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续前篇2030年前达峰行动方案火速解读(一))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 ID:Climate-Future 作者:低碳老汪)
4. 城乡建设达峰行动
这一条里面除了常规的措施以外,有两个新的相关管理措施值得注意,一是提到要制定建筑拆除管理办法,注意这个不是既有的建筑物拆除施工管理办法,而是对于建筑拆除这件事进行管理的办法,里面可能涉及到哪些建筑可以拆,而哪些建筑不能拆,不会像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拆了建建了拆。
从全产业链碳排放角度讲,建筑领域碳排放占我国总排放40%以上,主要的高能耗行业如钢铁、建材、石化等都是建筑领域的上游排放,如果能够降低我国建筑物的拆迁率,将会大幅降低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
二是要逐步开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能耗限额管理已经普遍用于高能耗行业,能耗限额一般分为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如果你的能耗高于限定值,可能就不允许你开业了。目前在网上能查到有北京和广州已经发布了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但并不是强制标准。《方案》中提了这一点,预计可能会在公共建筑中推能耗限额强制标准。
另外要提到一个重点:“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这是硬指标,干货中的干货,这几个数据代表着千亿级的市场,干光伏工程的可以跑起来了。
5.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交通领域的量化指标是《方案》里面量化指标最多的领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
“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交通领域是我国碳排放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所以虽然这里面提到是2030年前达峰,跟全国总体的目标保持一致,但这是一个亮点,因为据我猜测,交通领域应该是倒数第一或者第二达峰的领域(跟建筑领域竞争),所以,如果交通领域能在2030年之前达峰,那么全国的碳达峰早个一两年肯定是没跑了。
“到2030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这个比例看起来非常大,但是这里面需要对绿色出行进行一个定义,一般我们从直观来讲,采用大众交通是绿色出行的一种方式,电动车和(绿)氢能车应该也会纳入绿色出行范畴,而传统燃油私家车肯定是不会纳入的。而关于这个比例的现状是多少?70%的目标算不算强力?在没有基础数据的情况下很难判定。
我在网上粗查了一下,2020年北京的绿色出行率已经达到了74%,而在201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中居然提到2020年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按照这个《意见》的说法,可能我们已经实现了70%的这个比例,那《方案》再提这个比例就不大对了,或许这两个文件中对于绿色出行的判定方式不一样?
关于《方案》对充电桩的描述,是“有序推进”,但是“1+N”中的“1”对充电桩的描述是:“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这个“1”里面的“适度超前”到“N”里面就降格成了“有序推进”,不知道是我的理解有误还是两个文件之间没有很好衔接。
我们知道充电桩属于电动车的上游,市场信号的传导会有些滞后。两者又是属于相互正反馈的一个关系,充电桩足够多的情况下,会正面刺激电动车的销售,电动车销售越多又会正面刺激充电桩的发展。目前电动车的数量特别是非一线城市的数量是不足以支撑充电桩的盈利的,这又直接导致用户不愿意选择电动车,导致电动车的渗透率增长缓慢。
而目前对于电动车领域可以说是红得发紫的领域,各路资本都已经一头扎了进来,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电动车产能将会大幅增加。而因为市场信息的滞后,对于充电桩领域却是不愠不火,等过两年电动车的产能释放后,按照现在的充电桩的发展速度,充电桩一定会成为电动车发展的瓶颈。所以,我倒是觉得,既然已经能够预测未来电动车会大爆发,那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桩是有必要的。
6.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这一条也是量化数据比较多的一条,其中包括:
“到2025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左右;到2030年,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
其中特别提到了“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产业废物循环利用”。这几个东西都是新兴产业的废弃物,所谓新兴产业,就是现在这些个东西的废弃物还不够多,不够支撑整个回收产业的利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兴产业的设备将会大规模退役,届时就会有利润,甚至是高额利润的产生,目前干这一行的还不算多,相对于其它行业已经成熟的资源回收产业,新兴产业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是一片蓝海。
7.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这一条我们看到了包括“可控核聚变”在内的各种高科技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说都是处于研发阶段,未来怎么为双碳服务不好说,但就我看来,至少在达峰之前,绝大部分提到的技术都不会大规模开展应用。
在这一条的双碳人才培养中,对双碳人才进行了细化,包括:“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其中“新能源、储能、氢能”在高校里是找得到相应学科的,而“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是基本没有的,在未来的高校里面可能会涉及到相应专业的出现,其中我认为这里面的“碳减排”应该更改为“碳管理”更合适。毕竟人家人社部发布的职位叫做“碳排放管理员”嘛。
另外在一条里特别点名要“建设一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其它的领域都没说,估计是意识到储能是现在当前双碳实施路径的瓶颈了?
第8条和第9条跟“1”的内容差不多,这里跳过。
10.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这一条有两点可以说一说,一是强调了达峰方案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估计这个“不抢跑”可能真会劝退一些打算抢跑的地区。但如果真是全国一盘棋了,又怎么去调动各地区达峰的积极性呢?
