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类似的编辑错误在《指南》中随处可见
再来看《指南》的内容,从《指南》最终呈现的内容来看,这些编制机构应该是相互独立编制的。对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来说,绝大部分企业排放都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电力使用,而这个与行业种类并无太大关系。
所以任何行业的指南实际上大部分内容都一样,这使得这么多机构编制这么多行业指南的必要性值得商榷(事实上其中的《其他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可以代替很多既有的《指南》)。而且多个机构编制同一个内容时,会因个人喜好使得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不一样,这使得碳核算体系从表观上就缺乏一致性,让使用者感到困惑。
同样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却出现了不同的计算表达式
一致性缺乏的另一个表现在于: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各行业在编制碳排放核算指南时无法拿捏核算精确度。因为企业碳排放全部是通过间接计算而来,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精确。所以为了保证可操作性及横向的可比性,所有行业在计算的精确度上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而《指南》却没有做相关考虑,比较明显的例子如碳酸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有些《指南》在计算式中要求考虑纯度而有些则不需要。较为复杂点的例子如计算水泥原料分解排放的活动水平数据与外购热力产生排放的排放因子的比较。
前者对窑头和旁路粉尘量以及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氧化镁(MgO)的含量等相关数据的要求十分苛刻,涉及排放量占总排放量却极少,而后者对总排放影响巨大而且相关数据获取较为容易。
但所有《指南》均只要求热力排放因子采用缺省值而不是自测,这相当于是在占总排放不到1%的数据上绞尽脑汁提高精度而在占总排放50%的数据上却直接采用缺省值。在一致性缺乏方面最大的问题在于排放因子的选取方面,由于各指南编制单位相互独立,在排放因子的选取方面及其混乱,光是化石燃料热值的选取方面就参考了《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等8个文献出处,甚至有些《指南》的热值数据并没有标明出处。
这使得即使同一类型的排放源因为《指南》不同而算出的排放量不同,而这种不同并不能带来精确性的提升,反而让指南使用者对指南里提供的数据感到疑惑。
各种燃料热值部分截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数据源
分行业编制指南除了缺乏一致性以外,在跨行业填报方面也出现诸多问题,《指南》只是简单提到如果生产其它行业产品,应当按照相应《指南》要求计算和填报。
但是因为几乎任何行业都涉及化石燃料燃烧和电力的排放,如果涉及到其他行业产品的生产,对于公用部分的排放到底是合并计算还是拆分计算、合并计算时应该如何合并、拆分计算时应该如何拆分均没有说明。
由于没有明确的分产品碳排放拆分方法,在填写补充数据报表时也会出现同种产品碳排放数据无法横向比较的情况,如工业废气制甲醇与天然气制甲醇,工业废气制硫酸与硫铁矿制硫酸的比较等,这将会直接影响各行业基准线的设定。
三. 碳管理体系的缺位
所有行业指南的第六章内容都是“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其内容就是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的建立。然而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关体系并且也没有打算建立,主管机构也并没有强行要求,所以大部分企业当前仅仅处于“根据核查机构的要求提供对应数据”的状态。
核查企业要什么数据,受核企业就给什么数据,给完以后基本转身就忘了提供了哪些数据,所以更谈不上数据的管理。而且,因为没有管理体系,如果企业负责人忘了或者是更换负责人,就会出现在同一数据上提供不同数据源的情况。
例如同一化石燃料用量在去年核查时企业提供的数据源为《A报表》,而今年就可能提供的是《B报表》,这会给数据的一致性方面造成巨大隐患。
其实在各碳交易试点地区,虽然没有要求控排企业编制受控的碳管理体系文件,但是对于相关数据的监测计划还是要写的,这对于数据的质量保证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它甚至比某一次核查的数据准确性更重要。
因为建立起良好的碳管理制度,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今后数据质量的一致性。遗憾的是全国控排企业碳排放摸底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这件事情。
四、尴尬的温室气体核算「国家标准」
2015年底,由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通则》(以下简称《通则》)(GB/T 32150),一并发布的还有第一批十个行业《指南》所对应的《标准》,国家标准沿用了《指南》分行业核算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其内容可以说除了统一了一下排放因子以及将内容编辑得更规范以外,与《指南》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而《通则》本身则是《指南》所没有的,虽然《通则》只是在ISO14064的基础上进行细化的产物,对于碳排放计算还是能起到指导性作用的。然而一来《标准》发布时间太晚行业又不全,二来《标准》的发布机构并不是MRV的规则制定者,所以企业的碳核算只会沿用《指南》而不会使用《标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标准》的价值体现只能在学术层面而非实际应用。
温室气体核算报告通则(GB/T 32150)
五、急速核查的隐患
所谓碳核查,是指核查机构对受核单位提交的排放报告中的相关信息与数据及计算的准确性进行确认的过程,而目前中国的核查,基本属于“既当球员又当裁判”的形式。
因为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编写报告的能力,也不愿意请咨询机构来编写。所以等核查机构来的时候是没有排放报告供其核查的,但是核查机构受政府所托必须得完成任务,只好自己写报告,自己核自己。
虽然这种情况下的核查根本不能叫做三方核查,但是一来企业没那能力写报告,二来也确实没有时间走正规的核查程序,所以中国的碳核查也就在这样的将就的状态下一直进行了下去。
在本文发布期间是中国碳核查的高峰期,大部分省市都在最近集中招标核查单位对本省市的控排企业进行核查,一般都要求1个月内完成。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企业碳排放数据核查还将延续当前模式,即:每年上半年,各省市发改委按照每个企业2万左右的价格让第三方核查机构去控排企业做核查。
因为价格低任务紧,为了按时完成报告及节约差旅成本,目前核查机构的模式基本是到了地方后连续几天每天跑一家企业的形式进行核查。所以在现场的时间基本每个企业也就一天。
因为没有排放报告,所以连报告编制的事情要一起完成,在一天之内要完成排放源的确定、排放数据的收集及核实、现场巡场、相关凭证资料的取证等,对于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企业就很难在当天完成。
而且对于数据来说,当天就能全部收集全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为了在一天之内完成现场的工作,核查组一般都会尽量缩短数据核查的时间而保证完成其它的现场工作。
因为对于数据核查来说,《核查指南》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数据核查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有企业存在数据造假是很难发现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至于这个中国特色的「四方核查」,也算是中国当前核查现状的权宜之计。
核查指南中对数据核查的要求
六、《核查指南》对核查的指导性不足
三方/四方核查是一个很严谨的事情,做过CDM或ISO系列的三方核查都清楚,如果存在不符合,一定会明确开具的不符合属于相关指导文件的第几条第几项。
而目前的《核算指南》及《核查指南》在编写上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这使得三方/四方核查人员并不会拿着一个核查清单对着《核算指南》及《核查指南》逐条核对报告是否都符合要求。
这样一来使得核查人员很有可能漏掉某些核查项,二来开具不符合时也不用严格参照《指南》开具,更多是靠核查人员对受核报告的主观感觉。“修改小数点”不知成了多少受审机构的噩梦,然而这条不符合并不存在于任何《指南》里面。
七、在线问答平台:中国MRV体系的创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发布的同时,也对外开放了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MRV技术交流平台”,该平台虽然叫做技术交流平台。
