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本世纪仍将处在石油时期。
2023年即将迎来《巴黎协定》的执行效果评估年。作为“第三代”环保公约,《巴黎协定》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后,率先提出通过政策做产业引导,实现能源构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转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人类能源构成主体板块撬动的背后,是本世界初20年以来能源宏观格局版图的变化,其中以石油最为典型。
2018年石油产量或成峰值
正像《巴黎协定》所要求的那样,人类将在21世纪中期进入非化石能源时代。从全球范围来说,目前正处于化石能源时代的石油时期。从能源的生产/消费构成上看,2020年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石油占比为31.2%,大于煤炭、天然气占比27.2%、24.7%。但必须注意到发展的巨大不平衡性:作为人口最多大国的中国和印度煤炭占比仍高达56.4%、54.8%,仍处于典型的煤炭时期;而少数情况特殊的小国,如意大利和阿根廷天然气分别占比为41.6%、50.2%,可以说已处于天然气时期。
从全球石油产量长期变化的总趋势看,21世纪初已经处于产量曲线的高平台部位,20余年来呈小幅度起伏的缓慢增长。以10年计,2010年为2000年的119.0%、2020年为2010年的106.4%。近年的峰值为2018年的4484.2×106t。考虑到2019年以来影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特别是已经开始行动的全球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节能提效的持续进行,未来石油的需求量总体将呈降势。笔者认为,2018年的石油产量很可能成为历史上全球能源石油产量的峰值。
这一时期,美国和俄罗斯成为近年来石油产量增加最快的两个国家。
毫无疑问,美国石油产量近期大幅提升得益于页岩油的大发展。无论从生产还是从消费角度看,在石油发展史上美国都是起重要作用的国家。长期高强度的开发使其常规石油产量从1970年530.1×106t的峰值开始下降,2008年降到304.9×106t。该年美国净进口石油达到世界石油贸易量的2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作为非常规油气的页岩油气开发迅速地改变了美国的油气生产格局,美国石油产量在2020年达到了712.7×106t,占世界总产量的17.1%,重新跃居世界首位。但受疫情的影响以及投资者受能源转型影响不愿向油气业投资的心理(部分金融机构已降低了对页岩油气企业的信贷支持),目前页岩油行业的再投资率已由以前的平均70%以上降到40%左右。近来美国总统令,又禁止在联邦拥有的陆地和水域进行新的油气投资。这项政策将影响美国石油总产量的22%和天然气产量的12%。鉴于疫情前在利于页岩油开发的地区其产量已达到高平台期,业内专家认为页岩油产量可能出现总体降低的走势。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石油生产进入本世纪以来生产增加较快。2003年越过了4×108t ,2010年越过了5×108t,2019年达到近年的峰值5.73×108t。以2020年计,产量再超过沙特。独联体的其他产油国石油产量变化趋势与俄罗斯大致相似,唯乌兹别克斯坦本世纪以来一直处于降势,但产量很低,对大区产量影响不大。
以中东为首的三大区占据产量首位
地球上,中东、北美和独联体三大区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本世纪以来,这三大区石油产量占全球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中东、北美、独联体三大区石油产量共占世界总量的60.2%。2010、2020年,这一比例分别达到63.7%、72.6%。2020年三者的比例,依次为31.1%、25.4%、15.8%(详见表1)。进一步看,这三大区的石油产量又集中在其中的三个国家上,分别是沙特阿拉伯、美国、俄罗斯。以2020年计,沙特占世界总产量的 12.5%、占中东产量的40.1%,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7.10%、占北美产量的67.2%,俄罗斯占世界总产量的12.6%、占独联体产量的79.5%(详见表2)。
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在经历了上世纪后期的大起大落后,区内主要产油国产量走势出现分化。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等大部分国家本世纪初呈程度不同的升势,且峰值均出现在2016年。这使中东产量峰值1499.8×106t亦在同年出现。这与沙特等国主动承担欧佩克的产量调节有关。伊朗在上世纪后期两伊战争前曾达到逾3×108t的峰值,而后剧烈下降,本世纪以来受日趋加重的美国经济制裁影响,产量一直在2×108t左右波动并呈降势,2020年仅为142.7×106t。叙利亚、也门产量均呈降势,2015年以来一直在2×106t上下。其原因在于外国势力干涉和连绵的内战。
欧洲、中南美洲等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进入本世纪,欧洲石油产量迅速降低。20世纪后期欧洲曾是世界石油历史上的重要石油产区之一,持续强力开发使主要油田产量迅速降低,部分油田已经被关闭。这使该区2020年产量仅为2000年产量的 50.8%。罗马尼亚曾是在“一战”后排名世界第五的产油国,1976年达到第二个峰值约15×106t, 2000年约产油6.3×106t, 2020年更是降到3.5×106t。德国1968年达到峰值约9×106t,2000年降至约3.7×106t,目前很低的产量已难以在世界产油量表中列出独立的数据。
上世纪70年代北海的油气开发进入高潮,挪威和英国成为其主要生产国。挪威在2001年达到产量峰值162.0×106t,2020年仅为92.0×106t。英国在1999年达到峰值136 .6×106t,2020年仅为48.1×106t。近年来北海北部和挪威海域仍不断有新的油气发现,但影响其石油产量的原因除了海上成本较高以外,还有其开发中天然气比例较高。此外,欧洲的环保要求甚高,除了大力削减煤炭生产外要求降低其石油的产量。
中南美的石油资源相当丰富,其石油地质与北美有某种相似性。其石油产量,却长期低于北美且本世纪呈明显降低之势。2000年中南美产量为348.2×106t、占世界的 9.7%,而2020石油产量仅300.3×106t、占世界的 7.2%。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勘探开发程度相当低。这与其自然条件较差有关,如最大的国家巴西为热带雨林大面积覆盖,科迪勒拉山脉等的山前和山中许多富油地区交通相当困难。长时期的政治动乱,导致经济的发展迟滞甚至倒退、难以从国内国外筹集到充分的资金。这些问题在委内瑞拉和巴西这两个主要产油国,表现得特别突出。
非洲石油生产的发展相当曲折。1975年,缓慢地攀升到310×106t的历史第一峰值。经过近30年的曲折发展到2003年才达到398.4×106t,到2010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487×106t。此后又陷入下降。2010—2019年降低了85.4×106 t。除了长期的政治动乱外,疫情的叠加让非洲的石油产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的第一年,几乎对各主要产油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非洲当年减产74.3×106t(这样大的降幅在各大区间是少见的)。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西非的尼日利亚、安哥拉这四个主要生产国当年的减产量占非洲减产的比例,依次为9.0%、58.1%、19.1%、6.2%。显然,疫情的叠加对石油产量的影响与国内动乱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处于严重动乱的国家(如利比亚),很难有能力去对付疫情。
