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能源转型历程示意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energy transition process
从转型动因来看,人类能源利用是在技术、经济、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演变。其中,技术进步贯穿能源发展始终,是历次能源转型的不竭动力;经济可行性决定能源转型的成败或速度;环境和政策因素是最新一轮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从转型表现来看,一次能源主导地位更替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标志。18世纪60年代,煤炭接替木材成为第一大能源,迎来了第一次能源转型。19世纪70年代石油接替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迎来了第二次能源革命。21世纪以来,各国陆续进入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第三次转型阶段。能源转型背后是能源系统升级和供需体系优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紧密相关[5, 10]。
从转型目标来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当前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能源转型方向与能源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密切相关。过去人类更多关注能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影响,因此历次转型均具有“从低效到高效”“从高碳到低碳”等特征。随着能源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能源安全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考量要素,当前中国能源转型就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从转型轨迹来看,碳密度降低和热值提高是2条主要线索。一条轨迹对应碳密度降低,即分子结构中H、C占比由农耕时代木材的1∶10,过渡到蒸汽时代煤炭的1∶2,再到石油的2∶1和天然气的4∶1。另一条轨迹对应能源热值的提高,对于常规能源,同等质量的木材、煤炭、石油、核能等,热值逐步提升[12]。
2 能源转型评价指标
能源转型评价通过对多维度指标的分析,刻画国家能源转型发展趋势,支撑各国发展的差异化对比,提出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相关建议。世界知名国际能源组织纷纷开展能源转型发展评价,当前主要能源转型评价体系包括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能源转型指数(energy transition index,ETI)、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联合发布的全球能源架构绩效指数(energy architecture performance index,EAPI)、世界能源理事会的能源三难指数(energy trilemma index,ETI)等。
能源转型指数于2018年首次发布,最新报告更新至2020年[13],对115个国家在平衡能源的安全性和获得性与环境可持续性、能源可负担性方面的表现进行排名,并预测了能源转型的未来趋势。能源转型指数ETI基于能源架构绩效的“能源三角形”模型理念,由能源系统性评分和转型准备程度两类指标组成。其中,能源系统性评分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经济发展和增长、能源安全和可获得性、环境可持续;转型准备程度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能源系统结构、资本和投资、有效监管和政治承诺、人力资本和消费者参与、支持性基础设施和有活力的商业环境、稳定的机构框架和政治局势。
EAPI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埃森哲于2012年首次联合发布,当前为2017版本[14],覆盖了127个国家。EAPI从经济增长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能源获取与安全3个维度,评估和分析政府和能源价值链中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确定自身能源系统各要素的相对绩效,其中,经济增长与发展子指数专门用于衡量能源架构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支持(而非阻碍)程度,包含6个变量;环境可持续发展子指数用于衡量能源架构降低环境负面表征的程度,包含6个变量;能源获取与安全子指数旨在衡量能源架构在能源安全影响下的风险程度,以及全体国民是否能获取充足能源,包含6个变量。
能源三难指数由世界能源理事会、奥纬咨询公司(Oliver Wyman)于2017年首次合作发布,最新2019年版本覆盖128个国家[15]。能源三难指数从能源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层面建立分析体系,其中能源绩效包括能源安全、能源平等(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环境可持续性3个维度,关系绩效包括政策强度、社会强度、经济强度3个维度。其中,能源安全是指有效管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一次能源供应、能源基础设施的可靠性以及能源供应商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的能力;能源平等强调整个人口的能源供应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环境可持续性包括供应和需求方能源效率的实现以及可再生和其他低碳能源供应的发展。
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于2015年正式通过,为国际合作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框架,其中聚焦17个核心目标和169个子目标[16-17]。其中,SDG7中明确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目标;SDG11提出建设包容、安全、坚韧和可持续的城市;SDG13提出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对应清洁低碳能源、能源效率以及能源价格。
基于对能源转型的规律认识,结合国际主流机构能源转型评价方法,本文的能源转型指标主要设置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安全、能源价格4个一级指标,分别体现清洁低碳、优质高效、安全可靠和成本可控。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可获取性,选取17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能源转型主要指标
Table 1 Major indicators of energy transition
3 主要国家能源转型比较
本文选取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五个具有典型代表的国家与中国进行横向对比。六国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发展政策各异。其中,美国资源丰富,坚持以“能源独立”为导向的能源发展路径,在克林顿执政时期释放战略石油库存,小布什时期大力支持天然气和核能发展,奥巴马时期推动“清洁能源国家战略”,特朗普时期提出“美国优先能源计划”,恢复发展传统化石能源。德国资源相对匮乏,在经历煤炭、石油、核能等战略重心之后,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绿色转型方向,依靠政策机制和科技创新保障能源转型实施。法国同样存在化石能源资源匮乏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启动大规模核能开发计划,当前出于降低对核能过度依赖、响应欧盟能源战略、争夺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力等方面的考虑,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全国行动计划”,积极实施面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政策。日本的资源条件更加薄弱,曾大力发展核电并视为“国产能源”,福岛核事故后其能源战略进一步强调技术创新,发布《氢能基本战略》《第5次能源基本计划》,加大在新能源发电、氢能产业等方面的布局,争夺能源科技主导权。韩国同样资源匮乏,20世纪70年代起大力发展核电,近年来提出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加快开发风能和太阳能,由早期的“供给导向”逐步转向“绿色低碳”。中国能源消费长期以煤炭为主,近年来先后出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等政策文件,提出了中长期能源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为能源转型方向。
