标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时间表,力争于2029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达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报告显示,2020-2024年,中化国际围绕设备升级、技术改造累计实施重点低碳项目92个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11部门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鄂环函〔2024〕148号),现予以发布,目标到2027年,聚焦磷化工、动力电池、纸及纸制品、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出台一批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基本建成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工作体系,显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科学引导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的实施,规范省、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所辖地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深入调研、借鉴经验、总结各地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云南省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2024年4月,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分别是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目前,5个零碳园区建设亮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本场边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国际合作中心协办,100余名来自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参会。博奇环保作为国内在环保领域成绩显著的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州从化“零碳”国际赛车场利用“光储充一体化”,整合欧版充电桩、车棚光伏、BIPV幕墙和储能系统,通过自给自足的绿色电力,助力赛事场馆达到100%绿电,该项目将成为国内首个“零碳”国际体育赛事赛场,为全国探索碳达峰路径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2024年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方向为:(一)完善基础通用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评价。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审查项目碳排放评价指标》《绿色电力消费评价规范》《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和溯源技术导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集团近日发布华能湖南能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能源项目前期总包服务框架协议项目【重新招标】招标公告,共分为4个标段,详情如下:相关阅读:在雄安!华能集团综合能源项目重要招标结果出炉华能湖南能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能源项目前期总包服务框架协议项目【重新招标】招标
11月26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到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调研,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推动集团公司在苏高质量发
11月26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到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调研,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推动集团公司在苏高质量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集团近日发布华能雄安分公司城市综合能源项目前期咨询服务框架协议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50000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保定华电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50000元;此前招标文件显示,随着华能雄安绿色能源有限公
11月22日,中广核正式发布《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综合能源岛创新平台启动,中广核将携手全产业链组成创新联合体,打造集“研发、测试、检验、认证、示范”五位一体的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为深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打造成套解决方案。这是
11月21日,EESIA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革新”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认为,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是一种业态,主要由两条传统的能源服务业务线延伸而来,一是单一能源供给利用的供能服务企业的业务拓展,如电力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售气企业等,为拓宽
首个综合能源站建成投运、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100%、能源全景监测管理平台加快建设……作为第一批15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之一,广西南宁宾阳县正加速在电网规划建设、服务新能源并网、布局智慧能源等方向发力,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截至2024年11月5日,宾阳县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5301户
近期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第三十四条提出“国家推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约能源服务。公共机构应当优先采购、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以及节约能源的产品和服务。”(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作
11月11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青岛与菏泽市委书记张伦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巩固战略合作成果,深化综合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等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宋海良对菏泽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中国能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国能建核
从传统燃油车零配件供应基地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裂变的图景在肇庆得以浓缩。伴随着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与其配套的充电服务网络也在日益完善。11月7日,全国首个“光储充换放”欧标综合能源站(广东电动肇庆综合能源充换电站)于肇庆投运,为当地汽车产业集群向“
交通与能源的加速融合,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造升级。自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x2014;2035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策频出,以服务交能融合为使命的综合能源服务站逐渐走进能源转型的舞台。据统计,截至2023年上半年,各省市已有至少62座综合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