但实际上扮演的是主管机构对现有MRV体系可以实时打补丁的一个工具。对于MRV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任何不能由现行文件解决的问题,通过上传到MRV平台,再经过认证的专家组解答后,其解答内容可以作为相关《指南》的补充直接引用到报告中去。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很好的机制,《指南》并不能包括所有的现实情况,而MRV平台认证的专家组即是主管机构认可的权威,其解答可以及时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情况。
然而MRV平台的回答始终不属于官方发布的文件,其回答仍然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这个平台的存在。所以其内容始终只能作为临时应急之用,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或许应该化作更加规范的标准存在于《指南》或者类似的文件中去。
MRV技术交流平台截图
八、补充数据报表能否成为基准线法的数据支撑
所谓补充数据报表,是为了确定行业碳排放基准线而对控排企业收集的一些额外的信息。
之所以叫补充数据报表,是因为在首次全国控排企业数据报送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等相关文件已经下发,各省市已经开始开展相关数据报送以后,主管机构才紧急追加了对控排企业补充数据报送的要求。
很多做得快的省市不得不对已经完成的数据报送工作回了一下锅。而在之后主管部门又对自备电厂和化工行业等相关企业做了一些额外的调整,使得有些企业的数据报送可能还回了不止一次锅。
对于首批纳入控排企业的8大行业18小行业来说、主管机构都要求进行了补充数据的填报,这显示了主管机构对所有行业以基准线法进行配额分配的雄心。
但从现在补充数据报表的信息收集情况来看,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基准线还是个未知数。补充数据报表看起来是想分排放设施定基准线,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许多设施并不能完全拆分。
而对于有些行业的补充数据却不是按设施而是按工序划分,且没有考虑各种工序因生产工艺不同带来的排放水平的差异,而考虑不同设施不同工艺的基准线的差异是实施基准线法的难点所在。
还有,补充数据报表除了极个别行业以外,所有行业都只限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用电排放。这样做的立意何在目前还不清楚。但如果以后真以这个数据作为配额分配标准,那么所有分行业编写的这些《指南》将变得更加没有意义,因为只需要计算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用电排放即可。
九、总结
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透明性是《温室气体议定书》和ISO14064中开篇就提及的对碳核算的指导原则,可以说是MRV基础中的基础。
但是不知为何中国的《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把这一部分去掉了,之后也再没人提及和解读这几个原则,或许编制方认为这是走形式的空话。
然而这看似走形式的空话,实际上能避免或者解决很多问题。为了让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走得更高更远,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回过头来把MRV体系这个基础夯得更加严实一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20日,经过两年的推动建设,新疆油田已构建起碳MRV技术体系,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推动了碳统计监测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MRV技术体系包括监测、报告、核查3个组成部分。新疆油田实验检测研究院先后攻克了“缺数据、缺仪器、缺方法”三大难关,建立了天然气场站激光甲烷监测、固定顶罐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二氧化碳去除(CDR)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摩根大通最近决定在相关技术上投入2亿美元;美国正在资助相关研发项目,包括其35亿美元的区域直接空气捕获中心规划;联合国有关监管机构和欧盟委员会也在讨论开发碳去除的方法学。由此看来,该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将成为主流。Climeworks公司第
为切实提高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数据质量日常监管,生态环境部近日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以
10月27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重点行业碳排放MRV体系建设试点服务类采购项目结果公告(合同包[3500]HMZB[GK]2022040-1),中标供应商为福建省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95.5万元,主要服务内容为根据全国碳放权交易市场和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部署,为提供数据质量,在控排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江苏省现代先进测量能力和水平有力提升,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进入国内前列,计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江苏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意见苏政发
近日,福建省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福州召开。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和木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向东出席会议,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福建省计量院院长池辉主持会议。福建省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排放行业、海洋森林碳汇、第三方
自2021年7月16日开市以来,全国碳市场的运行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2022年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中碳能投等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受到多方关注。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面对当前的碳排放数据造假以及核查机构服务能力和质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称,为统筹做好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等工作。该工作组由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共计24家单位。
碳核查是MRV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生态环境部2021年发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碳核查的定义为“根据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对重点排放单位报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核实、查证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碳排放数据是碳市场的重要基础,数据质量始终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般来讲,碳排放数据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上。完整性是指碳排放数据涵盖了所适用的标准、指南或方法学所界定的全部类别的排放数据及相应的生产数据,不能出现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以及其他信息的缺失;一致性是指所有重点排放单位均应使用统一的标准、指南或方法学规定的核算方法,并且对于同一单位的同一种生产活动,不同年份的核算方法应保持不变;准确性是指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方法、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等手段尽可能减少数据的偏差和不确定性。可以说,碳排放数据质量是碳市场机制的生命线
