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能源领域的重要使命。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就是以“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核心思想和综合化的发展理念、智能化的发展手段、准中心化的发展模式,保障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构建,推动我国能源系统清洁化转型的同时兼顾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最终实现全社会、全产业链的经济脱碳与安全脱碳。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 曾鸣 刘英新
一、综合能源系统助力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
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势必会对能源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带来挑战,而清洁化、经济性、可靠性三者均是能源系统不可忽视的方面。
能源供应安全和降低社会用能成本的战略要求,使得能源系统清洁化转型任务愈加艰巨。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更是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而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稳定可控的火电机组装机占比和有效利用时间将不断减少,大规模波动性、间歇性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将使得电力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国家层面提出继续推动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要求能源系统在清洁化转型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降本增效,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任务愈加艰巨。
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供能可靠性要求,使得社会综合用能成本的降低面临较大压力。风电、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煤电相比其发电成本仍然较高,且为了保障波动性、间歇性较强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出力的顺利并网,还需要配套建设大量的抽水蓄能、储能电站等调峰资源以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较高的成本使得风电、太阳能发电仍不具备取代煤电的经济性。同时,我国风、光等自然资源与负荷中心存在显著的逆向分布特征,大量的新能源电力需要通过特高压通道从西北地区输送至中东部消纳,大规模的输电通道投资和固有的输电损耗也进一步降低了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经济性。
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用能成本约束,使得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面临诸多挑战。风速、光照辐射存在固有的随机性,导致风电、太阳能发电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特征,大规模风电、太阳能发电机组的接入将使得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功率平衡等面临较大压力。而我国现有电力系统灵活性调峰资源的缺失和柔性控制与协调调度能力的短板难以应对大规模波动性、间歇新新能源接入带来的严峻挑战。为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系统灵活性资源的建设、改造,以及电网、调度基础设施的升级。而投入的增加会带来用能成本的变化,亟需从系统层面协调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与用能成本、系统运行可靠性三者之间的问题。
综合能源系统的显著特征是“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能够助力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就是要打破多异质能源子系统之间及能源子系统内部各环节的壁垒障碍,整合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多种能源资源,实现传统化石能源与风、光等新能源协调规划、优化运行、协同管理、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在满足多元化用能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一是通过电源、电网、需求侧及储能各环节的协调互动,平抑风电、太阳能发电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二是通过加强煤电、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的互补出力,以较低的煤电、水电对冲风电、太阳能发电成本较高的难题,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三是通过多种能源的互补出力和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同时支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消纳。
二、综合能源系统“四化”路径支撑“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是以清洁化的发展目标、综合化的发展理念、智能化的发展手段、准中心化的发展模式全面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切实可行的“四化”实现路径。
贯彻清洁化发展目标。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就是通过大力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逐步降低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并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清洁化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为此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在未来九年需分别保持5%和10%以上的年发展增速,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将进入倍速发展阶段。同时,未来我国还将适度发展核电、水电,积极探索风光储氢等清洁化能源发展路径,持续开展煤电超低排放与节能改造工作,改善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清洁化水平。
坚持综合化发展理念。一方面,综合能源系统立足于供能可靠性提高、综合能效提高及用能成本降低、碳排放降低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降低的“两高三低”目标对不同品类能源的生产、消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调配,通过集成储能、需求响应资源等各类灵活性调峰资源和系统内的能源转换基础设施,为风、光等新能源的消纳提供充足的灵活性资源与辅助服务,提升系统对波动性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接入和调控能力,助力能源系统供给侧的清洁化转型。另一方面,依托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需求侧开展绿色低碳的综合能源服务,通过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互补替代,推动传统的能源消费理念向 “能源+服务”的综合消费理念过渡,发掘需求侧消纳绿色电力、节能增效管理以及购买绿证等多样化需求,在满足用户能源消费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和调动需求侧消纳新能源的潜力与积极性,提升风、光等新能源在消费端的结构占比,助力能源系统需求侧的清洁化转型。
创新智能化发展手段。大规模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必将涉及多种能源的协同控制和多元能源主体利益协调等问题,而多种能源出力特性的差异导致运行调控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现有系统的调度能力,同时,多元能源主体相互独立导致系统层面的优化管理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等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融合应用,在实现能源生产、传输、交易、消费多环节即时化感知与监测的基础上,促进能源信息的流动与共享,充分发掘能源大数据作为新时期重要生产要素的潜在价值,为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的运行及管理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探索准中心化发展模式。未来的能源电力系统将呈现准中心化的发展模式,即以电力为中心,以电网为枢纽,以集中式和分布式新能源为重要能源供应主体的新型发展模式。