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政策正文

湖南:大力发展优先消纳新能源的新型负荷 培育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

2022-07-11 16:50来源:湖南省发改委关键词:电力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湖南售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湖南省发改委近期发布湖南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优先消纳新能源的新型负荷。大力发展需求可调控、能量可交互的新型负荷,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采用数字化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充分调动建筑楼宇、工业可控负荷灵活响应能力参与系统调峰。推动用户侧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与电网能量互动,深挖负荷侧调节能力,培育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引导用户主动调整用电习惯、优化用电曲线,提高低谷负荷水平,促进新能源消纳。到2025年,力争全省形成占最大负荷5%左右的需求侧响应能力。

推动信息化大数据运维。积极推广场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远程集中监控的智慧型运维模式,基于“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开展适应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方式预判研究,确保风电、光伏发电系统健康高效运转,提升发电量、提升运维效率、节约运维成本。

全文如下: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湘发改能源规〔2022〕405号

省有关单位,各市州发展改革委(能源局):

现将《湖南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31日

湖南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

发展规划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能源局

2022年5月

目 录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二)发展形势和面临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以扩量为重点,打造高比例供应系统

(二)以融合为导向,深挖包容性发展潜力

(三)以提质为核心,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四)以增效为驱动,提高全链条发展质量

五、投资估算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环境和社会影响分析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落地实施

(二)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三)完善市场政策机制

(四)引导产业发展提升

前 言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起步期,也是推动我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我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速构建清洁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依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部署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我省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快速推进,装机占比显著增加,供应能力大幅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明显进步,关键零部件生产取得创新突破,“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为下一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开发利用规模翻番,结构调整作用显著。

截至2020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855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57.3%,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和水电装机分别为:669万千瓦、391万千瓦、85万千瓦和1710万千瓦。装机规模较“十二五”末增加961万千瓦,占“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电源的96.2%,是全省电源装机增长的主体。其中,新能源(风、光、生物质)总装机由225万千瓦增加至1145万千瓦,装机占比由5.6%增加至23.0%;年发电量由37亿千瓦时增加至168亿千瓦时,在发电总量中占比由3%提升到10.7%,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均翻两番以上。“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电力累计消纳约4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使用1.2亿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3.2亿吨,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逐步提高,全省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专栏一 “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装机情况

1.png

注:水电装机包含所有并入湖南电网的装机,含抽水蓄能电站。按照国家要求,关闭退出张家界大鲵保护区86处小水电站,共计装机45.6万千瓦。

2.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加快推进一系列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能源年度消纳预警机制和风电项目联合审批机制,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竞争性配置有序推进,制定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管理办法,实施新能源减弃扩需、扩需增发等专场电力市场交易。指导成立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湖南分中心、可再生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等智库机构,推进新能源产业由“补贴时代”向“平价时代”平稳过渡。

3.融合发展多点突破,民生环保效益凸显。

推动可再生能源与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融合发展。光伏扶贫工程取得实效,建设光伏扶贫电站5301个,装机88.6万千瓦;新增投产垃圾焚烧电厂14座,装机26.6万千瓦,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590万吨/年;浅层地热能集中供暖制冷面积达到885.6万平方米,较2015年底增长200%。

4.产业链条逐步完善,装备技术有效突破。

产业链方面,建立了具有中部领先水平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兆瓦级风电整机年产能达到1000套以上,稳居全国前列,形成中部六省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风电产业集群;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产能超过1GW,CVD、PVD及扩散氧化类设备具备较高的自主研发能力,产品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储能电池产业链初步形成,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全国领先,正极材料产能领跑全国,隔膜、电解液产能规模位居全国前三。装备技术方面,打造了以长株潭地区为中心的先进新能源装备及产品开发和验证平台;低风速风机、智能风机、超大产能异质结专用PVD设备、1500V/2.5MW光伏发电逆变升压一体机、叶片及线路融冰等先进产品和技术得到有效突破和推广;高效光伏发电电池+智能制造整线集成解决方案技术领先全国。

(二)发展形势和面临挑战

1.发展形势

(1)能源转型加速,低碳减排刻不容缓。

全球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以高效、清洁、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加快推进,能源投资重心向绿色清洁能源转移,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跃升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实现承诺的必然要求。

(2)技术有效突破,建设成本持续降低。

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持续进步、竞争力不断提升。单晶硅、多晶硅光伏发电组件价格大幅下降,降幅达50-70%,转换效率提升10-30%;风机机型持续丰富,主流机型单机容量从2兆瓦系列提升到3兆瓦系列,叶轮直径从100米增加至160米以上,风能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技术进步将推动建设成本持续降低,提升可再生能源的行业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使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主体。

(3)模式创新多元,智能转型步伐加快。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刻变化,科技创新高度活跃,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加速发展。新型储能和氢燃料电池逐步规模化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能源低碳化、消费电气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侧响应查看更多>虚拟电厂查看更多>湖南售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