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欧洲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展
欧洲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核心在于实现更大市场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欧洲统一电力市场,实现多个国家电力市场的耦合和大范围的能量互济。为此,欧洲在市场协调、交易耦合、市场分区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另外,欧洲还在积极探索容量充裕性机制和配电网侧主体参与市场的机制,以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挑战。
截至2019年,欧洲已实现26个国家日前市场耦合[8]和22个国家日内市场耦合[9],日前跨区交易电量约为450 TW·h[10],日内跨区交易电量约为26 TW·h[11]。与此同时,欧洲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74 GW,占总装机容量比例约为50%,发电量达到1.3 PW·h,超过总发电量的1/3[12]。
1.1欧洲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
欧洲统一电力市场由中长期交易和现货市场构成,其中现货市场是欧洲统一电力市场的核心环节,它又分为日前市场和日内市场[13]。日前市场采用统一出清的方式,在潮流上可完成跨区传输,在定价上可实现跨价区耦合。日前市场的统一出清模型内嵌了跨区输电权的隐式拍卖,实现了能量和输电权的联合优化,通过将跨区容量分配给社会福利最大的交易来增进市场效率[14]。日内市场的成交量较小,建设初期主要采用“连续撮合、先到先得”的交易方式。实时平衡市场不属于统一市场的环节,在各国范围内独立组织。
在运营管理上,欧洲统一电力市场由欧洲能源监管者联盟(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thecooperation of energy regulators,ACER)监管[15],由欧洲输电网运营商联盟(European network oftransmission system operators for electricity,ENTSO-E)进行市场运行和电网调度上的协同[16],由欧洲电力交易中心(European power exchange,EPEX)等交易机构完成日前和日内市场的出清[8-9],由各国输电网运营商(transmission system operator,TSO)负责组织实时平衡市场和电网调度。
在统一市场出清计算方面,欧洲统一市场中的中西欧区域(Central-Western Europe,CWE)开始用潮流耦合模型(flow-based model)取代可用传输容量(available transfer capacity,ATC模型,并计划于2021年推进到整个欧洲大陆核心区域[17]和北欧区域[18]。新模型能够更精细地考虑区域内电网的物理参数,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为了确保跨区交易成交量,ENTSO-E要求各国至少将物理最大跨区传输容量的70%用作跨区交易,其余30%用作备用容量与区内电力交易等[19]。
在分区定价模式方面,以往除了北欧、意大利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多以国家行政边界为价区[20],这会带来2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价区面积过大,无法反映区域之内的电能空间价值差异,降低了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价格分区与电网拓扑不一致,跨区交易后区内阻塞多,需要实时再平衡,增加了计算负担。目前,欧洲市场正在推进价区的拆分,并根据长期的电网阻塞情况来重新划定价区,以提升经济效率[21]在2018年,德国-奥地利价区已经被拆为2个价区,面积较大的瑞典被拆分为4个价区[22]。当前,欧洲共有39个价区,2019年的日前市场价格从37.7欧元/(MW·h)到63.8欧元/(MW·h)不等,各价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11]。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给出数值,单位均是欧元/(MW·h)。
1.2计容量充裕性机制的设计
容量充裕性机制指,在能量支付以外,根据机组的可用容量给予发电机组额外支付。它作为现货市场的重要配套,在欧洲得到了格外关注。2019年,欧洲市场内的容量费用为39亿欧元,在爱尔兰,单位电量的容量费用高达日前市场能量价格的24.0%,在英国、法国、德国这一比例分别为9.0%、8.8%、5.0%[11]。
欧洲各国在容量充裕性机制上有不同的思路[23]。英国、意大利等建设了集中式容量市场,由容量拍卖确定容量补偿的单位价格;西班牙、希腊等则采用了固定价格的容量补偿;德国、瑞典等采用了战略备用方法,即在市场化机组之外保留一部分机组(一般为老旧待退役机组),给予其部分容量支付,保证在电力稀缺状态下的容量可用性;法国则将容量义务分散式地分配给各用电主体,要求其通过购买或自建完成容量义务;荷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尚未采用容量充裕性机制。各国采用的容量充裕性机制如图2所示[11]。
1.3配电网侧资源参与市场的推动方式
电力系统的发展使配电网侧资源参与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放大。一方面,智能电表和自动终端装置的应用使用户侧拥有了灵活响应价格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比例分布式资源(包含分布式光伏、储能等)使用户从单纯的消费者转为产消者,可以与电网双向互动。推动配电网侧资源参与市场,能充分挖掘它们的响应潜力,帮助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
欧洲电力市场主要通过3个方面的改革,帮助用户更好地参与市场[24]。第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积极发布市场数据,减少信息不对称;第二,加强零售市场竞争,引入动态价格机制,赋予用户自由选择售电公司和聚合商的权利;第三,加强用户数据的保护,减少用户对隐私泄露的担忧。此外,欧洲还出台相关政策,产消者自用电量不用支付网络服务费和系统运营费,这激励产消者安装分布式资源,并通过自发自用减少电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economicdispatchproblem,EDP)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发电成本分配发电厂的出力。《中国电力》2025年第6期刊发了刘刚等撰写的《考虑虚拟电厂的电力系统一致性经济调度方法》一文。文章通过保持对总功率失配的分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详情如下: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呈现“政策框架统一、区域差异化探索、技术多元化应用”的特征,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途径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热点问答(第四期)|中长期交易。详情如下: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截至7月14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能源保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份以来,全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该公司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从安全保供、设备运维、生产经营等方面持续
上篇我们聊完“无阻塞vs有阻塞的电价跃迁”,大家已经会用潮流把节点电价算得明明白白。本篇我们把镜头再拉近一点——阻塞盈余。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把这笔“过路费”分得体面又合规,一次说透。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2025年7月16日,由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高光新能源、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做时间的朋友”山东工商业储能城市专场在济南隆重举行。政府机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方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下,山东工商业储能如何实现从“政策驱动”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江苏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结算部分示例说明,详情如下: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01现货运行前市场成交情况分析(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作为江苏省首次全市场化用户参与的全月试结算现货运行月。从主管部门、交易中心到各发电主体及售电公司,都非常重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交易数据来分析如下:从年度电量预排情况和月竞出清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对现货价格的预期都趋同,主
在电力市场不断深化改革、电力现货交易日益活跃的当下,准确、及时地掌握各地区电力现货市场电价动态,对于业内人士把握市场趋势、优化经营决策至关重要。自2025年6月起,北极星售电网正式推出“电力现货市场电价”专栏,旨在为行业提供全面、精准的电价信息参考。当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
7月15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提示,其中提到,本次所有准入且计量满足现货市场结算条件的的批发用户、售电公司代理的零售用户和市场化机组均参与结算,请各市场经营主体充分理解市场交易规则,及时调整合同。详情如下: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