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由势银主办的“2020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新政下燃料电池电堆企业突破之路”、“新政引导下,燃料电池零部件技术与市场选择”两大圆桌论坛上,现场嘉宾围绕着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来源:微信公众号“势银氢电产业聚焦” ID:energylink)
电堆价格下降趋势?
MEA价格在2021年将下降多少?
石墨板还是金属板?
金属板的价格会比石墨板低吗?
2021年产业怎么发展?4年示范期结束候会怎么发展?
浙江高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专家侯向理、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电堆研发与管理中心副总监王铎霖、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付宇、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威、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鸿基创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军柯、山东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周发、宁波拜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熊宗保受邀参与了此次圆桌论坛。
势银(TrendBank)董事长兼CEO 唐蔚波先生为本次圆桌论坛的主持人。
1.电堆价格下降趋势
侯向理表示,要把成本降到20%到30%有三方面:
一个是技术进步,膜电极的技术进步,能量密度提升10%到20%;
一个是材料成本下降,以前能选择的供应商较少,而现在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较多,成本呈明显下降趋势;
一个是批量制造,现在整个行业的材料用量较少,且开始慢慢要求做报价,因此可看见成本明显下降。
王铎霖表示——
国鸿最新发布产品给出1999元的合作伙伴价格,应该不会那么快推出更低的价格。同时,国鸿是首个在新品发布会放出价格的,但这个价格却是下游系统企业逼出来的。
2021年的价格降幅不会很大,以1999元的价格能坚持到上半年,而下半年则要看具体批量。至于2022年,不太好说,系统企业在四年补贴政策期间,成本为每千瓦2000元,电堆在其中占50%,每千瓦1000元,四年的时间可以做到。
付宇表示——
电堆价格下降趋势是大势所趋,从2015年开始,电堆价格基本维持在8000元到1万元,2019年则是4000元到5000元,有些头部企业给出的价格为2000元到3000元。他判断,1000多块的电堆价格在2021年将在市场占据很大比例。
戴威表示——
大家都希望价廉量足,价格下降趋势是一定的,因为产业要发展,每年就需要20%到30%的降幅,且下降趋势是由陡逐渐转为平缓的。他认为,大家在现阶段不能过于关注价格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产品上,做好技术,将产品做到极致,才是最关键的。
王涛表示——
价格应和市场供需关系相联,很多区域性城市群有城市壁垒,加上产业过剩且是否存在竞争情况很难说。他表示电堆价格下降过快,有点不正常,这里面的原因,每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做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防止我国的发展红利被国外企业占取。
唐军柯表示——
目前估算来说,MEA在电堆里占70%,有可能75%、80%,电堆的降幅在这个上面,是一个客观事实。从制造角度来说,MEA厂家能够获利,成品率方面是必然要走的一条路。另外,如果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各材料的利用率,将过程与电堆设计结合,能大幅降低产品过程中的成本。
此外,除了贵金属不受批量化影响,因为存在国际交易,其他都是化工产品。而只要属于化工品,属于批量化,无论是规模化还是制氢进步还有很大空间,没有量,没有技术进步,没有优化过程,成本下降就是不现实。
2.MEA价格
在2021年将下降多少
唐军柯表示——
不同客户有不同的价格要求,至少较之2020年有10%到15%的调整。实话说,目前不存在赚不赚钱的问题,都在烧钱,做这件事是因为应该往这个方面走。不过,在不断提升技术的时候,在供应商都参与的时候,价格是可以往下走的。
华周发表示——
降价是一个大趋势,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装备类或BOP供应商肯定要顺应这个趋势。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量,没有好的产品研发和品质,单纯降价是没有意义的。降价肯定是趋势,但一味硬降有很高的风险,且对行业发展有一定影响。
他认为,现在的焦点是研发性价比高、寿命长的产品。而下一步应该做的,像装备企业提供更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中间有良好的检测环节,一切是为了提升产品、提升品质、提升一致性,这才是正道。
设备的降价,是有降价空间的,同样和量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你非要去作非标,每个项目都定制化,这是不挣钱的;如果有量,产线开始复制生产,则可能挣钱,意味着有一定的降价空间。我们不能单独去谈一个成本,背后有诸多因素,这和电堆的逻辑是一样的。
熊宗保表示——
我们是做测试设备的,设备多是定制的,在定制里包括设计成本、气电成本、制造成本。其中设计成本与量有关系,设计一套做一套,成本较高;而设计一套做十套,则成本很低。
同时,关键零部件需和用户讲清楚,整个价格实际较为透明。总体来讲,因为趋势,设备需求变多,设计成本基本是摊薄的,原本做1000万,现在可做3000万,企业摊薄可有效降本,当整体销量会下降。
现在,很多人想进入设备这个行业,不排除有人为抢占市场给出低价,当这种方式不能以行业设备价格降低作为标准,因为设备与电堆有很大差别,设备主要是定制,人力投入较大,有下降空间,但并不大。
3.石墨板还是金属板?
