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国是产氢大国,丰富的工业副产氢可以充分保证氢燃料电池产业所需的氢源。但氢气来源与煤炭工业紧密相连,主要集中在北方内陆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超前,氢能需求量巨大。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氢能供需错配问题,突破储运技术制约,氢能才能在我国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
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河北定州至高碑店氢气长输管道可行性研究项目,管道全长约145公里,是国内目前规划建设的最长氢气管道,管径为508毫米,设计输氢量10万吨/年。
目前,氢气管道运输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14年,中石化巴陵石化全长42公里的氢气输送管线顺利投用;2015年,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投资、中石油管道局承建的济源市化工园区到洛阳市吉利区氢气管道输送项目建成,全长25公里。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这些输氢管道基本都用于用氢需求庞大的工业领域,专门为加氢站提供氢源供应的输氢管道仍然缺失。对氢能产业而言,目前的氢气需求是否能够撑起长距离输氢管道的建设成本?管道建设还面临哪些困难?
管输可有效解决氢源保供难题
氢能产业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除了相关技术的持续攻关进步,还要解决氢源保供问题。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氢气产能约每年4100万吨,产量约3342万吨,是世界第一产氢国。这其中占比较大的是工业副产氢。“虽然现阶段氢能产业大规模应用工业副产氢,但未来,氢源的供应方向一定是绿氢,因此,绿氢制氢规模的提升也尤为重要。”一位新能源相关研究所的研究员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工业副产氢还是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都依托煤炭产业或风光资源,均主要集中在我国内陆偏北地区,氢气需求量大的地方则大多处于东部沿海地区。以佛山为例,佛山的氢能产业发展虽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化工园区少,氢气供应严重匮乏。
“据预测,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至少要达到10%,加之我国氢能体系正不断完善健全与,现阶段,氢气无论是通过高压气态、固态还是液氢运输,都难以实现这一愿景,只有通过管道运输氢气,才能满足更大规模的氢气运输量,同时避免部分地区的氢荒问题。”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氢能集团执行总裁闫东雷对记者表示。
未来可进行战略性布局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美国已建成2500公里的输氢管道,欧洲已有1569公里的输氢管道,全球范围内输氢管道的数量约4500公里。与油气管道相比,氢气管道无论是管道距离还是输气规模都相差巨大。
上述研究员表示,储运是氢能产业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成本高企,降本并非易事。输氢管道是解决氢气储运长距离、高成本的有效方式。一旦有足够的需求量,每公斤氢气的成本将会很低。
但氢气管道的建设也面临“鸡与蛋”的问题。上述研究员指出,一方面,是否规划建设长距离输氢管道,需要巨大的氢气需求;另一方面,在氢气需求端,只有氢气的价格、储运成本更低,才会刺激需求量的大幅上涨。“这两者之间比较难协调,氢气需求有限,近几年可能不会大范围建设长距离输氢管道。”
安瑞科氢能事业部总经理李怀恩也表示,氢气管道是效率最高的输氢方式,输氢量在5万立方米/小时以上,需要建在有长期稳定且有达千吨/天巨大需求量的场合。他建议:“管道供氢的方式,目前主要集中于专门应用场景内,未来可结合大规模产能和高需求的地区,进行战略性布局。”
建议开展试点项目
氢气管道的前期资金投入巨大,且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去年,我们想建设一条架空式的露天输氢管道,但应急管理部门考虑到安全性的风险,最终没审批通过。”一位从事氢气制储运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输氢管道的建设需要考虑多重因素,成本、终端需求、管道周边的安全性等。“就算有足够的资金,氢气管道也不是想建就能建。”
“纯氢气管道,如果管道材质优质,并且做好防腐措施,是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但为避免大规模管道氢气泄漏,需要进行局域性管理,每隔一定距离就需要安装一个应急阀门,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即时阻断氢气泄漏。”闫东雷说。
利用现有管道设施,在天然气中掺入氢气进行输送被不少业内人士推崇。不过,天然气掺氢面临复杂的经济账,同时由于氢的自身属性,在管道中会引起氢脆、渗透等管材方面的风险。
对此,上述研究员建议开展一些短距离试点项目,做技术储备。“比如张家口风光资源丰富,且有一定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用氢需求,可以建一些短距离的管道尝试市内运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7月3日,明阳氢能MYH-K-1000系列产品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DEKRA德凯认证并荣获认证证书。经过DEKRA德凯的严谨运行检测和审查,MYH-K-1000系列产品成功通过了额定功率运行测试、30%-110%工况运行测试、冷启动测试、热启动测试、升降负荷测试、氢气纯度测试等全部性能认证,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某种产业,甚至这些地理名词已然成为某一产业的别称。提起美国硅谷大家立刻想到IT产业,提到底特律就会立刻想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汽车产业,而德国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代名词,这样的地方被称为“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
7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能源局获悉,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内蒙古段正式获批。记者了解到,该管道是推动绿氢规模化输送、探索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的国家级试验示范项目,也是内蒙古绿氢输送管网先期实施的重点绿氢
在陕西,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在榆林市,全球规模领先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5月转入稳定运行;在“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一辆辆氢能重卡日夜穿行……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陕西氢产能超200万吨/年,如何发挥最大效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总统特朗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OneBigBeautifulBill),并将其提交众议院。这份长达940页的法案,通过调整税收抵免、补贴政策等方式,对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产业采取差异化对待,将拜登时代的绿色新政遗产正式送入了“回收站”。法案的争议性从其引发的名人交锋中可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近日,由隆基氢能联合国际能源巨头ACWAPower、中国电建华东院共同打造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以下简称“乌兹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为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隆基氢能在中亚地区的首个大型绿氢项目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技术+国际协作”的典范案例。成功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除已上市氢能企业增发募资外,氢能产业链共计超过20家企业获得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包括:考克利尔氢能、卡文新能源、云韬氢能、骊能新能源、新工绿氢、未势能源、氢合科技、科安创能、艾氢技术、锦美氢源、镁源动力、天芮科技、青鳐科技、聚智合众、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海德氢能正式完成。这是继2024年6月中国石化资本旗下恩泽基金战略投资海德氢能后,中国石化资本再次加码增资。海德氢能是全球能源变革者的绿氢科技合作伙伴,致力于引领绿氢行业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氢能发展,加速能源革命。海德氢能聚焦持续领先的绿氢