一方面,在规划运行层面推行能源电力系统准中心化调度,以智能调度运行平台和区域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应用,推动实现集中式新能源的广域调度优化决策、大电网与分布式微能网的双向互动以及分布式节点的协同自治,有效提升能源系统中跨区跨省能源调配和就近能源资源配置消纳的综合效率;另一方面,在体制机制层面推动能源行业准中心化发展,借鉴平台经济与共享经济思维,创新准中心化的新机制、新模式与新业态,围绕电力系统核心枢纽建设互惠共赢能源生态圈,通过数字手段和共享机制打通系统中各节点、各主体间的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生态共荣与产业共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收到中标通知书,确认联合体中标中国能建哈密光热配套风光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区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包含3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伏,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作为国家“疆电外送”战略的重要补充项目,该项目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2025年7月16日,伴随着响亮的锣声,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旗舰平台——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电新能,股票代码:600930)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成功驶入资本市场的广阔蓝海,开启了以资本赋能绿色发展的崭新征程。挂牌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走进山东能源兖矿智慧制造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的微风发电智慧路灯随风转动,抬眼望去,阳光穿透薄云,洒在成片的深蓝色光伏阵列板上,整个光伏矩阵泛起粼粼波光,从对山林时序的尊重敬畏,升华为对自然节律的精准驾驭。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
继Monet、Alice系列之后,亿兰科工商储家族又添新成员——CanOn系列!该系列适配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PCS)、柴油发电机等多种电源接入,针对多能互补场景,提供储能,光伏,油机,负载,电池,等多种交流母线的汇流,分流,通断,检测,联动等功能,内置双模式控制逻辑(并网/离网),实时检测电
6月25日,在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5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公告等严格程序,全国共有60家单位获此殊荣。其中,鄂尔多斯机场以创新推进“零碳机场”建设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水电四局长治公司成功中标榆林能源武家庄镇10万千瓦风电塔筒采购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水电四局(长治)能源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执行。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武家庄镇,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16台东方风电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长治公司将承制16套分片式塔筒,总工程量
7月18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星巴克中国宣布与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双方将在现有绿色门店和低碳咖啡烘焙产业园的合作基础上,基于方舟能碳管理系统,共同构建星巴克中国供应链碳管理平台,逐步覆盖星巴克中国100%的直采供应商和重要的间接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版图。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以系统性改革为引擎的政策密集出台,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基础设施跃升、技术创新驱动、数字智能赋能四大支柱,合力构建能源新生态,形成覆盖能源全链条的战略布局。2025年7月10-11日,由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榆林市国有
7月的渤海海域,中车株洲所最新研制的12MW海上风电机组进入吊装倒计时。从2021年首台10MW样机“海平面一号”开始设计研发,到2024年27台8.5MW海上风电机组百日交付并网,再到2025年全球领先的20MW漂浮式机组“启航号”成功吊装,中车株洲所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海上风电新兵”到“海上风电中坚力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6月25日,在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5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公告等严格程序,全国共有60家单位获此殊荣。其中,鄂尔多斯机场以创新推进“零碳机场”建设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6月1日,引发市场巨震的江苏分时电价新政正式施行。该新政《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幅度大、影响面广,以至于4月25日发布之时,江苏工商业储能圈直呼“天塌了”:峰谷价差显著收窄,峰谷套利空间大幅压缩。江苏是工商业储能项目最优质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此我国加快新能源发展步伐,稳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有序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运行机制。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4.5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40%以上,提前达成2030年新能源
——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记者:“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年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持续强化能源技术革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您认为,新质生产力在能源领域体现为哪些方面?如何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路径?曾鸣:新质生产力是由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今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政府工作任务中被列为首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以“四个革
4月3日,广州市发改委发布《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随后,广州市举行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武魏楠)从方案来看,广州市水价将会上涨。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家餐馆因其工作人员参加听证会并支持水价调整,还遭到部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工作任务。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能源领域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本刊记者王伟)岁末年初,山西、广东等地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再度引发各界对电力市场建设进展的关注。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作出部署,发挥改革关键支撑作用,落实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持续推进
岁末年初,山西、广东等地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再度引发各界对电力市场建设进展的关注。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作出部署,发挥改革关键支撑作用,落实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持续推进能源法治建设,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能源治理能
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能源领域怎么干?《中国能源
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能源领域怎么干?《中国能源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11月30日,云南凤庆县第二污水处理厂TOT项目(二次)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标价2.17元/吨。公告显示,凤庆县第二污水处理厂TOT项目(二次)于2023年11月24日9时00分进行开评标,评标结果于2023年11月27日至2023年11月29日进行了公示,在公示期内
煤电“两部制”电价政策即将落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这意味着,中国将迎来煤电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的“两部制”电价政策。什么是容量电价机制?它将给电力用户带来哪些影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