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政策正文

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到2025新增煤电210万千瓦、能源产业力争营收达2800亿元

2022-07-05 09:54来源:黑龙江省政府关键词:煤电三改联动核能供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加快培育融合型产业生态,构建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把握汽车产业变革机遇,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为重点,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沃尔沃引进全新平台以及新车型,扩宽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矩阵,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释放闲置产能。按照“资质+资产”招商合作思路,积极引入国内重点企业,加快盘活哈飞、福特、一汽轻型资质牌照资源,建设乘用车以及重卡商用汽车项目。构建新型整零合作关系。支持东安汽车、天有为电子、富通空调等零部件企业稳步扩大产销规模,大力发展增程器、混动系统、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零部件及负极材料配套产业,推动大庆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东安动力新能源混动系统、艾瑞排放数字化改造升级等项目加快建设,打造多元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到2025年,全省打造形成4大重点产业链,汽车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建成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26年汽车产业进一步壮大。〔牵头单位:省发改委、省工信厅,配合单位:省委网信办、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六)拓展区域市场空间,恢复重振轻工产业。建设全国汉麻产业新高地。发挥资源独特、政策先行的比较优势,积极打造集汉麻科研创新、育种种植、纤维加工、籽叶花深度开发、秆芯根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汉麻产业链。大力发展“鹅经济”。发挥优质鹅绒产地优势,带动上游标准化规模养殖,构建羽绒制品加工全产业链。打造进出口产品加工聚集区。依托资源优势和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边境贸易政策,建设绥芬河实木家居产业园、穆棱国际林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积极培育消费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纸浆、家具、地板等木材加工产业和粮食、海产品等进出口产业。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积极发展面向俄罗斯终端消费品市场需求的服装、家电、装饰材料、五金、日化等出口产品。到2025年,全省打造形成4大重点产业链,轻工产业营业收入力争实现500亿元,建成重要的对俄轻工产品加工基地,2026年轻工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牵头单位:省工信厅,配合单位: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哈尔滨海关,各市(地)政府(行署)〕

五、着力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实现扩量升级

强化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以市场需求升级为导向,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释放振兴发展新活力。

(一)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动现代信息服务业提速发展。聚焦数字技术创新、信息产品服务、生产生活转型,以各类场景化应用为导向,实时、准确、可信满足科研、消费、生产、社会治理等各领域不同信息产品需求,构建信息服务产业体系。不断夯实网络信息服务支撑。加快新型网络建设,推动省级骨干网和城域网扩容升级。建成哈尔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双千兆全光网建设和5G网络规模部署,全面建成“全光网省”。争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泛在感知物联网、区块链等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广泛融入生产生活,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推动通信服务业多元化发展。针对不同群体创新丰富移动通信服务产品,优化在线办公、转账、乘车、通行等移动手机一体化服务功能,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向双向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拓展在线游戏、社交、购物、音乐和教育等多媒体产品应用功能。不断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协同效能。聚焦政府服务、智慧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加快建立完善全省公共支撑体系,提供统一服务与应用支撑平台,满足各地各部门共性业务创新应用需求,以数字化技术全面深化政府数字化改革。加快发展“互联网+”生活信息服务业。培育智能教育、智慧医养、智慧文旅、智慧供暖等智能生活服务新模式,推进教育专网、通用化教育云等建设应用,培育开发智能化、交互式在线交易产品和服务,加快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建设升级,鼓励发展远程医疗、在线诊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提升文化展馆信息化服务能力,培育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服务新模式新体验。〔牵头单位:省通信管理局,配合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建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广电局、省营商环境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二)丰富产品和服务,推动现代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多元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打造东北金融科技中心。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科技创新、生态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推进技改贷款、并购贷款、供应链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多层次政银企对接合作,丰富金融产品,对瞪羚、独角兽企业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融资服务方案。充分发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积极构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拓展中俄企业提供跨境结算、跨境融资等金融服务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用好用足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动“线上+线下”“金融+互联网”等数字金融服务新业态发展,促进以“软信息”和大数据等为依托的金融租赁、信用贷款等业态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推进实施企业上市“培育、改制、辅导、申报、上市、做强”全周期工作机制,加力实施“紫丁香计划”,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做大做强资本市场“龙江板块”,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动以改制上市、重组上市等方式盘活核心资产。构建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发挥省级投资平台作用,提高政府投资基金使用效率,引导带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等基金数量规模不断提升。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牵头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国资委、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银保监局、黑龙江证监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三)立足独特区位优势,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基地布局,构建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现代物流网络。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哈绥铁伊高速铁路、北黑铁路改造、佳鹤铁路改造等项目,积极推动富加铁路改造项目以及牡敦高铁前期工作,打造以哈尔滨市为中心的一小时、两小时快速交通圈。建设哈尔滨都市圈环线,加快推进铁科高速、鹤伊高速等项目,加大国防、边防公路建设力度,加强交通枢纽、重要口岸、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关键节点连接。全面提升哈尔滨机场核心功能,推进齐齐哈尔、佳木斯、漠河等机场改扩建工程,积极建设通用机场。构建现代物流网络。加强物流通道、物流节点、县乡村三级骨干商贸物流网络建设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构建运输、仓储、流通、配送全链条物流服务体系,打通农村公共物流最后一公里,实现全覆盖。加强既有物流园区和公路、铁路货运场站的功能调整、改造升级,鼓励发展仓储库房租赁和仓储业务代理,努力实现土地、线路、场站、配套服务等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推动物流企业专业化发展。建设跨境物流体系。畅通对俄欧陆路通道,贯通哈绥俄亚陆海联运通道,加快建设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东宁国家物流枢纽,争取建设哈尔滨中欧班列东部通道集结中心。依托绥芬河、黑河等重点边境口岸城市,开通国际包机航线,支持发展保税进口、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等模式,推进跨境电商边境仓、海外仓和分拨中心建设,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提高商品跨境流通效率。建设冷链物流骨干通道。抓住国家构建“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通道建设机遇,布局建设以哈绥为核心,松嫩平原优质农产品冷链区、三江平原优质农产品冷链区、中部林农生态农业及跨境特色农产品冷链区协调发展,哈抚、鹤牡、伊绥庆、哈黑、绥满五条骨干通道沿线布局冷链物流基地和集配中心,提升冷链物流基地承载能力。〔牵头单位:省发改委,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民航黑龙江监管局、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各市(地)政府(行署)〕

