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锂电池市场正文

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郭彬:储能技术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1-11-16 12:01来源:能见APP关键词:2021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储能技术储能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1年11月15日,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在盐城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以“双碳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持续搭建新能源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围绕发展前景、机遇挑战、技术前言、行业热点等议题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年来,盐城积极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贯彻落实“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致力于打造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要素资源对接的新高地,一座国际绿色能源之城正在快速崛起。

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销售部总经理郭彬在储能主题论坛上发表题为《储能技术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郭彬-20211115195406.webp.jpg

郭彬:首先讲一下BYD对储能的看法,总的来讲大概分成三个阶段,我们做储能比较早,2008年做电动车,第一代开发也是从研发岗位转过来,后来做储能的研发,从早期的电池包设计BMS设计、PCS设计,其实从今天往回看,基本上2008年到2013年之前是技术的积累,是一个验证性的过程。2013年到2020年,更多是产品定型到匹配商业模式创新阶段,实际上我们在国内外做了一些试点项目和一些商业运行项目之后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去年基于过去的经验做了产品创新,希望用技术创新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YDCube是去年推出的,目前看生命力非常不错,成为了一个核心的平台。总体上是让它能够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一个就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因为最终的竞争是10年、20年的期间能够更好的运营它,所以初始可能高一点,但是也要兼顾是不是能有效的运营,才是有效的投资和有效的回收。所以在2020年前做了商业项目之后,跟很多投资业主交流,他们关心能不能真的做这么长的时间?因为电池可能在前两年根本都看不出风险,但是长期的运行特别是项目规模大到百兆之后,潜在的风险比较多,一个火灾就把整个项目毁掉。

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第一是背靠背摆放,第二没有过道,单开门的方式实现,进一步提升产品本身,所以很多人会怀疑,为什么不用集装箱?因为我们过去的交付经验看,交付了大概数百个集装箱,基本上2%的情况下就中度到重度的刮蹭,这对交付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刮蹭后客户肯定不会验收,如果重新生产和验货成本比较高,所以现在做的这个箱子实际是把尺寸缩小,放在一个窄距里进行运输。从我们现在给美国发货的500多个项目来看,没有一起刮蹭的现象。当然这是一个附带的好处,本身还是能量密度提升之后,在土地使用上,特别是欧美国家,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再就是系统参数,相对于风能,我们这个产品,要跟过去的产品基本上全面竞争,一是系统空间减少,另一方面是辅助损耗降低,主要还是结构变水冷,对制冷量需求少很多,辅助功耗更容易实现,风冷对所有的其他塑料件、过道甚至金属支架都有影响。二是旋转部件减少99%,电池模块上要做分散,这个分散维护和寿命还是会有一些挑战,如果做成水泵,难度或者是可靠性就会高很多。

最后从结果来看,因为像储能集装箱目前还用比较大的,现在是250以上,我们用300以上,一个集装箱2800个电池,这么多电池日积月累的运行,如果温差有区别的话,实际上就会带来这些东西的衰减曲线发生变化,走得越远区别越大。所以我们对电芯的温差希望尽可能做到更小,实验的结果也可以做到3度以内,原来的风能是5到10度,从这个角度看也是更有帮助。

这个项目是给美国客户做的,所以UL9540A是必须通过的实验,也是首个完成系统级认证的。总的来讲认证的体系和逻辑也是非常清楚,对热失控的评价手段是非常完整的,所以右边就是讲认证的核心,从电芯泄压到模组PacK泄压,电芯出现热失控喷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气体,当把密闭的箱子内的氧气耗完之后还是会产生气体,你以为停下来的时候你开门外面的氧气再进去,本身电芯热失控的时候会往外喷气,所以那个阶段感觉不着火,因为氧气第一不会进去,第二如果外面有高温,特别是直流打火,氧气先烧一部分,这是一个大机制。所以我们在设计时,一是可燃气体的探测,这是最终的闭环,如果检测到氢气,电芯喷发的证据被确定了,这是主动的排气,最后是防爆泄压,这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升了很多。

这是刚才讲的,我们在顶部有两个主动排气装置,集装箱内部还有两套海洋系统探测,这些有一些联动管理,是提升安全。这个就是电芯本身,从电芯来做安全性的评估,我们现在储能确实还没有用到刀片电池,去年我们也用刀片电池做储能,因为刀片电池还是非常的欠产,车上全面的切换刀片电池安全性更高,基本上就是现场做的实验,只会到30度左右,也不冒烟,也不喷气体,如果这个程度的话,安全性就会更好,从电芯层面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是一个布局考量,因为典型的电站,背靠背的方式实际上做了更高的占地面积,通道本身就像中间是过道实现占地面积更少,第三段是工商业场景,我们也做用户侧的项目,广东、浙江、上海电价差大,峰谷电价差也要提升4倍以上,这块市场更有投资价值的,更有相对比较明确的合作模式了,很多项目已经在讨论当中了。这是一个目前已经交付到现场的情况,左下角式运输过程,基本上没有用户的刮蹭。

我们未来的规划,第一框架式的结构,Cube会继续做下去,会有一些刀片版的模组,本身串内是有可控的DCDC来做电池数之间的权衡。

总的来讲,我们现在以Cube为平台,后面可能会开发更多的产品,希望跟大家有合作的机会,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1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储能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