3.1 能源结构方面
主要国家能源结构指标[18-24]对比如图2所示。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快速提升,但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伴随着中国终端电能消费占比和发电用能占比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和发电量结构中的比重快速上升,2010—2018年间增幅分别为6.8和9.1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五国,非化石能源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从占比绝对值来看,由于起点较低,中国与法国相比分别差34.2和61.0个百分点;排除核电占比较高的法国,中国与位居第2位的德国也相差6.4和16.8个百分点,尚存提升空间。
图2 主要国家能源结构指标对比
Fig.2 Comparison of energy structure indicators in major ries
受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及环保技术等因素影响,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远高于其他五国。尽管中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已于2006年和2011年先后达峰,但由于中国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消费比重居高不下,叠加电力热力行业和能源密集型工业,在用能方式、环保技术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中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强度远高于其他五国,分别约为非化石能源占比最高的法国的9.1、17.2和4.4倍。
3.2 能源效率方面
主要国家能源效率指标[18-19, 20-21, 24]对比如图3所示。中国单位GDP能耗强度迅速下降,部分工业产品单耗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整体能耗强度与其他五国相比仍然差距较大。从整体能耗强度看,2010—2018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约1/4,年均降幅为3.7%,居各国之首。但受产业结构、用能方式和节能技术影响,中国整体能耗强度与其他五国相比仍差距显著。2018年,中国能耗强度分别为日、德、法、美、韩的4.1、3.7、3.7、2.4、1.4倍。结合产业结构看,中国与日、德、法、美、韩五国的工业占比分别为40.7%、29.1%、27.5%、16.9%、18.2%和35.1%[24],中国工业用能占比高的结构特点决定了中国单位GDP能耗相对较高的客观事实,韩国的产业结构与中国较为接近,因此中国与韩国单位GDP能耗差距相对较小。近年来中国工业能耗强度显著下降,部分工业产品单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2018年中国钢铁可比能耗标煤为613 kg/t,比国际先进水平576 kg/t高出6.4%[25]。
图3 主要国家能源效率指标对比
Fig.3 Comparison of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s in major ries
中国能源系统加工转化整体效率提升较慢,与德国、美国差距拉大。各国能源加工转换整体效率较为接近,为60%~73%。2017年中国能源系统效率仅略高于法国和韩国,与德、美、日分别相差7.8、5.4和2.6个百分点。从增幅来看,2010—2017年间中国系统能效提升幅度最低(仅0.3个百分点),与德国、美国差距被进一步拉大;日本提升幅度最大(5.6个百分点),系统效率已超过中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5月7日-9日,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2025)将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欧洲最大的能源行业展览联盟,展会汇集了全球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专家和创新者,共同探讨能源行业的最新趋势、技术和政策。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德赛电池将携新一代超长寿命储能系统、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在能源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煤电企业正通过战略性重组寻求突破。淮河能源4月21日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以下简称“电力集团”)89.30%股权,交易价格为116.94亿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项交易完成后,叠加前期摘牌获得的10.70
4月23日,中国与阿塞拜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显示,双方愿继续加强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机制协调指导作用,决定成立投资合作工作组,加强两国贸易、投资、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推动双边经贸领域合作高质量发展。双方致力于
4月23日,中国与阿塞拜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显示,双方愿继续加强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机制协调指导作用,决定成立投资合作工作组,加强两国贸易、投资、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推动双边经贸领域合作高质量发展。双方致力于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分布式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和市场机制创新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分布式电源聚合交易的政策,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监吴静文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日前举办的“2025分布式光伏创新论坛(江苏
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京碳中和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圆满召开。会上,氢枫集团投资副总裁罗世春先生以《固态储氢赋能氢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主题,围绕氢枫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的核心优势,系统阐述了氢枫在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同期,氢枫凭
2025年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及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xB7;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展览面积16万平米,近800家参展商,吸引近10万名国内外专业