(四)延伸发展配套服务链,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促进石油石化、钢铁、矿产等企业发展配套服务链。积极拓展制造服务业链条。以提升制造创新能力为导向,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加快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依托核心装备、整合优质产业资源,建设“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开展设计、安装、监测、维护、金融等服务,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系统集成服务。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服务。鼓励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提供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支持电力装备、重型装备、海洋工程等制造业骨干企业,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建设—移交(BT)、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交钥匙工程(EPC)等多种形式的工程总承包业务。优先发展柔性化服务。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制造业企业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加快实现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不断提升咨询服务业层级。发挥地缘优势和俄语人才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的商务信息、法律、咨询、翻译等服务业,打造全国对俄开放的综合信息服务基地。支持省内咨询机构与国内外著名咨询机构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咨询体系,不断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拥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的本省咨询服务力量。〔牵头单位:省工信厅,配合单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外办、省国资委、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五)坚持全域全季发展定位,推动旅游康养高质量发展。依托大界江、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草原、大冰雪、大农业等资源和四季分明气候优势,深度挖掘我省丰富旅游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加速转换,打造宜居宜行宜游宜养全域旅游康养品牌。实施全域旅游产品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优先发展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户外运动三大全谱系旅游和春夏秋冬全季节旅游,加快太阳岛、北极村、镜泊湖、虎头、汤旺河、五大连池5A级景区和雪乡、威虎山、林海雪原等重点景区改造升级,推动旅游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生态自驾、休闲康养、产业文化、红色传承、美食品鉴等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打造冰城、油城、鹤城、林城等特色城市风貌游,黑瞎子岛、北极村极地游,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界江、边境等精品线路,提高生态旅游首位度,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自驾和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促进生态康养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推动养老与医疗、健康、农业、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避暑和森林康养、冷(温)泉疗养、北药医养、生态颐养等基地,促进康养企业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和集聚区。叫响龙江旅游品牌。充分挖掘释放“冰爽冬季”“凉爽夏季”核心优势,办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办一次会、兴一座城,构建城市旅游品牌、产品品牌、节庆品牌、季节品牌、美食品牌、住宿品牌等系列子品牌,形成“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的旅游品牌体系。以打造“避暑胜地·首选龙江”地产品牌为目标,打造形成全国避暑康养胜地。〔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和托育相关产业,探索发展“一老一小”产品和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多元主体供给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大中型养老机构集中托管、连锁经营,打造一体化平台,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资源引入社区和家庭,促进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式一体化发展。坚持本地企业培育与大型养老企业集团引进并举,打造一批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养老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品质优良的养老服务品牌,做强一批精细化、特色化发展的中小微养老服务企业。鼓励发展多样化托育服务。落实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建立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激发社会力量建设托育服务机构积极性,支持建设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托育服务设施,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多样化普惠托育服务,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牵头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省发改委,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七)创新产业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娱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速新兴技术与文化娱乐产业渗透、融合,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打造龙江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创造力。推动红色基因文化传承发展。牢牢把握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要求,深度挖掘龙江“四大精神”时代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演艺、文创融合发展,宣讲好红色精神谱系丰富内涵,让红色资源活化为可听可看、可读可感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繁荣版画、刺绣、剪纸、皮影戏、鱼皮画等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特色边疆文化产业。发挥冰雪、音乐、异域风情等文化特色,提升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品质,建设龙江冰秀基地,打造哈尔滨国际音乐之都和冰雪文化之都。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运用数字技术开发转化文化文物资源,做强动漫游戏、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行业,建设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推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数字动漫等产业形态发展。做强黑龙江(平房)动漫产业基地、牡丹江华创文化创意产业园、融创四季冰雪基地等园区和基地,建设有声读物基地、VR/AR小镇等一批文化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演艺产业创新发展。推进5G+4K/8K超高清在演艺产业应用,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积极发展夜经济,支持大型演艺机构组建集演艺演出、场馆经营、体育赛事、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经营综合体,鼓励歌舞娱乐场所连锁化、品牌化发展,丰富多屏连麦合唱、线上互动游戏、线上虚拟包厢等线上内容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美好生活新需求。〔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广电局、省体育局,各市(地)政府(行署)〕

