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他长期扎根一线,从事科研攻关;他以创新为使命,一路披荆斩棘;他说,幸福源自对技术的热爱,对岗位的坚守,对国家的贡献。他就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电气及并网设计所所长汪正军。
“匠心”做科研 填补特殊机型设计空白
自2011年博士毕业进入联合动力工作以来,汪正军一直从事风电机组电气系统设计及风电机组并网工作。为了掌握风电机组的第一手资料,汪正军长期坚持深入风电机组的现场并网调试一线,可谓“上山下海”。
联合动力的风电机组塔筒一般高90米,每次攀爬相当于登上30层楼。7年间,他爬遍了联合动力1.5MW至6MW全系列共计16种机型,从世界最高的西藏那曲海拔4700米的超高海拔机组到位于山东的海上机组,都留下他的足迹。
“爬风机”成为一名电气设计工程师的家常便饭,“从事科研工作,就要实打实的干,不能偷懒”,汪正军说:“只有在现场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反复试验得到的结果,才是我不断研究的方向,不能纸上谈兵。”
凭借这股子钻劲和韧劲,汪正军从一名电气设计工程师成长为公司上下一致认可的电气及并网设计技术专家,带领团队主攻风电的特殊环境适应性,填补多项特殊机型的设计空白,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他牵头完成了2MWUP115和UP121超低风速机型以及1.5MWUP96西藏那曲4700米超高海拔机型的电气系统设计和现场并网调试,拓展了集团公司低风速区域的风资源开发能力,实现了西藏地区风电零的突破;他和他的团队融合风电设计的经验,在晃动的海上平台上,通过理论仿真分析、观察潮流波动状态、测量平台船体晃动频率、优化策略数据验证分析等方法,解决了转速波动等问题,仅用5天完成了原计划一个月的并网调试,攻克了我国首台运用电动变桨的300kW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技术。
专啃“硬骨头” 让中国并网标准“走出去”
“并网啦!并网啦!并网啦!”一次次成功并网的欢呼瞬间,被汪正军珍藏在心中。因为这一次次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都令人难忘,特别是龙源南非德阿风电场项目。
龙源南非德阿风电场项目是我国在海外最大的风电项目,也是我国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实现了国家能源集团风电项目开发与自主制造风电设备的联合“走出去”。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并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南非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标准是世界最严苛的并网导则之一。南非其他同期风电项目都是经历多次现场测试和延期豁免才能并网。
在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汪正军带领技术团队针对122页的南非国家新能源并网导则、226条并网要求,逐页研读、逐条攻关。针对电网故障穿越恢复要求快、调频调压精度要求高、无功容量要求大等要求,汪正军和他的技术团队群策群力、大胆创新,不断的通过硬件在环仿真和现场工况模拟测试,对仿真及控制策略进行验证。最终确保南非项目32个仿真工况、7种调度状态现场测试均一次性通过南非电网公司的验收,突破了风电机组及风电场并网控制策略的仿真设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汪正军和他的团队让中国并网标准“走出去”。
当然,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也有彷徨的时候。汪正军曾说:“有时候遇到难题,连续一、两周想不到解决办法”。不过,他总能很快调整过来。在他看来,专注和担当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能力,“科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地学习、创新。”
师徒“传帮带” 不断为创新注入新活力
汪正军不但严于律己,潜心科研,还弘扬师徒“传帮带”精神,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培养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将个人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团队整体创新实力的提升。
汪正军在科研上的“三观”在部门里无人不知:公大于私的公司利益观,技术问题分析时的因果逻辑观,处理问题时以结果为导向的责任观。
新员工入职,汪正军都会按照部门的新员工入职流程,对新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架构培训,因材施教安排工作。新员工入职时往往对风电不太了解,汪正军就制定详细的学习和实践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答其疑惑。在他的培养下,新员工在3个月后就可独立承担电气部件测试工作。
像汪正军这样的开路先锋正在国电科环这片沃土上不断历练成长,为中国的风电装备“走出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8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福州开展海上风力发电机技术交流活动,三峡集团福建公司、机电工程局、上海院福建分院、海峡发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参加交流。本次活动由上海院福建分院组织。交流会上,来自GE的技术专家具体介绍了已在国外运行发电的Hailide150-6MW大容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相关情
18日,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会议在常召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各大发电集团以及全国各风电企业、电力勘测、设计、科研院所的数百位业界精英赴会,共同探讨风力发电领域尖端技术。副市长王正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为国内风力发电行业新锐和这次年会的承办方,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同行就“兆瓦级机组的产业化问题”、“2MW新型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等课题进行了交流。与会者还现场参观了该中心。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处长李宝山。刚被调到国家科委的时候,李宝山打趣地对同事说:“你们都是搞尖端的高新技术,我是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2000年,德国正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在该法律的鼓励下,德国风电一飞冲天,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国家经贸委农业局农村能源处副处长、国家计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处长朱俊生。囿于农村能源电力短缺,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能源发
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以风电全产业链的卓越展示为核心,精彩呈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如叶片)、工程吊装、运营维护等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这场盛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展体验,更深刻揭示了中国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巨大潜力。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积
本文节选自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课题、“‘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行业先进人物事迹传播策略研究”成果(HW23137)——《“中国新能源绿色发展”系列·御风者》。本文受访人为原中国风能技术开发中心对外联络部主任、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施鹏飞。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风电初体验”,是施鹏飞
2024年,中国风电发展跨越了新的里程碑——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过去三十年,中国风电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走出一条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这是几代风能人奋力拼搏的结果,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为了铭记初心使命,赓续奋斗精神,大会特别举办了“中国风电装机5亿千瓦”庆典活动,
秦海岩:打破“技术锁定”,加快绿色电力燃料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在第二届中丹航运脱碳峰会上的发言当前,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来自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现实路径。而电力系统零碳化则是其他部门及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电力系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战略总监赵锋发表了主旨报告。以下是他的报告内容: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好!又是一年,去年我也站在北京风能展的舞台上,那会儿主要看全球的供应链,而且我们签了全球的供应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高罗柯先生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尊敬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我们看到了风能以及中国的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长足进步,非常感谢主办方,我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年北京国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10月16日,在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综合处副处长崔广胜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参加2024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大家相聚在金秋1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10月16日,在开幕式上,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首席执行官BenBackwell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大会,刚刚新建的这个漂亮的舞台是专门为我们今年的国际风能大会所建设的,占到了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