王涛表示——
目前,燃料电池的电堆技术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膜电极还是双极板,就目前而言,现在国内的市场在政策、示范性市场推动下,只要能用起来,能达到示范目的,能满足用户需求,就可以了。
从长远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创新上会有一定优势,尤其是提高功率密度上,但耐腐蚀性存在挑战。
戴威表示——
石墨板和金属板在燃料电池行业并行几十年,大家都在试图解决两种材料面临的问题,最后只是市场选择。不同的应用场景,客户对寿命、性能、成本的需求不一样,选择也就不一样。
在他看来,没有谁取代谁,只要做得足够便宜、寿命足够长、性能足够稳定可靠,则市场就是你的。
付宇表示——
这两个都是一个产品的技术路线,任何产品都是看性能、寿命、成本。从性能看,金属板可以是180以上,品控率较明显。
从寿命看——
一是材料本身,只要解决涂层问题,我们在抗反极条件下做到了涂层不腐蚀,同时在常规电压下,腐蚀速率是石墨板的1/10,实际上双极板的材料本身是没有问题差异的,但金属板更具优势;
二是抗振能力,金属板主要针对车用,在高度振动情况下,金属板的抗振能力较轻;
三是氢安全,金属板可完全阻绝氢能传递,而石墨本身不阻气,石墨主要靠树脂阻气,但树脂掺的越多,导电性越差,树脂掺的越少,无法保障透气性。
从成本看,包括材料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不锈钢的成本最便宜,目前金属板的材料成本多在10元左右,且金属板的制造工艺简单,在传统批量制造工艺上进行改进就可以,装备产能较大,每一块金属板的平均设备摊销较低。
王铎霖表示——
从国家层面讲,国家补贴政策里的核心零部件只有两个名额,为什么选择金属双极板和石墨双极板,是因为两者将来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在认知上,金属双极板的抗腐蚀性差一点,若是提高抗腐蚀性,则可应用在商用车上。石墨双极板的优势在于抗腐蚀性能力且寿命较长,但体积较大。现在,双极板的厚度已从2毫米降到1.66毫米,计划在2到3年内将厚度降到1.2毫米,并不断提高膜电极性能。
在相同性能下,石墨双极板的体积可做到和金属双极板一样,且石墨双极板可在乘用车上普遍应用。
侯向理表示——
这两种技术路线会长期共存。公司现在主要做石墨板,但也布局金属板。石墨板的寿命较长,但单体体积较大,启动性能较差,而金属板刚好能弥补,可涂层存在问题。在技术路线能够取得压倒性优势之前,两条线还会长期并存。
付宇表示——
价格要综合看成本,也要考虑寿命。如果寿命预期是25000小时甚至更长,而某些零部件的寿命只有1万个小时,则需要更换,以降低成本。
他认为,石墨板以后会比较便宜,因为石墨材料价格会便宜,未来降本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4.金属板的价格
会比石墨板低吗
付宇表示——
首先,成本只是产品的一个方面;
第二,2020年的金属板成本可以低于某些石墨板,且在保障利润率的前提下可以做到更低;
第三,影响燃料电池寿命的因素是高载低载,采用石墨板的商用车的工况启停占比比乘用车低,且散热能力较乘用车强,工况温度造成电堆的寿命不同,而金属板是依据乘用车开发的,同样的电堆在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时间是一样的,只有工况不同。
燃料电池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只是改变了控制策略,且应用场景不一,所以金属板寿命短于石墨板,这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这只是因为不同工况而导致的结果,所以说现在有大量金属板开始应用在商用车上。
目前来看,金属板的价格可以比石墨板低,而且金属板成本的下降空间还可以更大,因为不锈钢等材料可以做得更薄,等到批量化制造时,摊销占比将很大。
王涛表示——
国家政策一出来,各厂家跃跃欲试。大家看市场的角度、经营策略不一,发布的价格也不同。我们走的是金属板双极板路线,产品刚刚投放市场,建立了产线,且公司是轻资产运营,产线和知识产权都需租赁,加上研发费用的均摊,目前很难看到更低的价格。
5.2021年产业怎么发展?