近日,国际权威机构PVTech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可融资性评级报告。天合储能凭借优异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稳健的财务表现、全球化市场领导力以及超高的可融资性,在本次评级中实现跃升,也被提名“欧洲主要市场供应商”,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储能系统集成商的行业地位。PVTech可融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作为能源管理领域的一项创新模式,正逐步成为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的关键力量。虚拟电厂通过集成分布式能源资源,利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实现对这些资源的远程监控、优化调度和智能控制,从而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2025年4月,深圳市润世华氢能源有限公司顺利申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氢能网联合主办的“北极星杯”氢能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凭借“PEM电解水制氢系统耦合EMS能量管理系统的高效智能化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本次评选的“氢能优秀实践奖”。项目通过开发PEM电解水制氢技术与智能化EMS能量管理系统,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CarbonBrief网站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如何应对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截至2023年底,中国有449个数据中心,是亚太地区最多的。国际能源署(IEA)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2024年,中国占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25%,仅次于美国,是第二大消费国。与其他国
4月16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消息一出,关于隆基“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体系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和讨论。1年零5个月,提升0.95%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技
近日,天合储能Elementa金刚2以其卓越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融资性,同时获得DNV和ULSolutions两大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Elementa金刚2针对海外不同的储能需求提供4MWh和5MWh两种配置方案,其创新设计和卓越性能获得评审机构高度认可。双版本认证彰显技术实力4MWh版本搭载306Ah电芯,通过DNV全面评估,符
近日,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2024年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
4月24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的10MW/20MWh储能电站项目并网仪式在中天钢铁南通园区内举行。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俊杰,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能控中心分管领导臧雪松,能控中心主任方神州;远东股份资深合伙人、客户官田旭,远东股份高级合伙人、高级客户经理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完善升级绿证核销功能的公告,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核销功能已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正式上线。用户可登录系统查询所持有的绿证状态,并按照实际绿色电力消费情况核销相关绿证。关于完善升级绿证核销功能的公告
新电改十年历程中,“双碳”目标和体制改革双轮驱动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完成从政策培育到市场化运营的范式转变。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发的系统波动性矛盾与灵活性资源结构性短缺,催生了源网荷储协同调节的刚性需求;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制度创新与多层次价格传导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2025年4月,深圳市润世华氢能源有限公司顺利申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氢能网联合主办的“北极星杯”氢能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凭借“PEM电解水制氢系统耦合EMS能量管理系统的高效智能化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本次评选的“氢能优秀实践奖”。项目通过开发PEM电解水制氢技术与智能化EMS能量管理系统,
去年4月18日,星星充电以液冷双枪技术率先开启液冷超充1.0时代,为行业树立了高效充电的标杆。一年后,星星充电再次突破边界,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李宏庆携“液冷超充2.0”两兆瓦超充系统亮相,正式迈入液冷超充2.0时代——聚合功率池能力跃升至10兆瓦,双枪输出电流提升至2400A,启动时间缩短至3秒,并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分布式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和市场机制创新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分布式电源聚合交易的政策,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监吴静文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日前举办的“2025分布式光伏创新论坛(江苏
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领域也在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迈进。海博思创在近期举办的智储技术发布会上,推出了智储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并创新性提出“三态互联”架构——以电网为基础、AI为中枢、储能为载体——构建储能全链条价值闭环,为行业提供多元化应用场景下的价值提升。在发布会上,海博思
4月24日,盈峰环境(股票代码:000967)正式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多项核心数据印证公司全年高质量发展成果。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1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3.04%;扣非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1%。总资产规模296.36亿元,综
当地时间4月24日,在印尼国际太阳能储能展览会同期举办的“太阳能光伏和储能技术加速净零转型”论坛中,林洋储能副总经理何振宇博士分享了林洋储能的技术亮点,全面展示了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成果。何振宇博士表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林洋储能凭借“源-网-荷-储”一体
CarbonBrief网站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如何应对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截至2023年底,中国有449个数据中心,是亚太地区最多的。国际能源署(IEA)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2024年,中国占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25%,仅次于美国,是第二大消费国。与其他国
近日,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2024年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
4月24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的10MW/20MWh储能电站项目并网仪式在中天钢铁南通园区内举行。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俊杰,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能控中心分管领导臧雪松,能控中心主任方神州;远东股份资深合伙人、客户官田旭,远东股份高级合伙人、高级客户经理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