不同于非洲,亚太地区石油产量相对平稳、呈微弱降势。2020年比2000年略有下降,为其产量的91.7%。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基于产量的主体是中国,以2020年计其产量占全区的55.2%。中国石油产量在本世纪仍保持快速上升并于2010年越过2亿吨大关,在这一高位保持了6年且直到2021年仍保持在接近2亿吨的水平。多数研究者认为,受多种条件制约,今后难有明显上升。我国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两亿吨水平。笔者认为,在世界整体处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中国若不能实现新一轮新区新领域的战略展开,石油产量可能继续呈总体上微弱的降势。
亚太消费增量惹人眼
以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计,2020年比2000年增加了12.2%;以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计,本世纪持续下降,从2000年占40.0%降到2020年的 31.2%。上述两者间出现较大反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可再生能源和水电的发电量和所占比例有明显的上升。特别令人关注的是,天然气和煤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且煤炭还有上升的趋势。这种状态与能源转型初期,要求增加/保持天然气的比例、大力降低煤炭比例是不相符合的。这意味着今后面临的能源转型前期基础较差,任务相当艰巨。
在世界石油消费总量中,亚太2000年石油消费占全球的22.7%,尚低于北美所占比例29.7%。2010年、2020年,亚太在全球石油消费中的占比依次达到 32.5% 、38.7%,均居全球各地区首位。2020年与2000年消费量变化计,亚太消费量增加了 53.3%,而同期全球消费量仅增加了12.2%。20年来,亚太地区的消费量呈稳定的增势,仅在2020年因疫情影响消费量下降了9.7%,而全球消费量却下降了13.2%。以上这些数据,清楚的显示了世界石油消费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居亚太各国首位。可以说,中国石油消费量的急剧上升是亚太在全球各区中居首的根本性因素。在各国石油消费量对比中,中国目前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但美国 2020年的消费量比2000年降低了12.7%,中国同一期间消费量却增加了189%。中国消费量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美国。按照这样的趋势,不排除中国石油消费量不久可能赶上并超过美国。
在亚太除中国外,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石油消费国。按2020年产量排序为: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亚太各国中消费量明显上升的为中国、印度,小幅上升的为新加坡、韩国,有不同程度下降的国家是日本、印尼。在20年间消费量的变化中,除中国外印度的上升和日本的下降影响较大。
相比亚太地区的增长,北美、欧洲这两个世界重要的石油消费区,消费量占比在下降。北美和欧洲长期是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区,但本世纪初均呈明显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因为非化石能源较大的增长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其中,美国消费量大减为北美三国 20年来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这一期间作为消费主体的美国石油消费下降了134.7×106t,占北美同期下降量 165.6×106t的81.3%。
欧洲石油消费量最大的是德国,20年间石油消费量下降了 73.7×106t、占全区消费量下降 764.7×106t的45.6%。法国、意大利、英国等重要消费国,也对石油消费量地降低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横跨欧亚的土耳其,在此期间石油消费量却增加了39.5%。罗马尼亚、立陶宛等国的石油消费量,略有增加。
除此之外,中东、中南美、独联体和非洲石油消费量变化不大,各占世界的5%左右。其中,中东整体上石油消费量增加较快,中南美石油消费量近十年由升转降,独联体石油消费量经过剧烈地下降终获较稳定的升势,而非洲石油消费量呈升势,但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仍最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2025年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投产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不仅是一项重大工程成果,更是全球能源系统迈向零碳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开创新石油时代的战略体现。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是绿色氢氨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重要里程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在国家全力推进能源安全与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背景下,油气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自主化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战略支点。中国石油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战略指引,将油气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任务
7月伊始,由青骐骥提供核心制氢装备的中石油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新增的2台1000Nm/h电解槽与2024年已长期运行的2台1000Nm/h电解槽成功构建“4对1”制氢系统,目前系统已完成调试并成功投运。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增电解槽采用青骐骥最新研发成果,在制氢能耗、衰减率等关键性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标准验证点(石油管及装备新材料)——承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承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