另外在这一条提到了要开展100个“达峰试点”地区和园区的建设,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我相信已经有很多地方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大约在10年前,中国曾经搞过低碳试点地区的建设,怎么说呢?有那么点虎头蛇尾。
那些成功纳入低碳试点的地区提的目标后来大多没有进行验收评价。等于说拿到试点就是拿到一个荣誉和少量的资金,真正有没实施低碳倒不重要。估摸着这些低碳试点大概率会成为未来的碳达峰试点,但愿这次不要像之前的低碳试点那样虎头蛇尾。另外咨询机构可以顺着低碳试点的名单顺藤摸瓜去跑业务了,一跑一个准。
虽然后面还有一些内容,但我想关于《2030年前达峰行动方案》就解读到这里吧。昨天又发布了重磅的CCER用于全国碳市场履约的通知,这个通知让一些人走向了财富自由,今天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可谓重磅连连,应接不暇。现在距离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只剩3天时间,气候大会前中国这么密集的行动可谓前所未有,总感觉今年的气候大会有大事发生,有可能这些“重磅”都只是气候大会的开胃菜。让我们一起静待今年的气候大会,以及会不会真的有大事发生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都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也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点领域。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率先建成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4月23日至25日,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GreenEnergyExpo2025)在韩国大邱EXCO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本次展会隆基携高效、高可靠的BC组件重磅亮相,以创新实力再次成为展会焦点。眼见为实,BC实力惊艳全场在隆基展台的核心区域,BC组件的动态演示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现场与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2024年12月,陕西省发改委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案例征集、筛选、评审等环节,评选出了14个典型案例。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咸阳市以林业碳汇“344”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的实践案例经
3月18日至21日,宁夏牛首山峡口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三大专题”报告审查会在银川市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审查通过了《枢纽布置格局研究专题报告》《正常蓄水位选择专题报告》《施工总布置规划专题报告》,项目向核准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会议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新的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征求意见稿)。不难看出,铝冶炼行业核算指南单独更新核算指南预示着这个行业很快就会纳入全国碳市场。我预测快的话今年,再慢也会在明年纳入。(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关于指南内容我这里不展开讲,本文单说其中一
在业内专家看来,全球碳中和净零排放愿景下,碳价有望继续逐步提升。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日首次公开发布的《国内外能源与电力价格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长期来看,全球碳市场呈现出广度、深度持续提升的形势,为实现气候目标,全球平均碳价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碳市场价格将上行
欧盟一直被启动了碳市场的国家视为榜样,其碳市场启动之早,规范之完备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但近期国际组织“碳市场观察”(CarbonMarketWatch)的一份报告显示,这个被视为各国楷模的欧盟碳市场仍然存在免费配额方面的漏洞。报告指出,欧盟排放交易系统覆盖3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工作的通知》(点击阅读),这份通知加附件的页数居然超过了一百五十页,实数罕见。由于内容太多,没法一一解读,所以我先挑重点的说说,等有空再做细部介绍。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即
这两天我在做CCER开发相关课件的时候,顺便调研了一下CCER审定核查费用的现状。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CCER的审定核查费用相较于前两年有了大幅提升,已经接近之前CDM审定核查的水平了!而且DOE还处于业务饱和状态。CCER还没开呢就这样,这要是开了,那DOE们岂不是又要起飞了?在震惊羡慕之余,我
这两天我在做CCER开发相关课件的时候,顺便调研了一下CCER审定核查费用的现状。(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CCER的审定核查费用相较于前两年有了大幅提升,已经接近之前CDM审定核查的水平了!而且DOE还处于业务饱和状态。CCER还没开呢就这样,这要是开了,那DOE们岂不
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二履约期的临近,全国碳价也是应声上涨。从8月1日起到现在,CEA的价格已经从64块涨到了昨天的72块,涨幅11.25%,而且上涨的趋势不变。(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照此下去下去,剩下的这4个月碳价很有可能突破100,这让那些缺配额有没来得及买的企业拍肿了大腿,后悔没有早点买
一一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有多少?这恐怕是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知道,但知道得不多。(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根据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中国2020年的温室气体总排放约为1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中国总人口14亿人来算,人均的碳排放大约是9.2吨。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我们想把这9.2吨
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接连发文,介绍关于CCER重启后开户相关的安排。一时间,各位小伙伴们都欢呼雀跃,个个都对新CCER市场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根据相关介绍,在CCER重启后,新登记(签发)的CCER只能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管理机构也就是北京绿色交易所进行
最近玩股市的朋友,可能个个都有上天台吹吹风的冲动。但最近玩碳市的朋友,恐怕已经在计划履约结束后去哪里潇洒了。(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随着全国碳市第二个履约期的临近,碳价也毫无意外地开启了上涨势头,从8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从50多元涨到了70元,而且上涨的势头还很猛,根本没有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