6月27日,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来自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国能集团、华电集团、中电建、中能建等电网、发电、建工、石化冶金领域企业以及高校、学会、投资机构、媒体约400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加会议,海德氢能作为核心合作伙伴出席活动。会上,双方联合发布《绿电制氢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国家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试点申报括项目试点和区域试点两种形式,试点方向包括氢能制取、氢能储运、氢能应用和共性支撑4个领域和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先进柔性离网制氢等11个细化方向。全文如下:关于
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试点方向涵盖氢能制取、氢能储运、氢能应用、共性支撑四个方向,试点形式分为以下两种:项目试点:依托项目试点推动氢能先进技术与关键装备推广应用,支撑开展各类标准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探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被全球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正加快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我国氢能产业在生产
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但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迭代加速、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法律风险频发。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行业高速发展背后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作者:莫泰京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新能源行业法律风险白皮书——合规挑战与应对策略目录一、行业趋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华东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市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发电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现货专班,开展规则编制和技术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202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示,242个平台入选,其中有6个平台涵盖氢能项目,分别是阳光氢能MW级水电解制氢中试平台、氢能储运装备中试平台、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零部件中试平台、东方电气氢产业科技中试平台、辽宁东大氢冶金—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5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当油气巨头的氢能理想照进现实市场供需全球原油市场总体仍供过于求地缘政治因素深刻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4月国内原油生产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前4个月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加0.5%,天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12日,中国石化发布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指出:2021年,氢气年生产能力超35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截至2022年3月,中国石化已建成76座加氢站(含油氢合建站),充电站1322座、换电站83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1351座,为客户提供油气氢电多种能源供给。氢能是未来能源
国内能源巨头中石化在国家能源战略转型背景下,提出成为“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目标,现正在这条路上“狂奔”。经梳理发现,中石化布局氢能有五大路径:1)在制氢端推进绿电制氢和工业副产氢;2)布局氢气储运的技术、管线;3)统筹发展加氢站网络;4)以设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参股企业等方式深化布
近日,财富PlusAPP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二年居首,达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3家公司上榜。
7月20日,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在廊坊组织召开“氢能输送发展创新联合体研讨会”,发起创立“氢能输送发展创新联合体”。
11月4日,巴陵石化炼油部环己酮装置(车间)氢气分输站,当班员工对运行中的国内最长氢气输送管线进行巡检。全长42千米的“巴陵—长岭”氢气输送管线2014年5月中旬建成投产,为国内最长氢气输送管线,主要将巴陵石化煤制气装置甲烷化后含氢量85.84%体积的原料气提纯至99.5%体积的氢气,由管道利用原料
2020年8月3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何胜庄率省厅危化处一行到江门市联悦工业气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悦气体公司)开展涉氢安全生产工作调研。调研组重点查看了联悦气体公司压缩机房、充装区、气瓶库、危运车辆监控平台等重点场所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并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详细了解氢气
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dot;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首次提出了能源互联网(InternetofEnergy)的愿景。储能技术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能源互联网是否能实现,是可再生能源大比例使用的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广泛应用的基础。相关新闻:中国储能产业与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