继浙江省2024年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价0.01元/千瓦时后,2025年浙江省进一步加大了降价力度。(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电价方面,通过建机制、降成本、优调度,2025年煤电年度交易价格降低至0.412元/千瓦时,较去年降低0.053分。截至5月底,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降至0.733元/千瓦时,较2024年下降0.0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ABB电气位于芬兰波尔沃的智慧建筑工厂是首批迈向净零排放和更可持续运营的工厂之一。自2021年以来,这座占地71,000平方英尺的工厂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创新能源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当地团队采取创新措施,利用环境条件创造优势。例如,ABB首个季节性地热储能系统利用改造的空气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5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的代表当天举行线上会议,讨论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前景。声明说,鉴于当前市场基本面稳健,石油库存处于低位,8国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大力度在全球挖石油。(来源:石油Link文|归林)当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引爆国际油价之际,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及一众高层,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在72小时内闪电出击:●6月15日,中国石油董事长会见了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双方就中哈能源合作进行了交流。●6月13日,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进入6月,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博弈持续升级,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中东局势骤然紧绷,地缘政治风暴瞬间席卷全球原油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截至目前,中东局势仍陷于紧张漩涡中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这一关键进展迅速在全球市场引发反响,显著提振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5月13日,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应声上扬,单日涨幅均超2.5%。但全球贸易博弈远未停歇,在全球石油需求低迷的前景下,国际油价短期内承压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迷雾笼罩下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上任后特朗普政府大幅调整拜登政府的气候及能源政策,不仅对美国自身能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造成冲击,而且在国际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本文系统梳理本届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的能源政策动向及全球影响,分析我国应如何有效对冲特朗普政府能源政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5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5月,“欧佩克+”决定加速增产引发市场供应过剩担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但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美英达成有限贸易协议、美伊局势和俄乌局势的不确定性对油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5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当油气巨头的氢能理想照进现实市场供需全球原油市场总体仍供过于求地缘政治因素深刻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4月国内原油生产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前4个月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加0.5%,天然
非洲,石油巨头们一片久违的“新”投资热土!(来源:石油Linknbsp;文|木兰)曾几何时,石油巨头纷纷“撤离”非洲;如今,这片大陆却摇身一变,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投资高地。日前,阿联酋的石油巨头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NDOC)通过新公司XRG完成了一笔油气资产收购,即莫桑比克Rovuma盆地第4区块10%
2025年以来,随着美国国内政局的变更,能源行业大洗牌的时代似乎来临了。特朗普总统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对美国进口的多国商品加征关税,旨在通过加征关税吸引海外产业、资本回流以振兴美国制造业继而拉动就业及促进经济增长。(来源:能源新媒文/济民)由于近一段时期关税政策在特朗普的言辞中出境频率极
2025年4月3日,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等八个“欧佩克+”国家代表举行线上会议,决定加快增产:4月的增产量为13.8万桶/日,5月变为增产41.1万桶/日。这一决定与前一日(4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宣布将对其他国家实施“对等关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在国家全力推进能源安全与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背景下,油气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自主化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战略支点。中国石油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战略指引,将油气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任务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7月7日,中集安瑞科能源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上海”)与江苏中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纯”)正式签署氢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采用液驱氢能压缩机在绿氢以及氢交通领域的优势展开探讨并达成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在氢能产业链上的技术专长与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绿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截至今日,中国石油多家企业上半年生产经营成绩单相继出炉,各油气田在稳油增气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炼化、销售等企业相关业务加速发展,超计划完成,创同期新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快来一起看看吧。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深入抓好油田发展“三件大事”,聚焦“原油要稳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