4年示范期结束后
产业会怎么发展?
侯向理表示——
现在行业主要是专业度,专门做催化剂、做MEA细分领域的厂家越来越多,做得更精。在结束后,将有一轮新的收拢,头部企业将活得更好,大部企业将收摊。
2021年,随着示范政策的发布和推进,有部分头部企业占据优势,形成top3逐步垄断的格局。
熊宗保表示——
严格意义讲,四年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分担,应该是补助,对行业发展不像锂电池发展的态势,在这个态势里,央企的占比会很大,因为补贴政策和地方政府。整个情况看来,龙头企业检出限,但过了10年,龙头企业还是不是就不好说。
像刚开始做锂电池时,取决于企业老总的运作态势。如果以市场、资本有优先,不计成本时是抢占市场。如果稳重企业以技术优先,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属于中流,而长期看,这些企业的风险将低于龙头企业。而燃料电池行业发展是什么态势,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华周发表示——
以现有的信息量和行业发展格局来看,有些是可以预见的,比如说发动机企业将从采购电堆转变为自己做电堆。而市场的竞争格局还未形成,量是一定的,并不大,与其谈论竞争格局,不如讨论未来研发要投入多少,或者说上新哪些设备。
当然,现在的补贴也催生一些东西,但是很难形成巨头,地方上有地方保护,目前态势有可能是遍地开花,看最后走不走出来,走不出来是昙花一现,走得出来就走得更远。
王铎霖表示——
不光是2021年,有可能在四年的补贴期内,发展都是围绕政策推动和示范城市推广。实际上在2016年、2017年,燃料电池企业非常多,而在2021年有很多企业准备做电堆,因为他们认为电堆的门槛并不高,MEA可以采购,双极板可以采购.
但是这个是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是这几年示范期内,各个地方对本地企业有一定保护。我觉得这几年最起码是围绕示范城市在做。
付宇表示——
燃料电池产业化是一个马拉松,远不是几年能够实现,目前新政是四年,相当一个小考。竞争肯定是存在的,但应该是产品市场和资金能力的综合竞争。现在市场还小,从业公司很多,但很多都是重复建设相似东西,实际上,小考将加速产业界整合,加速优胜劣汰,同时也会催生整个全产业链。
由于产业链太长,需要资源太多,会催生产业链上不同的优势资源的整合。如此一来,四年示范期就是要支持头部,头部将获得更多资源,整个过程要50%以上企业,待4年后或转去非主战场做备用电源等其他应用,或与其他企业合并,或其他结果,最后能够3到5个头部企业,有8到10家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算不错了。
王涛表示——
2021年并不好说,因为补贴政策,很多企业都想做独角兽,都会本着政策走。可能在未来几年,如果分成两个团队,一个团队跑得快,本着补贴去,将来可能是头部企业,但也面临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资金能不能回来,这就存在垫资的风险。不管这样,氢能产业链会发展,但发展怎样不好说。
唐军柯表示——
如果单从2021年来说,以奖代补政策怎么运行不得而知,但肯定有一定的量,不过不会太多,至少有事能做。而市场是政府为了扶持你,告诉你怎么做,没有全部自由的贸易,没有各取所需实现共赢的方式。
未来四年是什么样的?在2010年、2012年,科技部支持的项目大幅度削减,为了证明自己还有价值,经常要探路,要写点东西。现在则不需要担心探路,因为氢能行业写入了能源法,未来氢能怎么发展将是能源体系问题,这肯定是一件好事,且路线非常坚定。
从参与角度来说,很多企业借着这样的机会,要埋头拉好车,才能在四年后将车拉下去。我们曾听过这样的消息,不少好的锂电池公司如今已不知去向,希望我们不会如此。
戴威表示——
第一点,从氢能产业未来发展来说。从全球发展来看,大力发展氢能,将氢能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将是大势所趋。
第二点,氢能未来几年的发展。从锂电产业看,燃料电池的今天很像10年前的锂电产业,处在爆发期前夜。锂电风光的时候,全国有1000多家锂电企业,如今前三名锂电企业已占据90%的市场,其余锂电企业只能占据小份额,燃料电池也会如此,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
第三点,将时间线拉长看,什么样的企业能笑到最后,什么样的企业能变成头三名?从锂电变化过程看,头三名一直在变;燃料电池也会如此,而笑到最后的一定是专注产品、技术以及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4月7日,深圳七维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坪山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法人代表为何捍卫。该公司由湖南七维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从注册信息可知该公司涉及业务较为广泛,其中与氢能有关的含电池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天芮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芮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永鑫方舟领投,清新资本、某上市公司产业方跟投。本次融资将助力天芮科技快速启动、组建团队、推出产品及开拓市场等。天芮科技成立于2024年,位于南通经济开发区,致力于成为电解水制氢设
3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正在北京举行,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氢科技”)先进制氢BG区域市场总监张伟佳在博览会现场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支持持续加码、技术加速突破,氢能产业正从培育期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迈进,预计“十五五”期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近日,浙江大学氢能研究院陈禹博老师在开发应用于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的高效低铱催化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载体,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通过PEMWE可以生产高纯度氢气,但其大规模应用一直受限于高成本的铱基阳极催化剂。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3月24日~3月2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总投资2亿元!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公示2025年3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受理了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多个示范项目,预估投资30亿元!甘肃张掖氢能全产业链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日15时49分,大冶市姜桥制氢工厂3号厂房内,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金属外壳泛起幽蓝光泽,纯度达99.99%的氢气从管道中涌出。据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提取的氢气纯度达99.99%,工厂PEM电解槽膜电极活化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制氢工程仅实现少量产氢,在经过检验检测后放空。