10月8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黄浦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容指出,鼓励和支持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通过采取节能降碳改造、加强运营管理、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绿电绿证交易等方式,确保完成能耗(排放)双控目标。鼓励和支持相关节能环保公司、第三方专业机构
电力数据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个人用电习惯、电网运行状况、能源分配等关键信息,而且对保障个人隐私和经济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电力数据的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国网浙江电力推动的《电力数据共享系统框架和要求》在国际电
9月10日,河南省公布第三批循环再生工业园(豫工信节〔2024〕204号),分别是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铝基新材料循环再生工业园、新密市绿色纸业循环再生工业园、长垣市资源循环再生工业园、南召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资源循环再生工业园。政策提出,有关地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循环再生工业园建
当前,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钢铁、水泥等行业纳入已然是大势所趋。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碳管理能力,积极主动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9月2日,沙钢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启动碳管理体系建设。沙钢集团公司领导陈少慧、施一新、马毅、黄永林,以及各总(分)厂、相关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通知》,回应社会
工业服务业是面向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三次、四次全会部署,更好发挥工业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市经济和
7月12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碳管理重点任务(2024~2026年)发布。年初以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陆续印发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若干举措、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为贯彻落实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电碳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国网安徽电力在已印发的该公司碳达
上海市发布地方标准《火力发电企业碳管理要求》(DB31/T1496—2024),本文件以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为理念,采用风险和机遇思维,并针对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明确了碳排放管理要求、碳交易管理要求、碳资产管理要求、碳中和管理要求,为火力发电企业节能降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评估企业碳管
日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实施绿色低碳供应链升级计划,支持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园区。培育50家绿色供应链“链主”企业、20家绿色技术供应商、30家专业评估认证机构。建设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和工业碳管理公共平台,建立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评价认证体
近日,2024年度河南省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名单公布,共70家企业入选。其中包括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晶能电源有限公司、虹峰电缆有限公司等企业。原文如下: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名单的通知各省辖市、济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成为共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政策。中国也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8月2日,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导向转变,进一步加大能源经济绿色转型的力度与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简单理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发布《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碳市场为最不发达国家开辟绿色转型之路近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贸发组织”)发布了《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碳市场对于促进最不发达国家的绿色结构
11月14日,中国华电在阿塞拜疆巴库成功协办并参加COP29中国角“中国碳市场创新与管理实践”主题边会活动,华电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曹海东出席。本场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统筹安排,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及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环境能源
去年的迪拜COP28过于热闹以后,通常第二年都不会有什么重磅消息出来,然而今年的COP29却一反常态,在开会的第一天就宣布启动巴黎协定6.4机制,也就是全球碳市场机制,震惊全场!(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虽然这次的这个决议的通过得不那么“正规”——因为这份决议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就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11月11日印发《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鄂环发〔2024〕18号),确定449家纳入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的企业,涉及钢铁、水泥、化工等17个行业。根据2020-2022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占湖北省总排放量比例及2023年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碳强度下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第29届会议(COP29)在阿塞拜疆开幕,会上各国就全球碳市场的新规则基本达成一致,这是允许各国通过碳交易以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一步!在COP29开幕当天,经过近十年的复杂讨论,包括爱尔兰在内的194个国家就《巴黎协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于11月4日完成了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成为全国首家完成履约的企业。今年以来,伴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中国碳市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情况,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