六、启动实施十大重点行动,实现“追赶超越”

坚持把推动规划实施作为关键环节,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工作路径,推动产业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宣传引导行动。深入学习领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刻理解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提高站位,凝聚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以产业振兴引领经济振兴、以经济振兴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活动中,从思想禁锢和惯性思维破题,不断增强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破解振兴发展中难题能力。充分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把新闻媒体镜头、笔尖聚焦到产业振兴上,深入解析、解读行动方案和系列保障政策,加大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代表企业、典型事例宣传力度,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地各部门要围绕行动计划实施,建立领导责任体系、工作推进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督导问责体系,坚决扛起工作责任,在全省形成向经济建设中心聚焦发力、心无旁骛推进产业发展的磅礴动力。〔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市(地)政府(行署)〕

(二)招商引资行动。向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要发展,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扣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瞄准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企业,建立省、市、县三级线索台账、投资机会清单和招商项目储备库,提高招商精准度和落地率。建立健全“权责一致”的高效决策机制,落实落细招商任务,调度责任到人,数据责任到人,做到工作细化、具体化。积极申办并参与国家级重大招商活动和展会,借助哈洽会、亚布力高峰论坛、绿博会、新材料博览会等展会和平台,强化央地合作,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云端招商,引进更多头部企业和区域总部落户我省,深度拓展产业合作新领域。坚持服务围绕项目做、要素跟着项目走,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导向和项目计划,积极构建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梯次建设新格局。〔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市(地)政府(行署)〕

(三)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央企和地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协同发展,加快发展上下游协同配套、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贯通的优势产业集群。实施企业振兴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偏弱问题,培育一批百亿级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施企业升级工程,支持企业规模壮大,促进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作用,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盟主”企业,带动链上、盟内企业增强供需协作,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哈尔滨国家级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通用航空、精密超精密装备、卫星制造、生物育种、生物发酵、新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服务等产业集群,积极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集群内生产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科技创新成果共通共享、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良好产业生态,释放产业集群倍增效应。〔牵头单位:省工信厅,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市(地)政府(行署)〕

(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聚焦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鼓励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实施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行动,深化高校产教融合、院企合作,建设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溢出,推动央地协同发展和国防工业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产业化应用,加快军工和民用科技资源双向开放共享、产业协同,增进与地方在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协作,不断提高民口配套率和本地配套率。健全科技成果汇集、评估评价、市场交易、金融支持、考核激励等机制,提升各类转移转化孵化平台功能,畅通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快车道,加快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鼓励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化、专业性服务。促进技术合同交易,支持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合同。〔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市(地)政府(行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查看更多>三改联动查看更多>核能供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