罗宇龙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氢能产业助力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390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我厅高度重视,经商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打造绿氢制备供应基地”的建议近年来,我省正大力发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2024
2025年3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生态环境局受理了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申请。项目名称:亿华通中电百色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单位:广西中电华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广西绿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3月20日,氢航科技燃料电池生产基地——上海弗塞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业仪式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圆满举行。该产线是国内首条且唯一实现全工序自主化的风冷燃料电池生产线,涵盖了轻量化燃料电池完整的工序,从CCM喷涂、膜电极组装、双极板点胶、电堆组装及活化测试,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从技术发展现状、不同技术路线对比、核心
日前,南非电力和能源部宣布了电池储能采购计划(BESIPPPP)第二轮招标中标者。此次招标已经选定8个投标者,他们将在电网运营商Eskom公司运营的变电站部署总计615MW电池储能系统组合,并在融资结束之后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分布在南非多个地区,一旦上线运营,将根据签署15年电力采购协议(PPA)为Eskom
近年来,在储能发展政策的扶持引导下,用户侧储能数量实现了进一步增长。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已装储能用户并实施精细化管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负荷调控的一项新的研究内容。本文以识别峰谷套利模式下的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为目标,结合储能投运策略和负荷曲线变化,构建典型特征指标体系,通过MiniBa
近日,浙江大学氢能研究院陈禹博老师在开发应用于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的高效低铱催化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载体,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通过PEMWE可以生产高纯度氢气,但其大规模应用一直受限于高成本的铱基阳极催化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盛大开幕。氢辉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辉能源”)携第二代MW级BriLyzer-R200Gen2PEM电解槽、BriLyzerAEM电解槽新品等产品首次亮相,全面展示公司在绿氢领域的技术领先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氢辉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氢辉能源”)顺利向欧洲某客户交付BriLyzer-S50PEM电解槽(额定产氢量:50Nm/h)。本次交付的BriLyzer-S50PEM电解槽由氢辉能源自动化柔性PEM电解槽装配产线组装而成,该自动化产线堆叠精度0.2mm、加压精度0.01mm,具备安全防爆及压力检
据报道,埃及计划斥资67亿埃镑推动Nawafi计划第一阶段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及并网,该阶段总装机3700兆瓦,另外还有2840MW储能装机,计划2025年夏季并网。Nawafi计划旨在增加10GW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投资约100亿美元,到2028年逐步淘汰5GW化石燃料发电,同时加强和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合作方涵盖ACWAPowe
日前,埃及政府与总部位于迪拜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MEAPower公司签署了部署两个大型电池储能项目的容量采购协议(CPA),这两个电池储能系统是埃及部署的首批此类项目。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长MahmoudEsmat博士(中)出席容量采购协议签署仪式AMEAPower公司在2月25日宣布,该公司已经为总容量为1500MW
碳捕集吸收剂是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的关键所在。吸收剂的各类评价指标中,长周期稳定运行(抗降解能力)是重中之重,是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前提,也是国内外有机胺吸收剂体系现存的技术难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同兴科技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开发出高稳定性的配方吸收剂TX-1系列,较MEA提高20~300倍,同
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于2025年3月4日-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会上,中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钱康带来《基于电碳溯源的智慧能源规划设计分享》。中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钱康提出,加强电碳溯源技术在综合能源园区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25日,先导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2月25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公开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先导智能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
近日,储能领域权威咨询机构InfoLinkConsulting公布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报告。天合储能以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光储深度融合,并凭卓越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全球化交付实力,位列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中国企业第9位。本次排名跃升,充分印证天合储能通过全链协同与全球化布局,在激烈竞争中成功突围,也彰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3月21日,北京云汉达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大兴区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法人代表为李源,该公司由北京青川易创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氢能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北京青川易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是专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7日,河北云瞰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和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制造长续航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本次双方合作研发制造“低空氢燃料电池长续航无人机”是迎合了国内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方向,并且解决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方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批准,大连市于2025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据悉,大连市自2020年启动“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全市氢能协会会员企业64家,2024年产值达120亿元,同比增长近10%。高新园区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管理系统。该专利于2025年4月1日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重型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冷却模块、低温冷却模块、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能源局等5部委批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哈密市于2025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郑州城市群和广东城市群,成为自治区唯一入选国家示范城市群的城市。目前,哈密市印发了《哈密市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哈政办规〔2023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8日,国富氢能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下降12.2%;归母净亏损2.1亿元,较2023年的7330万元亏损显著扩大。据业绩公告显示,国富氢能集团收益主要来自销售其四大类主要产品:(1)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及相关产品;(2)加氢站设备及相关产品;(3)氢气液化及液氢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实施,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成为重要突破口之一。“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能车数量不足3万辆,其中80%以上为商用车。”国家氢能中心主任邓波介绍,因具有重量轻、导热性强、发热值高、清洁低碳、可回收利用等特性,氢能已成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首台140kW氢燃料电池电堆正式下线,标志着其在氢能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电堆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成功攻克了一体化单电池及箱封技术等多项难题,实现了大功率燃料电池金属板电堆的技术突破。通过创新设计,电堆体积缩减30%,重量降低25%,同时功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热能自适应循环燃料电池电堆结构。该专利于2025年3月18日公布,旨在提升燃料电池性能一致性及寿命。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一种热能自适应循环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